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船和风

2016-12-21 10:46项静
西湖 2016年12期
关键词:姑娘车站散文

项静

最早认识刘汀是因为读过他的散文集《别人的生活》,喜欢他写散文的感觉,步履不停,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漫散成长篇幅的现实述说:过去记忆和对未来的某种臆测,顺着那些朴实而灵动的跳转,我看到了一个愿意交付自己生活的作家,坦荡地面对和探索世界,写作之于他就像是一个人的影子,步步跟随,又像一个潘多拉盒子,可以无限拉扯下去,总有惊喜或者出人意料之事。刘汀的小说读得不多,记得擅长理论和小说的韩少功说过一句话,“说不清楚的写小说,说得清楚的写散文”,这有时候真的是具备以上两种笔墨的人最合理的分工方式。马拉默德的学生杰伊·坎托有一篇文章谈论自己的小说写作:为写故事采用确切的措辞,到它们引领你去的地方去以及/或者到作家领它们去的地方去,这种快乐就像成了船和风,永远偏离我自己。偏离与自己都是有确切指向的词汇,但船和风不是,它是文本自身的快乐。

与散文写作采取了不同的进入世界的方式,小说在模仿世界之前,已经从这个混沌、复杂的现实中提炼出了某些规则、特征、规律,然后回转回去,假装并不知道这些提炼和审视,模仿那个自然存在的世界。无论是自我审视,还是审视他人,是众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潜意识动作,小说中出现的荒诞、对比和反省莫不由此而生。刘汀的《小镇简史》是一篇类似于回乡偶感的小说,返乡者甫一出现就占据了病人的自我修辞和认证,“我从汽车站出来的时候,太阳很高,又热又亮,北方的夏日中午的那种干燥,让人觉得像是被摁在一眼黄土灶坑里,特别不舒服。站在车站广场上,我觉得自己眩晕了好几分钟,类似于那种高烧到40度时猛然站起来的感觉。”在空间的移动中,陷入梦幻氛围,一方面觉得天下莫不如是,又放大此地的感官经验,突出一种破败感,“这景象和我工作生活的河北小城的车站外面,和我打工的深圳郊区车站外面,和我出差时去过的所有小城车站外面,几乎一模一样。每一个商店门口,都站着一个两个中年妇女,嗑着瓜子,摇着扇子,闲等着有人来买东西。” 漫溢于文字中的是急促焦躁,没有耐心的情绪一直伴随着这个回乡的叙事者,从开头被抢钱包的幻觉到最后喝到假冒矿泉水,他不满意于一切都变了样,更不满意堂妹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方式,似乎一直有一个快要点燃的引爆点牵引着故事往前走,但是走向哪里又茫然无知,小说最后“我”在离开家乡的车上,忍不住流下眼泪。

相比而言《制服记》冷静而理性,一个关于制服与人的故事。本来不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穿制服的人,却被妻子要求穿着,并制造出这种权力的威力来。后来因为制服被盗,他经常便服出行,在普通人与警察的身份变换中享受其中的微妙乐趣和苦恼:没人能看出他是个警察时,他觉得有点像怀揣着百万美金的乞丐,可以随时让对方自惭形秽;从见义勇为的荣耀变成被谴责的对象等等,不但他不适应,连别人也不适应。被城管打是一个分水岭,他被侮辱且失去了制服带给他的所有尊严,从而走上了失控的人生,性情大变和暴力倾向,被制服这个大网给挟持了,在制服和身份的变换中他变成城管打学生,沦为罪犯,成为建立自我身份的反面,也给失序的人生彻底划上句号。

同样是表现精神疾患,《黑白》比《制服》要平实得多,它写一个经常在夜间活动的公交车司机老洪遇到了精神上的烦恼,他无法适应白天,但又担心因为疑似心理问题而被送到心理诊所去测试,以及可能由此而丢掉工作,这可能给他的人生带来极大的问题。老洪人生故事的一个插曲,是认识了一个年轻漂亮却依然要去整容的姑娘,正是这个姑娘无意中发给他一条短信,让他把公交车开出既定轨道。偶然事件,姑娘的出现和简单的交流,让他骤然感觉到来自陌生人的些许温暖和失落,比如一天,老洪收到女孩的微信,她说不要等她,先走吧。老洪有些惊讶,不知道她怎么了,忍不住回了一条:你没事吧?女孩却再也没有回他。老洪只好打着火,开车,这一路就有点悻悻然,并且在白天睡觉的时候失眠了。女孩转给老洪一篇文章《他沿着同一条线路开了17年公交车,有一天他终于烦到了极点……》,让老洪心情变得烦躁,白天睡不好,终于在一次出车途中,他开车驶上高速,“我是去看孙子,一个老人想看自己的孙子了,这太正常了。我可没觉得什么非得逃离啥啥的,我对自己的生活挺满意的。”三篇小说中,我最喜欢《黑白》,把很多小说家会用力凸显的地方有意淡化,非典型病人老洪的潜意识里有极大的不安全感,但他又给自己穿上一层正常人的制服,对一个陌生姑娘的依赖,他在内心深处进行了各种安排,排除了各种不合伦理的可能性,但又无法祛除她的存在,这是他严丝合缝生活的一点缝隙。即使他开车脱离轨道,依然对姑娘这个情绪爆发的引线保持怀疑,为之解脱嫌疑,找各种生活伦理把自己的小脱轨合理化,小说在老洪的内心戏部分处理得非常细腻可信。

刘汀这三篇小说在精神上有相似性,它关注并拷问人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一种悲伤,又在这个过程中呈现某种无力感。三篇小说结构具有一致性,紧促而完整,是那种自我圆满的形式,开头结尾都在刻意地圆融起来,好像在担心和防卫某种溢出和脱轨,他制造了牢靠的房间,然后吞下并消化了开门的钥匙。这种写作的特权有时候只能属于年轻的写作者,他们开启世界迅速闭关,害怕洪荒世界的能量冲决自己的能力范围。很显然小说写作的分量之于刘汀很重要,在经历了优秀的散文写作之后,应该上升到另外的层次。谈及写作,意大利作家金斯伯格说过要觉得事情有分量,就要赋予它们让我们感动、困惑以及让我们担心的能力。担心什么呢?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总是担心——一定会担心的——担心欺骗和不诚实,担心会言不由衷,担心会讨好读者,或者担心我们写了其实我们自己并不具备的词句。这些模糊含混但又紧张真诚的担心与刘汀共勉,愿他获得船和风,偏离已有的“自己”。

(责任编辑:李璐)

猜你喜欢
姑娘车站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秋姑娘的信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车站一角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泥姑娘
胖姑娘看过来
热闹的车站
热闹的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