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梅 疏仁华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铜陵市铜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视野
姚雪梅 疏仁华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铜陵作为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伴随着国家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战略的实施,铜陵作为示范区重要成员之一,发展旅游业不失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铜文化是铜陵的基因和最大特色,进行铜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铜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文章拟在调查铜陵铜文化旅游开发情况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提出一些铜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路和策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铜陵;铜文化旅游;SWOT分析法
旅游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越来越注重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已经成为当今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国家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文化旅游逐渐成为现代旅游的新宠。
文化旅游,“是一种以观光、参与等行为为媒介,通过了解和熟悉特定文化群体(区域)的文化特性来达到以增长知识和陶冶情操为目的全方位的精神上和文化上的旅游活动;是旅游者涉足、观赏、体验异地文化及其环境氛围的过程,是通过对异地文化及其环境氛围的憧憬、遐想等文化介入冲动所导致的文化需求的满足。”[1]铜陵,因铜得名、因铜而兴,铜采冶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见证并参与了中华文明的源起与演进。据著名矿冶考古专家华觉明先生所说,铜陵“从商周到唐宋一直是我国采铜冶铜的中心”[2],凭借着三千余年绵延不绝的铜开采、冶炼、铸造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铜文化是铜陵与生俱来的印记,是铜陵最大的特色,是铜陵永久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优势。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发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铜文化旅游资源是当地转型发展应当始终坚持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表1 铜陵市旅游行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201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正式批复《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指出:皖南地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区域。铜陵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成员之一,大力发展以“铜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符号,将铜文化旅游培育成为铜陵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建设成为世界铜都和全国著名铜文化旅游城市,促进城市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既是契合国家、省市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铜陵市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铜陵地处安徽省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京福高铁与宁安高铁、京台高速与沪渝高速在这里交汇,是皖南的交通枢纽。境内襟江、依山、含湖,旅游资源多元、品质独特,有金牛洞等古采矿遗址,有九华山头天门——大士阁,有全国唯一的淡水豚自然保护区,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天井湖、凤凰山。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铜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等逐年提高,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见表1)
与周边城市相比,铜文化资源是铜陵最大特色。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轰动全国的“醒来,铜陵”思想解放大讨论,唤醒了铜陵的文化记忆,而开发铜文化旅游资源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抓手。随后,青铜壁、起舞、铜陵之音等一批城市铜雕塑先后屹立在城市街头巷尾。目前,在铜陵先后建设了200余座铜雕塑,在国内城市雕塑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铜陵现象”;在市政建设中,注重融入铜文化元素,打造铜文化旅游资源,先后建成金牛洞古采矿遗址保护、铜文化博物馆、铜文化园等一批项目(见表2);连续举办青铜文化博览会、国际铜雕艺术展,都吸引到大批游客;各类铜工艺加工企业也纷纷成立,产业也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些对于开发铜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位,确立铜陵“中国古铜都”地位,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始于春秋。遗址遗存丰富,场面壮观,集文物保护与展示、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现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2A级风景区,是古铜都一个重要的文物旅游景点。
