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2016年第28期刊文谍战片成了个筐

2016-12-21 12:55韩松落
人民周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谍战盗墓偶像剧

韩松落

《环球人物》2016年第28期刊文谍战片成了个筐

韩松落

武侠、奇情、冒险、偶像剧,原来类型剧里所拥有的元素,在新的类型剧里一点都不缺,一旦发现了这点,观众就和电视剧制作者达成了默契。不过在笔者看来,莫不如武侠的归武侠,谍战的归谍战。

在近10年的电视屏幕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谍战片。

这种来势汹汹,曾让影视业人士担心它的热度会被透支,但《胭脂》《麻雀》的出现,却又打消了这种疑虑,紧随其后的,还有电影版的《新冰山上的来客》和《新保密局的枪声》。在这种热度影响下,一些原本和谍战关系并不密切的题材,也在向着谍战靠拢。

不过所有这些谍战片,却并不让人感到陌生。持续了10年的谍战片浪潮,到底是横空出世前无古人,还是在复古基础上的创新?

194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无形的战线》,讲述东北解放后,公安机关与国民党特务的斗争,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反特电影。此后,它的故事模式一再被沿用,片尾打出毛主席语录:“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他们必然地要和我们作拼死的斗争,我们决不可以轻视这些敌人”,这成为此后反特片的指导思想。

整个上世纪50年代,直至60年代初,各大电影厂争相拍摄反特片(有时被称作惊险片),形成反特片的第一次浪潮。“文革”过后,反特电影浪潮再度出现。反特片其实就是谍战片的前身,两次反特片浪潮,则为谍战片在内容、模式、审美心理上做好了准备。

大的变革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反特片开始向谍战片演变,最显著的变化,是故事的时代背景被放在了1949年前,从《狼行拂晓》里的侵华初期中日远东情报战,一直到《北平合谈》里解放前夕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到了新世纪,即使是《无悔追踪》《誓言无声》《数风流人物》这种把年代放在1949年之后的谍战剧里,情节和人物性格也更加立体。在进一步丰富我方特工和情报人员性格的同时,开始为潜伏的特务赋予人性内容。双方的正邪身份,被职业身份所替换。

2005年的《暗算》之后,谍战片更是大量出现,但却渐渐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去:特工们总是过分富有人性,反面人物愈加立体鲜明。直到《潜伏》和《悬崖》,甚至淡化了谍战色彩,到了被当作职场教育片的地步,屡屡被拿来举例解读职场厚黑学。这种变化是发生在更为大众的电视屏幕上,显得更耐人寻味。

其实,谍战片和抗日剧一样,是用谍战和抗日的框架,装进去更丰富的内容。在政治正确之余,它们完全可以是经过改装的宫斗、武侠、奇幻、职场,乃至青春偶像剧:奸妃换作特务头子,武林邪恶势力改成皇军,武林秘籍变成志士名单,英雄成长历程满满的都是青春热血。

同理,如今风行的盗墓题材也是这个路数。盗墓小说要改编成电视剧,恐怕很难通过,但如果把盗墓改成寻宝,盗墓人改成为筹措抗日经费而卧底的寻宝小分队,“粽子”改成日本鬼子,故事完全讲得通,观众也一样看得津津有味。

武侠、奇情、冒险、偶像剧,原来类型剧里所拥有的元素,在新的类型剧里一点都不缺,一旦发现了这点,观众就和电视剧制作者达成了默契。不过在笔者看来,莫不如武侠的归武侠,谍战的归谍战。

猜你喜欢
谍战盗墓偶像剧
美甲店女孩
埃及迷妹 为中国偶像剧痴狂
AI谍变
真实的盗墓,是这个样子的……
盗墓黑历史上最有名的摸金校尉们
沈安娜:按住蒋介石脉搏的谍战玫瑰
DECODING A SPY SAVANT
DECODING A SPY SAVANT
中韩泰的偶像剧对比
OF TOMB S,TRAPS&THE INTREPID 盗墓口语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