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方式对‘农香优67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2016-12-21 00:40朱子亮朱旭东周清明袁迪仁
作物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乳熟期主茎粒数

朱子亮,周 剑,朱旭东*,赵 菊,周清明,袁迪仁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长沙 410128; 2 衡山县农业局,湖南衡山 421300)



育秧方式对‘农香优67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朱子亮1,周 剑2,朱旭东1*,赵 菊1,周清明1,袁迪仁2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长沙 410128; 2 衡山县农业局,湖南衡山 421300)

为探索‘农香优676’大面积生产适宜的育秧方式,2014年在湖南衡山和浏阳采用直播、育秧盘旱育抛秧和润湿育秧移栽3种方式,对‘农香优676’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香优676’采用湿润育秧栽培方式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多,千粒重大,实际产量最高,其产量达10 131.75 kg/hm2。

水稻;育秧方式;产量;农艺性状;农香优676

秧苗素质与水稻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育秧方式对秧苗素质有较大的影响。为摸索不同的育秧方式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前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张家洪等[1]探索了‘金优990’适宜种植密度和育秧方式,认为‘金优990’采用旱育秧方式产量最高。刘丹等[2]对‘陵两优942’的地膜水育秧、旱育秧和软盘育秧几种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地膜水育秧产量最高,旱育秧次之,软盘育秧产量偏低。曾杰等[3]研究了‘五优308’不同育秧方式和不同秧龄对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认为‘五优308’作晚稻应选用塑盘育秧方式育秧、秧龄20 d左右。

‘农香优676’是湖南农业大学选育出的三系杂交中稻组合,于201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已在湖南省大面积推广,一般产量达到9000 kg/hm2左右。为探讨其最适宜的育秧方式,发挥其产量潜力,笔者对‘农香优676’的育秧移栽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三系杂交中稻组合‘农香优676’。

试验时间与地点:2014年设在衡山县开云镇金龙村和浏阳市沿溪镇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

试验设计:试验设直播、育秧盘旱育抛秧和湿润育秧移栽(移栽规格为16.7 cm×26.7 cm)3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为60 m2,3次重复。其他栽培管理措施按当地高产栽培模式进行。

取样方法:在分蘖盛期和乳熟期每个小区选代表性植株10株,分别用SPAD502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和叶面积测定仪测定主茎倒三叶的叶绿素SPAD值和叶面积;收割前每个小区中间取两点,每点20蔸计数有效穗数,每个点取与20蔸平均有效穗相同穗数的样品1蔸,在室内进行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考查。每个小区实收20 m2,晒干称重,折算成单位面积实际产量。

数据处理:采取Excel和DP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点、不同育秧栽培方式‘农香优676’的表现

三系杂交中稻组合‘农香优676’不同的育秧栽培方式在不同试验地点内重复间的差异不显著,两个试验点间株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实际产量等7个性状不同地点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千粒重在地点间差异不显著。不同育秧方式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表1)。说明不同地点‘农香优676’的表现有所不同,不同育秧栽培方式间存在差异,因此,完全有可能筛选出‘农香优676’在不同地点适宜的育秧方式。

表1 衡山和浏阳两地不同育秧移栽方式试验综合方差分析表Table 1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different seedling transplanting tests in Hengshan and Liuyang

2.2 不同处理间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

衡山试验点在分蘖盛期湿润育秧主茎倒三叶叶面积分别比旱育抛秧和直播多3.79 cm2和7.04 cm2,多5.64%和10.48%,叶绿素SPAD值分别高0.31和0.65,高0.76%和1.59%;乳熟期湿润育秧主茎倒三叶叶面积分别比旱育抛秧和直播多5.35 cm2和15.12 cm2,多2.41%和6.82%,叶绿素SPAD值分别高0.81和1.61,高2.45%和4.86%(表2),且主茎倒三叶的叶绿素SPAD值都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实际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分蘖盛期和乳熟期主茎倒三叶的叶面积和叶绿素SPAD值越大,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越多,实际产量越高。但分蘖盛期和乳熟期的倒三叶叶面积和叶绿素SPAD值与结实率和千粒重呈负相关,且分蘖盛期的倒三叶面积和SPAD值与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乳熟期SPAD值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表3),说明分蘖盛期和乳熟期生长过于旺盛将导致结实率降低,千粒重减小。因此,湿润育秧在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3个性状上表现最好,实际产量最高,但结实率最低,其实际产量比其它2种育秧方式极显著增产。旱育抛秧在结实率性状上表现是最好的,其它产量主要性状也较好,所以实际产量虽比湿润育秧极显著减产,但比直播极显著增产。直播虽然千粒重最大,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等主要产量性状都是最低的,所以产量最低 (表4)。综合来看,在衡山点三系杂交中稻‘农香优676’以湿润育秧移栽最好,其次是旱育抛秧。

