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义勇
摘要 甘蔗叶栽培鸡腿菇和香菇的适宜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叶栽培鸡腿菇以含60%甘蔗叶的配方为宜,而栽培香菇以含20%~40%甘蔗叶的配方为好,该结果可为加快推进甘蔗叶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甘蔗叶;鸡腿菇;香菇;配方
中图分类号 S6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059-01
甘蔗是我国华南地区主要糖料作物和重要的经济作物[1-2],每年产生大量的甘蔗叶。我国甘蔗叶的综合利用处于起步阶段,利用程度相当低,每年约有2 000万t甘蔗叶被就地焚烧,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浪费[3-5]。探索甘蔗叶栽培食用菌技术,有利于提高甘蔗产区农业种植效益[6],加快食用菌替代基质开发,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消耗。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4年在桂林市农业科学院基地进行。供试甘蔗叶为桂林市农业科学院糖蔗试验地2013年剥下的甘蔗叶,经晒干、粉碎后备用。其他基质购自农资市场。鸡腿菇品种为特白36(江苏省高邮市科学食用菌研究所),香菇品种为香农49(江苏省高邮市科学食用菌研究所)。
1.2 试验方法
甘蔗叶栽培鸡腿菇配方试验设5个处理,各处理配方分别为:①棉籽壳80%、麸皮18%、石灰1%、石膏1%(CK);②甘蔗叶50%、棉籽壳30%、麸皮18%、石灰1%、石膏1%;③甘蔗叶60%、棉籽壳20%、麸皮18%、石灰1%、石膏1%;④甘蔗叶70%、棉籽壳10%、麸皮18%、石灰1%、石膏1%;⑤甘蔗叶80%、麸皮18%、石灰1%、石膏1%。
甘蔗叶栽培香菇配方试验设5个处理,各处理配方分别为:①杂木屑8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CK);②甘蔗叶20%、杂木屑6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③甘蔗叶40%、杂木屑4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④甘蔗叶60%、杂木屑2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⑤甘蔗叶8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
每个处理15 kg干料。配料后,装袋灭菌,移至接种室,冷却至28 ℃以下后接种。在发菌期和出菇期调查各品种菌丝生长情况和产量。2014年1月接种,3—5月出菇采收。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蔗叶栽培鸡腿菇配方比较试验
从表1可以看出,鸡腿菇产量随着培养料甘蔗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不添加甘蔗叶对照处理菌丝白而浓密,产量最高;配方③菌丝生长速度快,效益最好。甘蔗叶栽培鸡腿菇配方以60%甘蔗叶为最优,既能较好地利用甘蔗叶,又能获得较好的效益。
2.2 甘蔗叶栽培香菇配方比较试验
从表2可以看出,培养料甘蔗叶含量越多香菇产量越低;不添加甘蔗叶对照处理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白而浓密;配方①、②、③经济效益相当。甘蔗叶栽培香菇以添加20%~40%的甘蔗叶为宜。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栽培鸡腿菇以含60%甘蔗叶的配方经济效益最好;栽培香菇培养料含20%~40%甘蔗叶经济效益与不添加甘蔗叶对照相当。
以农田废弃物替代食用菌培养基质,既能提高农田废弃物的经济价值,又能节约林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由此证明,做好了配套技术的研究工作,甘蔗叶栽培食用菌是大有可为的。目前,我国甘蔗叶利用率不足20%,甘蔗叶的基质化、肥料化、能源化利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4 参考文献
[1] 罗娟,李秀金,袁海荣.不同预处理对甘蔗叶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J].中国沼气,2016,34(1):32-36.
[2] 卢敬铭,李明,韦丽娇,等.甘蔗叶粉碎还田技术推广存在的现状及对策[J].热带农业工程,2012,36(6):43-45.
[3] 唐峰,何达崇,曾维铭,等.甘蔗叶(梢)栽培毛木耳配方优化试验[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5,31(2):136-138.
[4] 葛畅,李明,韦丽娇,等.热区甘蔗叶机械化还田技术探讨与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6(1):32-34.
[5] 钟祝烂,张明华.甘蔗叶栽培大球盖菇试验[J].食用菌,2009,31(2):29.
[6] 潘启城.利用甘蔗叶进行露天栽培竹荪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2,18(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