国际铜雕艺术展在铜陵举办两届,遴选出的70件铜雕作品被收藏于国际铜雕艺术园内。铜雕艺术展注重国际性、城市品牌推广与公众的参与度,入选的作品有一半来自境外。市民可通过参观、与雕塑家互动交流等方式,亲身感受铜雕艺术。该展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大型铜雕艺术品的专题展览。这不仅充分体现了铜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铜雕艺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交流,对于提升铜陵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多年来,铜陵铜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都主要体现在量的增加与积累,尚鲜有质的根本性突破。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对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全面评估,是一种能够客观和准确地分析企业及其环境的方法。[3]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将SWOT分析法用于研究铜文化旅游开发,可以一目了然的从战略高度把握整体,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多元开发,朝着把整座城市建设成为一座铜文化大容器的方向去努力。
(一)优势
区位优势。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成员之一,铜陵是皖江工业名城、工贸港口城市,处于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是闻名世界的“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北大门,东距南京约200公里,南距黄山120公里,西南距九华山80公里,北距省会合肥130公里,是游客到黄山、九华山的必经之地,可以将区位优势转化为承接优势,打造黄山、九华山等景点的中转旅游地。
交通优势。铜陵是国家东西和安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交汇点”,京福高铁与宁安高铁、京台高速与沪渝高速、铜南宣高速与北沿江高速在这里交汇,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国家首批对台直航港口和万吨级海伦进江终点港,市区距九华山机场24公里。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铜陵长江公路大桥贯通大江南北,便捷的交通设施建设使铜陵成为皖中南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
表2 铜陵市主要铜文化旅游资源一览表
历史文化优势。铜陵是我国久负盛名的铜都,拥有历史悠久而浓烈的铜文化。根据1986年安徽省考古所成立的皖南铜矿考古课题组的发掘,发现铜陵冶铜历史可追溯到商周,下可延至唐宋,采矿遗址达几十处,分布范围达六百多平方公里,集开采、冶炼、铸造三位于一体,点多面广,其时间跨度和规模均属国内罕见。[4]以“铜草”作为矿产指示牌,先秦时期就已采用了露天开采、井下开采、地面竖炉等采冶技术,并采冶硫化铜矿冶炼菱形铜锭。铜矿业经过秦汉、六朝的发展,到唐代达到了兴盛,宋代以后开始逐渐萧条。铜陵以铜起家,以铜建城,以铜闻名天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冶金史的历程,是中国冶铜史的缩影。古代的文人墨客以诗词的形式描绘了铜陵铜矿业的盛况。唐代大诗人在《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中写道“铜井炎炉高欠九天,赫如铸剑荆山前。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5]宋代诗人梅尧臣在《过铜官山》中写道“碧矿不出土,青山凿不休。青山凿不休,坐令鬼神愁。”[6]铜陵古代铜文化遗存丰富,如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文化博物馆内陈列大量工艺精美、富有地方特色的铜文物等。悠久的铜文化历史铸就了铜陵“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古铜都精神。
政府支持。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成员之一,铜陵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历届政府都把开发铜文化旅游资源作为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的主要抓手,如地方街头巷尾的大量铜雕塑、连续多年举办的青铜文化博览会、国际铜雕艺术展等,历届政府都付出大量心血,铜文化资源也得到了传承。铜陵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地方政府担负着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政府已经意识到发展旅游业是城市未来转型的主攻方向,已经通过加强铜文化资源的开发、规划建设铜文化工程、发展铜艺产业、建立铜文化创意园等项目的实施,朝着将铜陵打造成全国知名的铜文化旅游城市而努力。
(二)劣势
目标定位模糊。与周边黄山、九华山相比,铜陵自然风光资源稍逊一筹。一直以来,铜陵对铜文化旅游开发认识不够,对铜文化旅游开发缺乏总体设想和准确定位。另外,受思维限制,以为有铜才有铜文化,由此导致铜文化旅游开发手法单一,题材单薄,缺乏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
开发力度不够。现有的铜文化旅游开发力度不够,观赏性、参与性、趣味性不强,开发形式单一,尚处在自发的原始阶段。如金牛洞古采矿遗址遗存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只是简单地将遗址的“四个井口”呈现在游客面前,甚至缺乏必要的文字解说和发掘物品的展览,至于遗址更深层次的意义却不得而知。这极大地降低了遗址的观赏性,文化显示度和吸引力不足以形成鲜明的特色。
