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实践研究

2016-12-23 05:12杜晨阳
文化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基础课学习者院校

杜晨阳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4)



【大学文化】

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实践研究

杜晨阳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4)

本文在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引入慕课教学的优势、要求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慕课为契机,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组织者与开发者为一体的教师角色定位,翻转课堂与既往教学经验相继承的课堂组织形式,慕课学习与校园活动相融合的学习体验等方式进一步完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

慕课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实践

MOOC(大规模开放性网络课程)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已经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性的浪潮。2012年被称为美国的“慕课元年”,慕课被认为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并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3年,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开始开发慕课平台,输出慕课资源,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的“慕课元年”。慕课正在以其丰富的课程资源、高超的学术水平、浓厚的趣味性、便捷的学习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的高校教学,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也不可能置身事外。自2014年起,数量众多的高职院校已经纷纷尝试在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领域引入慕课教学,进行教学实践。

一、慕课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困境

纵观当今高职教育,慕课教学的引入已经是大势所趋,继公共选修课之后,以陈述性知识传授为主体,理论性课程较多的公共基础课已经成为慕课引入的主阵地。而慕课也的确凭借自身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困境。

(一)缓解教师授课压力

由于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视,因此公共基础课的师资及课时难免受到影响。一方面,因为教师数量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补充,教师缺乏外出学习和培训机会,导致教师授课任务量的增大及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入不足。另一方面,高职公共基础课多为合班授课,每次授课学生人数众多,势必为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教学有效开展、学生学习效果检验增加了难度。慕课的引入能够有效缓解教师的授课压力,将教师从繁重的备课、重复讲授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程管理、课堂组织、学生学习辅导及活动组织中。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慕课课程多由10分钟左右的授课视频组成,这一时长正是听课者能够专注学习的有效时长;慕课的讲授者多是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学者,且课程在录制前经过反复打磨、精心准备,这也使得课程内容充满真知灼见。另外慕课制作精良,多辅以PPT、动画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力十足,以上优势能够充分调动慕课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慕课学习是一种碎片化学习,只要有一台可以接入网络的电脑或者移动设备,学习者就可以在机房、寝室、家中,甚至公共场所,不受时间空间所限,自由地开展自己的学习。能够自由地选择学习资源、制定学习进度、重复学习尚未领悟的章节、即时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学习乐趣。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开展慕课教学的要求及现状分析

作为一种势头强劲的新兴课程资源,慕课对于运用条件具有较高要求。

(一)硬件

开展慕课教学的院校要能够提供畅通的网络、足够的电脑设备以及充分的自由支配时间,以保证学生能够进行相应的学习。

广大高职院校开展慕课教学多自2014年开始,至今时日尚短,难免准备不够充分,多是开放学校机房供学生观看慕课视频。即使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脑或移动终端,校园内也多数还不具备畅通无阻的网络覆盖,不受时空限制的自主学习远远未能实现。

(二)学习者

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以保证学习视频观看不是走过场,而是真正收获知识。其次,学习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度、支配学习时间。再次,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跟进慕课学习进度。最后,学习者还需具备学习自律性,在无人监管的慕课学习过程中抵御多姿多彩的网络信息诱惑,专注学习。

以上应当是高职院校开展慕课教学的最大瓶颈所在,连年扩招导致生源分数日益下降,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差,不能很好适应慕课学习。

(三)课程本身

高职教育兼有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定位是“基础理论教学以突出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具体来说即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要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兼顾学生的专业特色。而目前我国各大慕课平台推出的课程尚未有为高职院校度身打造之作,未来即使在层次上能够有所兼顾,但真正做到针对不同专业院校还任重道远。

三、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实践

尽管慕课自产生以来便备受争议,短时期内收获数量众多的赞同与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高等教育界对其的热切关注。盖因大家深知改变全球生活思维方式的互联网技术也必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变革,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以此为契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尝试与改革,以应对这种变革。

