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意诗情洱海源

2016-12-21 06:30杨鲲峰
大理文化 2016年7期
关键词:清源

●杨鲲峰

画意诗情洱海源

●杨鲲峰

洱海之源洱源,素有“高原水乡”“生态水乡”的美誉,在这块景趣悠深,人伦俊秀的土地上,到处湖泊棋布,溪河交织,山光水色相映生辉。不论在任何季节,走到任何地方,画意诗情的景致总是扑面而来,让你目不暇接。

洱海源头清源洞

从史书上得知,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凤羽时,曾两次到清源洞中寻幽访胜。我身为本地人,也在清源洞会期当天到清源洞一游。

清源洞位于洱源凤羽天马山南、苍山云弄峰北麓藤萝披拂的绝壁危崖之下,洞口上方有明代邓川御史杨南金题写的“清源洞”三个大字。洞前的深谷中,水从石缝孔隙中涌出,形成一个狭长形的水潭,潭水清澈,可鉴须眉,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源头处林木葱茏,枝柯交错,隐天蔽日,潭水汇成溪流向北流去,这就是洱海源头凤羽河的发源地。

带好火把、手电以及做路标记号用的粉笔后,在当地熟知洞内结构的向导引领下,我们一行四人随向导小心翼翼进到洞中。清源洞曲折迂回、洞中有洞,暗沟纵横、深不可测,如同一个迷宫。洞内时而宽广如厅堂,可纳百人聚会,时而窄逼猝然,只能容单人匍匐通行。进到洞内百米深处时,在火光的照耀下,但见洞中怪石嵯峨、钟乳倒挂,如菩萨或坐或立,若虎狮如卧如舞,神情各异,栩栩如生。有蟠龙缠绕的石柱,亭亭玉立的石笋,含苞怒放的石莲,光洁剔透的石钟,喷珠吐玉的飞瀑,叮咚跳跃的小溪,以及水晶宫、聚宝盆、石幔、石枕、石桌、石椅……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

在老一辈的传说中,清源洞仿佛就真是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其中有瑶池仙境、龙床金柳以及如桃花源中所描述的田园农舍。还说:有一个吹唢呐的人在洞里在了三天,出来却已过了三年;阿黑砍柴逛清源洞,出洞时丢在路上的斧头已生锈,斧柄已腐朽。又说:清源洞从苍山直通邓川漏邑,有人让狗在洞中追猫,一直追到邓川漏邑的山洞口出来;有人将糠皮撒到洞中的地下河,糠皮也真的顺水流到邓川漏邑。而且会期有神灵护佑,进洞不会迷路,能看到洞中所有奇景;会期当天一定有雨,但只是到散会时才下等等,真是神乎其神。不过,也许是会期之故,我们的确于两小时后安全出洞,而且出来时细雨淅沥,果真应验。

关于清源洞,典籍史志多有记载,历代名人也曾有不少吟咏。《一统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洞深不可测,中有石田、石林、石枕、石莲、石兽之类。石笋倒悬,五色毕具,其泉即凤羽河上游也。”明代被大理府授之以“当代贤儒”的艾自修《邓川州志》也有“清源洞在凤羽东麓,其水逆流入浪,渡邓入洱海,洞内有石门、石柱、石床、石佛、石兽,千姿百态,不一而足”的记载。清源洞神秘莫测,曾吸引了许多名流雅士到洞里寻幽访胜。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三月,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凤羽的八天中曾两次到洞中考察,在其滇游日记中对清源洞作了详尽的描述。留下了 “下穿者为穴,上跻者为楼”以及楼上左右洞“曲折骈夹”“分合间错”等有关清源洞内路线及钟乳石等奇观的精炼准确描述。凤羽名士赵辉璧也写有《清源洞》一诗:

斯龙非潜龙,霖雨望不已。所以澄其源,天地映尺咫。勿言在山清,出山亦如此。

凤羽古谱中也有佚名诗:

