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聚合现象

2016-12-22 01:41○邓
现代语文 2016年34期
关键词:词尾同义世说新语

○邓 琼

《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聚合现象

○邓 琼

《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聚合现象表现明显,三百多个复音虚词,同义词有四十几组。其中有四组同义聚合词关系表现得最为突出,它们是表示时间短暂的复音时间副词、表示频次的复音频度副词、表示肯定揣测语气的复音语气副词和表示总括范围的复音范围副词。通过与《高僧传》《搜神记》两部作品的比较,《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聚合现象表现得更加突出,《高僧传》次之,《搜神记》相对较少。总体看来,中古汉语的复音虚词同义聚合现象已突出,与中古时期复音构词法的进一步完善及语言表达的愈加复杂性、精密性有一定关系。同义词繁多容易造成记忆负担,因而《世说新语》复音虚词中的同义词被保留下来的很少。

《世说新语》 复音虚词 同义词 聚合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一部重要的研究中古汉语词汇史的代表性作品。《世说新语》是语录体性质的作品,口语成分鲜明,基本能反映当时的语言面貌。中古汉语最突出的词汇现象是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进程加快,研究表明《世说新语》复音词有两千多个,且以复音实词为主。[1]进一步排查划分,《世说新语》中的复音虚词有三百多个,此时的复音虚词较先秦时期有了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古汉语复音词时,《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研究也必不可少。

《世说新语》复音虚词同义词、多义词繁多,值得注意。笔者将从《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语义角度出发,探讨《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聚合现象。同义聚合指有着相同语义关系的词语之间的聚合。关于同义词的界定有三种说法:“意义同近”说、“概念同一”说、“对象同一”说和“义位同一”说。[2][3]王力、刘树新、高名凯等赞成“意义同近”说,他们认为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陈满华、石安石等持有“概念同义”说,认为同义词是指在同一概念内,但稍有差异的词。刘树新、武占坤等持有“对象同一”说,认为同义词的辨别应该是看其是否指称同一个对象。“义位同一”说是王力先生在“意义同近”说的基础上提出的,随后蒋绍愚(1989)进一步指出,同义词的界定不能以词为单位,而要以义位为单位。[3]这四种各界定说从不同的角度为同义词进行了界定,都有其合理性,随着时间的推入,区分的角度也越来越细致,为我们今后同义词研究开拓了思路。根据《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实际情况,笔者主要采取王力、刘树新的“意义同近”说,将同义词界定为:在同一对象范围内,词汇意义相同,附加意义稍有差异的词是同义词。同义词意义的确定是根据《世说新语》上下文,并以大量的现有的训诂学资料加以佐证。

现将《世说新语》复音虚词同义聚合词例举如下:

表“曾经”义:往者、昔者、畴昔、昔尝

表“当时”义:于时、尔时、当时、一时、是时

表“已经”义:既已、已复、既自

表“近来”义:顷来、近者、自顷

表“一向”义:向来、由来、一往、平昔、平素

表“正在”义:正自、正尔

表“同时”义:即时、一时、同时

表“将要”义:方自、方当、将当

表“一会儿”义:俄而、须臾、俄顷、顿尔、少时、小悉、一时、咄嗟

表“随后、不久”义:既而、已而、顷之

表“很久”义:久之、移时、良久

表“当天”义:经时、经日、终日、累日、弥日、即日

表“每次、常常”义:常自、每自、恒自、往往、每辄、辄自、辄复

表“又、还”义:亦自、已复、还复

表“有时”义:不时、有时、脱时、时复

表“最终”义:既终、会当、终当

表“一定”义:当必、必当、必将、必自、当复

表“就是”义:正自、正当、正实、正尔

表肯定推测“本来、应该、确实”:自复、自当、乃自、乃复、乃当、固当、故当、固自、本自、实自、故乃、诚复、信自、故复自、故复、自然、居然

表不定揣测“恐怕”义:将不、将无、无乃

表不定揣测“也许、大概”义:大略、容必、将恐

表“竟然”义:乃竟、竟然、乃复

表“难道”义:乃复、岂复、乃更、岂必、讵复、不亦

表“难道可以”义:讵可、岂可、乃可

表“姑且”义:何苦、聊复

表程度加深:大自、深自、盛自、高自、笃而

表“很”义:殊为、殊自、颇复

表“非常”义:大修、非常

表“差不多”义:小加、差如、差可

表“全、都”义:悉共、咸共、并皆、并共、齐共、皆一、众咸、一举、都尽、皆复

表“到处”义:处处、往往

表“仅仅、只”义:不过、正当、政当、正自、正尔

表“不仅”义:故是、直是、不翅、唯独

表“共同”义:相与、更相、相向、相率、自相、共相

表“假设”义:若使、若令、若复

表“因果”义:是故、是以、由是、所以、因此、由此

表“况且”义:而况、况且

表“不仅”义:非唯、非徒、非但、非特

表“这样”义:如此、如是、此复、阿堵、尔馨、如馨

表“你们”义:汝等、尔曹、尔等

表“从此”义:由此、于此、自此、自是、自尔

表“以来”义:以来、已来

表“以后”义:以后、而后

下面将具体分析五组同义聚合词:

