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
以沙漠为战场,苦心孤诣,王文彪凭斗志与耐力将漫漫黄沙变成茵茵绿地;视沙漠为金矿,悉心布局,王文彪用辛劳与智慧将富饶资源垒成产业飞地;当沙漠为福源,群策群力,王文彪用真诚与热情将贫困百姓带入富足天地;拿沙漠做平台,合纵连横,王文彪用胆识与谋略引八方群雄跃上未来高地。57道生命的年轮,近乎30年的治沙壮举;磐石般的亲沙脚印,魔幻般的用沙奇迹,王文彪身上所释放出的并不仅仅是生理性热能与综合性智勇,更有超越凡夫俗子的大善、大爱与大忠。
挖开生命大通道
从北京朝西北方向直线行驶800公里,达到位于黄河南岸15公里的地方,便是横亘飘落达1.86万平方公里的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王文彪的家乡内蒙古杭锦旗杭锦淖尔村就坐落其中。那里流传着一段当地的顺口溜就是30年前人们生活的形象写照:“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磕牙,帐篷卧听大风吼,早晨起来脸盖沙”。
沙漠与恐惧相伴,童年的时候,母亲反复提醒王文彪说:“一定不能跑远了,一定不能跑到大沙漠里边,那里边是有狼、有野兽会伤害人的”。贫穷与沙漠相随,上小学的时候,家中靠养两只羊、几只母鸡,只能靠卖鸡下的蛋凑够王文彪的学费。沙漠也与无奈结缘,按照王文彪的考试成绩,他完全可以被录取到一所重点中学,但由于库布其沙漠的阻隔,本来100公里的路需要绕道400公里才能到这所重点学校,最后他只好放弃重点学校,选择离家比较近的一所普通高中。
从师范毕业后王文彪做过2年老师便转行到了政府机构担任秘书工作,28岁时,听说库布其沙漠腹地一个年亏损500万元的盐厂要对外招聘负责人,血气方刚的王文彪主动请缨,并最终通过竞聘当上了厂长。不过,就在王文彪坐着212吉普车到盐厂走马上任的当天,车子快到厂子时却被大风刮起的风沙捂盖住了,原本欢迎新厂长到来的员工队伍变成了推车大军,王文彪顿觉十分尴尬。不仅如此,王文彪事后明白,库布齐沙漠里蕴藏着丰富的天然碱、芒硝、盐等资源,只是受沙漠所困,60公里的直线距离需绕道350公里才能运出去,从而导致盐厂亏损。
几乎没有做任何犹豫,王文彪作出了从每吨盐的销售收入中拿出5元来治沙修路的决定,并专门成立了一个27人的队伍开始一棵一棵地在沙漠里种树。非常幸运地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王文彪还从银行得到了7000万元的专项贷款,同时,政府也调动民力数万人加入到了植树修路的过程中,并最终修成了一条从杭锦旗到乌拉山火车站长达65公里的柏油马路。然而,来不及分享自己的胜利果实,几天后的一场大风乍起,黄沙一夜之间将黑色的公路覆盖全无。
人定胜天。保路必须先固沙。有人想出办法,用沙柳条插在路两边的沙子里,插成网格形状,把沙子固定在网格里。第二天一看,路基竟然没有被淹没。再接着,为了提高植树的成活率,王文彪组织人马发明出了“水气法种树技术”。这种方法就是先在沙漠中打井并铺设供水管道,用水管在沙地中冲出一个孔洞,插入枝条。之后再根据气候情况,利用供水管道,适当浇灌,大部分树苗的根系都可以达到地下水位,形成自我生长的丛林。
三年的苦干与巧干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不仅沿着原来那条长65公里、宽10公里的公路沙漠绿化带蔚然成形,而且王文彪率部用同样的方式在库布其沙漠区陆续修建了四条总长度约为500公里的穿沙公路。公开资料显示,仅仅靠着从杭锦旗到乌拉山火车站的那条物流大动脉,王文彪治下的盐厂当年就扭亏为盈,而且净赚120万元。紧接着,通过兼并收购当地几家化工厂和建材公司,盐厂扩建成了名为伊克昭盟(鄂尔多斯)亿利建材化工集团总公司。
如同在企业经营之路上越走越远那样,王文彪迈向沙漠地带的脚步也从没有退缩过。公开资料显示,经过29年的辛苦耕耘,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区完成绿化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扩展土壤面积2500万亩。与29年前相比,今天的库布其沙尘天气减少了95%,降雨量增长了6倍,生物种类增长了10倍。放眼望去,一条横亘在黄河南岸长度为240公里、宽20公里的生态屏障延展开来,构成了保护母亲河的绿色长城。对此,王文彪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亿利不一定是全球赚钱最多的企业,但一定是全球创造绿色最多的企业”。在王文彪的眼中,亿利集团绝对算得上是世界的“首绿”。
沙漠上的产业城堡