源头此处最澄清,洞里奇观万象呈。

漫道仙踪无人识,当年御史早题名。

清源洞的水是凤羽河的主要水源,千百年来保证了坝子东西两片庄稼的灌溉,印证了“凤羽干旱三年吃白米”的美誉。另外,据传清源洞的水府龙王是凤羽水系的独统大龙王,地位高,下统三爷河、大涧河和水长箐的几个龙王,而且又与罗坪山雪龙峰的黑龙王为兄弟。为了感谢龙王的恩泽,每年农历六月十三,这里都要如期举行清源洞会。到时,除了凤羽十八村的百姓扶老携幼来洞前汇集欢聚外,邓川漏邑、右所、沙坪、腊坪以至大理周城、喜洲一带的人也纷纷前来参加。

过去,清源洞会由凤羽三甸共同组织,会期要在清源洞前唱戏三天三夜,杀猪宰鸡祭祀龙王。现在会期虽只是一天,但清源洞前龙塘边的草坪上仍然彩棚俱结,摊贩云集,老幼杂沓,摩肩接踵。潭边的丛林里,人们支起三锅灶野炊,香味扑鼻,炊烟袅袅;洞前的草甸上,人们围着五彩缤纷的秧旗演农家乐,打霸王鞭,跳民族舞;盘旋的山道上,花伞移动,笑靥掩映;幽静的山林里,三弦铮铮,民歌咿呀,身着民族盛装的人流汇成了五彩斑斓的长河。

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出洞时正好赶上对歌比赛。时值盛夏,清源洞前的幽谷里山花烂漫、树色葱茏。树荫下、水潭边、草甸上,理着东洋头的小伙子白汗禢、戴墨镜,顺手弹起挂在胸前的龙头三弦,打着花包头的小姑娘镶着金牙齿、穿着绣花鞋,信口唱出积在心中的白族山歌,清脆悦耳的旋律跳跃着追逐之意,柔美动人的歌声传递着爱慕之心。青年男女即兴对唱,或谈情说爱,或打情逗趣,对唱、轮唱、接力唱,出口成歌,任意取乐,毫不介意。听者席地而坐,歌声此起彼伏,这边起唱,那边应和,热闹非凡。

山歌情意缠绵,流水承载着喜悦;三弦扣人心扉,山风传送着欢歌。自然,也有不少青年人在此找到了情人,订下了终身。

人世风景凤羽河

作为洱海水系主要源头之一的凤羽河发源于苍山云弄峰北麓的清源洞,在凤羽坝中汇集了大涧河、三爷河、青石江、白石江、铁甲河等河流,从坝子东边的天马山麓由南至北浩浩荡荡流去。沿途绕村串寨,出凤羽、穿龙门、注入茈碧湖,奔向洱海。

我从小在凤羽河边长大,如今工作在外,但每当回乡探亲,总要抽空到河边感受岸柳牵衣拂面的柔情,寻觅失落已久的梦境。

清明回乡扫墓,正值早春二月,于春风春雨中漫步在河边,见凤羽河畔柳树发绿、布谷争鸣,细莺在柳帘中轻歌,新燕在河堤上衔泥。河东天马山麓的果园里,到处姹紫嫣红,桃花绽放着画意,梨花洋溢着诗情,桃李掩映着粉墙黛瓦的农舍,杏花醉红了村姑的脸庞。春江水暖,河边的湿地和小溪中,鸭鹅戏水,鸥鹭回翔。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虽然,坝子西边的罗坪山十六峰顶还是白雪皑皑,但凤羽河畔的万亩良田却早已是菜花金黄,蜂飞蝶舞。空气中弥漫着菜花的芳香,连坝子中的天空、云朵、群山、村庄、阳光,以至田头地角的曲径和溪流,都染上了油菜花金灿灿的色彩。轻捷的云雀在天空中尽情歌唱,年轻的少妇到河边濯足捣衣,淘气的村童在河沿的柳林里吹柳笛、捉迷藏。田头地角,碧草如茵,黑白相间的荷兰牛在贪婪地啃吃春草,脖子上系着红布条的小牛犊在母牛身旁扬蹄撒欢,尽享温暖的春阳。

