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编辑型作家发声

2016-12-22 18:19彭朗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34期
关键词:许广平诺奖古人

彭朗

许广平谈罗素的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甚少,却依然取得了高分,可见鲁迅认为许广平在整合、编辑材料方面并不逊色于那些大篇议论的“创新型作家”。然而到了现代,人们大都对“七分引用、三分议论”的文章嗤之以鼻,不分青红皂白地安上一个“抄袭、没有价值”的帽子,让那些编辑型作家好生委屈。

当代文学正在抛弃对编辑型作家的重视。

在我看来,对于编辑型作家的忽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新文学”兴起后,人们日益膨胀的对古代文化的逆反心理。

古人认为越古越好,老祖宗的话引用过来才算正统文章。名头响当当的《史记》大量引用《左传》等史书,“太史公曰”的部分实在太少。但这部“85分引用,3分议论,2分文采”的编辑型史书却在历朝历代被捧得高之又高。可见古代编辑型作家的地位。

然而到了近现代,新学之风一开,“创新”的旗子便立了起来。作家被强硬地施以“抛弃引用,创造新意”的任务。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看见“老的东西”就打,唯有发表自己的观点才算有价值的心理了。古人引用了几千年的典籍,我偏不用;古人汇总的诗词经典,我偏看不上。这种逆反心理,说白了仍是对当下的文学不自信,感到承古难以超越,唯有创新的才能有成就。与一些“创新型作家”的浮躁功利相比,“编辑型作家”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沉默与埋头钻研,在这场竞争中占不了上风。

汇编类作品当真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非也。汇编类作品仍是作家的惨淡经营。凭借二战采访实录获得诺奖的阿列克谢耶维奇花费数十年走访民间,收集材料,又花了漫长的时间筛选编订,最终成就了诺奖。这是对作品的肯定,更是对付出大量心血的作家的尊重。

此外,编辑类作家对于文学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觑。是他们将杂乱的文学碎片集中、整合,让文学史显得分类明确,阶段清晰,他们勾勒出文学的发展,建立合理的文学体系,让往者可谏,来者可追。他们将四处搜集来的文学之砖砌成坚实的宫殿,让文学拥有容身之所。

在整个文学长流中,这编辑型作家贡献的“5分”,对于文学的永葆青春,仍有定鼎之功。

评点

标题的“编辑”扣住材料,“作家”点明话题范围,“为……发声”表明了立场。语言精妙,“依然”“逊色”“嗤之以鼻”“不分青红皂白”“委屈”等词语恰到好处。从个人付出和成果价值两个方面谈编辑型作家值得肯定之处,条理清晰。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许广平诺奖古人
鲁迅批阅许广平的“模范文”
好玩的古人
聚焦诺奖
古人怎么洗澡?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许广平:红玫瑰与饭黏子之间隔着流年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
鲁迅自编教材,教夫人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