品牌建设滞后。当前,铜文化旅游景点零星分布,缺乏整合,单体规模小、系列性不强,主题不鲜明,特色不明显,游客印象不深刻。如古迹遗址各自分布在不同的乡镇,联系不紧密,缺乏系统性的整合,再加上交通不便、开发力度小等因素的影响,除了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外,其他的遗址为游客知之甚少,难以满足游客的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另外,铜文化实用性研发呈无序状态,科技含量低,现有的铜工艺品加工企业之间缺乏深入沟通和联系,对铜纪念品的开发也较为薄弱。这些对打造“铜文化”品牌极其不利。
宣传力度不够。近年来铜陵强调铜文化,但是没有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告等载体宣传铜文化,很多车站、商场、酒店宾馆、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也未见到有关铜文化方面的宣传手册,甚至游客去铜文化旅游景点时也没有讲解员的讲解和景点介绍。另外,在“互联网+”时代,游客了解某地方特色景点的首要渠道便是网络,然而在“铜陵旅游网”的“旅游商品”、“旅游路线”、“旅游景点”、“旅游饭店”、“旅行社”等专栏中,有关介绍地方特色铜文化的信息却少之又少,无法展示自身特色,难以吸引游客,这严重影响了铜文化旅游产业的知名度。
服务设施较差。大部分景区位于各大乡镇,受乡镇经济影响,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配套服务设施较差,影响了游客的选择性,这样游客的逗留时间就必然减少。交通布局不够合理,部分景点道路条件欠佳,进入性较差,其中旅游车队仅2个;住宿条件参差不齐,现有星级宾馆(酒店)18家,软硬件设施较差;餐饮方面,景区内及周边都是大同小异的农家乐,处于小、散、乱状态,不利于统一管理;缺乏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如景点处缺乏体现本地特色产品的铜纪念品商店;旅游景点缺乏相应的导游和专业解说人员等。这导致了铜文化旅游在开发中存在着统一开发、挖掘优势资源等方面的困难。
产业链不完善。目前,铜文化旅游开发尚处于自发的原始阶段,而旅游活动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还处于自发的原始发展阶段,以“游”为主,没有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各旅游点普遍缺少高层次的娱乐项目和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无法最大限度地留住游客,扩大消费,更是影响了游客的游玩兴趣。
(三)机遇
旅游市场的发展。在物质条件不断富裕的今天,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开始不断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作为当代旅游业的新宠,文化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选择。而“五一”、“十一”的小长假为人们旅游出行提供了时间上的支持。在全国和安徽省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铜文化旅游有了良好的开发机遇。
国家政策的支持。近两年,国家密集地发布了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性文件,通过逐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多方资金支持等方面,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201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正式批复《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铜陵成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成员之一。这些都为铜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政策保障。
交通条件的改善。2015年,随着京福高铁、宁安高铁、铜南宣高速的建成通车,加上铜陵原有的京台高速、沪渝高速,铜陵交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内联外畅,彻底改变了以往交通闭塞的状况,成为皖中南交通枢纽,为人流、物流的便利流通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威胁
城市旅游资源具有“屏蔽”性,即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往往都倾向于名气大的地方。[7]铜陵周边毗邻黄山、池州、安庆、芜湖等市,这些城市都有各自的旅游特色,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黄山、中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的九华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芜湖的方特主题公园、安庆的天柱山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名声越来越大。与之相比,铜陵铜文化旅游无论是规模、影响力还是知名度上都有很大差距,这些名胜景点对客源的吸引力给铜陵带来很大威胁。
基于上述铜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本人认为铜文化旅游开发应理顺铜文化脉络,发掘铜文化价值,讲好铜文化故事,精细提炼素材,推出具体化的文化创意,讲求可操作性,才能真正促进铜陵铜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铜文化旅游开发应按照以下思路开展:
第一,分类研究发掘。铜文化博大精深,在把握铜文化矿藏脉络的基础上,分类研究、分类发掘。根据铜文化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铜的属性矿藏、铜文化主体矿藏、关联文化矿藏和铜陵地域文化矿藏等四种可研究发掘。其中,研究发掘铜的属性矿藏,可通过动漫创作等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铜的知识故事,帮助人们既能理性又可感性地深入认识铜、理解铜,从而开阔文化展示和表现的潜在空间。按照精、新、专、特的要求研究铜文化主体矿藏与关联矿藏,最终整理成集形成系列化的研究成果。铜陵地域文化矿藏的研发应提高精准度,从新的角度诠释文化价值。
