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淼榕
案例咨询:
一个下午,神色忧郁的蔡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小勇走进了咨询室。小勇长得比同龄孩子要矮小、瘦弱,看着我的眼神充满不安。在之前的通话中,蔡女士告诉我,小勇是个令老师头疼的孩子,在班级里堪称恶作剧之王,他喜欢推倒小朋友刚搭好的积木,趁人不备伸腿绊倒别人,或者无缘无故打人家一下,然后在一旁得意地大笑。
最近,小勇的行为问题越来越严重。一天,他在幼儿园把小朋友的玩具藏到自己小床下,急得小朋友哇哇大哭。老师建议父母向专业机构寻求帮助。蔡女士无奈地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就是不改,他以捉弄人为乐,就像上瘾一样。”
分析下来,我认为小勇的恶作剧癖好其实是对爱的呼求,只是他采取了不当的方式。鉴于他的这一癖好由来已久,捉弄别人俨然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因而眼下最为重要的并不是去探究触发问题行为的起因,而应关注他对冲动行为的调控。
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一般在孩子2岁左右开始产生并发展。幼儿期被公认为自我调控发展的敏感期,呈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与可塑性。
一般而言,提升幼儿自我调控的关键,在于树立动机和调整策略两方面。这意味着心理辅导工作的第一步应激发小勇“停止恶作剧”的强烈意愿,进而帮助他获得适宜的策略来达成这一意愿,从而加强小勇的社会适应能力。
案例解析与对策:
第一次会面时,我陪小勇在游戏室玩了一会,等我们渐渐熟悉起来,我试探着问他:“听说你藏了小朋友的玩具,看他着急你开心吗?”小勇低下头回答:“我只是和他玩玩的。”我试着共情:“所以你觉得自己有点委屈,因为你想和小朋友玩,却被老师和爸爸妈妈批评了。”小勇听后眼圈红了,看来他确实感觉很难过。于是,我趁热打铁地抛出“奇迹问题”:“假如有一天发生了神奇的魔法,你发现一直让你不开心的问题解决了,你觉得来到幼儿园之后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发生呢?”小勇露出向往的表情说:“小朋友喜欢我,我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不难发现,小勇非常渴望融入集体,成为受欢迎的人。他的恶作剧行为反向体现了他建立人际关系的强烈愿望。我继续用“奇迹问题”提问:“假如魔法让小朋友喜欢你,你觉得自己会变得不一样吗?哪些事情你不会再去做了?”小勇歪着头想了想说:“我不会再推倒玩具、藏玩具、绊倒别人。”我很欣慰地说:“小勇,如果你愿意相信我,我们一起来创造‘让小朋友喜欢我的魔法好不好?”小勇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看来激发自我调控动机的任务顺利完成了。
接下来的辅导,紧紧围绕寻找适宜的自我调控策略展开。我和小勇的父母、老师进行了电话详谈,在熟悉他认知行为模式的同时积极寻找“例外”。当然,更重要的是与小勇共同探讨“例外”。
我问:“小勇,你仔细想一想,每次看到小朋友搭好的积木,你都会推倒吗?”小勇回答:“嗯,我管不住自己的手。”我引导说:“可是我听老师说,你过生日那天表现非常好,什么破坏都没搞,是这样吗?”小勇歪着小脑袋回忆了一下,点点头。“看来那天的你很特别,你是怎么管住自己的手的?”我追问道。小勇边思考边回答:“因为那天老师和小朋友要为我唱生日歌,我希望唱歌的人能够多一点,就一直对自己说:今天我不干坏事。我还把手放在裤兜里藏起来,让它们没机会干坏事。”我立刻为小勇点赞:“哦,你好厉害,原来你已经实施过魔法了。”小勇疑惑地问:“什么魔法?”我反问:“你先告诉我,那天你在幼儿园过生日开心吗?为你唱歌的小朋友多不多呢?”小勇微笑着说:“很开心啊!小朋友对我很好!”我进一步解释:“所以我说你用了魔法,‘让小朋友喜欢我的魔法。听起来你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不停地跟自己说话,提醒自己控制恶作剧的行为;二是把自己的手放在裤兜,牢牢地管住它们。是这样吗?”小勇惊讶地说:“是的,原来我会魔法啊!”我摸摸他的头肯定地说:“对啊!你会的,不过你还没有完全掌握,所以过了生日之后就失灵了。你想继续学习吗?”小勇欣喜地点头,大声说:“我要学!”
承诺之后,小勇很主动地去思考与练习更多能有效帮助他停止恶作剧的策略。后来的会谈中,我都在第一时间提出打分的问题:“小勇,你给自己这周的魔法学习成绩打个分吧?最高是10分,最低是1分。”小勇总会非常诚实地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哪些策略更好用,并且在咨询室开展充分的练习。
随着小勇的改变,小朋友们不再躲他、怕他,有些甚至愿意和他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有时小勇也会忍不住故伎重演,但他会马上道歉,小朋友们也都能谅解他。加上老师也经常给予小勇鼓励与支持,令他的信心倍增,对恶作剧行为的自我调控越来越得心应手。小勇真的创造了“让小朋友喜欢我”的神奇魔法。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