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艳丽
摘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浪潮下,“微课”教学改革亦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无疑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要成功实现思政课的“微课”转型,需要在开放式理念、主体性建构与个性化教学诸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改革
与专业课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有其独特性:从课程性质层面讲,它并非专业课程,但却是必修课程;从学生需求层面讲,它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工具性需求,却能满足学生形而上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从意识形态教育层面讲,它带有强烈的主流价值观灌输色彩,且是各国高校最不容忽视的教育阵地。这种独特性导致了思政课教学中的独特问题:教学过程呈封闭性,教学管理呈难组织性,师生关系呈浅表化状态,教学效果呈低效性。目前在全球“慕课”化教学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高校试图再次领先一步,控制话语权,传播新理念,占领制高点。我国高校反应迅速,快速跟进,掀起了“慕课”、“微课”教学改革高潮。高校思政课借力信息技术,力图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痼疾,达致生动、高效的育人目标。针对思政课的独特性,“微课”化教学要想取得同等效果,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建构性的原则设计:开放式理念的培植,个性化教学的设计与主体性精神的培育。
一、开放式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秉承了计划经济式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除却遵循客观教育规律之外,更看重指令性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贯彻落实,学时规定、授课方案、授课模式甚至授课人数都有统一规定,逐步呈现大班化、同质化的授课模式,信息技术的普及,PPT教学迅速取代板书式教学模式,曾使课堂教学耳目一新,但仍没改变教学的同质化与封闭式状态。任课教师无论在备课还是在课堂授课环节都兢兢业业,却无法真正与同行或学生实现沟通,更为糟糕的是,长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遏制了新型理念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固步自封,难以突破自我。
“慕课”、“微课”模式的风靡全球,从宏观上讲,是发达国家试图引领知识传播风向标,提升其文化软实力,最终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为了达致这一目标,他们率先垂范,打破了大学的“围墙”,使未来大学变得没有国界。从微观上讲,“慕课”、“微课”模式的确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师为主体的模式,翻转课堂的应用必将引发一场高校课堂革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尤为重要的是,这场教学改革将使教育理念发生大转折,开放式教学将不再是纸上谈兵。
开放意味着三层含义:一是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这样将打破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学校之间乃至国别之间的资源壁垒,使得优质资源惠及更多学习群体。
二是教师协作化教学过程的开展。围绕某一课程,教师根据自己兴趣与专长,以专题形式备课,实行循环式授课。这样既提高了授课效果,又给了学生体验不同教师授课风格的机会。
三是教学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课堂空间,而是网络授课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复合模式。学生利用便利的网络资源和平台,随时随地进入网络课堂自学,并可以在随后的翻转课堂学习中化疑释惑。这种学习模式是开放的,不受固定时空的限制。
二、个性化教学
思政课教师给人的惯性思考形象:穿着呆板、不苟言笑、抑扬顿挫并夸夸其谈,与其说是儒雅不如说是学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全方位突击,思政课迎来了它的春天:勃勃生机与鲜活的个性。复旦大学“80后”后美女教师陈果是一位优秀的网络时代思政课教师,她开创了“演讲+上课”的课堂模式,她把师生关系演变成朋友关系,她把枯燥的内容演绎成诗歌小说,她产生了明星般轰动效应,成为全国思政课教师效仿的一面旗帜。这说明网络课堂、“慕课”能催生教师创新的动力,为教师展示个性教学提供了契机。
个性化教学在当代教育环境下显得尤为必要。这是一个多元异质的世界,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早已落伍,教育教学创新是一个紧迫的命题。做一个道德教育者,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从西方哲学的第一位导师苏格拉底那里就已经提出了人应该关心自己的灵魂的问题。道德教育说到底是关注人的灵魂生成的教育,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生成的教育。思政课虽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教育色彩,但在其哲学基础及方法论上仍以改造自我精神世界为主旨。思政课教师承担着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引导学生思考最艰难、最隐秘的人的自我问题的重任。实施个性化教学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再来分析现代学生群体的特点。他们是新新人类,在思维方式、思考重心、行为方式等方面已然不同于传统学生群体,学者孙正聿说过,我们正遭遇一个耻言理想、蔑视道德、躲避崇高、拒斥传统、不要规则、怎么都行的时代。试想,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以至“2000后”人群,会有怎样的精神心理状态?他们会乐于接受道德说教吗?他们会安于接受教师的灌输吗?他们会认真对待传统文化吗?这些都值得怀疑,这些也给道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巨大挑战,思政课教师无疑面临了这些挑战。
个性化教学有几层含义。一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这一点是先天性地规定的,因为每位教师都是不同面孔、不同性格、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人,即使同一个内容,由不同教师讲授也不会雷同。何况,每位教师在专业研究方向、备课材料准备上各有千秋,讲授侧重点不尽相同,学生收获也会不同。二是教师授课模式也会呈现多样化。传统的板书式、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网络课堂、精品课程、“慕课”模式需要自由组合,单一的授课模式必将不受学生欢迎。最近看到一则“中山大学师生草坪上课遭保安驱赶”新闻,不由得对此进行深思:这是针对草坪的绿化功能与教育功能之争,正如事件中教师王进所言,草坪问题不是园林绿化的问题,其实质是文化之争;他指出文化的分歧不能靠强制来解决,而只能靠沟通。从教育理论上讲,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环境、情感等非知性成分有很大的关联度,实施个性化教学完全可以打破教室壁垒,彰显教育环境的个性。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转变观念,一切对教育效果有利的教学方式都可以采用。
