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役那些事儿

2016-12-20 11:15
中学生天地(C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亭长夯土工头

●张 述

徭役那些事儿

●张 述

网名“张不叁”(新浪微博:http://weibo. com/zhangbu3),秦史研究者,著有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将军》、历史普及读物《秦朝穿越指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5年12月版)。

在秦朝,服徭役是每个老百姓应尽的义务。 不过,现代人提到秦朝的徭役,多半将它与各种悲惨传说联系在一起……

适龄男子都要服徭役

你可能听说过秦朝举国皆兵,其实当时实行的是“民兵制”。每一位身高、年龄达到标准的青壮年男子都会被官府记录在案,编入“役籍”,也叫“士伍籍”,这一程序叫“傅籍”。人们平时在家耕种,当国家有战争或要建设大工程时,官府派出乡一级的部吏、里一级的里典,对照役籍名册,征发那些“当徭”的青壮年,打完仗、服完役之后再回乡。入伍、服役的期限和次数,视需要而定。

征召服役的年龄标准有满15岁、17岁、20岁、23岁等多种说法。比如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显示,墓主人“喜”生于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第一次服役,按“出生当年就算一岁”的计算年龄习惯,他是从17岁开始服役的。

身高标准则有满六尺、六尺六寸或者男六尺五寸、女六尺二寸等多种说法,秦朝的一尺约合如今23厘米,六尺六寸约合1.5米。怎么这么矮?考虑到当时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人们的个子可能普遍不高。

个别情况可以免服徭役

也有免除徭役的情况。爵位达到二十级军功爵中的第四级“不更”,就可以不受征发;学室弟子,就是公务员的培训生,也可以免除徭役。有时官府还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允许“复”(免去徭役)。秦始皇巡狩那些年,曾分别迁徙一批百姓到琅琊台、丽邑、云阳,或许是出于补偿、优待,允许这些移民“皆复不事十岁”——十年内不用服徭役。

此外,“老”(老人)、“小”(孩童)、“癃”(残疾人)也可以免于征发。只不过,不要幻想伪装成这些人来逃避徭役,因为这叫“酢(诈)伪”。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已成年的儿童却不上报的、逃避傅籍的、虚报残疾的,里典、伍老都要被罚剃掉胡子;假如你谎报年龄,宣称自己已达到免除服役年龄,要被罚两套铠甲。

如果想逃避服役,买通负责户籍的里典、伍老,请他们帮忙隐瞒行不行得通?对不起,秦朝法律规定,如果他们知情却不举报,同样各罚一套铠甲,和你编入同伍的其他人也每家各罚一面盾牌,更要命的是,你们所有人都要被流放。瞧瞧,打击面这么广,谁会甘愿被重罚来替你瞒报?

报到后就赶紧赶路吧

好了,知道了这些,穿越到秦朝,正值青壮年的你就老老实实地应召服役吧。你和同伴被里典带到县城——沛县,由一位亭长接管。此公有一副很气派的大胡子,头上戴一顶竹皮冠,但是满脸痞气,他自称姓刘,要求你们马上动身,不得延误。你满心不乐意地问,不先歇一天吗?于是他列举律条让你闭嘴:朝廷征发徭役,如果因为疲劳而不走,他这个亭长就得被罚两套铠甲。所以征发的人数够了之后,就应尽快带到服役地点。

这一路你们走得人心涣散,不断有人逃亡,这让刘亭长大为光火。秦朝有两种逃避徭役的罪名。一种叫“逋(bū)事”,就是拒绝去服徭役地点报到,逃亡者被抓住后将被罚“笞”五十下。眼下这种情况属于第二种罪行“乏徭”,是指在已经接受了上级的面试,和其他更卒一起坐上了车、吃了口粮,甚至赶到服徭役地点之后的逃亡,官府抓到后会笞打更甚。

对刘亭长来说,他必须亲自将这些逃亡者一一缉拿归案,或者至少由亲友代为缉捕,才能免去罪责。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亭长自知没能力缉拿逃亡者,索性召集大家喝顿酒,宣布自己也准备亡命天涯——是的,这就是历史上刘邦落草的原因。

好好干,保证工期和质量

经过长途跋涉,你终于来到了北疆。眼前黄土漫天,定睛一看,一道夯土长龙朝着天边延伸得无边无际,那就是万里长城。而你的任务,就是修建长城。

什么,你说长城不是砖垒的吗?你所熟悉的、如今还耸立在京郊的砖石长城是明长城,秦长城是夯土筑成的,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如今的它只剩一些残骸了。

赶紧干活吧!夯土的时候,你需要和“同事”在选好的位置,把一块块木板拼起来,组成狭长的方框,为了防止方框移动,还要在木板外用木杆将它固定住。方框里盛满土之后,就要抡起夯杵,照着土堆一顿猛砸。等这些黄土被夯得硬邦邦了,这段城墙就算完工了。

怎么,你怀疑夯土城墙的质量?多虑了,它的寿命或许不如砖石墙,但防御力确实不错——夯土墙不会渗水,也经受得住石块的轰砸。魏国大梁城的城墙同样是夯土制成的,秦军灭魏时掘开鸿沟的水来淹城,浸泡了三个月才使城墙垮塌。

