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
(辽宁省锦州水文局,辽宁 锦州 121000)
基于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策略研究
张 磊
(辽宁省锦州水文局,辽宁 锦州 121000)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其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现如今,随之而来水污染与浪费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实现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下需要深思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形势及共性问题,提出了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策略,希望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帮助。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原则;策略
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保障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背景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必然的要求。但目前水资源的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已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循环发展。因此,必须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强化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保障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推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当前,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概况是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短缺,很多地区面临地面下降、河流断流等严重的问题,加上人们粗放的用水方式以及节约用水意识淡薄,导致我国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总的来说我国水资源利用形式及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超采地下水资源严重,水环境不断恶化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发展和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逐步增加,但区域内地面可供水资源含量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加剧的用水总需求。为了满足用水需求,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大量开采,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极大地降低了地下水位,地下水降落漏斗开始大面积形成,对区域地下水功能和水环境产生的了严重的威胁,导致区域水环境不断恶化[1]。
1.2 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随着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可控水资源逐步减少,但年供水需求量日益加大,导致水资源总量的严重匮乏。现阶段区域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地下水的超采来维持,严重降低了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甚至造成了水环境的不断恶化,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这无疑增大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压力,使得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逐步白热化[2]。
1.3 水质污染严重,威胁根系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污水未经处理任意直接排放进入河流、湖泊,严重污染了地面水的水质,地面水水体质量日趋恶化,极大的减少了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由于水体质量的恶化,农田灌溉使用的河流水严重影响了地区根系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也使周围土质遭到污染,甚至部分地区因灌溉水质恶化的水源而出现农作物整体死亡的现象,导致农业减产,农民收入减少,严重影响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2.1 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根据区域可供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采取以供定需,因地制宜战略,编制区域节水规划,确定区域节水发展目标和重点,进而确定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规模、结构及布局,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同时,不断调整优化区域的工农业生产结构和用水结构,统筹考虑生产与生活用水的供需关系与平衡,实现区域用水动态需求匹配区域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水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重点突出,示范推广
在全面规划、重点突出、示范推广思路的指导下,尊重客观规律,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并且划分性质、分类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采用:
1)工程措施:主要是建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工程、采取相关的技术等,要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探索并实践新的技术与工程建设,逐步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模式和方法。
2)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相关政策、制度等的制定,要全面落实与推进,并制定严格的监管体系,保障各项措施能够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充分发挥其作用。
2.3 坚持建管并重,深化改革
节水工程以及措施的有效实施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点内容,应在节水工程建设不断加强的基础上,建立与之配套的工程管理和运行机制,并不断完善。水价综合改革是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制定节水产业支持、技术服务、财政补助等政策措施,并在实际的运行中不断优化调整,切实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
文章采用综合指数型方法,建立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4]主成分分析成果见表1。具体来说:
1)显示了主成分分析结果,包括因子载荷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的概况。
2)AHP法中指标的相对重要度通过专家经验衡量,解得一致性判断矩阵特征向量后,采用自底向上加权求和的方式得到层次总排序的权重系数。
表1 主成分分析结果
4.1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紧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和政策建议,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措施,将各区域特色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结合,合理配置水资源,使其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将各地区的水利建设规模扩大,全面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逐步实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区域内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5]。
4.2 节水工程和技术体系
4.2.1 农业节水工程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总量在整个水资源利用中占据着很大比例,拥有巨大的节水潜力。因此,应加大农业节水工程的建设,并积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措施,提高农业节水的成效,主动缓解区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6]。
1)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①灌区内拥有多种灌溉方式时,应坚持循序渐进,开展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②采用集成技术节水,有机结合节水工程、节水技术及雨水利用;④在井灌区全面推广应用小畦高埂灌溉模式,以积蓄更多的雨水,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提升农田间节水效率[7]。
2)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的创新力度,积极研发适合本地区的农业节水技术。与地区科研单位、各大高校相联合,建立水资源使用者广泛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节水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同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引进、集成及创新国外先进的节水技术,逐步构建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另外,深化研究农作物高效用水基础科学、灌区信息化管理与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努力研发新的生产工艺以及新型喷灌、微灌关键设备和节水材料等,进一步实现农田水利信息网络化管理模式[8]。
4.2.2 工业节水工程
1)建设工业污水零排放样板工程。改革我国工业发展结构,逐步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过渡,将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低耗水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减小环境污染的压力。同时,实施源头治理战略,禁止高耗水、重污染企业的新建与扩建,严格控制与水资源承载能力不相符的项目建设,切断污染源。另外还要强化企业内部污水回用,创建工业节水样板工程,最终实现污水零排放。
2)建设规模雨水集蓄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推进雨水积蓄利用和资源化,增加可控水资源量。其主要是利用城市道路、企业硬化场地自然集雨场集流。
3)加快推进工艺流程节水工程。对于以往建立的高耗水行业,应技术革新或淘汰高耗水、低效益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促进工艺流程节水效益的有效提升,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已达到水资源的节约新目标[9]。
总之,辽宁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相关管理部门应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节水工程和技术体系的建设,切实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益,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长效发展。因此,应从全省的水资源总体布局出发,高度重视水源地水质安全问题,急需采取切实可行的综合保护措施加强保护水源地,防止水源地水源水体水质污染,加强水源地水质的动态监测工作,随时掌握水源水质状况,使水源水质达到国家标准,确保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梁晓龙,李祚泳,汪嘉杨.基于SVR的指标规范值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J].水电能源科学,2016(03):40-43.
[2]李智宏.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J].低碳世界,2016(12):88-89.
[3]杨欣,刘雪谋.水文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分析[J].江西建材,2016(03):135.
[4]王莉芳,贾晓猛,周妹和.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6(03):39-45.
[5]陆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进区域经济进步——关于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6(06):95.
[6]才庆欣.南票区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9):27-29.
[7]李学森.凌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03):36-37.
[8]张绍军.实践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探索[J].水利技术监督,2013(05):23-26.
[9]李晶.大连地区农业活动面源污染与水环境状况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03):48-49.
1007-7596(2016)10-0026-03
2016-10-16
张磊(1982-),男,辽宁锦州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等。
TV213.9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