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我今年32岁,22岁之前,只有偶尔聚会时喝多了酒,才会假抽两口烟,往往还被呛得咳嗽不止。所以那时候,我以为自己天生和烟草无缘。
然而,毕业十年,烟龄十年,这真是一件让人感到悲伤的事。
毕业不到一个月,加入烟民大军
毕业伊始,我做财务工作,很不幸,同办公室的男性都是烟民。前25天,我“出淤泥而不染”,对吸烟的邀请毫不动心,直到第26天,开始月底财务结算,连续数天加班到凌晨,我终于发现了烟草存在的“必要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吸烟量也同比增长,等到我日均吸烟一包的时候,一个同事被查出患有肺癌,两周后就去世了,年仅38岁。当时,25岁的我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想想自己,要想要多活几年,还是要控制一下吸烟量的。
第一次戒烟,吸烟量减半
那时,我正好考进街道办事处,负责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工作。本想借着换工作的机会戒烟,但我却发现,在与物业打交道时,烟是拉近距离的工具。于是乎,虽然努力控制,但也只能做到把吸烟量减少到一天半包,怎么也戒不掉。
工作调动,吸烟量翻三番
2013年我因工作需要在北京工作了4个月,那段时间经常要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稍微休息一下,上午八点又要开始工作。由于熬夜,我的烟量逐步从一天半包变成一天一包、一天两包,到工作结束的时候,几乎是一天三包。随着吸烟量的“上涨”,我发现自己身体越来越差: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怕冷怕热,总是出虚汗;空气质量稍差一点,嗓子就会干疼。回到上海后,我直接大病一场,足足输液两周才痊愈。
那时的我,很担心自己会步前同事的后尘,年纪轻轻便“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戒烟!必须戒烟!于是,我开始了第二次戒烟。
第二次戒烟,少买烟、不发烟、多锻炼
我戒烟的第一步是改变买烟的方式,坚决不按条买,只论包买。主要原因是,办公室或家里放一条或几条烟,因为数量充足,吸起来就没完没了;而身边只有一包烟,为了多维持一段时间,吸烟间隔就会长一点,一包吸完之后,又经常懒得出去买烟,吸烟量自然就降下来了。
第二步是戒发烟。同事、朋友之间相互发烟,大大增加了吸烟量,经常是你发一圈,吸完之后,我马上又发一圈,人越多越是停不下来。大家商量好不发烟,吸烟量自然也就下降了。
第三步是加强锻炼,不管是跑步、游泳,还是器械训练,让自己的业余生活健康、充实一些,对香烟的依赖自然也就减少了。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我的吸烟量从一天三包逐步变成了三天一包,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怎么也减不下来了。我想,这个量也不算太多,也就没再继续坚持。2015年体检,不出所料,我被医生告知患有慢性咽炎。这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我总觉得心里不大舒服。正巧,适逢上海市公务人员戒烟大赛,我开始了第三次的戒烟征程。
第三次戒烟,咽炎发作“不战而胜”
这次戒烟刚刚开始,就发生了一个“意外”:报名后的一周,我咽炎发作,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这一个月里,别说吸烟,闻到烟味就咳嗽不止,只要PM2.5浓度稍高,嗓子就火辣辣地疼。等咽炎好了,只要一吸烟嗓子就痒,吸多贵的烟都感觉像假烟。说实话,那时我并不为戒烟成功而高兴,反而觉得少了一大乐趣。这种情况持续了七八个月,我算是依依不舍外加无奈地戒烟成功,还获得了戒烟大赛的“戒烟之星”称号。
直到前段时间体检,我发现慢性咽炎不治而愈,各项指标都变得正常,这才让我找到了戒烟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