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一曲风行的当代密码

2016-12-21 05:49丁云
现代苏州 2016年28期
关键词:昆剧院团牡丹亭

记者 丁云

解开一曲风行的当代密码

记者 丁云

恍如一夕,青春版《牡丹亭》即将届满300场。12年前,两岸三地的文化学者、艺术家和设计精英等各界力量,共同联手打造了青春版昆曲,石破天惊般风靡全球,连演不衰。青春的沈丰英、俞玖林领衔主演了青春的《牡丹亭》,将含蓄内敛的传统文化与压抑不住的炽热爱情,用淡雅古典的唱腔,演绎得缠绵悱恻。

12年内,这出青春版昆曲在海内外演出290场,直接进场观众60万人次,盛况空前,绝无仅有。良辰美景,姹紫嫣红,让人无限感慨,古老的昆曲,是重生了么?

古老剧种的青春力量

担纲演出的苏州昆剧院,曾经“岌岌可危”。

尽管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演出少、收入低,创作乏力、人才匮乏……苏州昆剧院甚至在全国的昆曲剧团中,叫不上号。院长蔡少华描述当年,“观众流失、市场冷清、演员青黄不接,状况不比现在许多地方戏的处境好多少。”观众尤其年轻人,对昆曲普遍认同不够。

一切,因青春版《牡丹亭》而有了转折。

这不光是由青年演员讲述的一个青春故事。服装的颜色很美,昆曲的唱腔独特。古老的艺术形式,让人感受到了时尚的气息。剧本改编只串联、裁剪,不能改编改写,承接原作的精华,避免了过去昆曲存在节奏过缓过闷的问题;服饰全部采用传统苏绣,传统基础上吸收了现代简约和淡雅;在昆曲舞台抽象写意原则的基础上,引进园林的审美元素,舞台由一个巨大的布景转换画面配合场景。

在音乐设计、舞台布置、服装道具、舞蹈技法、书法布景、灯光设计等方面,艺术家们做了变革,既保持了写意、抒情和象征的传统意境,又放手打造古典和现代相互交融的舞台场面,让演员有表演空间,观众有想象空间,符合新生代观众的视觉要求。

靓丽的青年演员,绚丽的现代舞美,让古老艺术焕发青春。故事的核心没有变,昆曲的艺术精神仍然在。

昆曲的传承,首先是人的传承,演员的传承

成为一种精神生活方式

其实,早在《牡丹亭》的青春版之前,2002年,台湾石头出版社和台湾建国工程公司董事长陈启德就来到苏州,和顾笃璜先生一席深谈,一拍即合。决定由顾笃璜先生担任总导演,由获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的台湾著名服装设计师叶锦添出任舞美设计,由王芳与赵文林等一批苏昆剧院的中坚力量筹备推出昆剧经典大戏《长生殿》。

2004年2月,《长生殿》首演台北新舞台,盛况空前。一位90多岁的老观众喊出了:“昆曲万岁!”。同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于台湾。

昆曲界人士均认为,年轻人不热衷戏曲,在成长中接触不够。昆曲进校园,培养年轻观众势在必行。

2016年,青春版《牡丹亭》再度返回北大。距离其第一次入北大,时隔11年。

苏昆院长蔡少华表示,“昆曲的传承,首先是人的传承,演员的传承;第二是剧目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观众的传承。观众在哪里?像昆曲这样一种人文艺术,我们感觉主要是在大学。”让年轻观众真的领悟到艺术的美,是昆曲传承的一个路径。

青春版的昆曲,吸引了青春版的观众,的确成功地培养了一批新生代昆曲粉丝——“昆虫”。青春版《牡丹亭》的观众中,青年占了70%以上。

苏昆院长蔡少华表示,希望能在大学形成一种关注经典的传承氛围,“从艺术本身讲,大学生是我们未来审美和消费的倡导者”。

重回北大,让总制作人和艺术总监白先勇专门撰文,“我看见大学生一张张青春的脸上焕发出来的光芒,我不禁深有感触。我们古典美学力量还是十分惊人的,在21世纪,仍旧可以激起我们最优秀的知识青年,对于纯粹的‘中国美’,如此高涨的热情。”

昆曲市场不能简单用票房衡量,有更多人来看就代表有更广阔的市场,把戏曲欣赏真正成为教育的一个部分,根据不同剧种的不同情况,找到它最适合的生存环境和推广手段。通过走向更多的观众,了解他们对经典的感觉和审美取向,拿出更好的作品回报给当代的观众,是对汤显祖四百年的最好纪念方式,也是对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建团60年最好的节点总结。

如今的每周五晚上,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位于苏州昆剧院内的“游园惊梦”昆曲体验馆便人气爆棚,人们在昆曲与园林中尽享优雅时光。舞台后面的厅堂内,观众可以在昆曲传承体验空间内体验昆曲中的生活方式。蔡少华说,昆曲为代表的传统戏曲,本来就源自民间,恢复其厅堂演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能够实现“活态传承”。

