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与中国文化消费提升:一致性、新挑战及政策建议

2016-12-20 08:44毛中根
关键词:消费经济文化

毛中根,叶 胥

(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成都611130)

·经济理论与经济建设·

经济新常态与中国文化消费提升:一致性、新挑战及政策建议

毛中根,叶 胥

(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成都611130)

文化消费是居民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文化消费提升,适应了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是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突破口;有利于产业转型与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益于市场向质量型、差异化竞争的转变,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缓解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促进绿色化发展。同时,文化消费提升在新常态下又将面临动力系统的居民、企业和地方政府三重制动困境,走向重数量轻质量、重扩张轻发展、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错误导向,步入人才失衡的循环积累怪圈,陷入财政资金提不上、社会资金跟不上的资金不足困局等挑战。因此提出了完善动力机制、明确导向机制、升级人才机制、优化资金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经济新常态;文化消费提升;一致性;新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简述

文化消费是指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消耗文化产品和劳务的过程,主要是对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根据消费需求升级的一般规律,人们的消费具有层次性,逐渐由物质消费为主转向以精神文化消费为主,由生存型消费为主转向以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为主,由排浪式、模仿式消费为主转向以个性化、多样化为主。换言之,文化消费发展是居民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目前,中国文化消费发展还很不足。数量方面,2013年中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为12969.37亿元,人均文化消费仅为955.47元[1],离“十二五”末文化消费总量达1.6万亿的估计[2]12,以及潜在文化消费能力4万亿元的估计,①数据来源:2014年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详见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0225/c1004-24454286.html.均有一定差距;质量方面,文化产品及服务还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满意度方面,2014年全国中心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满意度为77.67,略高于75的中值水平,文化消费满意度总体还不高。②数据来源: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民生指数研发中心“2015全国中心城市民生满意度指数调查”。文化消费提升作为文化消费发展的重要有机组成和高级阶段,是与文化消费扩大相关而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文化消费扩大强调的是文化消费数量的增长,而文化消费提升更要求数量扩大基础上的质的提高与效的提升。当前,中国文化消费提升还存在文化经营主体发展不足、文化消费理念滞后、文化消费时间不充裕以及城乡文化消费差距拉大等现实困境。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新常态下,上述现实困境又将延展出新挑战,制约文化消费提升。因此,扩大和提升中国文化消费,需充分挖掘和牢牢把握文化消费发展与经济新常态的内在一致性,结合新挑战提出政策建议。

二、文化消费提升与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内在一致性

(一)文化消费提升适应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是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突破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在“三期”叠加效应下“换挡”而不“失速”是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文化消费潜力的有效释放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文化消费作为基本生存需求满足基础上的精神文化消费,是高层次的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数据显示,2011年,美、英、日、澳的人均文化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12.3%、11.6%、12.5%和14.9%,而中国仅为6.6%[2]168-178;美、英、日、德的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GDP的比重分别为7.54%、7.56%、7.14%以及5.27%,中国仅为1.84%(见图1)。另一方面,文化消费多属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既要充分体现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又可以有多种满足形式与层次,文化消费提升有助于文化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发展转变。正是这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特征,使文化消费行为更易被新产品所激发出来。如果文化产品能满足人们的欲望或心理需求,极易出现“井喷式”、“爆发式”增长。例如,国内3D电影市场,2008年初全国引入时,国内的银幕数量只有86块,到2012年3D银幕数已经翻了五番[2]157-179。

图1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GDP比重①此图系作者计算而得,原数据转引自彭翊、李丽《海外经验:推动文化消费的三个路径》,载《中国文化报》,2015-03-07。

(二)文化消费提升有利于产业转型与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是经济新常态化发展的又一特征。较之传统产业,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文化产业兼具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重属性,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和解决产业空心化问题,促进产业转型。例如,在传统制造业中融入文化元素,实现部分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发展;将淘汰或过剩的第二产业基地转变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影视基地或旅游目的地等,这方面国内外都有成功的例子,如德国的鲁尔区、美国的利哈伊谷地区以及中国北京的“798”等。具体来看,一方面,扩大文化消费数量,可促进文化产业的壮大与成长,提高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3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76%(见表1),离中央关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定位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文化消费质量和消费满意度的提升,有利于文化产业的专业化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表1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②数据来源:2004—2012年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2013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2013年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详见: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1/t20150123_673036.html;2014年数据摘自文化部长雒树刚《“十二五”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详见:http://cpc.people.com.cn/n/2015/1022/c399243-27729383.html.

