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绥中县明代野长城到底是遭遇了“修缮工程”还是被十足毁坏,此前一直有争议。最新的媒体跟踪报道,揭露了更多的信息,比如所谓修缮中使用了长城修缮中严禁使用的水泥,修缮方案的细节没有报批,属于违规上马。这段野长城基本是毁了。
而就在调查对文物部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文物工作者利用社交媒体发出了别样的意见,认为文物修缮是专业性极强的问题,不容媒体及大众盲目干涉。实际上,野长城在经过700年存在后,被文物管理部门“抹平”在群山峻岭之间,其动机只能归结为经济利益。该“修缮工程”每米造价接近一万元恐怕才是文物部门无可抵赖的事实,所有拿程序、拿专业性掩护拙劣修缮效果的,其实都是要回避钱的问题。
文物保护确实需要专业性,但专业性服务服从的是历史遗存的文化价值。如果用专业性毁坏文物的历史意义,这样的专业性就是本末倒置,文保工作者应该反思,何来自骄的底气?野长城遭到以修缮名义的毁坏,根本上不是专业性多与少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文化素养的问题。
——令狐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