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一种教养

2016-12-20 06:51杨寿文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35期
关键词:白饭素菜餐桌上

杨寿文

我是一个特别爱吃的人,很多记忆中的好时光都在餐桌上度过。小时候喜欢妈妈包的韭菜合子,炖的酸菜粉条,爸爸做的锅包肉,炸酱面,就连平常的白菜炖豆腐也能让我吃进满满两碗白米饭。长大后我对吃的热情也不曾褪去,我喜欢在餐桌上和人打交道,喜欢让爱情和友谊在热气腾腾的氛围里萌生,我总觉得那碗筷间的好滋味就是恰到好处的人间气。

我一直在意吃的内容,却渐渐发现,吃不仅是一种文化,更可以成为一种修养。

餐桌上,吃这种简单的行为,呈现着多种态度,有些人吃相粗野,有些人吃饭优雅,有些人吃独食,有些人喜欢分享,有些人不顾礼节,有些人处处周全。台湾作家林清玄在描写一篇有关食物的文章中说道:“人总是选着自己的喜好,这喜好往往与自己的性格和本质十分接近,所以从一个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恩格尔系数总是很高,爸妈对我的教育大多和食物有关,特别直白。有一年过春节的时候,我和爸妈去奶奶家,我看着摆在桌子上的糖果和零食,贪婪地不停地往嘴里塞,妈妈凑到我跟前,非常严肃地说:“不要像什么都没吃过一样。”自此知道,不管走到哪里,在谁的面前吃东西,都要吃得适度,吃得体面。

出国以后,我在很多小餐馆里打过工,观察过很多人的吃相。

有些人吃饭讲求排场,明知道吃不完也要点到满桌,往往临走时桌子上还剩着几盘只动了几筷子的饭菜,宁可浪费也不打包,一点都不觉得心疼;有些人吃饭怕吃亏,每样菜上去之后,必定先夹上一大口,整个就餐期间眼睛都是带光的,生怕自己有什么比别人少吃了一点点;有些人吃饭不顾其他人,霸着菜单只点自己喜欢的食物;有些人吃饭脏兮兮,把整张桌子都沾上酱汁和饮料;有些人吃饭带着一股骄傲情绪,喜好无缘无故地支使服务生,走的时候还要打个饱嗝。当然,也有可爱的姑娘和小伙子,吃饭样子实在惹人喜爱,他们介意彼此的喜好,照顾周边人的情绪,态度温柔地对待食物,临走时,还贴心地把小盘子垒在大盘子上,用餐巾纸把桌上的污垢擦去,然后笑着对我说“谢谢”。

在我们的人生里,吃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话题。我们和家人吃温馨的晚餐,和多年不见的朋友聚在一起喝咖啡,和闺蜜去甜品店吃提拉米苏,拉着恋人享用浪漫的烛光晚餐,在毕业季的散伙饭上喝得酩酊大醉……我们遇见不同的人,和他们一起吃饭,在不同的言谈举止间,学会一些规矩,也渐渐总结出这样的道理:吃饭的时候,凡是要第一个夹菜,夹最大块排骨的人,八成生活里也是自私的,那些在你吃东西时一定要借着光尝一尝的人,大概生活中也常常占着别人的小便宜,而那些肯为你先盛一碗汤,把鱼肚子最厚实的那块肉夹给你,不铺张、不浪费、不过分挑剔食物的人,他们不一定是你最亲近的人,但一定是正直的,善良的,值得信赖的人。

我记得读书时候,班级里有两个女生选择了同一节体育课,下课的时候就是中午午餐时间,所以两个女生上完课就顺便一起去吃午饭。A的家境殷实,对吃很讲究,几乎顿顿流连学校外的小馆子。B是贫困生,每一餐都在食堂解决,一素菜一白饭,严格控制花销。可只要她们一同下体育课,A总是和B一样,要一模一样的饭,清淡的素菜和白饭,A吃得特别开心,两个人也聊得欢畅。毕业几年,我一直记得那张善良的面孔,每次想起都不禁感慨,吃是一种多么直观的教养。

我始终相信,一个在吃上讲求道德的人,骨子里一定也有个高尚的灵魂。因为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严肃到很多时候它在不经意间,就毫不留情地显示了你的教养。

(摘自《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

猜你喜欢
白饭素菜餐桌上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餐桌上的甜蜜进化史
先吃三口白饭
餐桌上的礼仪(西餐)
白饭、皛饭与毳饭
筷子
先吃三口白饭
先吃三口白饭
“仿荤素菜”的那些事
荤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