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雁斌, 邓 鑫, 严中成
(四川农业大学a.经济学院;b.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的关系研究
漆雁斌a, 邓 鑫b, 严中成a
(四川农业大学a.经济学院;b.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数据,运用SVAR模型主要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的几个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业(种植业)产值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最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提出转变发展思想,以工业的形式发展农业;推进产业改革,调优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增添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动力。
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生产结构;S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
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主旋律,从包产到户的体制突破开始,农业主要是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上做文章,千方百计地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直到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促进农民增收”,此后多年农民收入增加问题逐渐得到重视,中央的农业政策最终的落脚点集中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农民收入增加难题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是深化农村问题解决、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稳定有效地促进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是历届政府最关心的三农问题之一。研究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之间的关系,测量他们之间的相关作用,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衡量农民生活最为基本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指标[1]。目前一个时期我国学者在农民收入问题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如通过对2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受地域的限制对农村居民收入存在不同的影响[2]。或者基于VAR模型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了分析[3]。二是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如通过实证分析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后认为国家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显著的影响[4]。三是其他方面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如农业科技投入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5-6];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7-8]。
综上所述,对于农业产业内部的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的关系和影响研究较少,可查阅的文献并不多。较早的如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农业结构调整促使农业市场化进程,带动了农民收入的货币化程度[9]。但是并没有具体阐述农业生产结构怎样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最近的如通过微观层面,基于面板数据对农业结构与农村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表明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家庭收入具有显著的影响,农业(种植业)比重增加挤占其他方面的收入从而降低了整个家庭的收入增长,而优化家庭劳动力的配置却使得整个家庭的收入增加。最后他们表明,需要通过农业产业调整来进一步刺激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农民增收增添新的动力[10]。两篇文献一篇从宏观的角度揭示了农业生产结构对家庭现金收入具有直观的影响,但是并未就农业产业内部的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如何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动做出详细的说明。另一篇从微观的层面详尽分析了家庭拥有资源对家庭纯收入的影响,但同样没能指出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如何带动家庭收入的变化。带着这些疑惑,本文将从农业产业内部的农业生产结构出发,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SVAR模型,探索农民人均纯收入如何受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影响,以期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政策的出台提供一点建议。
将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各指标两两建立VAR模型,并分别根LR准则和SC准则确定最佳滞后期。我们假定当期农业生产结构对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影响几乎为零。于是对农业生产结构的4个指标分别与农村居民纯收入建立AB型双变量形式的SVAR模型,模型假定如下:
Aεt=Bμt
(1)
其中,A、B分别表示的矩阵,εt、μt分别表示的是一个二维向量。由上述知A、B的具体设定如下:
(2)
其中,C(1)、C(2)、C(3)分别表示待估系数。
3.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我国1978—2014年的统计数据,在农业生产结构指标的选择上,我们以农业(种植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表示,各项指标具体表示见表1。
表1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主要模型说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自1980年被Christopher Sims提出之后,广泛运用于经济实证分析当中,但为了更加明确的考察农业生产结构如何细致的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我们将解释变量的当期值也纳入了考察范围,因此本文将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tructural VAR,SVAR)来说明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冲击作用,以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一个新的认识,揭示农业生产结构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变化。
为了尽可能地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事先对农业产值(Agri)、林业产值(Fore)、牧业产值(Graz)、渔业产值(Fish)、农民人均纯收入(Inc)的值采取了对数处理,可以分别记为LnAgri、LnFore、LnGraz、LnFish、LnInc。
3.2 序列的单位根检验(ADF)
为了保证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消除回归过程中存在的虚假回归现象,对各变量时间序列进行了单位根检验(ADF)。本文使用Eviews8.0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从检验结果表2中看出,各时间序列的原序列都不是平稳的,待一阶差分之后,至少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平稳,因此各个变量的时间序列为一阶单整的,记为Ⅰ(1)。
