李 莉(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市游仙供电分公司,四川绵阳621000)
关于营配调贯通的线损实用化分析及其应用探讨
李 莉(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市游仙供电分公司,四川绵阳621000)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加大力度建设“三集五大”机制,不断提高专业之间的纵向融合和横向贯通,与此同时制定出了营配调数据贯通的工作标准以及工作规范,本文主要叙述某电力以营配调贯通为基础,深化应用线损分析,并且以线损实用化为基础从而实现营配调贯通的线损的实用化管理,给出了营配调贯通的线损实用化管理的分析手段以及管理方法,并且给出了对应的软件完成方案,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加快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和战略发展意义。
营配调贯通;精益化管理;线损实用化;应用探讨
国家电网公司近几年来在加大力度建设公司的 “三集五大”机制,不断增强专业之间的纵向融合和横向贯通,进一步增进营配调贯通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完成基础数据 “一个源头”、业务流程“一套标准”,以“营配调一张图”为基础实行跨专业一体化的具体应用。“营配贯通”的业务主要包括故障抢修调度、停电消息智能公布、用户安装方案的制定、配电智能管理、设备巡查和检测、供电分析等。为全面完成95598全网业务的集中服务,不断加大力度推进落实营配贯通工作,电力企业各个单位应该就此达成一致,增强责任意识,团结一致加快营配贯通工作快速有效落实,从电力公司的全局出发,统筹兼顾部分与部分、整体与整体的关系。以安全稳定为前提,对工作进度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争取各个方面的工作稳步向前进行。营配调数据贯通工作为线损研究与分析带来了准确的电网设备数据信息资源,同时为线损的实用化分析和应用带来了具体的数据资源。本文完成了对线损的实用化分析研究和线损分析工具的实际应用。
1.1 营配调贯通
营配调贯通是国家电网公司非常重视的基础性工程,同时完善并且协调配电网和营销两部分业务系统,尽力达到营配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业务流程的完善和相互协助运作。我们应该以收集并采取系统的全覆盖为支撑,用来进一步推进营配贯通的深化应用,用平时的形式来展开营配集成相关业务当手段,更深程度地探究并挖掘、采取并收集系统的数据、功能应用,进一步的加强营销和配电等相关系统的集成,达到精细化的线损管理,进一步的提升公司的供电服务水平。
国网公司实行的营配调贯通包含:公用配变、10kV线路、变电站、400V线路,高低压客户专变、电能表、表箱、专线、销售营业网点等数据资源。2016年全面完成公司经营范围内营配调基础数据的全采集、全贯通、全应用。
营配调贯通工作最终要完成在PMS2.0(电网GIS平台)系统中建立“变电站—10/20kV馈线—专、配变-低压线路—用户接入点”的电网模型,包括设备台账、图形信息、空间信息、属性信息、拓扑关系信息,在营销SG186系统中建立营销客户的档案信息,并且按照同步异动机制,实现“营配调数据一张图”。
1.2 营配调数据对线损精益化管理的作用
营配调数据贯通将在“线-变-表”对应关系以及用电信息收集中得到广泛应用,创建以供售电量平衡的同期线损精益化管理以及异常预警排查为基础的机制,通过建立一体化电量及线损系统“四分”计算模型,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及时计算线损,完成线损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控的成功转变,帮助校验站-线-变-户关系的精确性,协助巡查反窃电、电能表事故,对电压、无功等线损重要因素的薄弱部分进行分析,进一步增强电网的精益化管理。
线损的精益化管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线损计算,二是减少线损的探究。线损计算是线损分析与探究的前提,线损计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对线损探究的最终的效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营配调数据贯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 “营配调数据一张图”,实现了在PMS2.0(电网GIS)中对电网设备拓扑关系和台账的统一管理,与此同时,完成了与SG186数据的关联,实现了对电网资源的整体性、一致性、精确性和及时性的管理。为线损计算提供了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源。
2.1 线损计算以及可视化成果展示
2.1.1 线损计算
之前采集系统创建线损对象并按照采集系统中的设备资料拓扑关系,实现对四分线损所用的分析对象以及其他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线损。目前依据营配调贯通的标准,将直接利用PMS2.0(电网GIS平台)的同步数据来创建线损对象和拓扑关系。
比如:把10kV馈线出线添加到变电站中,也就是把一个10kV分线损分析对象添加到了分线中,与此同时,把相关资料添加到了分压的10kV分压中。
由于四分线损管理方法具有一样的线损率计算公式,创建一个固定线损率计算模型,制定了一个通用的公式:
式中ΔP%代表的是线损率,供电量和用电量选用德是收集的系统抄表数。
2.1.2 采集线损可视化成果展示
