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的乡村机会

2016-12-21 02:58吕红霞
祝你幸福·知心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村民旅游

吕红霞

2013年8月,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建成旅游强省的意见》,提出到2017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强省。几年间,山东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似乎,也为乡村发展探到了新出路。

上篇

郑庄村成了大公园

来了个城里女人

一个消息在郑庄流传:咱那片地又开始动工了,听说这回包地的是个女人,城里来的,年轻貌美。

那片地已经荒芜了一段时间,长满了杂草,村民来来回回地经过,心里疼得慌。那是他们的地,镇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连片包给了别人。起初种大棚蔬菜,没成功,又种中药草,也失败了。这回不知道要干啥。

车停在路边,宋慧娟探出半个身子,脚却踩不下去。都是泥巴,她觉得“脏”。自小长在城墙根儿下,有种天然的优越感,对种地多少有点瞧不上。来前,老父亲还在劝她放弃,知道自己的姑娘干不了这个,也舍不得让她干。宋慧娟也暗暗后悔,不该听信丈夫的“谗言”,包下这片地。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合同已经签了,她只好咬着牙下车。

宋慧娟原在一家不错的单位上班,1990年“下海”,先后经营过家电、石油、贸易培训,因为眼光准,样样取得不错的效益。2002年,坐拥千万资产的宋慧娟萌生退意,“只想有个大花园养花种草喝茶”。丈夫顺势提起郑庄附近那片地,她懵懵懂懂就点了头。

种啥呢?那时曲阜的苗木培育还没成气候,宋慧娟选择种苗木。好看,还能卖钱。

她想的很简单,把苗栽下去坐等长大就行呗。没想到,引进的苗木就像专门跟她作对似的,栽了死,死了栽,就是不活,为数不小的积蓄不到一年就被折腾光了。

来来往往的郑庄村民心里也打鼓,这苗子跟补庄稼似的一茬一茬地种,就是不活,老板能干长吗?被雇佣的村民更是担心,工钱还没给呢,上一个种中草药的就没给,“坑人”!

宋慧娟没有去过郑庄,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通过去,远远一望,村子一派破落相。听人说,这是曲阜市犯罪率最高的一个村,89户,三百来口人,有一年连着枪毙了仨。后来村支书告诉记者这事时,满脸羞惭。

为了除草,宋慧娟在林下养了几百只鹅,没到年底,就剩下一堆骨头。这是“被谁给吃了”?

谁改变了谁

宋慧娟没“坑人”,虽然苗木成活率不高,资金紧张,员工的工钱却没有拖欠过,过年过节还发东西。

老板给咱送节礼,这是村民没想过的。他们开始觉得,这个城里来的女人不仅长得俊,还“好心眼”。

苗木老种不活,村民给宋慧娟提建议,别按那些戴眼镜的人说的种了,用老土法儿试试。那就试试呗。嘿,果真行!她开始对这帮“种地的”刮目相看。

或许,他们比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更有潜质。这么想的时候,宋慧娟就把一批“种地的”送进了农广校学习。发给钱,还让去学技术,他们觉得,这个女人是“真好心眼”。

这么磨合着,时间就过去了3年。这期间,宋慧娟的银府生态科技公司成功帮一所高校移植古树,在业内“一炮打响”。当时,像这样的大活儿一般落不到宋慧娟头上。可就是因为这活儿太大太险了,别的绿化公司都不敢接,学校才找到了宋慧娟。一位植物学家劝她,最好不要接这么高难度的工程。宋慧娟和公司的农技工一商量,觉得这活儿并非不可能完成,于是就答应下来。

苗木移植向来有“三分种,七分养”的说法,移植后,凭借精心的呵护,95%以上的古树成活。新建的校园里,古木参天,学校因此获得花园式单位称号。

有了良好的技术团队,宋慧娟的苗木越种越多,从开始的200余亩,快速扩展到2000余亩,除郑庄整体被纳入园区外,苗木种植还辐射到了陵城、杨屯、陵北等村庄,一跃成为山东省林业龙头企业。