表2 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C、T、K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滞后期数;△表示一阶差分;本单位根检验采用AIC法则。
3.3 VAR模型平稳性判定及Granger因果检验
经过上述平稳性检验后,试探性建立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VAR方程。根据LR和SC准则我们得出VAR模型的最佳滞后期数为1,并且由此重新建立的VAR模型所有根的倒数均小于1,即所有点均在单位圆内,因此建立的VAR模型是稳定的,其AR根在单位圆上的散落见图1。
Granger因果检验。从表3中可以看出LnAgri、LnFore、LnFish均在至少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能Granger引起LnInc,但LnGraz并不能显著的Granger引起LnInc。但整个模型总的效果是显著的。因此我们能初步判定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之间存在着传递关系,但是由于检验方法存在难以精确确定滞后期,其结构存在一定的偏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将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测度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动影响。
图1 VAR模型中的AR根
排除指标值自由度P值LnAgri12 308710 0005LnFore9 930510 0016LnGraz0 248410 6182LnFish4 632110 0314All24 845340 0001
3.4 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的长期关系探析
根据Eviews中的相关程序,给VAR模型确定了一个最佳的滞后期数1,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各变量的时间序列为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从协整检验结果表4中可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至少存在两个长期均衡协整关系,此处我们列出相关系数最大的协整方程如下:
LnInc=0.7328LnAgri+0.5739LnFore-0.1109LnGraz-0.1051LnFish-1.3094
(3)
从公式(3)中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农业(种植业)产值、林业产值正向影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模型系数来看,当农业(种植业)产值、林业产值分别变化正向1%时,将引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0.732 8%、0.573 9%。
(2)牧业产值、渔业产值负向影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模型系数来看,当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分别变化正向变化1%时,将引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减少0.110 9%、0.105 1%。
(3)农业(种植业)仍然是对农村居民纯收入变化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幅员辽阔,但大多数农村居民仍然从事着简单的农业(种植业)生产,仅有小部分人从事渔业和牧业生产,尤其是渔业生产。林业在过去的很长一个时期仅仅是作为生态屏障而被人们熟知,林业种植周期较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林上、林下经济优势逐渐凸显,而且碳金融概念的提出,林业产值的增长势必会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因此农业(种植业)、林业对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是正向影响。而我国仅有少部分人从事牧业、渔业生产,因此牧业、渔业对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影响较小,同时由于牧业和渔业的生产风险较大,机会成本远远高于农业(种植业),因此当我们将资金投入到这两个产业时势必会挤占其他产业的收益,因此其是负向影响的。
表4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3.5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时滞性影响分析
3.5.1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估计结果
农业生产结构4个指标与农村居民纯收入4组8个矩阵估计结果如表5。
表5 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各变量之间的待估系数结果
3.5.2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IPF)分析的是当S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遭遇到一个标准误差大小的冲击后,其自身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产生的响应。图2~5表示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农业生产结构指标的脉冲响应。
由图2可知,当我们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施加一个标准差的农业(种植业)产值信息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在第一期就受到0.04%的冲击,此后这样反应会逐渐扩大到第6期达到最大值0.107%,之后逐渐下降,在第10期以后稳定。
图2 LnInc对一个标准差的LnAgri信息的响应
由图3可知,当我们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施加一个标准差的林业产值信息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在期初没有任何变化,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种冲击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并在第7期达到最大值0.062%,随后逐渐下降,并在第10期达到稳定值。
由图4可知,当我们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施加一个标准差的牧业产值信息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先是负向变化,并在第2期达到负向变化的最大值-0.004%,之后逐渐表现出正向冲击,在第10期达到最大值0.035%,并保持稳定。
图3 LnInc对一个标准差的LnFore信息的响应
图4 LnInc对一个标准差的LnGraz信息的响应
由图5可知,当我们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施加一个标准差的渔业产值信息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受到的冲击在第一期时为零,之后逐渐加,在第7期时达到最大值0.031%,并保持稳定。
图5 LnInc对一个标准差的LnFish信息的响应
3.5.3 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有助于研究SVAR模型的动态特征,通过分析每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产生影响的程度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从表6可知,除农业(种植业)产值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在第一期的贡献率不为零以外,其余农业生产结构的3个指标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在第一期的贡献率均为零。农业(种植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在第一期最大达到27.304 6%,之后逐渐下降,稳定在12%左右;林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逐渐增大,在第10期以后稳定,贡献达到34%以上;牧业和渔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较小,两个变量的贡献率增长情况一致,贡献率最终都稳定在5%左右。
这些都表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贡献,除农业(种植业)一直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具有贡献以外,其他几个变量都是逐渐从零增长起来,并最后稳定在一定的值附近。最终表现出林业的贡献率最大。