科学泰斗钱学森生前在俯瞰中国西部广袤而贫瘠的荒漠时,抛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预言:西部中国16亿亩的沙漠戈壁将会为国人每年生长出几千个亿!在此基础上,钱学森提出了应该大力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如果说钱学森在理论上剔除与驱散了长期覆盖在沙漠上的荒凉认知,那么王文彪则算得上是从沙漠深处淘金刨银的实干先驱。
生态健康产业是王文彪在植树修路之后首先布局的一个漂亮棋子。资料显示,库布其沙漠中生长着160多种珍稀沙、旱生植物和中药材。于是,从种植甘草开始,到嫁接肉苁蓉,再到引进新疆大枣,在寻找发本土化耐寒、耐旱、耐盐碱种质资源开发上,亿利的视野伸展到了沙区所能触及的地方。截止目前,亿利在库布其沙漠中种植甘草200多万亩、肉苁蓉30多万亩,同时,在先后收购了内蒙古、北京、陕西、上海等地的10余家制药和医药销售企业之后,亿利形成从药材种植到加工、销售的中药产业链条,实现销售收入百亿元。
几乎与健康产业贴身而行,依托沙漠中种植的高蛋白沙生植物资源,亿利还就地发展本土化果蔬种植业与畜禽养殖业,外加现代化的绿色节水农业,形成了体系完备的生态农牧业园区建造与生态旅游业的匹配与叠加。目前,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建起了七星湖国际沙漠旅游区,开发了沙漠温泉、沙漠温泉酒店,打造了沙漠赛马、生态体育、大漠星空等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年接待旅客20多万人次。对于游客而言,在欣赏到沙漠风景与领略到沙漠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库布其无污染的果蔬与禽蛋奶食品,甚至还能够到当地农牧民的田园中体验亲手种植与栽培、采摘的成就感。
相比于生态牧业与生态旅游而言,生态工业在亿利产业阵容中显得更为强劲。走进亿利的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不仅可以看到年产1000万吨的煤炭开采项目,还能看到4×2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年产50万吨PVC项目以及年产36万吨离子膜烧碱配套项目,此外还有年产120万吨工业废渣制水泥项目。在这里,煤炭垃圾资源煤矸石可以用来发电,供PVC厂使用;电厂发电剩下的灰渣和PVC厂的废渣传送到水泥厂制造成水泥;所有原料和产品传送均在封闭的管道里进行。从而形成了“煤炭开采、煤矸石垃圾发电、特种PVC树脂、树脂高端加工、木塑混合新材料以及工业废渣制水泥”的一体化循环产业链。
生态光伏是另一个充满诱人商业前景的产业。瞄准沙子的工业利用,开发沙材料制成品,利用丰富的沙漠光能,开发光伏发电绿色能源,亿利在全球首创了“发电+种树+种草+养殖”的生态光伏产业:在大片的光伏板下,由于阳光被遮蔽蒸发量变小、高温被阻隔,底下的草长势更喜人,羊群则在光伏板下悠闲地吃着草,而通过牛羊养殖又反哺生态种植,从而构成了一幅生态与能源的良性互动图景。据悉,亿利在库布其沙漠建造的占地500亩、100 MWp的生态光伏项目已经并网发电,日发电65万度,治沙规模300公顷。按照王文彪的说法,实施1平米的光伏,能治理5-6平米的沙漠,待至1000MWp的生态扶贫光伏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15亿kWh,治沙规模将达3000公顷。
基于“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的综合价值,联合国匡算的结果是,过去29年时间中,亿利集团在沙漠上创造了4600亿元的生态财富。但按照王文彪的说法,“治沙”属于“公益”,至今没有产生利润,而“治沙”又需要持续且大规模的投资,其最为重要的来源只能是“用沙”。资料显示,截止目前,亿利集团先后投入10多亿元用于治沙技术研发,投入资金30多亿元用于沙漠绿化,投资300多亿元实施沙漠生态产业。看得出,生态产业所产生的利润实际构成了治沙绿化的现金流。王文彪将这样的配置称为“生态+生意”的商业模式。
厚道·多赢·领导力
从1个人,到一群人,再到数万人;从种下第一颗树,到第一排树,再到第一亩树,直至数百公里的绿色走廊,如此众志成城与无往不胜,王文彪说主要是团队的菩萨心肠和狮子般的力量,而更重要的其实是亿利集团“厚道,共赢,领导力”这一企业文化驱动与鞭策的结果。