(一)表“将要”义

方自 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文学4[8])

方:将要。自,词尾,无义。[4]“方自”一词属于附加式构词法。意思:女婢将要分辨,郑玄大怒,叫人把女婢扔进泥水中。

方当 丞相翘鬓厉色,上坐便言:“方当乖别,必欲言其所见。”

方当,与“方自”用法相似,“当”词尾。[5]意思:将要分别了,我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

将当 郭景纯过江,居于暨阳,墓去水不盈百步,时人以为近水。景纯曰:“将当为陆。”(术解7)

将当,与“方自、方当”同,表“将要”义。当,词尾。当,不应作助动词“应该,应当”理解。《术解》是记录魏晋时期有特殊技能的人,有通晓医术、占卜、风水等,此则中的郭景纯就是通晓风水之人,当别人认为其母墓地离水太近不好,郭却能自信说:“那里就要变成陆地。”因此,这里“当”不能包含商量、揣测语气。

(二)表“常常”义

常自 司马太傅府多名士,一时俊异。庾文康云:“见子嵩在其中,常自神王。”(赏誉33)

常自,常常。自,词尾。意思是看到子嵩也在这里,常常叫人精神焕发。

每自 车骑每自目己坐曰:“灵宝成人,当以此坐还之。”(夙惠7)

每自,同与“常自”。自,词尾。车骑每次看着自己的座位说:“等到灵宝长大成人,我一定要把这个座位还给他。”

每辄 此道人语,屡设疑难,林公辩答清析,辞气俱爽。此道人每辄摧屈。(文学30)

每辄,每次、总是。同义连用,辄,每每。意思是这个和尚每次都被驳倒。

辄自 丞相素不善饮,辄自勉强,至于沈醉。(汰侈1)

辄,每次。自,无义。意思是丞相向来不能喝酒,这时总是勉强自己喝酒,直到喝醉。

辄复 遂因酒,转无朝夕礼。桓舍入内,奕辄复随去。(简傲8)

辄复,与“辄自”同。复,无义。意思是谢奕因为喝酒,越来越无视觐见上级的礼节,如果桓温丢下他走进内室,谢奕也总是跟随着进去。

恒自 祖于时恒自使健儿鼓行劫钞,在事之人,亦容而不问。(任诞23)

恒,经常。自,无义。意思是祖狄当时经常派勇士公然抢劫,管事的人也容忍他,不追究他。

往往 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文学84)

往往,常常。意思是陆机的文章好像是排除沙粒来捡取金子,常常能够发现瑰宝。

(三)表“本来、自然、确实”义

自复 王子敬语王孝伯曰:“羊叔子自复佳耳,然亦何与人事,故不如铜雀台上妓。”(言语86)

自复,自然、确实。复,无义。意思是羊叔子确实不错,但却不参与任何人、事,所以还不如铜雀台上的歌妓。

自当 简文欲听,闻此便还,曰:“义自当有难易,其以一卦为限邪?”(文学29)

自当,确实、本来。当,无义。意思是义理确实有难易之分,难道每天就要以一卦为限吗?

乃自 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文学36)

乃自,确实。自,无义。意思是支道林的见解新颖独特,心中的想法确实是美妙之极,你想见见他吗?

乃复 王大语东亭:“卿乃复论成不恶,那得与僧弥戏?”(规箴22)

乃复,确实,本来。复,无义。这是王大劝阻王珣不要去和名声本来就胜过自己的弟弟僧弥比,大意是你本来的名声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和僧弥比胜呢?

乃当 王中郎尝问刘长沙曰:“我何如苟子?”刘答曰:“卿才乃当不胜苟子,然会名处多。”(品藻53)

乃当,确实。当,词尾。意思是你的才气确实不如苟自,但融会贯通名理的能力比他强。

固当(故当) 谢公问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当不同。”(品藻75)

故当,与“乃当”同。意思是确实不同。

故乃 安石居然不可陵践其处,故乃胜也。(品藻45)

故乃,自然,确实。同义连用,故、乃,都表“自然”义。

诚复 王子敬问谢公:“嘉宾何如道季?”答曰:“道季诚复钞撮清悟,嘉宾故自上。”(品藻82)

诚复,确实,的确。复,词尾。意思是道季的确集中了他人的清虚善悟,嘉宾本来就很优秀。

故复自 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文学55)

故复自,自然。与“故复、故自”义同,是由副词“故”附加词尾“复、自”构成,口语色彩较“故复”“故自”更鲜明。意思是你一直刻苦钻研,自然就很优秀。

自然 王曰:“相王作辅自然湛若神君。公亦万夫之望,不然,仆射何得自没?”(容止34)

自然,确实。然,副词词尾。相王担任丞相确实像神灵一样清澈。

居然 王丞相见卫洗马,曰:“居然有羸形,虽复终日调畅,若不堪罗绮。”(容止16)

居然,显然,确实。然,词尾。大意是身体显然很瘦弱,即使整日很和畅舒适,还是弱不胜衣。

(四)表“都、全”义

悉共 于时竺法深、孙兴公悉共听。(文学30)