表6 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方差分解结果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①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的几个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农业生产结构中的农业、林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具有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而且农业的带动最为明显,牧业、渔业对收入具有负向效应;②农业生产结构的各个生产指标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具有一个增强过程,然后才会趋于稳定,考虑是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在期初会具有很强的冲击性,政策响应完全吸收需要一定时间;③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从农业(种植业)的冲击来看,农业(种植业)产值的变化会在当期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产生影响。农业(种植业)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需要重点考虑。因此,本文特针对性提出如下建议:
(1)转变发展思想,以工业的形式发展农业。农业生产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过程,且受到外界的冲击较为直接和敏感,传统农业的生产尤其是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因此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农业(种植业)产值变化具有相当强的敏感性,因此我们首先应当提升农业(种植业)产业价值,转变传统的发展思想,以工业的模式发展农业,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变农业为单一的生产部门,为集生产、加工、物流为一体的链式产业集群。从过去的“增产提收、稳价保收”思路上,转变为“环节增收,产业强收”。
(2)推进产业改革,调优农业生产结构。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出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冲击作用并不跟传统的设想一致,农业(种植业)占据主导地位,牧业、渔业呈现负向效应。林业产值的变化仅次于农业(种植业)的变化,因此必须重视林业经济的发展,培育林业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利于林业覆盖面积大,经济不发达地区开展推进产业改革,调优农业生产结构。
(3)调整产业政策,增添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动力。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政策主要集中在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忽视林业和渔业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首先应当从农业产业政策上进行调整,应当制定适应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发展林业和渔业的农业产业政策,大力保护远洋渔业产业,巧力盘活林业产业,提高林业产品附加价值,理顺林业产权界定中的问题,尽快出台林业碳汇金融政策。
[1]关浩杰.收入结构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北
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孙玉奎,周诺亚,李丕东.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J].统计研究,2014,(11):90-95.
[3]贾立,王红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40-49.
[4]罗东,矫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影响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12):48-53.
[5]陆文聪,余新平.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5-16.
[6]刘玉春,修长柏.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J].农业技术经济,2013,(9):92-100.
[7]王引,尹志超.健康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增长[J].中国农村经济,2009,(12):24-31.
[8]郭志仪,常晔.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科学,2007,(3):26-35.
[9]李国祥.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5):12-20.
[10]赵晓锋,张永辉,霍学喜.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户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5):127-133.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QIYan-bina,DENGXinb,YANZhong-chenga
(a.College of Economics,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b.College of Management,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
Based on the macro dat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this paper uses SVAR model to conduct 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 and variance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 and the index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agriculture (farming) output value has the biggest effect on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 has a certain lag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Therefore,in order to cope with problems,measures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such as change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develop agriculture with industrial model,promote the reform of industry,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k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policy so that to boost farmers’ per capita net income growth momentum.
farmers’ per capita net income;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SVAR Model;impulse response;variance decomposition
10.3969/j.issn.1009-4210.2016.06.007
2016-1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BJY093);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4ZR0112、2015ZR0031);四川省农村发展 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CR1624)
漆雁斌(196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邓 鑫(1991—),男,从事农业技术经济研究。E-mail:sicaudx@163.com
F327
A
1009-4210-(2016)06-0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