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英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 泉州 362000)
【文化遗产】
闽南传统建筑元素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的应用与呈现①
周丽英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 泉州 362000)
传统建筑元素是构成地域性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博物馆是传承和保护地域性文化资源的核心机构。在博物馆建筑的整体设计和展陈布局中对传统建筑元素进行分解重组、提取其文化符号进行抽象化呈现,既是博物馆传承和保护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基本手法,也是营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之建筑空间的题中之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地处福建泉州,其整体设计理念体现了闽南传统建筑的“尚红”精神,空间布局中吸收了诸多传统建筑元素,使古老的闽南建筑特色在现代性博物馆建筑空间中实现了再生与传承。
闽南传统建筑元素;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应用与呈现
闽南传统建筑以“古大厝”为典型代表,“古大厝”整体色调尚红,外结构以砖石为主、辅之以木,整体造型复古壮丽,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细节处融合雕刻、彩绘、镂空、剪粘等高超的建筑工艺,形成了独到的建筑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并随着人口的迁移而传播海外,特别是台湾地区。作为闽南文化发源地之泉州,既是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我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也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市内保留了诸多具有闽南特色的古建筑和文化景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选址泉州,是反映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台办授予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承担着特殊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因此,博物馆在宏观建筑和展陈布局中大量应用和呈现了闽南传统建筑元素,使传统的闽南建筑文化资源得到了传承、保护和再生,使观众、特别是台湾同胞体会到了闽台两地建筑文化的同源性,并为其营造出视觉上的亲和力和心理上归属感,进而起到凝聚闽台两地血缘关系、培育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作用。
文章主要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泉州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福建省历史文化名街——泉州西街的老建筑、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浔埔渔村等建筑及其构件为对照,来阐述闽南传统建筑元素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的应用与呈现。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m2,高43m,外观采用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主体结构为方形,基座四角分别由巨大的红色斜阶屋盖连接,提升交汇于建筑顶部的圆形观景台,型似“承露盘”,喻接天地之气。中央置高6.2m、最大直径4m的金色“和平莲”,构成了整个建筑的视觉焦点。四个红色斜阶屋盖均设有台阶直通顶部圆形观景台,由此可纵览泉州胜景。红色斜阶屋盖提现了闽南传统建筑“古大厝”的基本特色,桥梁和纽带造型则表达了“万物归宗”“两岸一家亲”的文化理念。圆形观景台“承露盘”如空中飞碟,“和平莲”似闪耀明灯,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渴盼和平、呼唤统一的心声。主体建筑前建有大型文化景观广场,“广场设计以极富闽南建筑特色的红色为基本色调,充分利用当地产天然花岗石板材,铺设出醒目的图案,远观如一张巨大的红色地毯,与红色主体建筑融为一体,呈现出海峡两岸人民亲情似火的热情气氛。”[1]广场前方一对九龙柱挺拔矗立,正中设倒影池,微波荡漾、大气壮美,组成一幅美丽画卷,寓意海峡两岸同胞同文同种、血脉相亲,两岸关系源远流长、坚如磬石。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在整体设计中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亲情友爱”“和平统一”等理念,同时也体现了闽南建筑的“尚红”精神。特别是建筑内外对红砖文化的应用更是无处不在。
红砖文化的产生与闽南特定的地理、人文环境有关。该地多为红色土壤,其色“红如血”,烧制成的红砖备受青睐,其原因之一是红砖具有坚固、耐磨、防水、防潮等特点,与闽南本地的气候相适应;此外,闽南建筑的“尚红”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对红色的独钟与喜爱在居家屋舍建筑上的极致表达。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墙体、地面、窗边等位置多以红色砖瓦进行装饰,甚至于延伸到庭院、街道的建筑空间中,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艺,丰富的装饰手法,形成了极具艺术观赏价值和闽南特色的红砖文化。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筑外观和内景中对红色的渲染和对红砖装饰的铺陈运用无不体现了闽南传统建筑的风格。
图1 泉州古建筑的红砖文化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筑中的应用
闽南传统建筑对结构的处理手法讲究虚实结合、韵律跌宕,规整中富含变化、变化中蕴含条理,常以特色的墙体、各式窗花和燕尾型屋脊等建筑元素和多样化的建筑工艺来打破砖、石结构给人的冷峻感。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在建筑要件的选择上吸收、借鉴、转化了闽南传统建筑元素,使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技术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出砖入石”墙体。“出砖入石”是闽南传统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墙面形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红砖和瓦砾交错堆叠而成,不规则的砖石结构,使墙面呈现出厚重、古朴、拙实的美感。石、砖色彩的明暗对比,恰到好处地体现出缓和与冲突之间的张力。“出砖入石”以其独具风格的美感和意境,成为闽南传统建筑独有的砌墙方式和建筑资源整合利用的典范。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题展厅的中庭休息区等多处墙面直接吸纳了“出砖入石”的原素,为观众直观地呈现了“出砖入石”的形态与特色。