小满时节回家,乡村四月闲人少。凤羽河畔水田漠漠,鸥鹭在水面上嬉戏。堤岸上柳树笼烟,子规在细雨中啼唱;河床边芳草萋萋,牧人在草甸上放牧;河湾里水花飞溅,村童在浅水中戏水。斗笠蓑衣,斜风细雨,河边的古柳下,渔翁在支架罩鱼;水车悠转,木桥晃荡,丰饶的田园中,村妇在采桑绩麻;唢呐声声,秧旗猎猎,沿河七里八乡的农人在开秧门;布谷催耕,牛歌四起,凤羽河畔呈现出一派为丰收而繁忙的景象。

到了夏至,稻田里的秧苗已经泛绿,河畔的稻田中,三五成群的白族小姑娘相约在稻田里薅秧。她们一边拔除稻田里的杂草,一边唱着优美动听的白族民歌。她们将拔下的稗子苗洗净去根并略作晾晒后,用巧手把稗苗编成辫子盘在头上纳凉,或者把它编成一团团精致的稗子花挂在腰间的裙带上。下午无事,带上几个侄儿男女走出村外,顺着小路从她们旁边的田埂上经过,姑娘们趁机出击,伴随着一声声“给你吃个梨”的喊声,将沾满泥水的稗团花直冲我们抛打,甜美的笑声久久飘荡在田野中。

时至十月,中秋放假,徜徉在机耕路上,金风送爽,谷香细细。凤羽河畔稻浪翻滚,农人荷锄开沟,挥镰割谷。河边通往乡间的田塍上,童幼携壶浆,老妪送饭忙。稻田中,惊飞的秧鸡在割倒的稻行上四处奔跑,秋阳下,北归的阵雁在蔚蓝的天空中向南缓缓飞翔。雁群飞得不高,能听得到雁翅扇动的“呼呼”声,看得见大雁长伸的脖子和双脚及扇动的翅膀,在头雁的引领下,雁群忽而排成“一”字,忽而排成“人”字,“嘎嘎”的鸣叫声清脆悠扬,引得田里割稻的人们驻足仰头观望,目送着雁行消失在苍山云弄峰花甸坝的上空。河边的村寨里,农家的房檐上挂满了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红艳艳的辣椒,浑圆的大南瓜堆满了院中的墙角和台坎。

大自然真是一个伟大神奇的艺术家,家乡凤羽河畔的人世风景千遍万遍也看不够。入冬,虽说是霜摧雪打,但凤羽河两岸依然一派勃勃生机。我仍喜欢游走在河边,尽享凤羽河畔空旷寂廖的感受。

苍穹下,矫健的雄鹰展翅翱翔,叫声悠远,锐敏的双眼俯视凤羽河边美丽的景致,仿佛在寻觅动听的歌声。堤岸上,成排的冬杨柳叶片经霜变红,如同一把把温暖的火炬,在湛蓝的天宇下霍霍燃烧,灿若美丽的云霞。河畔的水田和湿地里,成群的大雁悠闲自在地在觅食田螺和鱼虾,冬天的太阳暖暖的,雁群时而振翅起舞,时而引吭高歌。河边的田野中,麦苗已绿荫如盖,随风贴地飘拂,蚕豆、油菜已破土抽芽,肥厚的新叶在暖暖的冬阳下闪着绿光。果园里又是红梅吐艳,暗香袭人,与罗坪山顶的皑皑瑞雪相映成趣。爆竹声声,沿河村寨里有人家在树新房,接新娘。

凤羽河美化了凤羽的四季,也丰富了凤羽人的生活。河中除了有大量的鱼虾外,聪明的凤羽人还利用河床的坡度,沿河修建了许多水碓、水磨、水碾和油榨房,构成了乡间独特的景观。打完油菜,人们背上凤羽特有的老品种油菜籽,到油榨房中用传统的方法榨上三五十斤菜籽油;麦收时节,人们将晒干扬净的小麦用石磨磨成又细又白的麦面;秋收结束,人们用石碾把稻谷碾成白花花的大米;年关将至,人们用水碓把本地老品种糯米打成糯米面……

啊,凤羽河,故乡的河,我心中的河!如今,我远在他乡,虽然山阻水隔,但忘不了,凤羽河畔岸柳牵衣拂面的画意,少妇捣衣戏水的诗意!还有水车拍打水碓的叮咚,石磨磨面飞转时的轰鸣,油榨房里榨床上挥锤时的号子,菜花丛中蹁跹起舞的彩蝶,稻海上空振翅南飞的雁群……