沙漠是贫困之源。全球3/5的贫困人口在沙漠,我国1/3贫困人口在沙漠。因此,一家企业能带给沙漠的,不仅仅是成片绿色与产业覆盖,更有沙漠人观念的转变和生活的改善。除了在亿利技术人员指导下,库布其农牧民学会了种甘草与苁蓉等作物外,不少牧民还做起了与旅游业相关的生意,如餐饮、骆驼队、歌舞表演等。不仅如此,在征得农户同意进而买断其沙地与荒地承包权的同时,亿利还允许农牧民用“荒地废地”入股,企业开发、农牧民参与建设并产生效益后,再将土地上30%的收益返还给农牧民,而且在农闲或旅游淡季时农牧民还可以到亿利打工谋职。由此,亿利在全国率先创造了生态资产收益扶贫的独特模式,带动了库布其10多万人的脱贫致富,农牧民平均家庭年收入从20年前的2000元增加到了如今的3万至5万元。
沙漠是恶劣天气之源。据有关机构测算,每修复5亿公顷的退化土地,就能吸收全球化石能源碳排放总量的1/3。作为北京沙尘暴的三大风沙源之一,库布其沙漠在没有治理之前每年约有1/5左右的扬尘天气,但生态修复之后,沙尘暴由过去的一年几十次减少到了近年的两三次,使得北京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所承受的沙尘暴侵扰压力大大减轻。为此,亿利集团被称为“北京市最好的市民”,王文彪也被授予“北京市功勋市民”的荣誉。
客观地评判,任何绿色行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声誉效应,即外化为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响应。虽然按照王文彪的说法亿利集团不是赚钱最多的,但其所赢得的民众口碑与公信力却是很多企业所不可比拟的,甚至可以说治沙实际为亿利集团定制了一张漂亮的企业名片,成就了一份十分宝贵的政治资本。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每年只有五至六个国企上市指标,按照IPO的排位,亿利集团当年根本没有进入排名前十,照理说要等很长时间方能有拿到上市指标,但最终亿利资源(今更名为亿利洁能)却提前敲开了上海证交所的大门。不仅如此,凭其治沙经验和沙漠工程,在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等多个生态修复政府外包项目的同时,亿利集团还先后承接了黄河大桥公路建设、2022年冬奥会京张迎宾生态走廊等特大型项目的投资权。
当然,王文彪非常清楚,仅靠自身与政府之力还不能形成治沙的强大量能,亿利需要取得与商界的合作和联姻,于是,其独创的“平台+插头”理论顺势而出。在王文彪的眼中,亿利集团拥有的沙漠土地资产、技术资源、市场客户、品牌商誉、资本人力等各项资源就是一个整体化大平台,在全球范围寻找产业趋同、资本趋同、人才趋同、价值趋同的“插头”进行对接。“插头”插进“平台”端口,就意味着双方资源互融、互通、互惠,走上共建、共赢、共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几个具体案例可以说明“平台+插头”理论已经初见成效。汇能集团董事长朱新礼走进库布其,看到沙子能生产漂亮的装饰板材,马上通知他们在全国的上百个工厂在建项目的办公室、办公楼全部用亿利沙子制成的内外装饰材料。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走进库布其,看到生机盎然的光伏发电,当场决定与亿利合作兴建100—1000兆瓦光伏发电站。此外,亿利还在煤炭开采与运输、水泥酿造与废料处理与中国神华和冀东水泥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同时亿利集团与大连万达、四川宏达、浙江传化、上海均瑶等联手组建了一家绿色清洁能源联合投资企业。王文彪的目标是,三年内把沙漠做成一个装载100个以上企业插头的航母式的大平台,由此一条“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商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合作共赢发展路径,将变得愈加充实和饱满。
走出库布其
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球沙漠化面积已达到38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4,有10多亿人口正遭受土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世界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沙化土地面积达到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1%。不仅如此,全球沙漠化还在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周边扩展。不破楼兰终不还,在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上,王文彪向国家主席习近平立下了军令状:未来五年,再治理1万平方公里沙漠,带动脱贫10万人。