一开始,郑庄村的土地承包金是600元/亩,后来长到700元/亩,8 00元/亩,现在是1200元/亩。郑庄村每人有地1.5亩,不下腰每年就能拿到1800元。加上打工收入,保守估计,人均年收入超过7000元。

2005年,郑庄村第一条主干道修通。房屋建设也逐渐横成排竖成行。2011年,第二条主干道修通,家家户户门前的道路实现硬化。村里的年轻人升学的升学,打工的打工,纷纷走出了村庄。这里再没有发生过恶性治安事件,如果没有人刻意提起,这里高犯罪率的往事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宋慧娟扩大了养鹅规模,一次就有几千只,再没丢过。就连果树上的柿子、山楂都没见少过。村民已不觉得“不摘是瞎了”,留着看,也挺好。

宋慧娟早就和村民混熟了,没事的时候也会到村里去走走,遇上了就寒暄几句。有村民新摘了菜,会送给她一把,她不缺,但觉得却之不恭,就拿着。多年前她曾觉得脏的泥巴,如今闻来,竟有股子土香味,大自然的味儿,亲切得很。

一不留神成景点

郑庄往南几里,是一家矿产开采企业,与这厢的枝繁叶茂、清幽恬适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已经是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的AAA级旅游风景区,用景观石制作的牌子就立在郑庄村村头。

59岁的村支书董少玉每次经过这块石头,都忍不住挺挺脊背。6年前,他接任村支书,想都没想过走旅游开发这条路,“没听过这么干的”。

那时,银府园区内的海棠、柿子、山楂、石楠、枫树种植都已成规模,园区建设也趋向园林风格,山石湖泊、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点缀在万千花木丛中,像一处世外桃源。宋慧娟坐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轻啜着一杯清茶,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没地,没产业,只有一座驻扎“386199部队”的小村落,董少玉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直到山东省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济宁市建设“美丽乡村”,曲阜依托孔子文化对村庄进行仿古改造,郑庄村进入陵城镇首批改造范围。他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依托银府生态园的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有了这个思路,郑庄村的民居就改造成了青瓦白墙的明清风格,墙面还绘制了水墨丹青壁画,道路两侧则栽种了观赏花木,形成了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观光村。

过上理想日子的宋慧娟有些坐不住了,她觉得自己坐拥偌大一个园林“太奢侈”,好风景应该拿出来与别人共享。于是,决定开放观光。至于住宿么,园区建设一部分,郑庄村的闲置房屋改造利用一部分。

在乡村旅游的春天还没正式到来之前,携手发展十余年的村庄和企业共同做好了准备,一起迎接一个更好的机遇。

2015年12月,以银府生态文化园名义申报的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通过认证,郑庄的乡村旅游时代正式开启。

拼颜值更要拼文化

如果只拼颜值,这世上多的是好风光,宋慧娟觉得,做乡村旅游更要拼文化内涵。

这与董少玉、与帮包郑庄村的陵城镇妇联主席付冉的想法不谋而合。董少玉希望吸引年轻人回归,付冉希望弘扬乡土文化,宋慧娟则希望治愈现代人的大自然缺失症。

20年前,农民工打工是为了攒钱回乡盖房。20年后,新一代农民工要做城里人。他们盼望着,再一个20年后,新一代城里人愿意回归乡土,回归田园。

宋慧娟无论走到哪里,口袋里都少不了装一本《论语》,每读一次,都能获得新智慧。她觉得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乡土文化一脉相承。“如果我们失去了对土地的责任感,失去了对故乡的亲近感,失去了对祖上的敬畏,我们会变成什么人?”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所以,银府生态园内开设孔孟读书会、自然养生课堂、森林瑜伽、园林园艺体验课、亲子科普课等形形色色的活动。

