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
(黑龙江省家畜遗传资源保护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
加工方式对秸秆养分在奶牛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的研究
张 娜
(黑龙江省家畜遗传资源保护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
玉米秸秆在黑龙江的产量非常大,因其价格低廉,作为粗饲料广泛用于奶牛饲养,但由于其粗纤维含量较高、切割长度不适当等问题而造成奶牛对秸秆消化利用率低等问题。本试验采用揉丝、切割(3cm切段)及粉碎三种方式处理秸秆,并通过尼龙袋法测定瘤胃动态降解率,以此找出利于奶牛消化的秸秆最适处理方式。
秸秆;奶牛;瘤胃降解率
秸秆是反刍动物的非竞争性饲料,黑龙江又是产粮大省,每年产生大量作物秸秆[1],其中玉米秸秆由于其价格低廉,产量大,容易获得的特点作为粗饲料大量用于奶牛饲养中,但是玉米秸秆粗纤维含量较高加之切割长度不适当等原因造成奶牛对玉米秸的消化利用率较低等问题[2-3]。本试验通过尼龙袋法测定揉丝、粉碎及切割这三种处理方式的秸秆的瘤胃动态降解率,从而找出瘤胃降解率最大的秸秆处理方式。
揉丝法。秸秆丝化加工开始于我国北方,是将玉米、麦类、豆类等作物的秸秆揉碎或制成柔软的丝条状(85%以上长度为4~12 cm,粗细度为2~6 mm),从而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和消化率[4]。
粉碎法。在传统的粉碎工艺中,对物料的粒度要求较高,由于秸秆中木质素和纤维组织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作用,使得粉碎机具的生产率低、能耗高、加工成本增加。同时,由于秸秆是粗饲料,在饲喂奶牛时,需要一定的长度来刺激瘤胃蠕动,如果把玉米秸秆粉碎的过细,极易造成奶牛瘤胃迟缓、酸中毒和营养代谢病的发生,而且粉状料在喂饲奶牛时,喂饲效果差,使饲养成本增大[5-6]。
切割法。切割法是传统秸秆加工工艺,经过切碎的秸秆,在鲜绿状态下直接喂饲,家畜比较爱吃;一旦含水率下降,采食效果也大大下降。有一些性能较好的切碎机在切碎过程中对秸秆有一定的破节作用,但对较粗的秸秆(如玉米、高粱等)即使破节后仍为较粗大的节段,所以喂饲效果也很差[7]。
秸秆的选取。选取当年新玉米秸秆风干样100kg,均分成三组,分别进行揉丝(1组)、粉碎(2组)、3cm切段(3组)处理。
奶牛的选择及饲养管理。选择健康无病、胎次体重相近的3头装有永久性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体重为600kg 左右。试验牛的日粮组成及饲喂量为玉米豆粕性日粮,粗料以羊草和处理的玉米秸秆为主。每天8:00和16:00分两次等量饲喂,全天自由饮水。
尼龙袋的选择。选用孔径30μm的尼龙布,裁成18cm×15cm,对折,用尼龙线封双道,制成12cm×13cm的袋。
试验方法。试验测定三种处理方式的秸秆的72h瘤胃降解率。采用4头瘘管牛作平行试验以消除个体误差。将材料样品密封于尼龙袋内,晨饲前放入瘤胃内,分别于2h、6h、12h、24h、36h、48h、72h取样,测定各个时间点秸秆的干物质、NDF和ADF的瘤胃消失率。根据方程dp=a+b(1-e-ct)拟合降解率曲线。其中dp为t时间点的干物质消失率,a、b分别表示饲料干物质的快速和慢速降解部分,c为b的降解常数,t为饲料在瘤胃内的停留时间。根据最小二乘法可求出a、b。动态降解率根据Orskov等[8]提出的方程 p=a+bc/(c+k)计算,k=0.0134%/h。
试验的数据使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秸秆加工处理的影响采用Duncan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不同处理方式对秸秆在奶牛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方式的玉米秸秆瘤胃降解率
注:(1)ED:在外流速度为2%/h时的瘤胃有效降解率;(2)a+b:养分的潜在降解率。
3.1 不同处理方式的干物质降解率
图1 不同处理方式的干物质降解率
由图1看出,揉丝加工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秸秆干物质的瘤胃有效降解率,促进营养成分的消化利用。其次是粉碎,由于将玉米秸粉碎成较小碎片增加了玉米秸与瘤胃微生物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一定的消化率。而3cm切段的玉米秸秆瘤胃降解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这是由于简单的切段并没有破坏秸秆外皮对较软的内部结构的保护作用,增加了瘤胃微生物与秸秆内部接触的难度,从而降低了消化率。
3.2 不同处理方式的NDF瘤胃降解率
图2 不同处理方式的NDF瘤胃降解率
由图2看出,三组处理方式对秸秆NDF的降解率与其干物质降解率相同,只是在72h后仍有升高的趋势。三组降解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揉丝组>粉碎组>3cm切段组。
3.3 不同处理方式的ADF瘤胃降解率
图3 不同处理方式的ADF瘤胃降解率
由图3看出,粉碎组和揉丝组ADF瘤胃降解率仍显著高于简单的3cm切段组,但与干物质和NDF降解规律不同的是粉碎组和揉丝组降解率非常相近。
相比秸秆的三种加工处理方法,揉丝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大大增加秸秆饲料的瘤胃降解率,利于奶牛消化和吸收。
[1] 孙彬,张楠,崔昌龙,等.黑龙江省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5(6):238-239.
[2] 史海涛,杨军香,田雨佳,等. 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开发利用——未充分开发利用的廉价资源[J]. 中国奶牛,2012(17):3-11.
[3] 徐学博,杜泽坤,武赟箎. 玉米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奶牛消化率及乳成分的影响[J]. 饲料博览,2015(11):5-8.
[4] 裴斐,明扬,荣刚. 秸秆揉搓、丝化加工技术与设备[J]. 农村新技术,2009(18):28-29.
[5] 秸秆饲料加工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03(8):16.
[6] 孔凡真.秸秆饲料加工技术[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4(9):37-38.
[7] 李延云. 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技术[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8] ER Orskov, DA Grubb. The minimal nitrogen metabolism of lambs[J]. 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1979,38(2):24A.
2016-08-08
张娜(1983-),女,黑龙江望奎人,本科,畜牧师,研究方向为家畜遗传。
10.19369/j.cnki.2095-9737.2016.12.005
S816
A
2095-9737(2016)12-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