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报纸存亡”困局的哲学破解

2016-12-20 09:57赵强
中国记者 2016年4期
关键词:德宏困局报纸

赵强

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早在十年前宣称: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桶——从此,报纸就消失了。

同样忧心忡忡的,还有日本知名报人中马清福、美国媒体文化研究尼尔·波兹曼等人。前者在全球性的报业困境中为报纸寻求“活路”;后者甚至连这点儿审慎的乐观都不愿意保留,而是用沉郁的笔调宣称。当“新闻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带来多少笑声”之时,我们的文明终将堕入深渊。这种种末日预言,混杂着对新媒体时代整体文化形态的严厉批判、深刻反省,也不断印证并强化了我们的现实感受。然而,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终结”“死了”“行将消失”等等,都应该被看做只是一种提问的方式而已,它远非我们经过严肃思考所找到的答案——这是孙德宏新著《新闻演讲录》(海豚出版社,2016年)所彰显的学术信念。

在<新闻演讲录>所收录的多次学术演讲和谈话中,孙德宏延续了他讨论和建构新闻美学的一贯学风,抽丝剥茧,孽肌分理,引导读者渐次抵达报纸,乃至整个新闻传播所面对的“生死之门”。不少人提出。报业困境源自新媒体异军突起带来的剧烈冲击。的确,我们已迈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仪就中国而言,数以亿计的网民每日提供近300亿条信息。这是一种远远超出了人的认识、把握能力的信息景观,它似乎具备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崇高”的双重性格:在数量上无限的大,在冲击力上无坚不摧。然而在孙德宏看来。这种自媒体的狂欢,及其衍生的人造崇高的信息景观,并不足以令报纸陷入绝境——从根本上说。报纸为受众所提供的新闻乃是一种精神产品,只要人们对这种精神产品的需求还在,新闻传播就依然有生存的动力。也就是说,自媒体的崛起有可能冲击的只能是传统新闻传播的行业、媒介和技术壁垒,却不能将公众对“有价值的新闻”的渴求冲刷殆尽。

那么,新闻传播的当下危机又源自何处?孙德宏认为,危机源自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内在性困局,这种内在性困局的关键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地遗忘,逐渐地抛弃了新闻的本质”。何谓“新闻的本质”?与我们司空见惯的从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规律”的讨论入手不同。孙德宏认为在封闭的学科框架内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回到本体论的维度展开哲学思考。他依据沉浸报业现场二十余年的经验积淀与学理反思,将“新闻的本质”这一问题上升到现代性精神生活的层面。新闻传播在立足于具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应该超越简单的功利判断,将“关注入的生存状态”“正视人的物质需求”“重视人的精神存在”和“肯定人的尊严”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从这种理论的洞见出发,我们就能发现当前新闻传播领域的种种乱象和弊病,恰恰在于对“人是目的”这一现代价值的背弃:新闻传播不论从事实辨析还是呈现方式上,都越来越趋近于源源不断地制造那些满足人的追新逐异心理,身体欲望和感官愉悦的信息,就像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描绘的那样。“娱乐”正在凸显为我们这个时代“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孙德宏则指出,在“娱乐”的宰制下,我们把新闻变成了一种“围观”、一种“八卦”。某些新闻产品的创造者变成了迎合市场的机器,精神产品的创造变成了简单的物品制作。

孙德宏延续了他此前著作《新闻的审美传播》中的思考,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实现新闻的审美传播”的主张。面对这一观点,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当前的新闻传播还不够审美化吗?不断涌现的“深度报道”越来越讲究编创和行文的技巧;日益流行的“热点时评”正在义无反顾地“语不惊人死不休”;甚至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也越来越迎合受众的“胃口”……而在孙德宏的眼中,凡此种种皆属于技艺、功能性的审美化,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传播。要从“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层面上实现,正是“人是目的”:新闻传播应该在“真”和“善”的原则下,通过“形式的合规律性”完成自我的身份确认,将审美惊奇感内化为新闻文本的固有品质,进而实现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作者深植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传播的审美取向流变的现实。经由康德、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启迪,所达到的理论高度。可以说,如此深入的理论思考,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尚不多见。孙德宏藉此,与那些津津乐道于“终结论”、沉迷于媒介狂欢,而对新闻传播作不及物的批判之语的研究者保持了距离。恰恰是这种距离,使得我们破解“报纸存亡”乃至整个新闻传播的困局,有了更加清醒而坚定的认识和把握。(作者是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德宏困局报纸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共饮一江水葫芦丝独奏
报纸
中小银行外币清算困局与应对
Trouble I’m In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