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多“乌青”,查查血小板

2016-12-22 17:15周永明
大众医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乌青中医药学会张女士

生活实例

张女士从半年前开始,手臂和腿上无缘无故出现“乌青”,且常“此起彼伏”,同事打趣她:“你是否遭遇了家庭暴力?”张女士以为是不小心碰的,一笑了之。但渐渐地,她身上的“乌青”越来越多,且伴有牙龈出血、鼻腔出血和月经量多。张女士这时不敢再马虎了,立即去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血小板数量减少,被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紫癜:悄然出现的“乌青”

皮肤“乌青”通常是在跌打损伤后出现的,若并未磕着碰着却莫名其妙地出现,这种“乌青”在医学上被称为“紫癜”。紫癜是一种出血现象,即血液渗出血管外,在皮下和黏膜下出血。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血小板数量减少是导致紫癜的最常见因素。

血小板减少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症状性紫癜)、放射物质及化学药品影响造血功能而使血小板生成减少、重度感染(如伤寒、流脑、败血症)使血小板破坏过多等情况。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在临床最为多见,占出血性疾病的70%左右。

ITP:最常见的紫癜原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医又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紫癜常发生在身体的下垂部位、受压部位或易受损伤处,如下肢、背部和臀部等,呈点状或片状,多为紫色,压之不褪色,一般不高出皮肤表面,常伴有齿龈、鼻腔出血,女性病人可出现月经过多。

ITP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儿童80%为急性型,于冬春两季易发病,且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等)的恢复期,部分病例可转为慢性型。成人95%以上为慢性型,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往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感染或劳累后出血症状加重,有些患者可因并发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

中西医治疗,取长补短

ITP的发病是由于体内自身抗体增高,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和生成减少所致,病毒感染可诱发或加重本病。西医一般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但同时患有骨质疏松、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消化道溃疡等疾病者,不宜使用或应慎用激素。

中医药治疗ITP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根据“脾肾气火相关”理论,结合长期的临床观察总结,可采用“健脾补肾,泻火散瘀”的方法,配以行之有效的中药制剂,如由黄芪、当归、菟丝子、熟女贞、黄柏、丹皮、景天三七、甘草等组成和研制的、方便服用的生血灵制剂。具体治疗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往往能取得良好疗效。文首的张女士,服用生血灵制剂并结合辨证治疗1月余, 出血症状明显改善,血小板升高;继续治疗半年后,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

对于经过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脾切除治疗后,血小板仍明显低下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采用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中医药治疗可提高西药疗效、控制出血症状、增加血小板、减少激素毒副作用,并可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全身体质。

总之,皮肤多“乌青”者,一旦出现非外伤引起的“乌青”,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血小板等指标,以明确“乌青”出现的原因。ITP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自我观察,注意出血情况的变化,做到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摆脱“乌青”烦恼。

专家简介

周永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荣誉主任委员。擅长运用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血液病和内科疑难杂证。

猜你喜欢
乌青中医药学会张女士
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证书
女子用按摩仪减肥把肾都压扁了
张女士的婚姻困扰哪里来?
和张女士的小日子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第五届中医药博(硕)士论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
花19万想买通“阎王”为女儿续命 “神婆”说“阎王爷”登记错了
身体乌青需留意
身体乌青需留意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召开学习《中医药法》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