实施个性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与其说教学是一种讲授的过程,倒不如说教学是一种表演艺术,这种表演要能激发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一个优秀的道德教师应当像古希腊大哲苏格拉底那样,以博学、睿智和热情,唤起和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进行省察。他的使命不是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平等开放的对话,激发学生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去探究道德真理;激发学生在多元异质的社会里以包容的心态与其他人进行平等对话,在坚守道德底线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道德共识;激发他们学会认识自己,保持一种谦虚、节制和警惕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信息化、多元化的世界中,道德教师仅凭说教式的宣讲,或花样百出的新鲜词汇去吸引学生是远远不够的。用自己的个性去征服学生,让学生痴迷于自由探讨式的学习[1],让学生深陷于有意义的辩论中不能自拔,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教师可以说是合格的了。
三、主体性培育
21世纪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由前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R.M.Hutchins)于1968年首次提出,而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亦明确指出人类要向学习化社会迈进。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部于1998年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宏观上对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
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网络教育的发展相辅相成,以“慕课”、“微课”的兴起为契机,高校势必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领头羊,同时也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任务。传统学习方式将被改变,学习将成为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将由脱离情境的“单一性学习”向集体知识的“协作构建”和“交互性学习”的重心转移。[2]学习型社会不仅重新定义了学习的内涵,更对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提出了要求。“微课”化教学在改变学习方式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育。
何谓主体性?“主体性(Subjectivity)”话语因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卓越贡献而备受理论界的青睐,人的主体性弘扬成为时代精神一面鲜艳的旗帜。主体性培育亦引起了教育理论的深切关注,并在教育实践中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从哲学意义上讲,主体性指的是主体——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所形成的主动、主导、积极能动的品质或性质。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核心内容。主体性的增生不仅与环境、机制等外在因素高度相关,更是作为主体的人在自我活动中不断孕育、提升和展示的自觉过程,而教育活动正好为人的主体性的增长提供了途径。
在“微课化”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单单指传统意义上的记忆力、理解力、思辨力等,更具有了新的指向,如自控力、信息鉴别能力、网络学习能力等。自控力。自控力指个体自我控制管理能力。在学习上表现为,当教师把大量的学习任务分解给学生后,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合理安排时间,制定科学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影响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信息鉴别能力。在网络时代,信息鉴别能力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它要求学习者能够从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中快速遴选出有效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鉴别、判断和加工,为我所用。学生借助网络在自学的过程中,时时都需要进行信息的取舍,否则就会陷入信息垃圾中耗费大量时间,完不成学习任务。网络学习能力。网络学习是有别于传统学习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已成为一种借助人—机互动的信息快速整合过程。网络学习能力是新时期大学生必备的一种学习能力,包括信息技术能力、网络交流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3]信息技术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素养,指学习者在信息获取与分析、信息加工与利用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是网络学习中的基础性能力,指学习者熟练操作计算机、轻松驾驭网络、自如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网络交流能力是网络学习者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人交往并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网络时代,学习更体现为互动式交流,孤立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实现资源共享与思想碰撞才是学习之本义。知识迁移能力指网络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经过内化后将其应用到其它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的一种素质和能力。网络学习难免有知识碎片化之嫌,知识迁移能力能弥补这一缺陷,它能实现知识点的联通与转化,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它是一种高级学习能力,是检验学习者学习效果与质量的指标。
参考文献:
[1]余维武.现代道德教育中的道德底线与道德至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3):76-77.
[2]程艳,等.虚拟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249.
[3]刘斌.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构成及培养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2(4).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