挺进新疆南疆是王文彪率部走出库布其的第一步。据悉,作为进驻南疆的后方大本营,亿利集团在内部成立了中亚生态事业部,并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生态、民生、经济”等一揽子战略合资合作协议,目的是将“库布其模式”输入塔克拉玛干大漠。从近两年多的努力来看,亿利已在南疆完成了复合生态种植试验示范区项目、路侧半野生化水冲扦插甘草种植项目、种质资源圃育苗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下一步将重点提升复合生态种植试验示范区项目的品质,并准备将这个项目建设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一个可供观摩、学习、推广的示范“种子工程”。昔日被很多认为不可治理的塔克拉玛干如今伴随着多种耐寒、耐旱植物的进入而开始泛出郁郁葱葱的绿洲。
继深入南疆之后,亿利集团斥资150亿元在甘肃的腾格里沙漠实施生态修复造林绿化、沙漠生态光伏光热项目;同时在河北省张家口的坝上地区和京藏高速公路沿线两旁广播樟子松和沙地柏等树木,并对大面积的柠条平茬复壮;在甘肃武威等地,亿利集团采取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模式,全产业链布局甘草产业,通过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采取利益共享和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当地群众通过种植甘草脱贫。另外,不久前,亿利集团还与张家口张北县签订了生态产业扶贫协议,通过在张北县建设一批农光互补电站和村级扶贫光伏电站,发展生态旅游扶贫和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等,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当然,王文彪的目光没有停留在国内,而是飘向了绵延浩荡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全球化治沙的第一步,亿利集团联手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发起了“绿色丝绸之路伙伴计划”,目的是发动全球合作伙伴,运用PPP模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启动与推进绿色投资。不仅如此,亿利集团还创建了全球首只致力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光伏清洁能源发展的股权投资基金——“绿色丝绸之路股权投资基金”,首期募集300亿元人民币。在专家看来,策应“一带一路”战略下设置的400亿美元“丝路基金”,“绿丝路基金”的出现实际形成了“两条走廊”的格局,即“丝路基金”主要用于开通以公路铁路交通为主的黑色走廊,“绿丝路基金”侧重于环境改善的绿色走廊建设,二者相得益彰,并行不悖,凸显合力。
除了资本支撑外,“走出去”无疑需要更加过硬的技术支持,为此,亿利集团分别与美国和英国的两大科技基金进行了合作,并成立“技术创新资本公司”,通过资本的手段,面向全球200所顶级高校投资合作新技术,同时面向欧美发达国家收购中小技术公司的股权,实现全球化的资本与技术创新放大与扩张。作为“走出去”的成果体现,沙特、科威特等国已向亿利集团发出了友好邀请,希望将“库布其模式”能够输送到当地。而在此之前,伊利集团已在蒙古、吉尔吉斯斯坦、澳大利亚等共修复绿化沙漠1.2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十几个新加坡国土面积。
