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庆+曹国+华张志
摘 要:简要介绍了本课程的内容、特点,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课程改革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金属工艺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本科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由培养单一的专业人才演化为培养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这就使得各学科的相关课程不可避免的进行了明显的调整,《金属工艺学》也在其列。在课程总的学时数减少,而内容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如何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适应新的教学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成了至关重要又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金属工艺学》课程简介及教学现状分析
《金属工艺学》是国内高校机械类、材料类及其他近机类各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研究有关制造金属机件的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液态成形、塑性成形、焊合连接、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金工工艺过程和一些简单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原则,本课程可为学生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和将来的工作需要奠定必要的金属工艺学基础。
《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都较高的综合性专业课程,它在强调学生知识的广泛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遇到相关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课程特点可大致归结如下:
1.内容的广泛性。在本课程中,学生既要学习金属材料各种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又要学习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性要求,并且还要了解各种主要加工方法所用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学生所学知识面宽、知识点多,学习难度较大。
2.各章节的关联性。本课程各部分内容围绕金属加工的主线铺开,虽然不同章节有一定的联系,但具体内容相对独立。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能把不同章节的内容系统的关联起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3.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呼应性。本课程内容一部分是在课堂上完成,另一部分需要学生进入实习工厂、车间进行实践操作。如何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联系到生产实践中,对很多学生来讲也是不容易掌握的。
4.课时与内容的适应性。近年来,国家的教育体制正处于不断改革深入期,所有专业课程都面临着总课时不断减少,但知识量和知识点却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教学内容做出统筹安排,合理地优化整合相关知识点,使课程教学达到高效、优质的目的,就成为当前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主体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面对课程特点和教学改革要求的现状,作者所在教研团队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对教学主体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适量的调整与探索,结合课堂实际和教学效果,总结一些实际经验与肤浅体会,以期供各位同行参考。
1.多媒体技术与板书教学相结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普遍。因其具有信息量充分、接受度普适、操作控制方便等特点,非常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展开,是较为理想的教学工具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传递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说,多媒体教学由于知识量大,且主体内容都早已做好,很容易“讲快”,容易造成学生的思路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基本的公式、工艺方法等内容的时候。这时,利用板书效果就很好。因此,把多媒体与传统板书合理的结合起来,课堂效果明显。
2.宣讲式授课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缺乏互动,课堂气氛就会沉闷,学生的听课兴趣就会降低,进而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课堂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经常给学生们设定一些讨论题目,合理规定讨论空间和形式,让学生们以个人或小组为单元进行一定范围和程度的交流和讨论,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梳理、归纳、总结,而且还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的透彻、清晰。这种方法有效避免了宣讲式授课的单调性和机械性,同学们也非常认可这种教学方式。
3.课堂理论讲授与课外生产实例分析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相关内容,把生产实例和过程操作的视频和理论讲解相结合,学生们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采用这种“案例法”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度,而且还让他们真实体验到学习具体课程的实际意义。
4.平时成绩评定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大多数的专业课考核,通常采用期末一次性考试的方式。这种一次考核的方式虽然简便,但从单一期末考试分数上很难得到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而且也不是科学的考核方式。因此,在参考原有考试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的考核内容。全部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组成,分配比例为30%和70%。平时考核包括作业成绩、课程实验、课堂活跃度及出勤率。这样的调整不仅能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结语
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是当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一项长期性、探索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改革即涉及理论教学,也涉及实践教学。课程教学的优劣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与学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结合实际情况和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革本门课程的方法和模式,研究更加高效、合理、优质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期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袁赛,王宏干,孔维成.实践课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0(1):88.
[2]王旭.改进金工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0):122.
[3]陈明艳,赵丽萍,姜洪臣.论多媒体教学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利弊分析[J].教育管理,2009:106.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