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啸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积极送髋的技术、髋关节的灵活性对短跑成绩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短跑中积极送髋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步长、步频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可以使动作放松、协调、自然、省力。
【关键词】送髋;髋关节;短跑;田径
一、前言
短跑是快速力量性的短距离竞速项目,是田径项目中对运动员身体的协调配合以及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等各项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之一。教师经常用“送髋”一词来提醒或纠正学生和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在田径教科书或杂志中也经常见到“送髋”这一术语。可见人们对送髋动作在短跑的技术中的重要性,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和教练员对“送髋”这个技术动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表现在针对短跑做专门练习时多采取以发展下肢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肌群为主的练习,不重视或忽略了股后肌群的训练,不仅使髋部伸展速度缓慢,训练水平上不去,还造成了对抗肌力量之间的较大差别。对髋关节的重要性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运动员水平长期滞留在一个阶段,反映在教学训练中没有能够根据需要采取一些关于髋关节的积极性练习,甚至一些与其效果相反的训练手段。所以,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必须重视髋关节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与训练,均衡发展身躯髋关节肌群的力量灵活性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送髋技术对短跑运动员影响的研究文献资料,进行总结,综合分析。
2、逻辑归纳法
所学知识利用发,利用4年来所学知识,对影响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因数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结果
(1)“送髋”技术有利于提高途中跑中身体总重心位移速度
在短跑途中跑的支撑阶段,在摆动腿积极前摆的配合下,支撑腿在扒地后便开始积极地伸展髋关节,在着地及整个支撑过程,支撑腿的伸展是一个连续发力过程,不纯在髋的缓冲,在支撑过程中,无论市支撑腿还是摆动腿,其大腿运动过程均呈加速——减速状态,送髋技术可使双腿剪绞速度变快,使髋发生大幅度的超越动作,使身体重心迅速超越支撑腿点,通过垂直支撑点,身体位移的速度变快。
(2)“送髋”技术可提高途中跑中的步长
积极地把送髋技术引入短跑的途中跑的动作中,可使髋关节旋内旋前的幅度大大地增加,进而增大步长,不送髋动作与送髋动作比较,可以发现有送髋动作的运动员步长明显增大。由于送髋为高抬腿动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摆动腿上摆的加速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则直接作用于支撑腿,有助于增加后蹬力量和缩小后蹬角。身体重心的腾起角随之减小,加大步长。所以“送髋”技术是人体总重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大了。
(3)“送髋”技术有利于提高途中跑中的步频
在途中跑的过程中,积极的送髋动作使摆动腿一侧骨盆产生旋内动作,加快摆动腿的速度,也加快了支撑腿积极的扒地动作,从而缩短了支撑腿进行退让性收缩的时间;由于送髋力量产生的速度和途中跑速度的惯性,使人体重心迅速超越了支撑腿支点,更快的通过垂直支持阶段,缩短了支撑腿进行等长收缩时的时间;良好的送髋技术,减少后蹬角度,增加后蹬力量,加快了后蹬深度,从而加速了后蹬动作,缩短了支撑腿进行克制性收缩的时间。送髋使身体重心腾起角度缩小,后蹬力量加大,速度加快,缩短了腾起时间。
(4)“送髋”技术可以使跑的动作协调、自然、放松、省力
作为人体骨骼中枢部位的骨盆积极主动参与运动,使跑的活动符合人体大关节带动小关节,大肌肉带动小肌群的全身性运动原则,从而使全身的骨骼、关节和肌肉都能按的合理的先后秩序协调起来进行有效地工作和休息。积极送髋技术加强了中枢神经系统对整个跑的技术的积极支配和调节,使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积极送髋技术和跑的技术动作联系、协同起来,增加技术动作的实效性。
(5)“送髋”技术可以使途中跑的动作扒地有力,步幅开阔,动作协调大方
积极的送髋技术可以加强腿部用力的连续性,是身体重心在垂直方向上波动较小,有利与水平速度的发挥。在短跑技术中,途中跑技术是摆动腿与支撑腿的协调配合,即两髋关节活动幅度和两腿快速剪绞的配合,获得有利的跑进姿势,在这种情况下跑起来才能够扒地有力,步幅开阔,动作协调大方。
(6)“送髋”技术对途中跑的速度有很大影响
髋关节的快速伸展加大了下肢对地面的总压力,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蹬地反作用力;可以减少蹬地是腿与地面的夹角,使蹬地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加大从而加快速度由于髂腰肌和以股二头肌为住的股后群肌是“送髋”动作的主要肌群,它的力量大,而且不容易疲劳,在跑中有利于保持长时间的加速状态。跑速=步长×步频,对于等式右边两个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另外一个或两个因素增加的情况下,都能提高跑的速度。
2、分析
(1)对“髋”和“送髋”动作的分析。髋部动作在短跑中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这是由“髋”所处的特殊生理位置所决定的。髋在人体的中间部位,向上连接躯干和上肢,向下连接下肢,向上连接躯干和上肢。髋关节是个球窝关节,在解剖学中它称为三轴关节。髋的运动有三个自由度,既围绕横轴可做屈伸运动,围绕后轴可做外展内收运动,围绕上下轴可做旋前旋后运动。在跑过程中,要求骨盆在后蹬腿的髋关节处围绕三个轴同时运动。即边前移、边上提、边前摆。“送髋”是依靠臀大肌臀中肌、半腱肌、股二头肌收缩完成的。在跑动中人体的躯干和上肢摆动产生的作用力以及地面作用与人体的反作用力,都要通过髋关节进行传递;同时髋关节连同骨盆组成了人体最粗壮的关节,上面黏附许多大肌肉群,使髋既有稳定性又有灵活性,可围绕三个轴做屈曲、外展外收、回旋的运动。
(2)要想提高短跑成绩必须重视“送髋”这一环节。即骨盆的正确运动。所以在专项训练的同时要兼顾髋的练习。“送髋”必须和后蹬及摆动腿的积极前摆(高抬大腿)紧密配合起来,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单独的“送髋”动作对运动没有什么突出的作用。完成“送髋”不仅要有正确有力的后蹬动作。
(3)“送髋”在短跑中有意义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髋部动作,正确的髋部动作就是骨盆以支撑腿的一侧的髋关节为支点,是骨盆绕着一点的三个轴几进行活动,绕左右方向的横轴做髋的屈伸动作,绕上下方向纵轴做髋的外展、内收动作。在人体中骨盆不一定都进行三个方向的运动,有时只做一个方向的运动,在跑中不是一个方向的运动而是三个轴同时进行的运动。
四、结论和建议
1、结论
现代途中跑技术更强调的是“快速伸髋”和“积极着地”其伸髋技术的好坏实际上是指骨盆转动幅度的大小腾空过程中人主动的进行快速的伸髋动作,有利于减小身体在垂直方向的运动,提高了跑动过程直线性和稳定性。
2、建议
髋关节的运动技能形成过程要经过泛化过程、巩固过程、最后达到自动化过程。在教学训练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感觉机能间的相互作用。因为人体各种感觉都可以帮助肌肉产生正确的感觉,没有正确的肌肉感觉,就不可能形成运动技能。所以只有经常反复地练习,发展髋关节肌群的力量性和灵活性和柔韧性在跑动中有助于送髋动作的形成,能建立正确的分化,以便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
【参考文献】
[1] 运动生物力学教材小组. 运动生物力学[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06).
[2] 周 政. 短跑途中跑“送髋”技术训练方法探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9).
[3] 李广文, 李 朋, 魏兆峰. 髋在短跑中的作用——从伊东浩司的技术风格谈短跑训练趋势[J]. 田径,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