古树是乡村的根,是乡土文化的魂。为了留住乡村,留住历史,留住古文化,去年宋慧娟购进一大批南方古树,大多是老村庄拆迁舍弃的。谁知,去年冬天罕见低温,把刚刚返青的古树都给冻死了。几千万元打了水漂,让人心疼,几百棵古树丧命,更让人心疼。宋慧娟说,感觉“就像失去了一帮智慧老者”。

但她也明白,这种挫折根本算不了什么。农业是长线投资,生态农业更是,乡村旅游亦是。只要坚持住,明天就是光明的。

——不仅是企业的明天,还有村庄的。

下篇

泉子村的农家乐了

只有俩“年轻”女人的村庄

藏于深山,泉子村的春天比别处来得要晚。

当别处的田里已经播下种子,泉子村的冬天还没过完;当别处田里的种子已经发芽,泉子村的村民才开始扛起扁担上山。

泉子村的日子是一根扁担挑起来的。

在电动三轮、摩托三轮基本普及的当下,泉子村的主要交通工具仍然是双腿,主要运输工具是肩膀。肥料靠肩膀挑上山,农产品靠肩膀挑下来,男女老少的肩膀头就是最结实的希望。

没有人不想用三轮车,可是没有路。村子依山而建,海拔700多米,站在这家的院子里,几乎就是站在那家的房顶上,站在地势最高的一家望下去,层峦叠嶂的红房顶。最低处的人家到最高处的人家串个门,就像爬了一次山。一步一坡。上坡,三轮爬不上去;下坡,根本刹不住。

上山的路更糟糕,不是常来常往的人根本找不到路影儿。祖祖辈辈用双脚踩出来的尺八宽的路,一年四季掩在杂草中,只有春季往山上挑粪或者秋季往山下挑果时,把草踩倒,才能看出那么点路的意思。

吃水也得挑。由于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早就退役了,家家户户吃水都得到村里的泉池那儿挑。年纪大挑不动的,就靠儿女们回家时挑上一大缸,吃上半月二十天,或者拄着拐棍提着烧水壶到泉边去打水。

村里连个诊所也没有,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得到四里之外的邻村去拿药。

买油盐酱醋倒是不用出村,村头有个小卖部,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大伙儿买东西碰上了,总会停下来说几句闲话。

村里也没有幼儿园,似乎也不太需要。年轻人都出去做生意打工了,孩子也带出去见世面,50岁以下留在村里的,只有两个女人,全村“60岁以下的都算小青年”。

上边搞农业普查,让村里报一名普查员,要求会使用智能手机会用电脑打字,村“两委”掰着指头挨家挨户数了个遍,也没有找出合适的人选来。

通信公司到村里办手机卡,独居的周大妈换了新号码,得由村委会通知她儿子——周大妈不识字,手机她只认识一个接听键。

2013年,吴圣霞回到了村里,是被乡亲们请回来的。这一年,吴圣霞的丈夫——村里的老支书因病去世,乡亲们把希望寄托在吴圣霞身上。

吴圣霞是穷过来的人。小时候,因为家里没有存粮,母亲把还没有熟的麦子割回来煮给孩子们吃。1988年,吴圣霞嫁进泉子村,夫妻俩曾经因交不起2块钱电费而犯愁。

穷则思变,吴圣霞学过理发,开过化妆品店。后来有一次,吴圣霞去赶集,遇到同村的一个大爷去卖山货,没卖掉又背回家。从泉子村到镇上大集,来回二十余里,那佝偻的背、不断掉落的汗珠子,让吴圣霞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转而在镇上租了个门头,做山货购销生意。后来又开办了山珍加工厂,雇佣了三十多个人开展土特产加工,几年时间,就把周围大山里的米粮山果做成了“山东名优土特产”。