悉共,同义连用。

咸共 苏门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说。(栖逸1)

咸共,同义连用。

并皆 ……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自新1)

并皆,同义连用。

皆一 赴客皆一作驴鸣。(伤逝1)

皆一,都,同义连用。

众咸 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文学1)

众,都。咸,都。同义连用。

一举 羊既去,郭送之弥日,一举数百里,遂以出境免官。(赏誉9)

一举,一下,全。举,皆、都。同义连用。

皆复 人问王长史江虨兄弟群从,王答曰:“诸江皆复足自生活。”

皆复,都。复,词尾。意思是他们都能够自立。

(五)表“这样”义

如此 陆太尉诣王丞相咨事,过后辄翻异,王公怪其如此。(政事13)

如此,这样。

如是 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文学97)

如是,如此。

此复 既出,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言语37)

此复,这。意思是江南有管夷那样的人,这还担心什么呢。

阿堵 夷甫晨起,见钱阂行,令婢:“举阿堵物!”(规箴9)

阿堵,这个,六朝时期的口语词。意思是举起这个东西。

尔馨 王丞相云:“见谢仁祖,恒令人得上。”与何次道语,唯举手指地曰:“正自尔馨。”(品藻26)

尔馨,这样。馨,词尾。

如馨 刘作色而起曰:“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方正44)

如馨,同“尔馨”义,“这样”。[6]

从上述五组同义词看出,《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词大量存在,这说明汉魏六朝时期复音词的繁荣,同时说明了复音词之间的差异和复音虚词在使用中的严密性和活跃性。[7]“当必”和“必当”等同素异形的同义词的存在,说明汉魏时期复音虚词的不稳定性。《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词丰富的两个原因,其一是社会的发展,语言表达要求越来越精密,许多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不同的同义词、近义词大量增加,如,“并皆”和“皆复”,“皆复”一般用于对话中,口语色彩更强,“并皆”既可用于对话,也可用于叙述性的语言中;其二是语言结构内部,构词法的发展完善,这时期附加式构词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词尾,如“自”“复”“当”等,大大丰富了原有的附加式构词方式,出现了许多与同义复合词并存的同义聚合现象。如,“乃复”与“乃竟”,“必自”与“当必”,“每自”与“每辄”等。汉语有讲求经济的原则,同义词等义词过多会造成人们的记忆负担。因此在汉语词汇史的发展中,大部分同义词等义词都被淘汰了,除了“所以、因此”等几个表因果关系的词,其他均不见于现代汉语。

为了能够更清晰地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复音虚词同义聚合的繁荣面貌,我们将选取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且口语色彩较强,年代作者都明确的作品进行比较,这两部作品分别是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东晋干宝《搜神记》。《高僧传》是佛教史书,南朝时期慧皎为了传扬佛教,梵语转译过来尽量贴近当时的口语,其口语色彩十分明显。《搜神记》是一部专门记载古代民间传说,各种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干宝基本都是直接记述,很少改动,其文学价值不高,故事性强,口语性强,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语言面貌。因此,以此三部作品比较分析,基本能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复音虚词同义聚合词的情况。我们将选取同义词聚合关系相对较多的三组:表“常常”义、表“的确、自然”义、表“全、都”义。

表1:魏晋南北朝复音虚词同义聚合对照——表“常常”义

表2:魏晋南北朝复音虚词同义聚合对照——表“的确、自然”义

故当 +1 +2 +1固自 +1 +1 -本自 +1 +2 +1实自 +1 - -故乃 +1 - -诚复 +1 - -信自 +1 - -故自 +10 - -故复自 +1 - -故复 +2 - -自然 +3 - -居然 +7 - -

表3:魏晋南北朝复音虚词同义聚合对照——表“全、都”义

以上三个例表可以看出,表示“常常”和“都尽”义的同义词在三部作品中均有分布,只有表肯定的揣测意义的同义词,在三部作品中分布不均,基本以见于《世说新语》中为多,《高僧传》次之,《搜神记》几乎没有。这大概与文体内容有关,《世说新语》语录体,对话较多,文中商量揣测语气自然较多。《高僧传》是佛教史,《搜神记》记载民间传说,商量揣测的语气相对使用较少。整体看来,相较于其他两部作,复音虚词同义聚合现象在《世说新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古时期复音虚词同义词已比较繁荣。

注释:

[1]程湘清:《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池昌海:《五十年汉语同义词研究焦点概述》,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3]周文德:《〈孟子〉同义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版。

[4]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刘瑞明:《〈世说新语〉中的词尾“自”和“复”》,中国语文,1989年,第3期。

[6]万久富等:《中古汉语中的词尾“当”》,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7]蒋宗许:《古代汉语词尾纵横谈》,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6期。

[8]数字为《世说新语》的篇目名。

[1]万久富.《宋书》复音词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邓琼 江苏南通 南通大学文学院 226000)

本文是2015年度南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研究课题[项目号:YKC15027]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词尾同义世说新语
-CK Sounds
until用法巩固精练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论李白诗中《世说新语》典故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女性的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