泽被民众是为善,惠及百姓方为爱。基于成功的治沙成果以及对全球沙漠治理所作出的贡献,亿利集团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并把它作为全球首个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以为“2030年世界耕地荒漠化零增长”提供参考借鉴;此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发布了《库布其沙漠生态财富和模式报告》,面向全球推广“库布其模式”,并且亿利集团也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土地生命奖”。与此同时,王文彪也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捧回了“全球环境与发展奖”、“全球治沙领导者奖”等一个又一个成色十足的耀眼殊荣。
转型进行时
按照王文彪的计划,到2018年,即亿利集团成立30周年时,企业的资产市值要从目前的1000多亿元增长到2000亿元,创造生态财富8000亿元;到2020年,企业总资产要达到5000亿元,创造生态财富10000亿元。生于沙漠生态修复,成于沙漠生态修复,但要实现以上的动态增值,显然又不能止步于沙漠生态修复。因此,在生态修复这一被王文彪称为“绿土地”的基础之上,亿利集团又提出了“绿金融”与“绿能源”两大概念,并与“互联网+”一起构成了“三绿一网”的转型战略棋盘。
对于“三绿一网”的排序,王文彪最初的安排是“绿土地、绿能源、绿金融+互联网”,但在深思熟虑后,又调整为“绿金融、绿土地、绿能源+互联网”。在王文彪看来,绿金融是“三绿一网”的台柱子和金梁子,是绿土地、绿能源+互联网腾飞的金翅膀。据悉,除了经国家批准设立了亿利财务公司并正在对信托、金融投资等金融业务进行重组整合外,亿利集团“绿色丝绸之路股权投资基金”在未来5年将计划发展到5000亿元人民币,同时,亿利集团还掌控着“亿利绿色产业基金”、“亿利公益基金”等强势金融品种。
相比于“绿金融”,亿利集团脚下的“绿土地”经过近30年的耕耘显得更为结实。资料显示,目前亿利手中掌握着1000余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种质资源,还有100多项生态技术成果和100多个生态工艺技术包;特别是亿利独创的“水气法种树技术”,能够把沙漠种树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效率提高30倍,绿化1亩沙漠就可节约2000多元的投资,而且在亿利所治理好的沙漠中,50%的土地已经改造成没有污染的、没有使用过农药的、没有重金属含量的绿土地。
“绿能源”是除光伏之外还包括光热和雾霾净化与处理的“微煤雾化”等综合性清洁能源。据悉,库布其每年光照时间长达3180个小时,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亿利如果能够加以充分开发,其最终所形成的能源价值与光伏不相伯仲。另外,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到2018年,需要完成40万蒸吨燃煤锅炉的节能改造,形成年4000万吨标煤的节能能力,减排100万吨烟尘、128万吨二氧化硫、24万吨氮氧化物,而亿利的“微煤雾化”则在其中大有用武之地。据了解,“微煤雾化”技术改造传统燃煤锅炉,可将燃烧效率提高到98%,热效率提高到90%以上,吨煤产蒸气由5.5吨提高到9吨以上。同时与传统燃煤锅炉相比,经过微煤配置可节煤30%以上,节电20%、节水10%、节地50%、节约人力50%,实现了不见尘、不见煤、不见渣、不见烟的新景象,截至目前,亿利与山东、河北、天津、江苏、江西、浙江等多个省区展开合作,推广“微煤雾化“技术,先后建成投产运行的项目2个,开工在建项目8个,待开工项目7个,总规模近1500蒸吨。
当然,相对于“三绿“而言,互联网在王文彪的眼中则是“无网不胜”。按照他的说法,“互联网+绿土地”就是要开拓“互联网种胡杨”、“互联网卖羊”等网络众筹治沙新途径;“互联网+绿能源”就是创新集成互联网智慧能源技术包,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建设电源、热源和气源互联、互动、互补的分布式能源利用网络。而“互联网+绿金融”则是实现土地证券化与资源平台化,最终通过股权、股票对价方式筑巢引凤。
应当说王文彪操盘的“三绿一网”战略转型,彰显出了十分明确的产融结合思维。产融结合是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寻求经营多元化、资本虚拟化进而提升资本运营层次的一个趋同化选择,如泛海集团、复星集团等无不是通过金融驱动外加投资收购而解决了企业扩张中资金之需,并最终跃居为行业翘楚的。对于亿利集团而言,基于其从沙漠到城市生态环境修复的核心能力,其迅速实现产融嫁接的能力其实并不亚于泛海集团与复星集团,王文彪所运筹的战略转型自然就会顺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