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汉数词“一”的语法特征对比探析

2016-12-20 11:57:04
红河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族出版社数词语序

韩 蔚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昆明 650500)

佤汉数词“一”的语法特征对比探析

韩 蔚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昆明 650500)

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既能用于基数、序数等一般数词的表达,也能与量词结合为数量短语,结合后的数量短语可受其他词类修饰,也可作句子成分,这些语法特征体现了语言的基本共性。另一方面,佤语数词“一”有和两种形式,使用范围不同,在省略、语序等方面也与汉语存在差异,而汉语数词“一”的重叠等用法却是佤语没有的,从这些差异入手,便能一窥两种语言数词“一”的个性特征。全文运用共时比较法,对佤汉数词“一”的语法特征进行了初步描写和对比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作铺垫。

数词“一”;佤语;汉语;语法特征;共时比较

计数是每个民族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那称数也就成为每个民族语言中必须表达的内容,万事万物计数称数从“一”始,因此,数词“一”在数词系统中占有其他数词无可比拟的重要且特殊的地位,突出表现在基本语法功能的扩展上。

一 佤汉数词“一”概说

佤语属于南亚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虽然它们分属两大不同语系,但在数词“一”的语法特征上却存在着颇多的相同点,比如它们都能用于基数、序数等一般数词的表达,都能与量词结合等。但另一方面,它们又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在佤语(布饶方言)中,表示数目“一”的数词有两个——,前者是佤语固有数词“一”,后者是借傣语的数词“一”,两者语义上并无差别,但用法上形成互补关系;而现代汉语表示数目“一”的数词只有一个语音形式:i55(与其他词结合时会有变读),虽有两种写法:“一”和“壹”,但后者只用于票据金额的书写,被认为是前者的大写形式。

总体上,汉语数词“一”比佤语数词“一”的用法要更丰富、更灵活,构词能力更强,并且汉语数词“一”的语义、思想文化内涵也远远超越了其计数的功能,这些特点都是佤语数词“一”所不具备的。但是佤语(布饶方言)中存在着两套数词系统(包括“一”),又增加了其数量表达的复杂性,使其数词“一”的用法独具特色。

笔者在考察了两种语言数词“一”的用法后,发现两者在语法特征上存在着许多异同点,以这些异同点为基础,便可初探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进而可以从这小小的数词“一”上看出两个民族思维和文化上的许多特点。

二 佤汉数词“一”语法特征的异同点

(一) 相同点

1.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都可以用于基数、序数、分数、倍数、概数的表达。例如①:

2.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都能与量词结合,且结合时语序相同,都是“一+量词”。例如:

3.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都能在重叠的量词前使用,结合后都可以作定语。佤语的量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在(一)之后才可以重叠,表示不定指,[1]205例如:

这个村子里也有个把这样的人。

汉语的量词可以重叠后单独使用,但若想在前面加数词,也只能加数词“一”,如“一座座山、一棵棵树”等,此时,这种“一AA”式作的是定语,表示“许多”;此外,它还可以做主语,表示“每一”,如“一个个都好样的”;还能作状语,表示逐个、依次做某事,如“一箱箱地搬”。[2]可见,汉语中该形式的基本用法与佤语相同,但又比佤语丰富。

4.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与量词结合后构成的数量短语都能修饰名词或动词。例如:

5.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与动量词结合后的数量短语与动词结合时的语序相同,都是“动词+一+动量词”。例如:

6.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与量词结合后的数量短语都可以与形容词结合,并且结合时语序相同。例如:

7.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与量词结合后的数量短语都可以受指示代词或副词的修饰。例如:

8.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一般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必须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短语后才能作句法成分,都能充当定语、补语、状语、主语、宾语、谓语等成分。例如:

9.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都能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短语后重叠,都能作定语,表示数量多且彼此相对独立的状态;也都能作状语,表示动作按次序进行。例如:

(1) 作定语:

(2) 作状语:

这种重叠形式在汉语和佤语中都与上述的“一AA”式用法相似,不同的是,两种语言在这种形式中除了可以用数词“一”外,还可以用其他数词,而“一AA”式里却只能用数词“一”。汉语的这种重叠格式也可以作主语,如“一朵一朵好看极了、一个一个都不说话”。

10.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在熟语或成语中都有“一…一…”的表达,例如:

