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安徽省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
张 静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从经济、人口、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MapInfo软件分析其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16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但空间差异较大,表现为皖南地区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皖中地区处于中等,皖北地区最低。因此,安徽省应采取措施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新型城镇化;熵值法;空间差异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阶段,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同时,新型城镇化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以及中国未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手段[1]。安徽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要实现富民强省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新型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政府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城市化率,使得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但是,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新型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2]。因此,本文通过建立适用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合理测度与评价,分析安徽省各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升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对策,为安徽省进行新型城镇化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新型城镇化。张红利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以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3]。倪鹏飞指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4]。杨仪青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新”着手,在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寻求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5]。黄桂婵认为,应在分析传统城镇化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城镇化面临的时代特点,确定合理有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6]。姚士谋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树立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新思路,走出一条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7]。学界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认识,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以人的城镇化作为基本目标,始终把“人”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倡科学发展理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杨惠珍认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新型城镇化作为宏观背景,以经济发展与以人为本作为主要指标选取的依据,以此衡量我国城镇化的质量[8]。吕丹认为,从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来看,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强调人口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缺少对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可以从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态建设等角度,选取指标确定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9]。王新越认为,应在明确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10]。涂建军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法计算新型城镇水平的综合得分,并结合ArcGis软件对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动态分析[11]。总体来说,随着对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的深入,测度指标体系构建日趋合理化,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
3.1 新型城镇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12],改变以往仅仅注重经济发展和经济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经济内在质量的提升[13],注重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经济与人口、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由过去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经济质量、完善人口规划、改善城市环境、完善服务体系等城市内涵为中心,更加注重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合理有效发展。
3.2 建立指标体系
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倡导从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内涵质量提升转变,包括在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新的转变[14]。本文将围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基于城市经济质量提升、城市人口合理规划、城市环境和谐发展和城镇体制更加完善四大导向,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衡量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3.2.1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新型城镇化倡导集约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经济平稳推进,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选取的指标为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3.2.2 人口发展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直接结果,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主要表现为人口由乡村向城镇的集聚、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等,选取的指标为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城镇从业人数比重和非农业人口比重。
3.2.3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新型城镇化坚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理念,坚持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选取的指标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园林绿地面积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3.2.4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质量,选取指标包括用水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和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
由于安徽省2011年对合肥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巢湖市进行了分割,撤销了巢湖地级市,设立县级巢湖市,因此,为了更加方便有效地测度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将2000-2011年所选城市指标数据统一选取除巢湖市以外的16个地级城市指标作为观测值。通过对安徽省以及16个地级城市2000-2014年指标数据的收集整理,构建能够衡量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合理测度。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01-2015)》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3.3 研究方法
采用熵值法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赋权[15],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建立原始指标数据矩阵:选取m个城市,n个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ij为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的数值。
(2)数据标准化处理:
若使用的是正向指标,则选用前一个公式,若使用的是负向指标,则选用后一个公式。
(3)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城市占该指标的比重:
i=1,2,…,n;j=1,2,…,m
(4)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
其中,k>0,k=1/ln(n),Eij≥0。
(5)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
Dj=1-Ej
(6)求权重:
3.4 确定指标权重
建立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根据熵值法步骤确定指标权重,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环境指标在二级指标中所占权重最大,为0.3439。在此指标下,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和园林绿地面积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0.1793和0.1644,说明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居住环境的改善,绿化覆盖面积和绿地面积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程度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二级指标占较大比重,权重分别为0.3289和0.2426,说明新型城镇化坚持经济平稳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其中在三级指标中,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GDP和非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分别是0.1429、0.0975和0.1001,说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兼顾城乡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在二级指标中所占比重最小,为0.0845,说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相对较小,城市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
表1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3.5 测度结果
利用SPSS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对安徽省以及16个城市2000-2014年新型城镇化指标数据的处理,计算出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见表2。
