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琴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教学中,许多学生和教师很容易步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计算教学让学生算正确就算完事,没必要在这方面花费太多工夫,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步入“盲目训练”的误区。笔者认为,在计算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教师可以从改变导入方式,引导观察思考,注重算法优化等方面进行。下面笔者主要就这三方面具体阐述。
一、改变导入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常常爱采取创设情境加上问题设计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直接呈现计算问题的教学方式,没有任何思维含量。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改变导入方式,从计算内容以及学生思维的特点中引入,直接呈现,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笔者没有采取常见的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而是先在黑板上写上了“225×3”这个算式,让学生回顾一下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并且把具体的计算步骤口述出来,然后,教师再顺势在“225×3”这个算式中“3”的旁边写上“1”,这样原式就变成了“225×13”,这时教师再让学生把这个算式与原式进行比较,并想想它们有什么区别,遇到这样的式子应该如何计算。这样一来,就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有些学生尝试着用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数位对齐依次相乘的办法计算;有些学生尝试着把“225×10”再加上“225×3”来解决,如此一来,学生充分动脑筋想办法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得了有效培养。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教师没有采取通常创设情境引入的教学方法,而是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介入,直接呈现导入,通过算式对比,使学生明白了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了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引导观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要仅仅是让学生只会改正错误,就题补题,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以错题为例子进行观察思考,让学生能够在观察中自主发现错误原因,并且能够把问题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错误的原因印象更加深刻,而且在无形中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如在教学《整数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时,对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单独计算时还比较好说,当知识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例如,328-76+24=328-100这道习题,很明显是运算顺序错误,学生在计算时,看到“76+24”时受简便运算的影响就不由地出现了运算顺序错误;再如,120-27×4=120-108=12,这道习题粗看答案是正确的,但是,你如果仔细观察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在混合运算时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直接写在前面,然后又进行脱式,这属于明显的知识学习不扎实等因素造成的。对于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教师不要直接点明,告诉学生错在哪里,而要善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错误原因,才能使学生在提高计算能力的同时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列举了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常见错误现象,并且分析了错因,并注重指导学生在遇到错误时不要急于去改正错误,而应把观察思考放在首位,先分析,再改正,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较大提升。
三、注重算法优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对于学生在计算时思考问题的方式就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同一种认识上,而应该注重算法优化,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主要以“26×35”为例子展开教学,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就有了4种计算方式:第一种用乘法算式计算;第二种26×35=26×30+26×5;第三种26×35=20×35+6×35;第四种26×35=26×5×7。当学生汇报出所有计算结果时,教师再让学生集体评议哪一种算法最为简单,最为优化。很显然,第一种由于需要笔算,相对来说比较麻烦并不可取,而后三种算法各有各的优势,每位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习惯与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多向思考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自然得到了发展。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让学生思考计算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选择出最优的算法,有助于学生对乘法计算的整体把握,而且学生在算法优化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效果显著。
总之,在计算教学中,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不仅关乎着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而且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脱不开关系。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不要把其简单化,只是停留在算一算的层面上,而要能够以计算习题为媒介,让学生既会思考,又会计算。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让计算与思维并行,才能使学生的计算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