石雕墙体。闽南地区、特别是泉州惠安县,石雕工艺源远流长,融汇了中华雕刻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技艺精华,经长期磨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雕刻风格和文化内涵,惠安雕艺注重线条、结构、形态的神韵之美,是“南派”雕刻艺术的代表。闽南传统建筑中石雕构建随处可见,成为重要的建筑装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也大量使用了石雕工艺和构件进行装饰。其中最为壮观的是二楼平台的两幅石雕墙壁,墙面各长16m、宽4.5m,内容不仅包括海峡两岸共同敬仰的妈祖女神,泉州胜景开元寺、东西塔、老君岩,泉州传统艺术南音、民间舞蹈拍胸舞等民间艺术,更有台湾地区的原住民文化、阿里山民俗和鹿港古渡等内容,多角度地体现了海峡两岸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深刻地体现了博物馆的主题思想。(如图4)
“蚵壳厝”墙体。“蚵壳厝”是闽南地区、特别是泉州浔埔渔村的特色建筑。闽南语中,“蚵壳”意指牡蛎壳,“厝”乃房屋之意,用牡蛎壳建造的房屋即为“蚵壳厝”。“蚵壳厝”的建筑墙体工艺巧妙、精湛,是闽南地区独特的建筑景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在三楼的《乡土闽台》实景展厅中,真实地再现了“蚵壳厝”墙体,为无法亲抵“蚵壳厝”现场了解其建造风格的观众提供了最直观的体验和学习场所,向更多的观众传达了“蚵壳厝”的美感和文化意蕴。
瓮墙。在闽南地区,瓮是传统民居中常见的墙上装饰品。相传早期的泉州,商业发达,海外往来频繁,商船返程时常以杉木、砖石和酒瓮来压舱以求平稳,到岸后,部分瓮被闲置于码头,附近村民便捡拾回家,堆砌成墙。后延伸出将瓮置于阳台作为围栏装饰和花器之用途。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三楼的《乡土闽台》实景展厅中,把瓮镶嵌于墙体中,如实地再现了瓮墙之特色。
闽南传统建筑的屋脊多以燕尾脊造型为主,其正脊形如曲线状,两端向上翘起而似燕尾,屋脊两边的瓦面以一定的弧度向下弯曲,形成“双坡曲”。“燕尾脊”造型优美柔和、色泽吉祥艳丽、层次错落有致、技艺精湛华美,不仅发挥了迅速导流雨水的实用性功能,也造就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筑多处吸收“古大厝”的“燕尾脊”元素,并将其进行现代性的转化和利用,其中以景观广场上的燕尾型卧碑和大厅顶部的燕尾型灯饰最具特色。广场入口处的卧碑宽12m、高2m、厚1m,重达70吨,由一块完整的磬石精心雕琢而成,吸收和转化了“燕尾脊”的形制,工艺独特,具体形象。此外,博物馆建筑大庭内玻璃采光顶下的灯架,也以极具现代风的铝制材料吸收改造了传统的“燕尾脊”元素,使传统形制美与现代材质美合二为一,呈现出视觉上的美感和强烈的引导感。
图2 闽南传统建筑的特色墙体和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的呈现
图3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对“燕尾脊”元素的转化和应用
“凹寿”形门庭。闽南“古大厝”的门庭入口通常以“凹寿”形为主。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中庭两侧为主题展厅的出入口,出入口设计借鉴了闽南传统建筑“古大厝”入口的“凹寿”形,采用本地产的石材制作,步入其中,犹如缓缓走进“古大厝”中。
窗花装饰。闽南传统建筑的窗花多以砖雕、彩绘、红砖拼花、石雕、墙贴等组成的吉祥图案为主,其形繁复、其艺精美。闽南语启蒙读物《干金谱》中有言:“石条油面砖,石珠石柱雁子砖,瓦壁瓦筒六角砖,六角砖下好花园。”初六角砖外,还有“八角形、圆形、葫芦形等几何或异形图案,六角形像龟甲代表长寿、圆形代表圆满、卍代表万福、钱纹寓意发家致富等。”[2]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在立柱、屏风隔断、内外墙、通风口等多处运用了窗花装饰,将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
剪粘工艺。剪粘工艺也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手法,常用在寺庙宫观建筑的屋顶上。“剪粘”工艺是以铁丝等材料为龙骨进行灰塑,在此基础上将破碎陶瓷片、玻璃、贝壳等剪成所需的图案,粘贴在灰塑上的一种工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景观广场的通道上设置了两排左右对称的灯柱,灯柱上的吉祥纹样和“闽台缘”字样,就是采用泉州德化花瓷片,以剪粘工艺贴面制作而成。无论色彩还是意涵都与整个博物馆的整体建筑保持了一致性,烘托除了博物馆的庄重气氛和鲜明主旨。
图4 其它建筑结构与传统工艺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的呈现
总之,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筑的整体设计布局合理、结构奇巧,融入了闽南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细节上大量运用红砖、出砖入石、石雕、牡蛎壳、瓮墙、剪粘等闽南传统建筑元素和技法,用现代的空间设计手法和材料进行重新构筑,不仅使地域性建筑特色在现代性博物馆建筑空间中成功地呈现出来,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基本功能。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对闽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和呈现,对观众、特别是那些祖籍地在闽南地区的台湾同胞产生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引发其审美和情感上的双重共鸣,唤起台胞对祖地历史文化传统的记忆和牵念之情,拉近心灵的距离。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馆十年来,得到了广大观众、特别是台湾同胞的认可,很好地发挥了对台文化交流的基本职能,博物馆丰富的展陈内容和多样化的交流活动功在其中,其建筑特色亦功不可没,希冀更多的台胞能走进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了解闽台两地同文、同种、同根生的历史渊源,安顿身心、凝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1]谢崔昀,薛林.匠心汇聚“五缘”——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内外环境设计[J].城乡规划·园林景观,2010,(2).
[2]高艺玲.探究闽南传统建筑美术资源的人文性与技艺性[J].福建教育学报,2014,(4).
【责任编辑:王 崇】
汉 工者所作
C28
A
1673-7725(2016)10-0121-06
2016-09-16
周丽英(1979-),女,山西宁武县人,馆员,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博物馆学理论和闽台历史文化研究。
①本文的图片作者为黄善哲,主要从事文物保护与数字化和文物摄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