指定期的活动,与汉语的“一年一度”类似。这句熟语也可理解为:机会难得。

一块泥巴收一拽棉花,犁一行的面积收一石稻谷

形容土地十分肥沃。汉语中没有tɕɔi这个重量单位,故选用音近的“拽”字来表达,“一拽”为三市斤,一石为一百市斤。[3]92

相对来说,佤语的这种表达比较少,而汉语中则有大量此类格式的表达,如“一五一十、一生一世、一草一木、一瘸一拐、一唱一和、一长一短”[4]1529等,丰富多彩,脍炙人口。

(二) 不同点

顺便说一句,借傣语的系数词只在“30~99”数段中使用。

若部分省略时,也可表达为:

虽然汉语也有省略最后一个位数词的形式,但前后数词“一”却没有语音形式或字形上的区别,并且第一个位数词前的“一”也不能省略,只有在“万一”中可以省略第一个位数词前的“一”,但意义截然不同。“万一”在汉语中可以用作名词,表示:①万分之一,表示极小的一部分;②指可能性极小的意外变化;③也可以用作连词,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用于不如意的事)。[4]1343义项①是从古汉语中遗留下来的用法,意义已经虚化,并不表示确数“万分之一”,而只是极言其所占比例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更常用的是义项②③,如“以防万一”(义项②)、“万一下雨怎么办?”(义项③)等。

而“一百一十”在佤语中则没有相应的完整表达,汉语中却可以说。汉语中“十”既是系数词也是位数词,所以“十”之前可以加“一”,表示相乘的关系,也可以省略,把“一十一”说成“十一”,但也有不能省略的情况,如“一百一十”“一百一十一”“一千零一十”“二五一十”等,“十”前的“一”都不能省略,这些复合数词或乘法口诀都不能说成“一百十、一百十一、一千零十、二五十”。

若完整表达,则是:

也有些地方的佤族更习惯用中间加零的方式表达金额,而不太将其省略连用。

综上可知,佤语的数词“一”有两套系统,而汉语则只有一套系统,这是佤语和汉语数词“一”最大的不同之处。另外,在语义和省略用法上,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也存在不小的差异。

千万:务必(表示恳切叮咛),如“这件事你千万要记着”;[4]1031

万万:绝对,无论如何(用于否定式),如“万万没想到”。[4]1344

(4)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在序数中的表达方式不同,佤语是用词序来表达,即用“量词+数词”来达,而汉语是在数词“一”前加“第”字来表达的。例如:

佤语和汉语的“一”也都可以在有序列的情况下直接用作序数,例如:

汉语可以直接说“第一”后面并不需要加量词,而佤语却没有这样的表达。但是近年来,佤语也借入了汉语“第一”的说法。[1]189[7]110

如果“钱”之后没有更小的量词,则“钱”可以省去,说成:

注意,这时在“两”后的数词“一”用的是佤语固有数词“一”,而不是借傣语的数词“一”̱,这与上述关于̱的省略用法不同,但是,如果“两”后接的是2~9,则仍然用借傣语的数词,这种省略“钱”的说法汉语中也有,但没有两套数词的分别。

如果“两”之前是“一”,“两”之后有“钱”,则“两”之前的“一”可以省去,或同时省去“两”前的“一”和“两”后的“钱”,[1]195[7]117分别说成:

这两种省略的说法汉语中都没有。同时,如果“两”之后接的是2~9,则仍然要用借傣语的数词表达。

而汉语中没有这种用法。

顺便说一句,佤语中数词11~29与量词结合时的语序都是“十位数+量词+个位数”。其他数词与量词结合时的语序与汉语相同,都是“数词+量词”。[9]

佤语也有“一+名量词+名词”的语序,但这时表示的意义是“每一”,[8]329例如:

然而,在熟语中,佤语“一+名量词+名词”的语序却没有“每一”的含义,而是与同序的汉语意思一样。例如:

像一只手,不让它错开;像一只脚,不让它长短不齐。意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

一穗稻谷泡得一坛酒,一朵棉花做得一条裙。形容庄稼长得好。[3]91

汉语中没有表语成分。

3.汉语“一”的用法十分灵活,与其他词类的结合能力也比佤语强,除了与量词结合为数量短语外,它还有以下几种用法在佤语中是没有的:

(1)汉语中的“一”可以重叠使用,重叠后“一一”用作副词,表示一个一个地,如“我把你的话一一记在了心里”。

(2)“一”可以进入“这+一+名词”格式,[10]13如“这一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3)“一”与双音节名词结合后,可在句中作定语修饰名词,也可作状语修饰动词。例如:

妈妈做了一桌子菜等我回家吃饭。

他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就不起来了。

(4)“一”也可以直接与动词或形容词结合,表示动作或变化是突然发生的,或是彻底的,并且大多都有加强语气的作用。[10]14例如:

她看了他一眼,低头一笑,没有说话,转身走了。

她鼻子一酸,眼泪啪嗒啪嗒地流了下来。

“一”可以用在重叠的单音节动词之间,表示动作是一次的或是很短暂的。[10]15如“走一走、看一看、瞧一瞧、转一转”等。

“一”与动词结合后还可以重叠,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状态或连续发生。[10]15例如:

她一边哭,一边一抽一抽地说她没错。

马一耸一耸地向上走。

(7)“一”还可以进入“一……就……”格式,表示一种动作或情况出现后,紧跟着便发生了另一方面动作或情况。[10]15例如:

他一进门就大声嚷嚷着。

天一晴,你就去晒被子。

汉语“一”的构词能力特别强,能构成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和四音格词,内涵丰富,表义生动。另外,数词“一”还可以进入某些固定格式,如“一x半y、一x一y、一x二y、一x不y、一x就y”等,这些格式十分能产,有时可以根据交际需要,灵活地造出新词来。[10]18-19

三 结语

从上述佤汉数词“一”语法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在与其他词类的结合、结合时的语序、结合后作何种句法成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的异同点,有些异同点是数词“一”独有的,有些异同点其他数词也具备,经过上述描写分析,对比出了两种语言在数词“一”上的特点,为进一步从语义、语用以及历时源流上作对比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注:本文佤语(布饶方言)用例皆出自《佤语简志》《佤语语法》《佤语的数词、量词和数量词组》和《佤语概论》等,或是根据以上书目的规则自拟并向母语人验证核实后附上,汉语用例除了特别标注的外,皆为作者自拟。

[1]赵岩社,赵福和.佤语语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2]卿雪华,王周炎.佤汉语量词对比探析[J].民族翻译,2013:75-81.

[3]王敬骝,陈相木.佤语熟语汇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90-92.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周植志,颜其香.佤语简志[M]//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第4卷: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6]黄同元.佤语的数词、量词和数量词组[M]//王敬骝.佤语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147.

[7]赵岩社.佤语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8]颜其香.佤语数词的构成和特点[C]//傅懋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9]黄同元,王敬骝.佤语概述[M]//王敬骝.佤语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19.

[10]王希杰.数词·量词·代词[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1]曾曼丽.壮汉语数词对比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8).

[12]郭攀.汉语涉数问题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3]张延成.中古汉语称数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14]胡附.数词和量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15]吴启禄.布依语数词“一”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1984(3).

[责任编辑 贺良林]

Contrastive Analysis on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Numeral “One”in Wa Language and Chinese

HAN Wei
(School of Ethnic Culture,Yunnan Minzu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

Numeral “one” in both Wa language and Chinese can be used in ordinary numbers such as cardinal numbers,ordinal numbers and so forth;meanwhile,it can be combined with a quantifier as a phrase that can be modified by words of other classes and can be a part of a sentence,all of which shows the fundamental generality of languages.On the other hand,numeral “one” in Wa language has two forms:and.Each of them is used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there exists some differences with Chinese on ellipsis,word order,etc while numeral “one” in Chinese is also characterised by other uses like reduplication,which is not allowed in Wa language.From these differences,characters of numeral “one” in both languages can be shown.This essay uses synchronic contrast to describe and analyse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numeral “one” in both languages for the sake of further studies.

numeral “one”;Wa language;Chinese;grammatical features;synchronic contrast

H042

A

1008-9128(2016)06-0082-05

10.13963/j.cnki.hhuxb.2016.06.023

2016-03-13

韩蔚(1989-),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佤语)。

猜你喜欢
民族出版社数词语序
数词
互联网时代民文出版数字化转型研究
出版科学(2018年4期)2018-09-13 11:31:30
语序类语法填空题的解题技巧
as引导状语从句的倒装语序
The Analysis of Teacher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n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东方教育(2017年3期)2017-05-18 01:24:38
汉韩“在”字句的语序类型及习得研究
民族出版社责任编辑的工作职责刍议
传播与版权(2016年4期)2016-03-28 09:29:48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下)
对联(2011年24期)2011-09-19 06:40:14
何小竹著作目录
湖南文学(2011年10期)2011-08-15 00:42:14
英语数词顺口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