浏阳试验点在分蘖盛期和乳熟期也都是湿润育秧主茎倒三叶的叶绿素SPAD值最多和叶面积最大 (表3),在分蘖盛期湿润育秧主茎倒三叶叶面积分别比旱育抛秧和直播多0.42 cm2和2.89 cm2,多0.61%和4.17%,叶绿素SPAD值比旱育抛秧和直播高0.41和2.79,高1.18%和8.02%;乳熟期湿润育秧主茎倒三叶叶面积分别比旱育抛秧和直播多1.82 cm2和25.07 cm2,多1.08%和14.86%,叶绿素SPAD值分别高0.17和1.79,高0.57%和6.01%(表2),且分蘖盛期倒三叶叶面积和乳熟期叶绿素SPAD值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分蘖盛期主茎倒三叶叶面积越大,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越多,千粒重越大,实际产量越高;除乳熟期叶绿素SPAD值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相关不显著外,分蘖盛期和乳熟期主茎倒三叶叶绿素SPAD值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3),说明分蘖盛期和乳熟期主茎倒三叶叶绿素SPAD值越大,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越多,千粒重越大,实际产量越高。因此,湿润育秧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最多、千粒重也最大,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也较多,所以实际产量最高,比其它育秧方式极显著增产;育秧盘旱育抛秧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最多,结实率最高,但与湿润育秧比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少,千粒重低,所以实际产量比湿润育秧极显著减产,但比直播极显著增产 (表4)。综合来看,在浏阳点也以湿润育秧栽培方式最好,其次是旱育抛秧。

表2 主茎倒三叶叶面积和叶绿素SPAD值Table 2 Top leaf area and chlorophyll SPAD value of the main stem

表3 主茎倒三叶叶面积和SPAD值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相关系数Table 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with the leaf area and SPAD value of the main stem

表4 不同育秧方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比较Table 4 Comparisons among the yields and agronomic traits of different seedling raising methods

(续表4)

3 结论与讨论

前人在水稻育秧移栽方式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张家洪等[1]认为‘金优990’采用旱育秧方式产量最高;刘丹等[2]对‘陵两优942’的地膜水育秧、旱育秧和软盘育秧几种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陵两优942’地膜水育秧产量最高;曾杰等[3]认为‘五优308’作晚稻应选用塑盘育秧方式育秧。本研究在衡山和浏阳两地的结果表明,‘农香优676’作中稻栽培,最适宜的栽培方式是湿润育秧栽培,采用湿润育秧栽培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多,千粒重大,实际产量最高。其次是旱育抛秧栽培。直播栽培方式不太适宜,主要原因是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少,结实率较低,千粒重也较低,导致实际产量低,不能充分发挥‘农香优676’的产量潜力。

[1] 张家洪,谭美林,罗招等,等.不同密度与育秧方式对金优990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4(1):16-16,21.

[2] 刘 丹,唐建平.不同育秧方式对陵两优942栽培及产量的影响[J].科学种养,2015(5):180-181.

[3] 曾 杰,夏园园,钟修洪,等.不同育秧方式和不同秧龄对晚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2):57-58.

欢迎订阅2017年《中国稻米》杂志

《中国稻米》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协办的全国性水稻科学技术期刊,兼具学术性、技术性、知识性、信息性等特点。2014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首批学术类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还荣获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技术类一等奖、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等奖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统计,《中国稻米》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0.633。适合我国水稻产区各级技术人员及农业与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科研教学人员和稻农阅读。本刊为双月刊,标准大16开本,单月20日出版。每期定价10.00元,全年60.00元,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码:32-31,国内刊号:CN33-1201/S,国际统一刊号:ISSN 1006-8082。欢迎新老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也可直接汇款到本刊编辑部订阅。E-mail:zgdm@163.com,网址:www.zgdm.net,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桥水稻所路28号, 邮政编码:311400,电话(传真):0571-63370271, 63370368。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eedling Raising Methods on the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of ‘Nongxingyou 676’

ZHU Ziliang1,ZHOU Jian2,ZHU Xudong1*,ZHAO Ju1,ZHOU Qingming1,YUAN Diren2

(1 College of Agronom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uthern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Grain and Oil Crops,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2 Agricultural Bureau of Hengshan County,Hengshan,Hunan 421300,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ppropriate seedling raising method of ‘Nongxingyou 676’ for field production,direct seeding,tray seedling-broadcasting and wetting seedling transplant were compared in a field experiment. The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of ‘Nongxingyou 676’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ore number of productive ears on unit area for wetting seedling transplant,the total grains and the full grain per ear were the most,the thousand seed weight was the largest,and the yield was the highest,reached 10 131.75kg/hm2.

rice;seedling raising method;yield;agronomic traits;Nongxingyou 676

2016-03-29

朱子亮(1990-),男,硕士研究生,Email:295139647@qq.com。*通信作者:朱旭东,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稻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Email:zxdzhaoju@126.com。

湖南省科技项目(2013TP4036)。

S511.043

A

1001-5280(2016)05-0512-04

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16.05.07

猜你喜欢
乳熟期主茎粒数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不同收获期燕麦青贮品质分析
秸秆还田与灌溉方式对春玉米根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YD 4899的选育及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饲用小黑麦在济源地区的刈割期及刈割次数研究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攀西地区冬闲田种植晚熟型燕麦的最佳刈割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