吴圣霞第一个在外边买了楼,是村里出了名的致富典范,大伙儿公认的能人。

为了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也为了继承丈夫的遗志,吴圣霞回到了村里。

大胆试一把

没钱,没路,也没人。回村当了村支书、村主任,吴圣霞才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为了尽快找到一条出路,她邀请朋友们来当智囊团。带着朋友们去爬山,还没到山顶,心就亮了——泉子村东临雁门寨,西邻油篓寨,北有盘龙山;5000多亩山林栽有杏树、梨树、桃树、枣树、山楂树等十几种果树,春天到来的时候,一片绚烂花海;山上还有层次分明的沉积岩和坝上草原一样的草甸;16眼泉池像夜晚的星星一般镶嵌在山林间……一年四季都是风景。

原来,这是一座金山呐!吴圣霞此前一直不知道,她没有上过山,自家的果园在哪儿她都分不清,山上二十几个地名更是记不住。这一回,连她都觉得开了眼界。

何不开发乡村旅游呢?听说,台湾、北京的民宿和乡村旅游,村民一年能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就连同为池上镇偏远山村的中郝峪村,因为发展旅游较早,年接待游客都已经超过了10万人,村集体收入达到300万元,村民平均能挣到2.5万元。多叫人眼馋。

吴圣霞把开发旅游的想法在村民大会上一说,谁知却碰了一鼻子灰。泉子村地处博山、淄川、沂源交界处,距离最近的区驻地——博山,也有近百公里。“太偏了!”大伙儿觉得不会有人来看。何况,“有啥好看的?”村民张士孝看了一辈子,在他眼里,已经没有风景。

没办法,吴圣霞只能硬着头皮搞试点。她拿出自家的积蓄20多万元,把村里10个闲置农家院改造成农家乐,交给村集体经营,没成想,当年就收入3万多元,第二年,12万元。

真有人来,村民兴奋了。等到村里改造自来水时,通过大喇叭一招呼,家家户户出工挖沟,热情高涨。不像改造农家乐时,边改边翻白眼,私下议论:“肯定白搭工。”

吴圣霞是不会让村民白搭工的,每人每天100元,及时结清。村民担心的是农家乐投资失败。

有人来,心里也就有了底,也像是某种期待被唤醒。村里的泥巴路,原打算修成平整的水泥路,为了旅游,改修石板路,这一次,没人反对。

中郝峪村有个村民叫陈焕青,他开了个大碗茶店,用柴火煮沸山泉水泡大碗茶,因为游客多,一年能挣8万多块。以前,这在泉子村是个传说。现在,张士孝觉得,咱也能!

乡村保卫战

石头一向是贫困地区百姓心底的伤疤,代表着原始和落后。泉子村是省定贫困村,村民答应修石板路不容易。柏油马路多好啊,那才是现代化道路应有的样子。还有石板房,几乎每一个从石板房走出来的人都对它透着嫌弃,若有机会重建,一定盖宽敞明亮的红砖大瓦房,然后抹上水泥,贴上铮亮的瓷砖,那才够洋气。

村里改造农家乐时,就有人提议,给石板房整整容、化化妆,他们觉得赤裸的石头、宽大的墙缝,粗陋、丑,怕城里来旅游的人看不上。但若真的改造成了城里的样子,还有什么看头呢?乡村旅游,看的就是个土地土气,原汁原味,朴茂自然。

周和天家的一围院墙就是用山上捡来的小石块垒砌的,这一直是他心里的小遗憾,他盘算着,等到手头活泛了,就用洋灰把它抹平了。现在,他不再这么想,哪怕扯盏灯,他也尽力和村里的旅游规划保持一致。

泉子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株老杏树,老得不知道是祖上哪辈人栽的,父亲的父亲或是爷爷的爷爷,都有可能,老得已经遮住了大半个院子。前些年,有人到村里买大树,村民为了多换几个钱,能砍的都砍了,只留下光秃秃的木墩子。吴圣霞知道后心疼得不得了,没了树,咱这农家院哪还有灵气?

