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是怎样被人们熟知的

2016-12-20 06:51师永刚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35期
关键词:邱少云指导员王明

师永刚

邱少云这位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英雄被发现和被人们承认,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

从很多史料和他当年的战友回忆来看,邱少云个子不高,四方脸,鼻梁两侧有些雀斑,两只大眼里总是略有忧郁的神色,闷不吭声和执拗是他性格的典型特征。他幼年失去双亲,孤苦无依,13岁就开始了雇工生活,先后干过船工、泥瓦工和饭馆跑堂等十几个差事。1948年6月,正在家乡铜梁县安居镇给饭馆老板当跑堂的邱少云,被川军刘义的十八团抓去当了兵。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军挥戈西南,成都战役后,川军彻底瓦解。当了16个月国民党兵的邱少云,作为解放兵补进了当时的人民解放军第十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连。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

10月11日,邱少云随所在的三营七连和九连900多人,奉命到离敌人很近的地方去潜伏,等到第二天傍晚发起战斗,以便突然地去消灭敌人。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潜伏的地方,是上甘岭右翼敌人盘踞的391高地山脚下稀疏的嵩草丛里。

次日中午时分,敌人向潜伏区打来了燃烧弹,烈火吞噬了邱少云的生命,时年26岁。

仗打完后,连队给邱少云报请了三等功。此事似乎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结束了。

邱少云生前的战友林炳远回忆说,当时半个月后进行战场总结,他和邱少云的指导员王明世一同到师里做报告,王指导员就如何做好执行潜伏任务的战士的思想工作作了汇报,并举了邱少云的例子。

那位干事听了王明世的介绍,非常感动地说:这样的英雄三等功不行,应报特等功!于是,二十九师政治部立即上报邱少云特等功的报告,报请志愿军司令部批准。

报告引起了志愿军司令部领导的重视。起初个别同志认为邱少云不过是战时特殊死亡,算不上英雄,三等功就可以了。但更多的同志倾向于他严守纪律、为了整体自我牺牲的说法。

1952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邱少云特等功。当年年底,王明世到志愿军总部作报告,一位叫郑大藩的记者就邱少云的死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燃烧弹落在什么地方?是打中头部死亡还是一点一点烧死的?二是他的身边有无水沟?谁看见了邱少云牺牲的全过程?

王指导员当时自己也说不清,回到连队后,立即召开了军人大会,请大家回想战斗情况。当时连队经过数月征战,减员大半,调入的新兵没参加过潜伏战斗,知情的人只有三班副班长李元兴和战士李士虎,而此时二人负伤住院,远在平壤市郊。

这件事又一次搁下了。1953年春节后,李元兴和李士虎一起出院回到了九连。王指导员立即向他们询问。李元兴回忆说:“燃烧弹打在邱少云前面两米左右,是一米一米燃过来的,从头烧到脚,燃烧液溅到了他身上,当时我伏在他身后5米左右,亲眼见到大火一点一点把邱少云活活烧死的情景。”

“邱少云咬着牙把两只手深深地插入泥土里。烈火在他身上烧了40多分钟,与我在一起的李士虎、柯大才都亲眼看到了事情的经过。我们几次本能地想站起来去扑灭他身上的火,但都克制住了。只能眼看他痛苦地把烈火烧着的身体更紧地贴在地上,一直到牺牲,也没有动一下。”

李士虎和李元兴一起证明:邱少云右面3米处有一条小水沟,如果邱少云愿意,只须侧身一滚即可活命。

面对这些证明材料和见证人的描述,记者郑大藩奋笔疾书,1953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他那篇著名的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此文一出,随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纪律高于生命,已成为全国人民对邱少云牺牲的嘉许和称颂。

1953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再次授予邱少云“一级英雄”称号,志愿军第十五军根据烈士生前的志愿,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授予“模范团员”称号。

此时距烈士牺牲已经过去了7个多月。

(摘自《老年生活报》)

猜你喜欢
邱少云指导员王明
邱少云和他守望的城
觉 醒
走过318
追问高原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盼头
龙门这边(47)
邱少云:烈火金刚
命运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