(三)文化消费提升服务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力和潜能竞相迸发的前提,服务于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最根本的着力点在于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高素质劳动者是推动一切创新行为实现和创意元素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本所在。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特别是高素质人才驱动。相对于实物消费,文化消费过程蕴含着人力资本的增值和积累过程:文化消费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也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综合修养,能显著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针对自身技能提高的文化消费升级,例如舞蹈、歌唱、绘画以及演奏、时尚设计、广告传播和软件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等,这类文化消费属于人力资本积累范畴;而针对人们文化素质和修养提高的文化消费,如各类书籍和报刊阅读、博物馆参观、艺术品鉴赏等,促进人力资本增值。人力资本的增值和积累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由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同时,提升文化消费还有助于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符合增长动力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内在要求。

只是时光经常也无情。悄然的流动中也藏匿着尖锐与残酷。它们像飞刀,随时会迸射而出,落在某地某家某人的头上。

(四)有益于市场向质量型、差异化竞争的转变,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文化消费需求的层次性和文化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消费市场中,市场经营者之间的竞争不能单纯依靠数量和价格,更多地要依靠产品质量与服务的差异性。具体而言,文化消费需求包括基本文化需求、享受型文化需求和发展型文化需求三个层次。其中,享受型和发展型文化消费虽然要借助一定的实物载体,但享受型和发展型文化消费的质量和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例如,艺术类培训,消费者在选择时优先考虑的是师资水平,其次才是价格;在欣赏话剧、歌剧和演唱会时优先考虑的是表演者的能力、唱功和知名度等,其次才是价格。进一步,享受型和发展型文化消费属于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是个人为自身发展而产生的需求,这类需求会更多地打上个人偏好和目标。只有价格优势,而无差异化的文化消费品,显然不能有效促进这些需求的释放。例如,电影作品必须做好差异化消费群体定位,票价低不是电影叫座的必要条件,若消费群体定位不明确,叫好的影片也不一定叫座。此外,文化产品的多样性加剧了文化消费市场中经营者之间要以质量和差异化竞争为主,因为多样性的文化消费品,不同于标准和规模化生产的一般实物消费品,难以用统一的成本、标准和价值尺度去衡量,也就难以用价格去竞争。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享受型和发展型文化消费需求得到更加充分地满足,是文化消费提升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由此必将带来市场竞争思路和方式的转变,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五)文化消费提升有利于缓解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促进绿色化发展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进一步约束是经济新常态的又一特征。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环境仍存在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等问题。换言之,中国的发展在“十三五”时期将面临更大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提升文化消费对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作用在于:一是与一般实物消费相比,文化消费对物质资源的消耗要少,环境污染要小;二是文化消费的教育功能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观念向勤俭节约、循环利用、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促进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三是提升文化消费能有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集约化与合理化,实现文化产业有序发展,降低对资源环境的重复使用和浪费,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下文化消费提升面临的新挑战

(一)文化消费提升的动力系统容易面临居民、企业和地方政府三重制动的困境

居民、企业和政府是文化消费提升动力系统中的三维主体,他们是撬动文化消费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既直接制约着居民收入增长,还可能使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强,相比于生活必需品,居民更可能减少精神文化类消费,制约文化消费潜力释放。2015年中国GDP增幅为6.9%,明显低于过去。同时,文化消费能力培养的层次性和长期性,导致文化消费提升初期效益不明显。比方说,精神文化领域的消费,像高素质技能培训、艺术品鉴赏及收藏、专业书籍阅读以及高雅音乐消费等,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才能很好地完成消费行为。同时,涉及文化消费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又是一个逐步积淀过程,这决定了在文化消费提升之初,不会立竿见影地看到消费数量持续扩大,消费质量持续优化,消费满意度不断上升。容易导致政府在经济政绩观下对文化消费发展的扶持热情不够。最后,经济持续下行压力还将加剧文化企业的融资困难,尤其是在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背景下,文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压力最终会影响到文化消费的提升。

(二)文化消费提升容易走向“重数量而轻质量、重扩张而轻发展、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的错误导向

