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妇河边的新婆媳

2016-12-21 12:59孙立峰
祝你幸福·知心 2016年11期
关键词:婆媳儿媳妇小姨

孙立峰

孝妇河的传说

“知足”“随和”,是孙帅给我的第一印象,当然,人也漂亮。

孙帅是博山的一名出租车司机,早上6点出门,晚上6点半回家,一天能赚百十块钱,她说已经足够。

生活在博山这个小城市,节奏慢悠悠的,孙帅喜欢这种感觉,虽然有机会去大城市创业,但她喜欢这里的安逸。

车子慢悠悠地在县城里行驶,一条不甚宽广的河出现在面前,这条河叫孝妇河,有个传说。

春秋战国年间,博山有户人家为了“冲喜”娶了大姑娘颜文姜。结婚当天,丈夫就暴病身亡。既然嫁过来了,颜文姜就安心住了下来,尽心侍奉公婆和小姑。婆婆看儿媳妇却是一百个不顺眼,当牛马使唤。颜文姜要每天跑十里地去挑水,桶底还是尖的,一往地上搁水就洒了,片刻休息不得。颜文姜逆来顺受,感动了神仙。神仙给她一条马鞭子,把鞭子放到水瓮里,水少了轻轻提一下鞭子,水就又涨上来,免了挑水之苦。婆婆见儿媳妇不再挑水,又有水喝,觉得蹊跷,就支使颜文姜回娘家。第二天,颜文姜回来时却发现村子里洪水翻滚,原来婆婆发现了儿媳妇不再挑水的秘密,一把拽出了马鞭子,于是不尽的洪水从水瓮中涌出。颜文姜赶紧捡起马鞭子,往北一指,洪水即向北流去,成为一条河。这条河就叫孝妇河。

这个传说被元代历史地理学家于钦记载于《齐乘》一书中。中国有很多类似的孝亲故事,婆媳关系难相处,媳妇忍辱负重成孝妇。

孙帅对公婆的孝也是远近闻名的,不同的是,她没有忍辱负重,故事里也没有泣鬼神的传说,有的只是琐碎生活的温情。

讲孝妇河故事时,孙帅感慨颜文姜的不容易,回顾自己和婆婆相处11年,更多的是感恩,“命好,找了一个好婆婆。”

半锅包子的缘分

孙帅的丈夫是家里的独苗,但自从她嫁过来后,家里没任何人说过一定要生个男孩。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剖腹产。孙帅有些伤元气,大人孩子一起照顾,这个活儿婆婆担了下来,最爱的广场舞也不跳了。到二胎时,孙帅知道自己又怀了个女孩,有些沮丧,想流掉。婆婆坚决不同意:“生男生女都是咱家的宝儿,这个孩子出生后俩孩子已经有伴儿了,不能再生了,妈只希望你健健康康的。”

婆婆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健康,孙帅眼窝里的泪就绷不住了。家里有了两个孙女,婆婆每天都喜滋滋的。

跟人谈起婆婆,孙帅会说着说着就流泪,不是天生爱哭,而是心怀感恩。婆婆姓董,人称老董。老董常对亲戚朋友说:“我这辈子有福,摊上了一个好儿媳妇。”婆媳都珍重俩人的缘分,因为来之不易。

丈夫打趣妻子和老妈的缘分,因“吃”而遇。在这个有众多特色美食,有“鲁菜发源地”之称的地方,这句话其实是一分戏谑,九分赞誉。

老董做饭好吃,那是出了名的,尤其是馒头饺子包子等各种面食。自己做了饭,觉得拿得出手,就爱送给左邻右舍尝尝,老董经常蒸一锅馒头送出去半锅。

可巧,这天孙帅到老董邻居家串门,来找朋友玩,老董也端着热气腾腾的野菜包子上门。老董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姑娘,“人俊,一看就踏实能干,咱儿子能找这么个媳妇就好了。”

老董做的菜包子野味十足,孙帅到现在都记得。来得勤了,老董的手艺尝了个遍,和老董的儿子也就认识了,俩人对上了眼。

孙帅的父母却不同意这门婚事。当地婚嫁有个习俗,“宁可向南走一圈,也不向北挪一砖”,因为南边靠县城,比较富裕,北边贫穷。娘家人当然不想女儿受苦。

孙帅有自己的主意,“找得好不如过得好”。 父母无奈,给出一条底线——要有一套楼房。

出身于书香世家的老董,举手投足间有种“大气”范儿。她请来5个兄妹,利利索索地把任务分了下去,兄妹也信任老董,虽说大家日子都不宽裕,但都搭把手凑凑。

老董是真心喜欢孙帅这个孩子,孙帅每每回忆这一段,眼泪就止不住,“如果当初没有婆婆的支持,恐怕我们也支撑不下去。”

