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东
故事片《野火春风斗古城》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63年根据李英儒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摄制的。看过这部小说或电影的人,无不为主人公杨晓东的机智勇敢所打动。而这部作品中两位主要人物杨晓东和关敬陶的原型,以及他们之间的真实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主人公杨晓东原型叫厉男,是黑龙江省情报侦查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北地区公安战线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当时与中共东北局社会部副部长、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陈龙,沈阳市公安局长何侠并称为东北公安三杰。而举兵起义的伪军团长关敬陶原型,是参加过齐齐哈尔江桥抗战的王溥,起义后历任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副司令员和司令员,1940年8月16日在八路军百团大战中牺牲。
厉男原名厉广学,1916年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少年时读私塾,继而入呼兰县模范小学、齐齐哈尔省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他先后入北平私立民锋中学、齐齐哈尔黑龙江省立第一中学学习。1931年11月,日军占领齐齐哈尔,厉男回原籍呼兰县,参加了张甲洲领导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巴彦游击队——这支部队后被中共满洲省委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张甲洲的的部队被日伪军打散后,厉男于1934年春考入北平东北复光中学读高中,同年下学期考入东北交通职业学校。因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学生运动,他被国民党当局列入黑名单,被迫于1935年7月去日本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留学。1936年6月回国,他先是在北平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后于同年12月到陕西洛川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红20军政治部工作,不久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于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五台县工作,历任河北省委政治交通员、中共晋察冀分局第三地委书记、中共北方局党校教育长、晋察冀军区敌工部部长。
在担任晋察冀军区敌工部部长期间,厉男成功策划了震惊华北的驻河北省会保定市皇协军平汉线警防队3纵队6区队上校区队长王溥率部起义。同样有着在保定从事过党的地下工作经历,并担任过八路军团长的部队作家李英儒,对王溥起义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根据这段历史故事创作了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由作家出版社于1958年出版。196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摄制成同名电影,在全国公映。
1938年初,王溥率部首次与八路军遭遇。八路军战士在战壕里向他们喊话:“伪军弟兄们,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的共同敌人是日本鬼子!”警卫员请求王溥下令开枪突围,王溥却下达了不许开枪的命令。这一异常举动当即引起了八路军的注意,双方在这次遭遇战中没有交手,八路军也主动放弃了对王溥部队的包围。事后,参战的八路军部队首长把王溥部队的表现报告给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军区派敌工部部长厉男化装与王溥会面,厉男向王溥讲明我党的抗日主张和统战政策,使王溥懂得了许多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决心接受中共的领导,等待时机举行起义。
王溥原是参加过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的东北军军官,原名王彦东,1908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兴城市曹庄镇四城子村。他1923年考入兴城中学,1924年考入东北军郭松龄部教导队,任少尉排长。1925年12月,郭松龄起兵反对张作霖失败,残部被张学良收编,王溥随后进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东北陆军军官教导队上尉连长。不久,他又考入东北讲武堂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少校教官。九一八事变后,王溥随东北军撤至关内。他从流亡学生那里听到家乡辽宁已被日军占领,于是便去北平晋见张学良,要求回东北抗日,张学良于是派他到黑龙江马占山部任少校副官。1931年11月4日,日军对齐齐哈尔泰来江桥东北军驻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著名的江桥抗战爆发,王溥参加了这次被称为打响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战斗。江桥抗战历时15天,东北军没有抵挡住日军的进攻,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马占山率部撤退至海伦,后为时局所迫暂降日军并出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日伪为防止马占山再度举旗抗日,将其手下的骨干军官纷纷调离,王溥被调到沈阳陆军军官学校任中校教官。不久,马占山再度举旗抗日,但此时王溥已远离马占山,只能勉从虎穴暂栖身,等待时机。1936年,王溥随部队移驻关内,任驻保定平汉线警防队3纵队第6区队上校区队长。
1938年8月23日,王溥率部近两千人起义,开赴抗日根据地。这次武装起义是在日寇十分猖獗的时候举行的,因而震动了整个华北,震撼了日伪政权,震惊了汉奸恶霸,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起义后,王溥在冀西见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聂荣臻对他的抗日行动给予了很高评价。8月31日,起义部队被晋察冀军区改编为“晋察冀军区抗日游击军”,李允声任司令员,王溥任副司令员,厉男任政治部主任。1939年1月6日,游击军集结唐县管家佐一带进行整训,王溥任司令员。同年7月,王溥经厉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20日至12月15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游击军在第一、第二阶段主要担负破袭平汉线新乐站至望都方顺桥路段的铁路和桥梁任务,共炸毁4座50 米以上的铁路桥梁,收割电线数千斤,有力打击了日伪军。在历次战斗中,王溥身先士卒,亲自率领部队袭击唐县和司各庄之敌。日军把王溥视为眼中钉,曾多次派出特务侦察王溥的行踪,重金收买汉奸刺杀王溥。