表2表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得分由2000年的-1.2795增长到2014年的1.4529。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2000-2004年为起步阶段,此阶段新型城镇化水平缓慢上升,综合得分由-1.2795上升到-0.7084;2005-200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综合得分由-0.5429提高到0.2765,其中自2008年始综合得分开始变为正值,2010-2014年为稳定发展阶段,综合得分由0.6323上升到1.4529。
安徽省以及16个地级城市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虽然存在波动但总体趋于上升。合肥作为省会城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一直居于第一位,而且高于全省综合得分,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芜湖、铜陵、马鞍山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次之,2000-2010年综合得分一直高于全省得分,自2010年以来综合得分有所下降,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黄山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逐渐提高,自2008年之后综合得分有所下降且低于全省得分;池州、宣城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变动较小;六安、安庆、滁州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自2005年之后低于全省得分,新型城镇化水平处于中等;蚌埠、淮南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波动上升,自2007年以后逐渐下降且低于全省得分;淮北、阜阳新型城镇化在2000-2007年这一阶段发展较快,综合得分较高,2007年之后综合得分不断下降;亳州、宿州地处皖北,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一直低于全省得分,新型城镇化水平最低。
表2 安徽省以及各城市2000-2014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
续表
为更好地揭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和演变格局,采用Mapinfo软件绘制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图(图1-4),分为2000、2005、2010和2014年四个阶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级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变化趋势[16]。
从图1-4可以看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域差异十分明显。
4.1 皖南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
皖南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得益于皖南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综合实力提升。马鞍山、芜湖、铜陵都是产业和政策依赖型城市,依靠支柱产业发展经济,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不断提高;黄山、池州、宣城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黄山新型城镇化由2000年的低水平发展到2014年的高水平阶段,这是由于黄山是资源依赖型城市,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业的发展使得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以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不断提高,从而带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
4.2 皖中地区新型城镇化处于中等
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在城市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上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新型城镇化一直稳居全省最高水平,随着近几年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得经济人口指标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速度加快;滁州、六安、安庆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波动变化,近年来城镇化水平有所下降,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另外,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进一步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4.3 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最低
淮南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新型城镇化由2000年较高水平下降到2014年的中等水平,是由于近年来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蚌埠作为京沪铁路安徽段重要的铁路枢纽和安徽省老工业基地,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随着其他城市的迅速崛起,蚌埠交通优势逐渐弱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和人才的流失,使得城市人口密度指标下降,新型城镇化水平发展较慢;淮北新型城镇化由2000年的中等水平下降到2014年的较低水平,是由于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园林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化覆盖较小,新型城镇化发展缓慢;阜阳作为皖北人口最多的城市,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从而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亳州、宿州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因此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
通过对安徽省2000-2014年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与时空演变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安徽省各城市新型城镇化空间差异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皖南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高于皖北地区。
基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结果分析,安徽省各城市应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措施促进新型城镇化合理、快速、健康有效发展。
5.1 皖南地区应充分发挥经济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马鞍山、芜湖、铜陵毗邻长三角地区,沿江通海,在区位上具有明显优势,可以积极承接长三角区域辐射带动力,同时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禀赋,各自形成特色产业,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黄山、池州、宣城旅游资源富集,其中黄山和九华山作为安徽省著名的旅游景点,生态环境优良,因此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5.2 皖中地区应积极完善城市体制,提高经济竞争力
合肥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政策优势明显,因此,应不断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经济实力;滁州毗邻江浙两省,充分利用长三角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合理确定城市规划方案,提高城市综合发展能力;六安应充分接受合肥经济圈辐射,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经济水平;安庆市作为长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可以依托皖江城市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另外,可以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挥地方旅游特色,通过旅游开发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发展。
5.3 皖北地区应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淮南应积极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合理有效地开采煤炭资源,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蚌埠作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充分利用工业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改善就业条件,大力吸引高素质人才;淮北应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坚持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环境;阜阳应积极调整人口发展战略,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非农业人口比重,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亳州、宿州应利用自身农业发展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深加工型产业,利用先进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完善道路交通、城镇绿化、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2]沈宏超,洪功翔.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3):412-418
[3]张红利.我国传统城镇化的反思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求[J].生态经济,2013(11):83-86
[4]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87-94
[5]杨仪青.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4):385-389
[6]黄桂婵,胡卫东.我国传统城镇化的特征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6):672-675
[7]姚士谋,张平宇,余成,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34(6):641-647
[8]杨惠珍.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3(20):65-67
[9]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72-78
[10]王新越,秦素贞,吴宁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4):69-74
[11]涂建军,何海林.重庆市新型城镇化测度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西南大学学报,2014,36(6):128-133
[12]徐选国,杨君.人本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质、特征及其可能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4,14(2):15-19
[13]张荣天,焦华富.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16,25(1):59-66
[14]张丽琴,陈烈.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84-91
[15]王富喜,毛爱华.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1):1323-1329
[16]臧锐,张鹏,杨青山,等.吉林省城市化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2013,33(10):1231-1237
(责任编辑:周博)
2016-06-07
安徽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为例”(ACYC2015069)。
张静(1994-),女,安徽阜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县域经济。
10.3969/j.issn.1673-2006.2016.11.003
F061.5
A
1673-2006(2016)11-0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