心理学家说,很多婆媳关系的烦恼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搞清自己的界限,总感觉我应该和婆婆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应该像女儿一样,婆婆应该像亲娘一样,我非要执着地拿着这把尺去衡量,一定要达到那个标准,最后搞得大家都很苦。

孙帅和老董却避开了这个陷阱,珍重彼此的缘分,没了对彼此关系预设的条条框框,当俩人都表现出内心真诚、尊贵的一面时,动人的情感就产生了。

前年老董生病住院,孙帅忙前忙后,全都安排妥当——这个粥是早上喝的,那个点心是饭后吃的,水果都洗好搁到这儿,还有哪里不舒服我来揉揉。看这周到劲儿,邻床说老董这女儿没白生,当得知其实是儿媳妇时,嘴巴半晌没合拢。

儿媳是贴身小棉袄

老董的妹妹,孙帅的小姨,住在10里外的另一个小村,每个星期必定会有两天来姐姐家耍。家和万事兴,小姨也愿意来沾沾喜气儿,“在这里待着舒服。”

小姨看得见孙帅对老董的好。老董哪天不舒服了,哪怕只是个头疼脑热,老伴和儿子都没看出来,孙帅肯定是第一个问寒问暖的,“半个月不开出租,也要先照顾好婆婆。”

小姨叮嘱自己儿子:“以后就照你表嫂的标准找媳妇。”儿子撇嘴:“打几个灯笼也难找哇。”

谁要是夸孙帅孝顺,她都会说,“这是真心换真心”,又把婆婆的好给放前边了。

俩人生活这么多年,闺女和娘之间还拌嘴呢,何况是婆媳。经常跑完一天车回到家,孙帅都会把外套一脱随手就丢沙发上了,老董在屁股后面边收拾边唠叨:“又乱丢,说多少回了。”往往婆媳矛盾就积聚在这种生活琐事上。

孙帅向来是不当回事,扭头说一句,“唉,没办法,从小养的坏习惯,别生气,妈”,就忙别的去了。

相对来说,小姨是外人,对俩人的关系看得更清楚,“哪能没有话儿赶话儿的时候,但孙帅这孩子不记仇,心里没疙瘩,前脚说了,后脚就忘了。”

老董也有当婆婆的智慧,她也不计较,更健忘,她甚至说跟儿媳妇从来没拌过一次嘴,没红过一次脸。俩人都不藏话儿,藏话儿很要命,里面有负面情绪,压抑久了,不是隔膜成陌生人,就是大爆发。

老董有事儿也愿意跟儿媳妇唠。一天,孙帅下班回家,一进院子,婆婆就拉住她哭诉,说儿子和老伴挖苦训斥她一下午了,她这辈子连400块钱都不值。

原来,上午村里来了商家促销,说是高科技产品,吹嘘得很神奇,老董寻思物美价廉就买了,一把电热壶,一个压力锅,400块钱,手头没钱,还是借的邻居的。爷俩回来后,说老董上当了,都是假冒伪劣产品,连100块都不到。

孙帅搂着婆婆说,“没事没事,是骗子可恶,周围邻居不也很多买的吗,要我我也会买。”婆婆现在需要的不是人生指导,更不是指责,而是抚慰。老董知道,孙帅绝对不是那个会指责自己的人,她信任儿媳妇。

老董没女儿,儿媳妇就是那“贴身的小棉袄”。

孙帅天天要在外跑出租,但每到周末,必定要拿出一天时间来,陪孩子丈夫和公婆。

平时都是饭来张口,婆婆照顾,这一天,她会大展厨艺,伺候婆婆。满满一桌,基本不重样,因为每次在外面尝到好吃的,孙帅都会琢磨人家是怎么做的,想着怎么做给家人吃。儿媳妇做的饭都好吃,老董最喜欢的就是酸菜鱼和炒鸡。

“还有面食,也做得非常棒了,已经得到我妈的真传。”丈夫补充说。

猜你喜欢
婆媳儿媳妇小姨
小姨来我家
儿媳妇比女儿还贴心
聪明媳妇
聪明的姑娘
浅析家庭伦理剧矛盾冲突点的嬗变
称砣
合理调解婆媳矛盾 聪明男人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