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条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作为教师,可以先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入新课,后在创设的生活场景中演练学习及在创设的生活画面中揭示规律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以达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数学 生活 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1-037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由于我们面对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不够健全,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乐学数学、会学数学、会用数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下面笔者谈谈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尝试。
一、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入新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数学实例为新课教学作铺垫,使得新旧知识衔接更自然。例如,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教师可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春游分食品的情境,教师问:有18瓶水,平均分给9个小孩,每人得几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道:“2瓶。”再把27个小蛋糕平均分给9个小孩,每人分得几个?“3个。”在学生们情绪高昂的时候再问:“现只有一个大蛋糕,要平均分给同去的语文、数学老师,每位老师分得几块?”此时教室里一片安静,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后,有的说:“老师,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半块蛋糕。”教师借机引入新课:“半块蛋糕用什么数表示?那么,能不能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呢?”……这样教学,学生会兴趣倍增,很快投入到新知学习中。
二、在创设的生活场景中演练学习
有些教学内容,单靠讲解,即使费尽口舌,学生还是满头雾水,倒不如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参与演练,亲身体验,往往能收到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的效果。例如,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先让两位学生上台演示相向运动的各种情况,让学生对相遇问题的关键要素“两地”“相距”“相向”“相遇”“同时”“速度”“运动时间”等有了感性认识后,再进行相关问题的学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思路清晰,得心应手。
三、在创设的生活画面中揭示规律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直观认识为主。那么,如何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们看得见、听得懂的现实呢?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将知识融于生活中,再现知识的“原型”,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整数减法中连续退位”时,先创设这样一个画面:小东要买一颗7分钱的纽扣,他身边没零钱,怎么办?生说:“给1角钱去找。”“没有角票呢?”生说:“给1元去找。”此时,教师可以抓住契机,让学生们讨论付1元钱后的找法,这样学生也就明白了数学中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又如,教学“一个数加上(减去)略小于整百整千的数的简便算法”时,学生容易把“多加的减去、多减的加上”搞混,怎么样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呢?笔者利用了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原型”——付款中的“付整找零”现象,在课堂上创设了这样的一组画面:妈妈原有243元钱,这个月获加班费98元,现在她一共有多少元?让学生来表演发钱的情境,发给“妈妈”1张面值100元的钱,“妈妈”找回2元,让学生按“原有——收入——付出”口述后写算式:243+100-2,从而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多加的减去。同样教学“341-196=?”时,可作如下设计:妈妈有341元,买电磁炉用196元,付给营业员两张100元,找回4元,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多减的要加上的道理。
四、在实践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好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应多让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真正悟出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例如,对于“把一块棱长0.6米的钢坯,锻成横截面边长是0.3分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这类题目,学生感到很费解,于是笔者在课前让学生准备能捏成任意形状的一大块橡皮泥,让他们先把橡皮泥捏成正方体后,再把这块橡皮泥捏成一个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然后再捏成圆柱体、球。在学生捏的过程中,可让他们思考:捏的过程中橡皮泥的形状变了,但什么没变?这样就抓住了这道题的本质——体积不变,明确这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应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能运用数学知识美化生活,进而形成乐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