1940年11月,日军调集2万余人,自9日开始对北岳根据地进行大扫荡。11月16日,游击军军部和直属队在曲阳县张家峪遭敌合击。当时,游击军第一支队在冯口一线,第三支队位于东石门一线,第二支队正在掩护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部队过平汉铁路。日军通过无线电波测向准确判断出游击军司令部的位置,继而重兵突入张家峪。日伪军在飞机和迫击炮的掩护下,以优势兵力,同游击军展开激战。战斗异常残酷,担任警卫通信任务的游击军直属队损失惨重,王溥在率部突围时壮烈牺牲,时年32岁。
1940年12月28日,聂荣臻在题为《彻底粉碎敌寇“扫荡”,永远保卫晋察冀边区》的报告中说:“英勇作战光荣殉国的司令员王溥,曾经受敌寇压迫,在冀东伪警防队饱经痛苦,阅尽敌寇黑暗野蛮的奴役、宰割与谋害,亲见敌寇对我祖国同胞横加凌辱、淫掠与屠戮,愤而高举义旗,反戈抗日,回到祖国的战场上来,为保卫民族,保卫边区,而不断奋斗,终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洒在他所热爱的祖国的山川上。”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政委王平在王溥追悼会上说:“他在光芒万丈的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我们将用胜利的高歌来慰悼他不朽的英灵。”新中国成立后,王溥烈士的遗骸迁葬到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抗战胜利后,厉男于1945年11月5日到达齐齐哈尔市,参与组建中共嫩江省委和省政府,任中共嫩江省委社会部长和嫩江省政府公安处长,兼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委员、齐齐哈尔市公安总队队长和政委,担负保卫嫩江省党政机关的安全与维护省城齐齐哈尔社会治安的重任。当时,中共领导的嫩江省党政机关十分精简,齐齐哈尔市委只有6名委员(包括市委正副书记),省政府也只设秘书、财政、实业、民政、教育和公安等6个部门,每个领导都身兼数职。1945年12月末,按照党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嫩江省党政机关撤出齐齐哈尔,先后迁往甘南和讷河,齐齐哈尔市公安总队编入嫩江军区警备二旅,厉男兼任副旅长,在龙江县、景星县一带发动群众,开展剿匪、反特斗争。期间,厉男机智勇敢,及时粉碎了公安总队副大队长白绍武的阴谋叛乱行动。1946年4月24日,厉男协助旅长张汉丞指挥警备二旅参加了第二次解放齐齐哈尔的战役,进城后领导接管了国民党省、市警察机关,开展了对伪满军警宪特、汉奸恶霸头目的搜捕工作。1947年2月,黑龙江、嫩江两省合并,厉男任中共黑嫩联合省委社会部副部长兼省政府公安处副处长,不久任处长,领导了对齐齐哈尔天主堂间谍案件的侦察工作,破获了以外籍主教胡干普为首的天主堂间谍案。后黑嫩省公安处提起公诉,经东北高级法院审判,判处齐齐哈尔天主教堂主教胡干普、事务主教博斯德有期徒刑12年,其它涉案人员也被判处3年以上徒刑,为公安司法机关侦察审理涉外案件创造了成功的经验。
1948年10月,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临近解放,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军区副政委陈云被中共中央任命为沈阳特别市军管会主任,10月29率领从东北各地抽调的4000多名干部从哈尔滨出发,前往沈阳做接受准备。厉男被陈云选中,出任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公安总队政委。后来担任中纪委副书记的刘丽英当时正在哈尔滨读中学,被选调到哈尔滨公安干部学校锄奸保卫班学习,此时也作为军管会接收干部来到沈阳,担任厉男的机要员。在2009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回忆录《往事回首》中,刘丽英特别讲到了对厉男的最初印象:“厉男,黑龙江人,32岁,中等身材,面孔微黑,目光锐利。他是日本留学生,留日期间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回国后,任晋察冀敌工部部长。抗战胜利后,挺进东北,任西满嫩江省公安处长。”当时,沈阳市公安局长是原安东省公安处长何侠,陈龙是沈阳市军管会分管公安工作的委员。东北公安三杰会师沈阳,给沈阳警察机关的接收、沈阳社会的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证。11月28日,陈云向中共中央东北局上报了关于接收沈阳的情况。11月3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以《关于接收沈阳的经验》为题转发了陈云的报告,供其它城市借鉴。沈阳接受经验也受到中共中央的赞同。12月24日,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批示中共中央转发《关于接收沈阳的经验》。
1951年后,厉男历任东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旅大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兼市公安总队第一政委,旅大市检察院检察长、副市长等职。厉男任旅大市副市长期间,兼任市体委主任。1954年,旅大市为举办全国13城市学生运动会,对人民体育场进行了整修扩建,在体育场西南修建了一座灯光篮球场,从此观看篮球赛成为市民喜爱的一项活动。厉男虽然是主管体育工作的副市长,但他看篮球比赛还是排队买票。有时被体育场管理人员认出来了,他们就说厉市长,您还买什么票啊!快请进吧。厉男则说,大家都买票,我不能特殊呀!他买完票然后就和市民们一起持票入场。
1959年厉男被错定“搞反党宗派活动”,被免去副市长职务,降职降级安排在企业工作,先后担任过旅大市金州重型机械厂副厂长、棒槌岛修建委员会主任、大连港务局副局长等职务。厉男犯的错误,在当时被看作是严重的政治错误,其实主要是受时任旅大市委第二书记兼市长宋黎,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王铮,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省长杜者蘅等省市主要领导的株连。从后来为他们平反的材料看,其实是他们当时对反右扩大化有意见,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这种意见就是“向党进攻”,所以这些干部才会被定为“搞反党宗派活动”,无一例外受到批判和撤职处理。1965年厉男又被交通部调任广州海运局副局长,1976年后任湛江港务局副局长、局长。1979年平反后,任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分管政法工作。1981年厉男退居二线,任中共广州市委顾问组副组长。1983年7月,厉男在视察工作时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