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中家珍的人物形象分析

2021-09-07 05:54艾贝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家珍福贵春生

艾贝

余华的作品虽然从男性叙述的视角出发,但是其中不乏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本文以余华小说《活着》中主要的女性人物家珍为例,对余华作品中典型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剖析,挖掘了家珍这一女性形象背后的深层精神内涵,分析了余华笔下女性形象所具有的文学意义以及时代价值。

一、余华的创作概述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也是中国有名的先锋文学作家,他的作品极具代表性,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余华创作了众多优秀的作品,其中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被评为“90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根据《活着》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被视为国产电影的经典之作。余华在不同的时期小说的创作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余华发表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等一系列先锋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描写了人生中的磨难与收获,表达了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艰难

和挫折的道理。20世纪90年代,余华发表了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等作品,其中《活着》这部作品标志着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型。在《活着》中,余华改变了之前作品中沉重黑暗的基调,他不再一味地对人性黑暗面进行无情剖析与冷酷批判,而是赞美人在苦难之下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传递了美好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一时期,余华的作品围绕着人性的温暖,着重强调了人的价值,他塑造了一批虽然经历着苦难与黑暗,但是内心仍然拥有光明的人物形象。

二、家珍人物形象分析

余华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孙光林、《活着》中的徐福贵、《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兄弟》中的李光头和宋钢等等。余华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但实在不容忽视的还有他作品中一群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例如《活着》中的家珍,这一独特的女性人物形象,在读者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家珍的悲剧命运

余华的《活着》讲述了福贵苦难的一生,《活着》中与福贵同样经历着悲惨人生的还有福贵的妻子—家珍。家珍本来是米行老板的千金,她拥有美丽的外表、衣食无忧的生活,并且接受过教育。可因为嫁给了福贵,她从此走进了苦难。家珍初为人妻时,福贵的家境尚未败落,家珍即使知道福贵整日不务正业、沉迷赌博,但是她依然对福贵逆来顺受,选择用委婉的方式向丈夫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从不指责和顶撞。福贵最后一次赌博的时候,家珍怀着儿子有庆,挺着七八个月的肚子,找到了青楼,她一声不吭地跪在福贵的面前。家珍的到来并没有成功地劝说福贵离开赌桌,家珍挨了福贵的骂,遭了福贵的打,最后抹着眼泪孤身走了十几里的夜路回到了福贵家。尽管福贵无视家珍的付出,甚至肆意伤害了家珍的情感,但是在福贵输光家产之后,家珍承受着生活巨大的变化却还是安慰自己的丈夫,她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家珍对福贵的爱不曾因为福贵犯错而改变,福贵丢了家产,家珍便陪他过起了一贫如洗、自力更生的生活。她换上了粗布衣服,下地耕作,在这段每天累得气喘吁吁的日子里家珍依然成天笑盈盈的,没有怨言。生活对于家珍来说就像一眼望不到边的苦海,就在她和福贵的日子刚有起色的时候,福贵在城里被抓去当了壮丁,而此时的家珍毫不知情,在福贵被迫离家的两年时间里,家珍的生活再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她的婆婆因病离世,女儿也因病变成了聋哑人。命运给予家珍无尽的苦难的同时,也赐予了她几丝甜。家珍的丈夫福贵在战争中绝处逢生,辗转回到了家中,他们一家团聚并继续开始努力生活,家珍对福贵说:“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能给你做一双新鞋。”家珍追求的不是过上有钱的生活,她只求与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不再分开。遗憾的是,家珍的心愿还未实现,不幸的事情便接踵而至,家珍患上了软骨病,村里也遇上了灾年,人人挨饿。为了让自己的家人吃上一顿好的,家珍忍着病痛回城里娘家要了一小袋米,缓解了一家人的困境。不管身处何种境况,家珍始终坚守着贤妻、慈母的角色。在患病卧床的时候,家珍仍然用哆嗦的手为丈夫和孩子做衣服。在知道儿子有庆死亡的时候,家珍流着眼泪扑在儿子的坟头,从白天哭到黑夜。在女儿凤霞难产去世两个多月之后,家珍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家珍经历了悲惨的一生,但是她却说自己很满足。她在死前一遍又一遍地对福贵说:“这辈子也快过完了,你对我这么好,我也心满意足。”她经历了生活的苦難,这种苦难不只是时代的动荡、生活的艰苦和疾病的折磨,还有精神上的折磨以及无法改变命运的绝望,家珍面对这样的人生,内心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温暖与坚韧。

(二)家珍的抗争精神

家珍的人生仿佛置身于无尽的黑夜,寒冷和黑暗不断地向她侵袭,使她饱受命运的打击。对于命运的刁难家珍从不抱怨,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恒久的忍耐,但是更令人为之动容的应该是家珍在命运罗网之下流露出来的抗争精神。

家珍的儿子有庆因为给春生的妻子献血被夺去了生命,在有庆死后,春生来到福贵家希望能够给予这个丧子的家庭一点补偿,但是家珍并没有选择接受和原谅。当家珍得知是春生登门时,便冲着春生大喊,直接让春生出去。当春生拿出钱递给家珍,家珍更是看也不看。后来春生将钱塞到了福贵手里,家珍这一次对自己的丈夫福贵没有留情面,她冲福贵喊道:“你儿子就值两百块?”春生不仅是福贵昔日的战友,他作为县长,还是权势的代表,然而春生县长的身份、丈夫尴尬的处境以及队长好心的劝说都没有使家珍屈服,她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心里的怨恨和愤怒,家珍的怒吼不仅仅是描述她经历丧子之痛过后情绪的失控,还传达了她作为一个底层女性敢于发声的抗争精神。后来春生遭到毒打,他没了活下去的勇气,前来向福贵告别,家珍在听到春生的一番倾诉之后,开口喊住了春生,并且嘱咐他要活着。在失去儿子的时候,家珍心里充满了伤痛和怨恨,但是当春生遇到难关时,善良的家珍放下了心里的怨气和仇恨,走向了原谅和理解。

家珍可以说是一位近乎理想化的传统中国女性,她温顺、贤惠,为家庭甘愿牺牲自我,同时她也刚强,面对命运的残忍做出了强烈的抗争。家珍用自己的包容、善良和坚韧承受着命运的曲折,抵抗着命运的不公。

三、总结

余华在《活着》中塑造了一个善良、坚韧的家珍,家珍经历了社会的动荡,承受了亲人的离去,遭遇了病痛的侵袭,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但她面对苦难的人生,仍然坚守着内心的温情,始终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对生命的敬畏、对苦难的忍耐。透过家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底层女性身上闪烁的微光,也能够感受到一个时代的更迭和发展。家珍的形象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每个时代都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同时代的人寻求着不同的生存方法。在家珍生活的年代,像她这样的女性举不胜举,她们对待人生的坚韧与豁达,对待苦难的忍耐和抗争,便是活着本身的意义。

猜你喜欢
家珍福贵春生
又见家珍
红裙
曹春生作品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活着》·家文化·忍让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活在当下
曹春生
不认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