每当徜徉在西洱河边,流连于叶榆泽畔,总看见凤羽河的浪花投我以亲切的欢笑。回望点苍,白云悠悠西去,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万树梨花开茈谷

阳春三月,乡柳如烟。当洱海源头的茈碧湖畔开满如火似霞的木瓜花时,在一个夜雨初晴的周末,我携妻带儿回到了热水城这片神奇的故土,饱览了梨园村万树梨花开茈谷的美景。

梨园村在洱源茈碧湖的北岸。当我们弃船上岸时,只见三面环山的一个山谷平地里,方圆十里绝无杂树,万树梨花竞相开放。放眼望去,仿佛是九天洁白的云朵飘落人间,又像是白家姑娘晾在湖边的一匹素锦。走进梨园就走进了花海。无边的梨树,茵茵的草地,我们的心都醉了!这里的梨树疏密有致,每一棵都有几人合抱粗,估计树龄都有百年以上。但也许是有湖水的滋润,每一棵梨树都枝条繁茂,满身挂花,在蓝天的映衬下,一树树梨花显得格外洁白晶莹。我观赏过剑川甸南的梨园,它们也大都是百年老树,但因为远离剑湖,所以梨花没有这儿的润泽;我参观过漾濞秀岭梨园,它们也花繁叶茂,但树干一色的碗口粗大,所以没有这儿的原始古朴。身处于这晶莹的世界,观赏着这无边的花海,我才深感中葡艺术家协会主席叶培荣先生“花是故乡好”诗句的真谛。走到梨园深处,我们停下来小憩,淳朴的白族老乡操一口浓浓的乡音热情地接待我们。他们给我们端来籽粒饱满的葵花籽,酸甜可口的泡梨,我们一边嗑着葵花籽,一边品着泡梨,心中有说不出的快感。更为有趣的是:春风过处,洁白的梨花瓣四处飘落,有的歇在我们的头发上,有的钻到我们的脖颈间,整个梨园弥漫着梨花洁净淡雅的芬芳,连空气也如同凝脂般地掠过我们视觉的空间。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此刻,梨园散发的醉人感染力让我们这些久居矫饰盛行城市有些麻木的心复归于田园,感受到那种亲合泥土、拥抱自然,歌吟平凡生活的最质朴,最真切的美!

小憩片刻后,我们且观且行,徜徉在花海之中。当我们走到一棵挂有“梨园农家庄”牌子的大梨树前时,巧遇剑川石宝山歌会的“歌后”李宝妹在那里唱白族调。碧绿松软的草地就是舞台,大片的梨花就是布幕,没有道具,没有化妆,只有搭档姜中德胸前挂着一把龙头三弦。在场的游人和附近村子里的老大妈及村童就是观众,大家席地而坐,尽享“歌后”美妙朴实的歌声。一切都充满质朴,一切都回归自然。在古朴幽远的三弦声伴奏下,“歌后”即兴唱调,她祝游客愉快,愿老者安康,幼者幸福,赞梨园春色,颂乡民勤劳。一曲终了又来一曲,掌声歌声不绝如缕,飘到湖上,挂在树梢,久久不散。那种如同陈酒的乡音乡情,真的把我们深深地感动了!

梨园村环山临湖,环境清幽、风光旖旎。据说是明洪武年间邓川知州阿土司的一支后人迁徙而来,至今已发展成为百户小村。但由于交通不便,远离县城,长期以来被称为与世隔绝的 “世外梨园”。而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开放,在政府部门的关怀下,这里成为人们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老乡们开游船、办饭店,生活一天比一天红火。是啊,一夜春风来,千树梨花开!时代的春风吹到哪里,哪里就会莺歌燕舞,草绿花红。我们漫步在梨园中,只见园中的小溪落满花瓣;紫燕在溪边衔找油油的芹泥;鸭群在溪边晒着暖暖的春阳;大公鸡带着鸡群悠然地在梨树下的草地上觅食;初生的小马驹在肥壮的母马身边撒欢;老水牛静卧在树荫下反刍。整个村子百十户人家,全掩映在洁白的梨花丛中,青瓦白墙、竹篱茅舍、鸡犬相闻。各家的菜地里:蜜蜂在油菜花中采蜜;彩蝶在豌豆花上起舞;碧绿的春韭;成排的豆荚。身处其间,真的就像来到了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那天巧逢农历二月十五,可谓花好月圆,正是月下赏梨花的最佳时机,便干脆于晚餐后在梨园中的“世外梨园”小店里住下。