(一)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当前高等教育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资源共享与学习模式。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有具体的学习目标需要学生切实达成,而完全依赖于学生自学的“放羊式”线上学习恐怕很难担此重任,尤其对于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均十分薄弱的高职院校来说尤其如此,因此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开展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教学班为单位,指定本专业教师担任学习导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面授,下达学习任务,指出学习重点,给以学习方法指导,答疑解惑,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等各种学习活动,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等。既能够弥补慕课本身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够交流讨论和不能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的不足,又能够充分发挥慕课系统能够进行大数据分析,实时掌控学生学习行为的优势,督促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组织者与开发者为一体的教师角色定位

慕课教学要求教师要有角色转换的自觉,即从课程的讲授者转换到课程的组织者的自觉,从而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定位。传统授课模式中,备课是教师付出最大工作量的环节,为了上好一节课往往需要查阅大量书籍,浏览各种资料,紧跟专业发展动态,还需进行知识整合,其次才是考虑课程的推进方式,对各项任务下达的预设,学生的接受模式等。慕课时代,除了熟练掌握慕课中讲授的知识外,教师的主要工作精力则在于如何组织好面授,帮助学生有质有量地完成慕课学习。一次主要由教师重复讲授知识点的面授无疑是不成功的慕课学习案例,而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交流讨论则可能需要运用到更多的教学组织智慧。同时,广大教师也应该意识到,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督促指导学生学习、关注学生学习动态,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正是慕课时代教师的工作常态。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并不意味着教师讲授的权利被剥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即使是目前被认为高质量的课程,也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而这些工作的完成者一定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尤其如此,如前所述,打造适合高职院校学情,并能够突出不同专业院校育人特色的高职公共基础类网络课程的重任必将由高职院校自身来完成,因此组建优质的课程团队,开发适应同质院校同地区院校需求的网络课程都要求教师不仅能够担当课程的讲授者,还应当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三)“翻转课堂”与既往教学经验相继承的课堂组织形式

“翻转课堂”是伴随“慕课”为全世界教育界所关注的另一名词,慕课的在线学习特征也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络,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课程知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则用来运用知识进行练习,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和同学老师交流碰撞以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实现学习时间的翻转。与此同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检查者,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讲述知识内容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开展个性化的辅导,从而实现教师为主体到学生为主体的翻转。

抛去裹挟“慕课”而来的背景及“翻转”的犀利外衣,我们不难发现“翻转课堂”其实与我们奉行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具有相同的实质。教学改革多年,在现行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情景教学法、小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都是“翻转”后的课堂上可以运用的课堂组织形式。或者说“翻转课堂”一直是我们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正是网络课程的出现,让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给课堂的“翻转”提供了合理的途径。

(四)慕课学习与校园活动相融合的学习体验

慕课学习的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劣势就是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收获更多的是理论知识而缺少相应的实践与体验,难以达成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比如通过思政课的教学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人生信仰;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要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丰赡心灵,培养文化气质和文化品位,而这些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能力的达成无不需要在教师言谈举止的影响下,在与同学点滴相处的体悟中,在校园生活经历中,在校园文化熏陶下潜移默化的形成。网络课程毕竟只是工具和手段,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相融合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学习体验。

慕课教学进入高职院校不过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作为新兴事物尚有需要不断完善之处,其中使用者的用心尝试也是决定其效用发挥的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接纳慕课,不断钻研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的融合方式,以教学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必将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1]周一贯.“翻转课堂”:越界与回归带来的教学挑战[J].语文教学通讯,2014,(06):12-15.

[2]蒋文斌.慕课视野下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5,(06):352-353.

[3]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07-16.

[4]秦朝晖,何云峰.发挥慕课优势破解公共基础课教学困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36-38.

[5]曲大为,张鹏.慕课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9):119-122.

[6]叶煜,邹承竣,陈琳.慕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思考[J].计算机时代,2015,(09):54-55.

【责任编辑:刘亚男】

战国 树云纹三角纹

G712

A

1673-7725(2016)01-0123-04

2015-11-13

杜晨阳(1979-),女,辽宁沈阳人,讲师,主要从事高职语文教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基础课学习者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基于云平台的计算机基础课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