文化消费兼具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文化消费的经济效益极易优先得到重视,导致文化消费提升高度关注文化消费对宏观层面经济增长或中观层面产业发展的影响,而缺乏对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微观个体福利和满意度的重视,背离了文化消费提升是对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最大程度满足的本质,文化消费教育、凝聚、引导人们思想和价值观的社会效益也可能被弱化。一方面,在GDP导向的官员评价体系中,文化消费发展极易被地方政府片面化对待,很可能只看到文化消费数量扩大对短期经济增长的作用,忽略文化消费质量提高和满意度提升对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另一方面,企业也易于在经济增速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背景下过分强调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既忽略生产文化精品,易引起文化消费“疲劳”,也忽略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文化消费提升容易步入人才失衡的循环积累怪圈

文化消费品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它的消费虽然需要借助一定的实物载体,但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由于中国文化行业人才严重失衡,导致中国居民的文化消费和满意度普遍不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人才失衡态势容易步入循环积累的怪圈。一方面,需要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门槛比较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需要专业知识、技能和文化修养等的长期积累,无论是传媒、影视表演、游戏动漫、工艺设计还是文学创作及衍生等都不例外。但现实中,不少从业者都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门槛低、易创造,忽略必要的积累,从事传统文化产业稍带互联网概念。特别是在当前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向创新转变,社会已形成较为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的条件下,必须引导创业与创新双重重视,否则,容易出现文化创业的人越来越多,而真正创新的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态势的常态化,加剧文化企业生存和发展压力,人才竞争必将引向基层,促进更多的基层人才向重点城市和区域集中。同时,基层文化人才也趋向在经济转型期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而离开基层岗位,导致基层文化人才不足的矛盾进一步积累。

(四)文化消费提升容易陷入“财政资金提不上、社会资金跟不上”的前后资金不足的困局

经济下行压力在影响居民收入的同时,也影响着政府的财政收入。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累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600亿元,同比增长6.6%,较去年上半年8.8%和去年全年8.6%的增长有明显回落,①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公布的财政收支情况,详见http://gks.mof.gov.cn/zhengfuxinxi/tongjishuju/.财政收入增长压力进而影响财政支出的增加。近十多年来,全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基本维持在0.38%左右的低位,更凸显了未来公共文化消费支出约束。而且,在稳增长动机下,涉及文化项目的有限财政资金投资很可能倾向重点区域和城市,使偏向广大农村和不发达区域的公共文化消费投入比例减少。同时,由于缺乏大型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难以短期内引导大量社会资金进入文化领域,可能加剧融资难问题。

四、政策建议

(一)完善文化消费提升的动力机制

健全文化消费能力与意愿提升的制度保障,夯实居民文化消费提升的基础。开展就业保障工程,推行创业互助机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切实提高转移性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提高居民文化消费的时间保证;培育新兴消费热点与业态,适度推行文化消费券制度,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将文化消费发展纳入政绩目标考核,增强政府服务于文化消费提升的动力。将文化消费发展分别纳入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两个考核指标体系中。经济发展方面,重视文化消费数量扩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可考察文化消费数量的增速、文化消费占支出的比重、文化消费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文化发展方面,重视文化消费对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居民基本文化权益保护,可考察居民文化消费的满意度,尤其是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的满意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动力。

(二)明确文化消费提升的导向机制

明确文化消费提升的政策着力导向,注重精准滴灌政府直接投资的文化类项目,侧重于基础性和公共性,保障居民的基本文化消费权益;更加倚重于社会化运营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与产业负面清单,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丰富文化消费对象;重点对文化创意企业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给予帮扶,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活跃文化消费市场;引导文化行业内自律,优化文化消费环境。同时,文化市场监管要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动态监管。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大力培育和谐、低碳、绿色、循环的消费理念,升级文化消费模式,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和明星效应在广大群众中进行引导;利用社区活动、社会宣传板以及社会志愿者在中老年人中进行贴近宣传;利用学校课堂、课外实践和学校社团活动在学生群体中言传身教,使适应于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消费理念深入人心。

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探索多业态的文化消费模式。要紧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地域特点,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引导文化产业良性发展与合理布局;推动文化消费与信息消费、旅游消费、健康消费、养老消费以及体育消费的融合发展,探索“互联网+”、“旅游+”以及“健康+”等文化消费形式,丰富在线文化消费。