手把手的活态传承

作为首批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昆曲的遗产价值几乎全部沉淀在数百个传统折子戏中。对老一代昆曲演员所传承的传统剧目进行抢救性保护整理,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在文化部贯彻落实《若干政策》有关规定中,明确将继续开展优秀昆曲传统折子戏录制工作,2015年扶持7个昆剧院团录制完成折子戏100出,“十三五”期间计划录制300出折子戏,并完成所有昆曲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

戏要手把手地教,要传承,要创排出更多好戏,一定要有人才,而人才培养的起点,一定得是由那些得过真传,堪称当今昆曲界国宝级的大师级物来手把手地教学生。

迄今,“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共传授71位学生折子戏76出;国家昆曲工程推动和资助全国7个昆剧院团持续举行昆曲进校园公益性、普及性演出,确保每个昆剧院团每年进校园演出不少于20场;中国昆剧艺术节已成功举办六届,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和人才……

苏州地方,不仅颁布了国内唯一针对戏曲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还形成了“中国昆剧艺术节和虎丘曲会、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昆剧传习所、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一批昆曲演出场所”以及“建立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办好苏州昆曲学校,打造昆曲之乡和活跃曲社活动,做优昆曲电视专场和建立昆曲网站以及昆曲演出传播、海外交流中介机构,制定昆曲保护法规”的网络化系统。

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共传授71位学生折子戏76出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呼应

传统戏曲必须找准古老艺术在当代社会传承发展的位置,让传统基因和当代审美碰撞出“火花”,寻找到长期发展的生命力。

昆曲不能光拘泥于‘原汁原味’,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找到艺术在生活中的意义和时代价值。蔡少华说。

回顾昆曲的发展史,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对昆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人物和事件,不论是萌芽之初、鼎盛之时还是濒临衰微之际。正是这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使得昆曲绵延至今。

若不是民国初期的实业家穆藕初在苏州五亩园开办昆曲研习所,培养了昆曲史上著名的“传字辈”表演人才,为昆曲这一古老剧种的存续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天的我们恐怕只能在戏本或工尺谱中见到昆曲了。若不是当年新编昆曲《十五贯》唱遍大江南北,缔造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昆曲艺术怎能摆脱绝境、别开生面。若不是白氏青春版《牡丹亭》华彩绽放,早其三年便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命运会如何,谁又知道呢?

时代不同,对昆曲的传承方式也不尽相同。昆曲艺术传承,本是建立在无数次尝试、实践、反复、突破之上的。

今天,有志之士在昆曲传承方面作了有效探索,让大众领略到昆曲的曲“魂”:文本的华丽、表演艺术的唯美、总体美学风格的淡雅,认识到昆曲是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样式,进而抛开对传统文化的隔阂感和生疏感、产生兴趣和喜爱,是当代莫大的功绩。

经典版《长生殿》展示了昆剧纯正的风貌

重生后仍要面对的继续生长

目前,主要以民间和学界力量支持的昆曲传承事业,仍然需要政府扶持。就是出资金、出人员、拿主意、出政策等,在演员培养、舞台分配、演出安排、剧目传承、奖励待遇、资金调配等问题上,发挥机制体制的积极作用。

2015年7月,国办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从多个方面振兴戏曲艺术、促进戏曲繁荣发展。但,“国家艺术基金成立3年来,各昆曲院团仅有12个项目,总计2121万元,在18.83亿元的总资助额中占比太小。今年7月30日,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专门召开“昆曲院团申报国家艺术基金专题座谈会”,指导各昆曲院团更好地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支持其从创作、演出、人才培养等全方位来解决传承发展中的问题。

剧作兴、昆曲兴,剧作衰、昆曲衰,昆曲在明清衰落根本原因就是昆曲创作的衰落。昆曲以诗词写故事,现在,很多人要么不懂格律;而有格律功底,对戏曲编剧又生疏。若只有演员培养起来,昆曲编剧培养没有跟上步伐,距离“昆曲兴”还是有一定距离。

“昆曲演员应当成为大家尊重和羡慕的职业。”蔡少华表示,演职人员赢得了社会的追捧,拥有大批粉丝,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当然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院团事业单位性质等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实在还缺乏物质上的保障和激励。”

进校园、进社区等政府购买的惠民演出普及了艺术,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但若让观众习惯了免费看戏,不愿意为艺术消费买单,对昆曲艺术绝对是极大的伤害。

10多年前,在周庄游走的人们,或许曾与青涩的杜丽娘和柳梦梅,有过眼神间刹那的交汇;10多年后,他们站在世界的戏曲舞台上,一回眸,一声水磨调,颠倒众生。

猜你喜欢
昆剧院团牡丹亭
罗周昆剧创作论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体制改革对艺术表演团体财政补贴效率的影响*
民国前期知识界的昆剧存续论*——以1912—1930年报刊剧评中的昆剧中兴论为中心
罗周昆剧创作艺术初探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当代昆剧导演及艺术流变述论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