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
【摘要】余华的小说《活着》中充满了悲剧性命运,苦难在《活着》中就是现实生活的常态,作品表现了人的苦难、世界的苦难和人物的一些鲜明特征,本文就是以马、恩的悲剧观为参照,从《活着》当初所处的社会历史的背景出发,通过各种死亡的展现、苦难的生活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探讨《活着》的悲剧性。
【关键词】马、恩悲剧观;《活着》的悲剧主题;《活着》的叙述方式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对悲剧进行了论述,亚里士多德曾给悲剧下过经典的定义是:“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从这里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强调悲剧通过摹仿使人产生恐惧和怜悯,同时使人的恐惧和怜悯得以宣泄和净化,从而获得一种快感,这也就是他的著名的“净化说”。其后,黑格尔也对悲剧进行了研究。黑格尔认为悲剧是“理念的冲突”,借用辩证的方法对悲剧的冲突与和解做了详细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前人悲剧理论的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的发展中探讨悲剧的根源,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悲剧观。他的悲剧观主要体现在1859年写给拉萨尔的两封信中,在信中他们分别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济金根》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集中阐述了他们对悲剧的看法。恩格斯在信中还提出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这一著名的论断,在这里,“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代表新的生产力或生产方式并且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合理进步的要求;“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指现实的社会历史发展水平没有为这个要求提供赖以实现的客观条件。这样一来,悲剧性就是必然的了。余华的《活着》是一部典型的悲剧性作品。如有学者将其“悲剧性”解读为“苦难叙述”、“死亡叙述”。从小说中看出,福贵一家的命运有着浓郁的悲剧性色彩,家珍、凤霞、二喜、有庆、苦根每个人都很善良,但是他们却接连遭遇了不幸。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大有关系,如有庆的死就带有明显社会悲剧的因素,只是为了救县长的妻子,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却被抽血抽死了,不禁让我们感觉到这个社会的炎凉。
二、《活着》的悲剧主题
1、《活着》的悲剧缘由
(1)贫困的生存环境
《活着》所描写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无序、愚昧、物质贫困的社会,所以这里面人物的死亡大部分归结于生活的颠沛流离和无法摆脱的贫困,在这种生存环境中,家珍积劳成疾,久病却没有条件医治,凤霞小时候高烧在无钱治疗的情况下变成了哑巴,就连苦根,也是因为过度饥饿之后的饱食而撑死。《活着》在展现了底层民众的真实生存的同时,更展示了一种生存的迷乱,他把人的生存的痛苦与挣扎状态推向了极致。余华通过一系列的死亡的景象,展示了底层民众们活着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他们的悲剧性命运。这与马克思的悲剧观相一致,体现出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性,即生存环境的恶劣是造成悲剧生发的重要因素。
(2)贫富贵贱的等级
鲁迅曾说“既是生物,第一要紧的自然是生命,因为生物,之所以为生物,全在这生命;否则失去其生物的意义。”显然,生命的意义即体现在其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然在《活着》中,有庆的死却让我们感觉到了人的生命是有贵贱等级的。有庆因为给县长夫人献血而最后被抽血抽死,一个十二三岁的生命就这样没了,可见最底层的民众他们的安全保障极差,很多人对他们的生命价值视而不见。在当时的社会中,身份地位的不平等使得底层的民众他们的命根本不值钱,甚至没有人意识到弱者的生命应该和那些当权者一样得到同等的尊重和重视。试想一下,如果等待献血的人不是县长夫人,而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估计老师根本就不会组织学生献血,有庆的悲剧也不会发生了。
(3)传统的生死有命的观念
中国有一种“逆来顺受”的国民性,面对很多苦难都采用隐忍的方式。福贵经历苦难,面对死亡,当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人、女婿、外孙一个个亲人的死亡,直至剩下孤身一人时仍然在世上苦熬着。在苦难面前,福贵表现的似乎很达观。他说:“做人还是平常的好,挣这个挣那个,挣来挣去陪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有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一个死去,我还活着。”这种安于现状、听其自然使人们忽视了改变这种不公的命运的可能,在对命运的忍耐中,只能继续延续生死有命的观念。
2、悲剧人物徐福贵的形象分析
在小说中,福贵是以一个“败家子”的形象出现,他早年不务正业,败尽家财,致使命运发生巨大的变化,从天上跌落地上,从阔少沦为一介草民。这时悲剧便开始了,父亲的去世,母亲的去世,凤霞因为发烧变得又聋又哑,有庆因为给县长夫人献血而死,凤霞因难产死亡,妻子家珍病重去世,苦根四岁时,二喜在一场建筑工地事故中意外死亡,就连苦根,最后也吃豆子撑死了,所有的亲人一个个都离开了福贵。在这里,余华把苦难推向了极致,悲剧的阴影时刻笼罩着福贵。可以说,富贵的一生充满了悲剧,但悲剧的背后却也彰显出了福贵对待生命的真切体悟。
3、《活着》的叙述方式
(1)象征方式的运用
小说的题目是“活着”,但是作者却展示了一部“死亡”史,整部小说都被死亡的气息包裹着。无疑,“活着”就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象征,透过“活着”见证一次又一次的死亡。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人名中的字,“福”、“贵”、“喜”、“庆”,都是些象征着大富大贵,生活美满幸福的好祝愿,但是现实却正好相反,亲人一个个因为贫穷而离开,社会现实的贫困造成了悲剧的发生。正如马恩所说的悲剧的本质“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一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冲突”,揭示了社会冲突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运用到《活着》中,也就是社会的不安定使造成了人们的悲剧。
(2)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使读者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人物的内心,能够更好地展现主人公福贵苦难的一生。同时,作者善用直白的语言进行表现,如“咱们炼的钢铁啊,能造三颗大炮弹,都他娘的达到台湾去,一炮打在蒋介石的床上,一炮打在蒋介石的饭桌上,一炮打在蒋介石的茅坑里,让他睡不成觉,吃不成饭,还拉不成屎,咱就解放台湾啦!”这些话听着很搞笑,但是却增加了时代的悲剧感。
综上观之,从小说《活着》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历史社会表象下的真实面貌,以及藏匿于其死亡背后的生存“游戏”规则。作者正是要借助福贵一家的非正常性的死亡来激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让人们深入到悲剧的内在,感受悲剧的魅力,从悲剧的痛感中升华出冲高的快感。我们因为福贵的悲惨境遇而难受,因为死亡的力量而恐惧,人们在体会悲剧的同时也会深有所思,我们终会被他们那种为活着而活着的精神而感动,使我们感受到人类的尊严和强大,我们内心会充斥着这样一种崇高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