(三)升级文化消费提升的人才机制

探索城乡、区域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鼓励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文化人才到广大农村、不发达地区和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对口帮扶和汲取创作灵感,为基层、边远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文化人才提供跨区学习和进修机会;提高基层文化人才的工作待遇与条件,拓宽基层文化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明确文化人才晋升的基层或落后地区锻炼的要求;鼓励农村演艺机构和表演团体到城市表演,为其提供场所和宣传服务,促进城市文化服务机构下农村、走基层。

升级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拓展文化众创空间。升级原有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将文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向创新、创业、创智人群倾斜,为创新人才提供创新孵化和成果转化帮助,为创业人才提供创业启动帮扶和创业指导,为创智人才提供到相关学校、科研院所和设计机构学习、进修和实习机会。同时,为各类文化人才提供所需的文化创业、创新以及创智空间,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利用闲置房屋、老旧厂房以及国有商业设施提供免费或便宜的众创场所,并提供一些配套设备和工具。

(四)优化文化消费提升的资金机制

降低文化企业发展成本,提高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供给的经济效益。规范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精简文化项目审批环境、手续和费用,完善相关中介机构服务,降低文化企业运营成本;加大文化企业发展相关税收优惠和金融创新,拓宽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途径,降低文化企业融资成本;加快文化企业对接平台建设,为各类文化企业以及社会资本提供项目、资金和人才的对接平台,降低文化企业搜寻成本。同时,实现文化资源开发的区域联动和城乡整合,加大公共文化消费政府向企业购买的力度,提高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供给的经济效益。

升级结构化基金模式,让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杠杆效益。将传统结构化基金的优先、劣后的二元投资者结构变化成为筑底、优先和劣后三元投资者结构,政府出资成为筑底投资者,再分别引入优先和劣后的社会投资者。资金投入回收方面,优先投资者每年获取固定收益,项目建设期由劣后投资者的资金份额下折满足,项目运营期由项目收益优先保证;劣后的社会投资者则获取风险收益(运营成功后超额收益),让风险与收益对等,且负责管理或委托机构对基金进行运营;筑底者在率先满足优先和劣后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要求后,再实现筑底资金的回收,最大限度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1]王亚南.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

[2]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消费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5-18.

[4]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2015,(5):4-19.

[5]赵萍.中国消费发展新常态[J].理论参考,2015,(3):5-6.

[6]易培强.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发展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5):131-137.

[7]毛中根.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学家,2015,(12):12-13.

[8]尹世杰.论精神消费力[J].经济研究,1994,(10):71-76.

[9]尹世杰.提高精神消费力与繁荣精神文化消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6):20-24.

[10]贾良定,陈秋霖.消费行为模型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1,(3):86-92.

[11]叶德珠,连玉君,黄有光,李东辉.消费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偏差[J].经济研究,2012,(2):80-92.

[12]朱信凯,骆晨.消费函数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化: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11,(1):140-153.

[13]陈斌开,陆铭,钟宁桦.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10,(S1):62-71.

[14]欧翠珍.文化消费研究述评[J].经济学家,2010,(3):91-96.

[15]李涛.供给经济学视角下文化消费问题论要[N].光明日报,2014-01-20(11).

The New Normal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Consumption:Consistency,New Challenge and Policy Suggestion

MAO Zhong-gen,YE Xu
(Consumer Economy Research Institute,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 611130,China)

Cultural consump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consumption upgrad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of Chinese economy,cultural consumption promoted,adapted to the demand of personalized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rend,and is a new breakthrough of high-speed growth in the economy.It does not only benefit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optimize industrial structure,but also enhanc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economic growth,at the service of momentum shift to innovation.Moreover,it improves the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resources,because of benefitting market competition transition,and promotes green development,because of alleviating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nstraints of economic growth.At the same time,under the new normal,promotion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will face the braking from residents,enterprises and local governments.And will go towards incorrect guidance between quantity and quality,the problem of talent imbalances and fund shortage.This article gives policy suggestions from angles of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dynamic mechanism,clarifying guidance,upgrading the talent mechanism and optimizing capital mechanism.

new normal of Chinese economy;promotion of cultural consumption;consistency;new challenge

F063.2

A

1009-1971(2016)06-0118-07

2016-09-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消费提升路径与机制研究”(14ZDA0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服务消费增长的动力机制及实证研究”(71373212);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消费与民生研究”(15TD0044)

毛中根(1975—),男,湖南武冈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从事消费经济学研究;叶胥(1986—),男,四川巴中人,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消费经济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 春]

猜你喜欢
消费经济文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40年消费流变
谁远谁近?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