入夜,皓月东升,皎洁的月光洒满梨园,我们在梨园的曲径上的花下步月,花影匝地、湖风送爽,醉袖迎风,如置仙境。倦了便斜依在院中小池边古柳下的秋千里悠悠晃荡,静赏月华下梨花那粉淡香清的玉容风姿。香雪撩人,琼花照影,看到圆月徘徊在园墙之上,竟想起“笼月倚墙东”“太真吹玉笛”的情景。不觉轻吟“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月光下,梨花那不被风尘所染的怡情之神真令人动容。纤尘不染的梨花洁白晶莹,使人忘却了都市喧嚣所致的迷惘与郁闷。

六村七岛俏西湖

柳堤桥洞、苇篱茅舍,村落散居于柳屿之上,菜畦漂浮在碧水中间。水清若玉、波澄似镜,如一幅水气未干的水墨画,铺展在苍山云弄峰北侧的高原水乡洱源,这就是邓川历史上有名的“烟渚渔村”右所西湖。

春末夏初,我带师范生到洱源右所西湖边上的右所小学去实习,工作之余,尽情饱览了六村七岛俏西湖的美景。西湖汊港交织,湖村相连。这里没有面石砌成的堤,没有水泥筑成的岸,没有凉亭水榭,没有快艇拖轮。一切天生地就,到处充满自然、和谐的气息。当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被这里的湖光山色所迷醉,曾赞叹:“莲芜为畦,植柳成岸,结庐其上,汀港相间,曲折成趣。深处则旷然展镜,夹处则窅然罨画,翛翛有江南风景,而外有四山环翠,觉西子湖又反出其下也。”

西湖人真有福气,家都住在散布在湖中的小岛上,房子大都是红沙土摏墙,山茅草盖顶,楼上楼下用芦苇笆隔墙,既透风,又轻巧。每个岛上20多户人家,都是单家独院,土地紧俏,院子极小,没有围墙。靠路的一边有疏疏的篱,临水的一面有密密的树,都遮遮掩掩藏在柳树丛中,远远望去,湖中的六村七岛就像一块块漂浮在湖中的绿宝石。由于小岛在湖中,地皮软,长年累月,屋基总有点下陷,家家的房子多少都有点倾斜,不过看上去没有危险的感觉,衬着四周的弯柳斜巷,反而如速写画一样自然。

虽说是湖中有六村七岛,但岛与岛之间相隔不远,岛上的人对话听得明,招手看得见,因为岛外四面环水,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所以,每家都有两三条大小不一的船。这些船都是选用上好的凤羽楸木制做的,有的加了个苇笆的小舱,有点像江南水乡的乌篷船,都斜揽在自家门口水边上的古柳上。平时还借东西、串门子聊天、走亲戚、赶集,一般用木桨划的小船;捞海肥、运粮食、婚丧嫁娶,便用长竹竿撑的大船,来往自如,很是方便。教学实习时,实习生去家访,多数情况下就是划着小船去的。

西湖是个淡水湖,岛上可以住人养畜,湖中还有鱼棚、长堤。鱼棚用干芦苇盖的,大都架在柳树上,可以俯视整个湖面。长堤上长满红水柳,枝繁叶茂,有韧性,根系极发达,盘根错节的根上面铺了层碎石沙土,成了可容一人通行的小道。小道由水柳交织的根支撑着,有的地方如浮桥,人走在上面还有点晃荡;有的地方已被湖水淹漫,间隔着垫了几块片石。柳很密,远处只见一道柳堤,看不到人。这是一条岛上通往湖外的唯一去路,但为了防止春雨断桥以及便于湖中船只往来无阻,柳堤中间也偶有一两处便桥。有的是一根横木,有的是一条青石,桥不长,只供一条船通过,桥不高,船过桥下时撑船人要放平撑竿,俯下身子。桥畔浅水处还置一两块条石,时见岛上的女人在上面捣衣洗菜,极有情调。

