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
【摘 要】在声乐表演当中,有着演唱方式与风格流派分类的不同,在20世纪后期,“跨界”现象把这些有着差别的流派进行了融合,同时让创作与表演声乐作品的形式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声乐跨界延长是音乐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它包含了时代的元素,能够促进音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对声乐跨界进行相应的研究,希望能给声乐艺术的唱法跨界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声乐;艺术;唱法;跨界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60-01
跨界音乐(Crossover),从英文的字面上来看,它代表着融合与创新,改变原本艺术中的规则,朝着更加具有个性及意义的方向进展,让艺术的空间得到扩大,给人们更加丰富的选择。当前社会也在变得更加多元化与艺术化,任何事情的发展都要有科学的方式来完善,声乐艺术也是如此。声乐艺术当中的跨界是改变传统的演唱模式,融合新的内容。在这其中,美声、民族与流行唱法的融合是最为明显的。
一、跨界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背景
跨界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内外两个方面。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属于外部原因,而声乐艺术的发展是内部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声乐艺术表现方式与演唱方法的进步,不仅有音乐人注重对某种唱法的演唱风格进行创新,同时还有很多音乐人注重同时运用不同唱法与表演风格的融合,这就让声乐艺术的跨界诞生了。它的产生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审美的需要,符合当前声乐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它除了能够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外,同时,在声乐艺术唱法跨界持续的融合与创新当中,让声乐艺术的表现方式更加丰富,让声乐艺术有了新的潮流。
二、跨界美声的发展及演唱类型
声乐艺术的唱法是跨界音乐的首要表现方式,而美声是最为受到关注的类型。跨界美声是运用美声的唱法和其他不同的唱法结合或者改革。在这里结合的意义就是代表把美声唱法作为基础,借鉴其他唱法的演唱经验,进而出现一种新的演唱风格。它把古典音乐当成主要的表现特点。跨界美声主要是针对欧美乐坛以前昌盛的美通演唱方式来说,卧果儿美声结合民族音乐的唱法,较少使用跨界美声这种方式。而这种改革是把美声和民族音乐或者美声与流行音乐的歌唱方式相结合,跨界美声不光有着古典美声唱法的主要艺术特点,它在演唱方式上更加灵活,没有被传统的美声唱法所束缚。
跨界美声的表演包含了美声唱法对流行音乐、美声唱法对民族音乐的结合。在17世纪的意大利,美声唱法开始出现,在经过了四百多年的改变,产生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系统与发声方式。但是它主要侧重于声音的发声情况,虽然较为典雅,但是和人们现实生活距离较远。通俗唱法和我们日常表达较为接近,这种歌唱的方式会让人们感到轻松与自然。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声唱法开始向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靠拢。把美声作为基础,加入更加“接地气”的音乐演唱方式。从演唱技术来讲,在美声的跨界中结合了传统民族音乐的演唱方式,尤其是在咬字、吐字中表现最为明显。我们的民族演唱与表演风格,是通过戏曲、曲艺、民歌等不断发展出来的,经过历史的演变,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风格。
三、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跨界
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跨界应用最初源自于崔健的作品《假行僧》,这首歌曲由王勇与崔健合作完成。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王勇与李力等人组建了阿里斯乐队,以专门演绎日本歌曲为主。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的王勇,在校期间,主修民族音乐。在此后他与崔健的合作中,开始将民族音乐的曲调旋律逐渐融入到流行音乐的创作中,于是便诞生了了《假行僧》。整首歌曲充满着民族音乐旋律,极具特色。乐曲的前奏,通过悠扬的民族音乐曲调旋律,奠定了整首歌曲的主节奏型和主旋律,并且在表现形式上突出了民族音乐滑音做韵的效果。间奏的solo和歌曲副歌的伴奏选用现代调式,通过不协和音、大指连托扫弦,使乐曲呈现出激昂的效果,将整首歌曲推向高潮。连续的快速滑音,不仅体现出民族音乐曲调做韵的风格,也通过调式的变化突出了乐曲的节奏特点。民族音乐旋律中的特性,加上异域风情的曲调,仿佛西域僧人踏着歌声缓缓而来。
这种声乐演唱方式,在民族音乐曲调旋律中加入流行元素,让“中国式”摇滚的发展方向转为多元化,这也是我国音乐发展的特色,是声乐艺术唱法跨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结语
总而言之,跨界声乐艺术的发展能够让音乐界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是日后音乐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要想促进不同音乐种类的融合与创新,就需要广大音乐人有“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思想作为基础,不断创新多种音乐的融合,给人们奉献更具吸引力的音乐作品,促进声乐艺术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韦亦珺,何卫.浅论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的问题[J].音乐大观,2014,(11):84.
[2]李蓓.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的问题分析[J].戏剧之家,2015,(20):86.
[3]琚军红.“跨界唱法”对现代声乐教学的启示[J].中国音乐,2012,(3):172-175+204.
[4]张璐.我国声乐跨界演唱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综述[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4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