现在再有买树的上门,任给多少钱也不卖,留着给游人看。那些没挖掉的木墩子,春天一到,都恨不能盼它重新发出芽来。院里有种山楂的,秋天红彤彤的山楂果压满枝头,不摘,等游客到来时,禁不住揪一颗放嘴里,酸得皱了眉、挤了眼、歪了嘴,主人客人心里都是乐;若有果子留到大雪压枝,火红的果子上覆着皑皑白雪,那才是农家院里的喜庆年,哪个游客见了都欢喜。

山上的16眼泉一直没有正儿八经的名字,村里为此专门开了次村民大会,给泉池起名。老人们最活跃,因为他们心里藏着关于大山、泉池的故事和传说。过去无处说,说了也无用,现在这些都成了村子宝贵的旅游资源。

泉子村的资源引起了资本的兴趣。有家公司想把山林连同村子一起承包下来,整体开发。这对于每天为钱发愁的吴圣霞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对方要求村子不能插手未来的规划,这意味着“村子有可能全拆了建成别墅区”,吴圣霞没有答应。省政府《关于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建成旅游强省的意见》里提出,发展乡村旅游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受益。吴圣霞觉得,这不仅是挣钱的事,还得努力保住农民的家园以及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

古人常说“归”,田园将芜胡不归,少小离家老大归,“读三千年书,无非功名利禄;行九万里路,终归诗酒田园。”可是如果家园都没有了,我们还能归向何处?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前提是,乡村健在。

春天来了

吴圣霞很有危机感。

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很多已经在城里定居。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当村里现在的“小青年”都老去,泉子村还会存在吗?中国每天都有上百个村庄消失,会不会哪一天,从这个村子走出去的人再也找不到来处?

她很着急,着急发展,着急栽梧桐引凤凰。

还好,她赶上了好时代。山东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发起“寻找最美古村落”活动,博山区生态扶贫,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她和泉子村搭上了发展的四轮快车。

村里的石板路修好了,串联村里旅游资源的盘山路修好了,石磨石桌木凳架好了,步行登山的石阶快要建好了,游客接待中心、带天窗和落地玻璃的小木屋开工了,峡谷瀑布改造正在规划中……将来,在杏林深处,躺在小木屋的床上,闻着幽幽的花香,看着满天星光入眠,恐怕连做梦都是香甜的;如果睡不着,可以披衣起身,坐在石桌旁,用山泉水煮一壶茶,听着飞瀑慢慢品……

这样的未来让村民兴奋,所以在修盘山路时,路线无论经过谁家的果园,都一分钱补偿不要。修石阶路,经过谁家的树,谁主动去刨。按村民张维富的说法:“以后搞旅游,好了以后,咱这利润又回来了。”

村民的信心还源于大伙儿尝到了旅游开发带来的甜头。无论男女,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在村里都能有活干。男人大多在修路、建房子,日薪100元,女人在农家乐上班,日薪60—80元。

村民养的鸡、种的菜、点的豆腐,不用出村,供应给农家乐就换成了钱。2015年游客多,泉子村五十多户人家在林下养的近600只山公鸡,不到年底,就吃完了。

旅游旺季,家家户户在村头广场上摆摊,销售自家产的杏仁、核桃、板栗、花椒、椿芽等山货,连种在墙头准备自家吃的芸豆都卖出了好价钱。村里两家养蜜蜂的,再没有出村走街串巷卖过蜂蜜,仅卖给游客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62岁的村民周和天在农家乐当厨师,老伴当服务员,再加上种的4亩果树,一年收入妥妥地超过3万元。

吴圣霞对村民说,再过几年,咱不用去干活,就靠股份分红,钱也够花。张维富相信这是真的,周和天说,现在已经够花了。他们笑得,眼都眯成了一条缝。

乘着旅游快车,泉子村的春天,虽然晚些,终于来了。

猜你喜欢
村民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奇怪村子的女人
小A去旅游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