湖中除了柳树外,还有成片的芦苇、蒲草,里面水道纵横,星期天,我与学生一道在湖中荡舟赏景。船至其中,苇叶沙沙,鸣禽聒聒,还有点白洋淀、沙家浜的味道。加上湖底有许多鱼虾、螺蟹,西湖又是水禽栖息的天堂。西湖的水很清,若在如镜的湖面荡一叶扁舟,可见斑斓的阳光射到水底,船过之处,油油的青荇顺桨招摇。湖面上有的地方还漂着一片片菱角、海菜花,可以随手采捞,湖风送爽,清香扑鼻。穿过石桥水港,绕过小岛沙汀,时见成群的浴凫浮游在湖面,这些优秀的水上运动员,如西湖人一样热情好客。当看到有船过来时,有的调皮地将头一猛子扎到水里,又从老远的地方冒出水面;有的张开双翅,伸着红色的蹼在水面上飞快地滑翔,激起一道道银色的水链,向人们展示它们的运动绝技,总博得游人的一阵阵赞赏。湖边的浅水处还有成片的荷田,若是夏天,水涨草密,小舟不慎误入藕花深处,则芙蓉向脸,还会使人忆罗裙、怜芳草,惊起三三两两鸥鹭款款飞翔。

西湖神韵 杨焕英/摄

西湖人家住在湖中央,土地少,以捕鱼捞虾为主。不过靠村的湖里却有许多菜地,一畦畦高出水面,这都是西湖人在浅水处硬是做填出来的。因为湖里有极茂盛的水草,当地人叫海肥,人们一船船捞来填埋在菜地里,肥料足、水源好,所以菜长得非常好。西湖的萝卜又白又大,红皮蒜更是远近闻名,市场上很好卖。此外,还有矮脚波菜、大白菜、窝苣、芫荽、香葱,应有尽有。每年春夏天,一块块碧绿的菜地漂浮在湖面,每块中间都是几米宽的水道,人跳不过去,只有划船才行。菜地里,莱菔花在太阳光下显得更加美丽,一对对白蝴蝶在豌豆花上飞舞,偶有几株留着做菜种的大白菜正抽苔开花,蛋黄色的花球在周围蒲苇的映衬下,非常鲜艳,清凉的湖风中夹杂着野蔷薇花的香味,很是舒服。

傍晚,是菜地里最热闹的时候。我常喜欢来到湖边散步,观赏沿湖风景。总看见每当夕阳将从湖西边的覆钟山顶落下时,岛上的人们便三三两两撑着小木船到菜地里浇水。浇菜的小姑娘最好看,一个个芦杆样的身材、红扑扑的脸蛋。上身穿浅蓝色士林布紧身姊妹装,袖管又短又窄,外罩镶花边的红金绒领褂,卷着裤脚,腰间系一块不过膝的超短绣花白围裙。她们一边和对面菜地里的邻居对话,一边不断地挥着长杆瓢,将一瓢瓢清清的湖水均匀地泼洒在菜畦上。姑娘们浇园的每一瓢水在碧绿的菜地上面划出一道银色的弧线,在夕阳下变成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此刻,岛上炊烟缠树,堤畔妇人呼儿,村口母牛唤犊。湖中渔人还泛泛、凫鹭晚悠悠,景色如诗似画。

最喜东湖行不足

东湖在素有“高原水乡”的洱源右所东边,其间星点农舍,四围平畴千顷。暑假期间,我到东湖边上的振戎中学给洱源县的教师培训 《走进新课程》,有机会徜徉东湖。东湖美,最美是夏天。