当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极严。首先,工头“司空”必须保证工期,他本人承担着重大责任。当时的《徭律》规定,如果开工前他对工程所需劳动力估算有误,造成施工时间超期两天以上,他就得因为“不察”而受罚。

徭役结束后,官府还要对工程进行验收。你也要对自己修建的这段城墙的质量承担责任,保修期至少一年。其间如果城墙出现问题,司空和你就都有罪,你会被抓回来进行维修,保修期可不计入服徭役的时间。

在这样的要求下,你们修建的工程质量极高。由于夯土夯得实在太结实,蒙恬北击匈奴之后修的由陕西通向内蒙的直道,残存路段至今都长不出草来;灵渠用了两千年,现在基本还保留着原貌。

服役期间,并不会被无故虐待

此刻的你可能没有“万里长城有我功劳”的自豪,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工头凶狠的皮鞭使你生不如死,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对远方的妻子——孟姜女的思念。这天,你终于像一匹精疲力竭的老马那样倒下,惨无人道的工头下令把你埋进长城。失去意识之前,你用尽此生所有的气力,喃喃道出一个名字:孟姜女……

喂,醒醒啊!你确定你穿越到万喜良身上了吗?就算你真是穿越去服徭役了,你的权益也是有一定法律保障的。

《秦律》对于死亡事件非常重视,规定如果有人自杀,家人或邻居不向官府报告就擅自埋葬死者,罚一套铠甲。这显然是为了便利官府确认死因,以免另有隐情。

如果你觉得这只适用于普通民众,你们这些更卒不在法律保护范围内,不妨看看地位更低的“城旦”等劳改犯的境遇。《秦律》规定,如果城旦毁坏了公物,就要被工头抽打,毁坏的公物每值一钱,就笞打十下;价值二十钱以上,就“熟笞之”,放手打个够。

请注意,规定“可以打”恰恰反过来证明不能“随便打”。《法律答问》中有个案例,一个工头无故鞭打了一名劳改犯,导致对方逃亡,工头因此受罚在官府服役,等待逃亡者被抓获。可见,《秦律》对刑徒劳改犯的人身权尚且有所保障,更别提对你们这些普通的服役者了。

为了防止工头们滥用职权、随便支使你们,《秦律杂抄》甚至还规定,修城墙的人不用干其他工作,如果工头敢支使你干别的,就得罚两套铠甲。假如你真的遇上这样的黑心工头,记住要向监御史举报,由他来保障你的合法权益。

不知劳作了多少天,你终于熬到了工期结束。官府对你服徭役期间的表现进行了评定,将其记录并存入你的户籍档案,同时为你开具文件,以证明此次服役期满,并将文件提前送到你的户籍所在地。

注意,你必须等证明文件送到再回乡,否则口说无凭,是不算数的,这种情况就是“不如辞”(与本人所说不符),你会被罚居边服役四个月——接着去边疆劳动吧!

图:烧饼漫画

■专栏主持 童洪星

杭州学军中学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自主开发的选修课“《世说新语》选读”大受学生欢迎,并著有《〈世说新语〉精选批注》(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7月版)一书。

孙子荆①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②“当枕石漱流③”,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④枕流,欲洗其耳⑤;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注】①孙子荆:孙楚,字子荆,西晋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文学家。②王武子:王济,字武子,西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官至骁骑将军、侍中。③枕石漱流:头枕山石,口漱泉流,指的是山林隐居生活。④所以:……的原因。⑤洗其耳:传说尧欲让天下于许由,许由闻之,往山溪洗耳。

【评】将错就错而出境界。

左太冲①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②,思意不惬③。后示张公④,张曰:“此二京可三⑤。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⑥。”思乃询求于皇甫谧⑦,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⑧者莫不敛衽⑨赞述焉。

【注】①左太冲:左思。相貌丑陋,言语木讷,但博学善文,历十年写成《三都赋》。②訾(zǐ):诋毁,指责。③惬:快意。④张公:张华,有功于灭吴,博学有名望,晋惠帝时任侍中、中书监、司空。⑤二京可三:左思的《三都赋》可以与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鼎足而立。二京,指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两都”“二京”均指汉代的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三,数词活用为动词,成为三。⑥经高名之士:指请有名望的人做宣传。⑦皇甫谧:博览群书,当时有很高的声誉,朝廷几次征召他为官,他都没有接受,著有《列女传》《高士传》等。⑧非贰:非议,怀疑。⑨敛衽:整理衣襟,表示尊敬。

【评】(1)高雅的文学如要被大众接受,非常需要宣传推广。

(2)明星代言的先例。

●图/马 叙

猜你喜欢
亭长夯土工头
现代夯土建筑材料特性及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亭长·厅长·处长
《史记》里的三个亭长
后来改名字啦
后来改名字啦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夯土材料的分析研究
竹筋夯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韩信千金谢漂母
胯下之辱
商代西北方国的文明遗珍 山西吕梁高红商代夯土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