传统的采集线损的显示方式是以采集系统的数据为基础,对线损进行计算和总结。以营配调数据为基础,通过GIS系统平台,能够将展示线路或者台区的线损可视化的展示出来。在电网GIS系统平台中,根据配网设备的ID直接连接营销SG186系统中的电网设备,接着通过采集系统得到目前线路或台区的线损数据。
可视化成果的展示技术对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直接客观的分析数据有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对历史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数据的规律和用户的用电趋势。
2.2 线损影响因素的分析
电网设备变动对线损影响:
在计算线损的时候,建立线损模型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线损模型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描述每个计量设备之间的组织关系。以采集系统为基础的线损计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线损分析的对象,另一个是计算线损率。
电网设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线损的分析对象以及系统计算线损率。在实际的生产中,电网设备的变动是比较频繁的,大多出现在线路更改、事故维修等方面。营配调数据贯通完成各系统同步异动机制,电网设备的变动都会按时的同步更新到销售SG186系统中。
完成营配调数据贯通,用电采集系统将以销售SG186系统为基础,直接采用贯通后的电网GIS平台的设备拓扑关系和PMS系统的设备台账数据,使电网设备的变更直接反应到采集线损的计算中,防止设备的变动引发的对线损的影响。
95598报修定位已经在国网江苏、福建、上海电力建立试点,营配调贯通实践在故障出现造成跳闸现象发生时,配网系统会主动将事故信息发送到调度桌面,有关工作人员能够准时对事故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把最后的结果通过营配信息在全网进行共享,由于停电受到影响的客户和抢修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95598的停电影响通知。抢修人员接到信息后会及时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勘察,确定预计抢修时间后通过PDA将实际情况发送到远程工作站,在这个时候,立即抢修。从由于事故跳闸到抢修人员及时抢修这一步骤,营配贯通完成了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全面地更新和分享,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国网浙江电力创建了可视化模型,实现电源点搜索和馈线、台区可开放容量共享,提高供电方案编审效率。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电力局用3个月的时间,将故障抢修联合调度、停电信息智能化、用电新装及变更辅助设计、配变台区管理智能化、设备智能巡检及供电质量和能力分析等全部模块投入试运行。
很多电网公司意识到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科学合理地通过营配贯通建设达到更加专业化的基础管理,使系统运行和管理更加创新有效率。通过近几年来经验的总结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当前,营配信息集成已成为部分电网公司主要的运作支持,与此同时,营配贯通已被列入客户全方位管理委员会实施的常态化管理中。
基于营配调贯通的线损实用化分析和应用,实现了线损的精益化管理要求:
4.1 可视化成果展示
通过电网GIS平台的电网数据资源,综合用电情况收集资源数据,明确直接的反应了线损的线性趋势。
4.2 使线损分析更加及时准确
利用PMS系统、电网GIS平台、SG186系统数据的贯通和互相运用,完成了电网设备拓扑关系和台账信息的互动,防止设备异动对线损分析产生的影响。
4.3 线损与营配调贯通相辅相成
利用线损波动检测方法,对达标的考核台区线损进行检测,及时的查出设备事故、偷窃电、工程施工等异常用电情况,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并且反向证明营配调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电力公司基于营配调数据贯通实现了线损的实用化分析和应用,为企业的精益化管理做出了新的探索,并在线损管理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和长远的经济利益,为以后国网公司精益化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1]邱 林.基于营配调贯通的线损实用化分析和应用[J].大科技,2015.
[2]邹明韬.电力系统中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3]楼小波,沈勤卫,倪志泉.供电企业“营配贯通”及其实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
TM73
A
2095-2066(2016)33-0038-02
2016-11-12
李 莉,女,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客户服务中心稽查技术服务及营配贯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