难得有机会几天吃住在东湖边上,夜雨初晴的早晨,特地在早课前起了个大早,尽享东湖良辰美景。行至湖畔,但见乳白色的雾把十里荷乡盖得严严实实,待到灿灿的朝阳从东山升起,七彩的云雾才恋恋不舍地吻别稻田和荷塘,丝丝缕缕,若凝若聚,似飘似散,有的升腾在半空,有的缠绕在树梢。阳光下,晶莹的露珠在草尖和稻叶上闪亮,碧绿的荷叶上如抹了一层粉白的霜。茵茵草地上,随处可见一头头黑白相间、毛色发亮的荷兰牛甩着长尾,在寻觅带露的奶浆草,初生的花牛犊脖子上系着一道红布条,不停地在妈妈旁边蹦来跳去。晨牧的白族老汉一边吸着烟斗,一边用手里的蒿草拍打着牛身上的蚊蝇。太阳升到离山顶两尺来许,在村舍通往收奶站的田间小道上,时见体态婀娜的白族村姑头系红毛线,身着红领褂白衬衣,腰系齐膝的花边短围裙,挑着散发着乳香的鲜牛奶,扁担悠悠,步履轻盈,像一只只优美的丹顶鹤。

东湖是荷花之乡,我来时正是湖中万亩荷花争奇斗艳之时,便常常在课余时到湖边观赏“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的景致。

中午,阳光灿烂,天空中白云舒卷自如,飘飘忽忽,一朵朵如同刚刚绽放的大棉桃,更使那瓦蓝瓦蓝的天空显得蓝宝石般的艳丽。东湖水草肥美,十里荷乡的荷叶长得浑圆碧绿,荷花开得艳丽无比,荷塘花叶相杂,高低错落,袅袅娜娜,挤挤挨挨,无边无际。身临其境,心想:宋代大诗人杨万里能吟咏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佳句,莫非也来过东湖?有时,密密的荷塘深处会飘来几声粗朴的民歌,那是村姑们划着尖头的蚱蜢小木舟在摘采莲蓬鲜菱,你才方知“闻歌始觉有人来”就是此时此景!

东湖西边,良田千顷,一色的稻田齐刷刷地在扬花吐穗,极目远望,如同美丽的大草原。田间有纵横的水道,深水处河泥肥力足,莲藕茨菇长得非常茂盛,粉色的大朵荷花和白色的茨菇小碎花相间。浅水处平铺着开紫花的水葫芦和开黄花的睡莲科浮萍交织,煞是爱人!

阳光暖暖的,田野静静的。蓝色的翠鸟和长尾的水雀在水道中翻飞,玩倦的红蜻蜓在小荷的尖角上晾晒透亮的翅膀,农家的鸭群参差歇息在河道上,有的用嘴细细地梳理着羽毛,有的扑展着翅膀抖落满身的水珠,有的把红嘴藏没在翅膀里在静静地歇息。

欲话说:谷子打苞正要雨。虽是阳光明媚,有时却突然飘起淅淅沥沥的太阳雨来,当地的百姓管这正午的雨叫谷花雨。好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这雨极似春雨,但无斜风,也没有沾衣欲湿之感。几只乳燕毫无顾忌,乘势翻飞在旷亮的稻田上空。更为奇妙的是:蒙蒙烟雨之中,还有三两垂钓者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腰系鱼篓,点缀于桥旁柳畔,更是别有一番景致。这时常常是西边出太阳,东边下细雨,阵雨一过,一道七色彩虹横贯于西湖和东湖之间的天空,又是难得一见的东湖奇观。

傍晚,夕阳吻别弥苴河长堤上的古树,慢慢滑落到天马山文笔塔背后的松林中,余晖染红了村落田野,绿烟茏罩着苇池荷塘,四乡八营的农舍上空炊烟如缕,偶尔从村巷中传来一两声母牛唤犊的声音,三三五五的白鹭悠然地在广漠的稻田上空缓缓地飞翔。漫步在荷池苇塘边上,细听鸣禽唱和,晚风徐来,谷香细细,毫无暑热之感,舒畅无比!

东湖,一幅绝美的山水画!一首绮丽的田园诗!它在殷情地呼唤远方的客人,光临这片希望的田野,来这里感受莲中荡舟、溪畔垂钓、林间烹鱼、田间观鹭的美景。

猜你喜欢
清源
In situ quantification of NO synthesis in a warm air glow discharge by WMS-based Mid-IR QC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怡清源”黑茶包装设计
2019年第四站冠军揭晓
“一根筋”的古清源
“一根筋”的古清源
游日月潭(通韵)
“一根筋” 的古清源
求电场强度的新方法お
围棋神童吴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