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应当领导干部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干部培养的重要着力点,基于此本文将对强化领导干部法律意识途径、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途径进行分析,为提升我国基层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法律意识 责任意识 基层领导干部
基层领导干部开展管理工作成效与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息息相关,具有较强责任意识的领导干部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尽职尽责、处处为国家和人民着想,进而更好的实现干部职责;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领导干部则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充分贯彻国家法律要求、法律原则和精神,进而使普通民众正当权益免遭侵犯。由此可见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是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和依据,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必然具备强烈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所以为了保证领导干部有效履行职责,提升其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尤为必要。
一、强化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的途径
(一)深入学习法治理论和法律知识
法制意识的发展和形成并不是自发的,需要主体进行主动的培养。五年普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层干部的法律知识水平,但主要是学习相关法律条文,多数干部还没有深刻认识到相应的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法律普及没有被提升到较高层面。实际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干部违反法律禁止性规范的违法行为,或缺乏对他人权利保护和尊重的认识,损害他人权益的现象。所以,领导干部不仅要对法律规定进行全面学习,还要对法律价值取向和精神进行深入了解,真正了解法律真谛。还要帮助基层干部对私权利和公权力的边界和关系进行明确,认识到作为国家基层干部应当根据法律和宪法规定履行公权力,公权力行使是受到限制的。这种限制体现了公民对公权力的监督权,基层领导干部应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真正实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二)具体实践中完善工作方法
人们在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中逐渐形成法律意识,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也会反过来对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产生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基层领导干部应当对工作方式进行改进,在相关工作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着重发挥法律手段的作用,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和意识的不断提升。基层干部解决、思考、分析问题应当从法律角度出发,运用以法律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实际工作中确定主张、制定决策,应当对社会效果、经济效果、法律效果进行综合考量。具体管理活动中基层领导干部解决工作问题和矛盾,应当充分贯彻和执行法律程序,达到以法育人的目的。
(三)将依法行政能力和意识作为主要考核依据
当前我国多数基层领导干部存在政治意识强、法律意识弱的问题,相应的法律教育培训互动并没有真正发挥培养干部法律意识的作用,搞得轰轰烈烈的培训教育活动收效甚微。近期国务院颁布的加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中要求,严格考核、测试基层干部任职前的法律知识。对拟上任的基层领导干部,应当在任职前接受依法行政情况和是否掌握法律知识的考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接受法律知识测试,在决定任命前应当对测试和考查结果进行充分考虑。这种情况下产生更多具有较高法律素质、法律意识的基层领导干部,为基层依法行政奠定了良好基础。基层人大、党委应当在基层干部考核、任用主要依据中纳入学法、用法能力,组织部门应当通过考察依法办事能力、法律素质进行干部任用选拔。地方相关部门应当制定有效的引导机制,推动基层领导干部用法学法,最终实现基层领导颁布整体法律意识的提升。
(四)在依法监督内容中纳入干部行为
公民正当权利能否实现与行政权利行使是否恰当息息相关,而实际中行政权力具有易扩张的特点,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保障基层领导行政权力,让宪法、法律赋予基层领导干部权利得到整个单位、行业、社会的认可,对于基层干部正当行使权利任何任何和组织都不得干预,让公民相关权利的实现和行使得到保证。另一方面要制约和监督基层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权力在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会滋生罪恶与腐败,会给公民、国家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基层领导干部应当依据相关制度和法律规定行事,不得超越法律现有框架,确保公民正当权利不受权利行使侵害。在监督、制约基层干部行使权力过程中,首先应当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讲制度建设的语气功能和导向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构建操作性强的长效机制,进而实现制度对行使权力行为的规范。其次要充分落实监督,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规定严格履行监督职责,敢于迎难而上处理问题,形成对基层干部违法行为的有效震慑。
二、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的途径
(一)强化思想教育,培育正确权力观
清醒认识权力本质是基层领导干部形成责任意识的基础,只有对待权力时抱有正确态度,才能够自觉、充分履行职责。基层领导干部要想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就应当正确运用和对待自身权利,将为谁服务、谁掌权问题解决好。基层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并不是在接受组织的补偿,而是履行职务责任,干部权力也不是谋求个人利益的筹码,而是每个基层领导干部应当履行的义务,基层领导干部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解决权力观问题最根本手段是强化党性锻炼和学习,在具体工作中自觉贯彻社会主义理论,提升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做到自励、自警、自省、自重,最终实现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
(二)强化能力建设,提升能力素质
基层领导干部要想形成强烈责任意识,为人民尽职尽责的工作,就应当对自身能力素质进行强化。通过坚持实践锻炼和学习管理知识,推动自身社会管理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的提升。在具体工作中积极运用战略战术,最大限度增强工作实效。应当做到有勇有谋,对现有工作方法进行改进,并对实际中出现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进行妥善处理,有机结合讲清道理和做好工作,有效缓和、解决矛盾;应当做到有勇有道,在执行相关政策时严格遵守法律和规定,充分了解和吸收群众意见,将震荡和矛盾控制在最低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当强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推动高效运转、规范有序局面的形成,并对工作中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进而不断提升管理成效。
(三)注重提拔负责人干部,形成正确用人导向
在选拔干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那些对群众负责、对工作负责的干部,使他们在更高岗位发挥出更大作用。同时还应当对干部评价机制和考核体系进行完善,看待干部时应当客观公正,将组织选拔视野拓展到那些实实在在做事、勤勤恳恳为民的干部。同时还应当对民族推荐工作进行改进,强化民意调查、让广发民众充分参与进来,使得推荐上来的是实绩突出、尽职尽着的优秀干部。在选任用人过程中,应当充分贯彻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德才兼备的原则,保证提拔干部在新的职位中能够尽心、尽力的履行干部责任,推动重视踏踏实实做官、老老实实做人的人才的用人导向。
三、结语
实际中优秀干部必然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而这也是领导干部充分、有效履行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很多基层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还有待提升,相关部门和领导干部自身应当给予充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干部两项意识,进而将领导干部领导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他们更好的为人民和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沈小平,王海洋,李佳.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J].前进,2014.07.
[2] 郝湛秋.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三个意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06.
[3] 张恒述,张晓光,林夏等.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十种意识[J].先锋队,2015.16.
[4] 孙继昌,李玉江,汪洋会等.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四种意识”[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3.01.
[5] 郑洞国,李佳薇,张晓光等.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J].社会科学家,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