第二,提炼文化素材。一方面将文化原料化整为零,即根据铜文化的特征、文化代表性、展示效果等,从中提炼有效元素,如具有典型意义的图案、符号与标识,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实物与事实,或者是有关铜文化重要意义内容,分类整理解读。另一方面,提炼铜文化主题及其内涵,在城市建设中广泛运用铜文化元素,烘托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开发一些具有震撼力的文化主题产品,凸显铜文化的深厚内涵和铜文化的历史底蕴,让铜文化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
第三,创意设计重组。通过联想、创造将无形的铜文化素材运用到可以承载它们的器物、造型或空间等有形的载体或特定环境中去,重新塑造文化信息,化虚为实,从而展示和彰显铜文化的配套资源。创意的推出需要综合考量、反复推敲,看看是否有文化表达方面的效果与独创性,是否合乎文化常识与历史事实,是否合乎人情物理等原则,避免出现张冠李戴、不切实际的尴尬之举。
铜陵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成员之一,应充分把握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铜文化旅游的紧迫感、责任感。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赶超式、跨越式发展,展示铜文化、发扬铜文化,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营造良好的城市旅游环境。在构造城市旅游整体格局、突显地方特色旅游时,应有意识地将铜文化的有效因子以多种形式散布刻画于铜陵的每一个角落,将铜文化广泛融入公众生活空间,让人随处可感可触,可观可赏,形成强烈的文化冲击力。如以城市公交线路、公交车为载体,把一些公交线路改造成以青铜器型命名,让铜文化元素动起来;以城市地砖、公交站牌、护栏、灯杆等为载体,合理设计其造型、图案等,使之附着一定的铜文化意蕴,让铜文化元素长起来;也可把铜文化元素融入到各类广场、城市雕塑、墙体等城市整体形象,使无形的铜文化看得见、摸得着,给游客留下清晰而深刻的主题印象。
第二,着重塑造铜文化品牌形象。铜陵自古享有”古铜都”美誉,遗留下来的古铜矿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旅游形象对于增强吸引力、拓宽旅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在调查铜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全面认识各个“点”的特色并进行整合,把具有相同或相近性质的景点景区组合起来,提炼出文化主题。如将各个遗址、博物馆等串珠成链,组成一条文化遗址旅游线路,介绍遗址开采情况、出土文物、历史价值等;将国际铜雕艺术园、城市雕塑等组合起来,展现当下铜工艺的魅力,如此等等。最终将铜陵塑造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铜文化品牌形象显著的中国“古铜都”。
第三,加大铜文化内涵开发力度。为满足现代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增强铜文化旅游的吸引力,铜陵应在现存有形铜文化旅游资源有限的基础上,努力打破铜文化展示依赖铜材质的思维框架,创新铜文化展示载体和内容,将铜文化引进公众生活,营造浓厚的铜文化氛围。深入挖掘铜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加大铜文化内涵的开发力度,拓宽创意研发渠道,创新铜文化表现形式,增强铜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如加大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文化创意开发模式;通过开发类似“丽江印象”、“刘三姐”等舞台表演形式或运用3D等现代科学技术再现古代找、采、冶铜过程,使铜文化元素形象的展示出来;开发大型的铜文化主题项目,搭建可体验式的旅游平台;创新研发铜文化旅游纪念产品等。
第四,加强各方力量的协同性。一方面,以旅游文化部门为主,外宣、外事、商务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协作机制。[8]铜陵自身要制定促进铜文化旅游开发的引导政策,在资金扶持、土地供给等方面鼓励企业和社会民众建设具有公益性质的陈列馆、艺术馆等文化项目;鼓励企业研发精巧化、便携化的铜工艺新产品,帮助有条件的铜工艺品加工企业建设旅游参观通道;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高素质的铜文化人才队伍,增强铜文化的创意设计。另一方面,铜陵铜文化旅游的知名度虽远不如黄山、九华山,但应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优势地区旅游合作,通过区域联动,互惠互利,实现优势互补。利用两者的带动作用,加上自身中转站的地理优势,可以有效地促进铜文化旅游的发展。
第五,加大铜文化宣传营销力度。铜文化旅游的宣传营销应该抓住亮点、制造热点、讲好故事,坚持网上网下、省内省外相结合,牢固树立精品化、品牌化、特色化的理念。通过宣传营销,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注意力,也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如继续举办青铜文化博览会、铜雕艺术展等活动,鼓励支持与铜文化有关的影视剧本、动漫等作品的创作,向国内外游客推介铜文化旅游景点、线路,可以让铜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铜文化旅游成为人们出行的一个选项。通过精编铜文化旅游导游词,印制新版导游图和宣传册等,让人们更加了解铜文化;面向不同群体采取针对性强的宣传方式,做到精准宣传,如大众关注铜文化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铜雕塑爱好者关注铜文化的艺术性、考古专家关注铜文化遗址的发掘等。
第六,提高铜文化旅游服务水平。文化旅游产品是面向终端旅游者的消费型产品[9],不仅依赖于旅游资源的特色,也依赖于旅游目的地所提供的旅游服务质量。[10]铜陵铜文化资源多呈点状分布,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串联各类景点,培育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要素的协调建设,给游客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另外,要突出抓好既拥有良好铜文化专业知识又拥有旅游专业知识的旅游导游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铜文化旅游服务水平。
第七,铜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并存。要精心编制铜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区保护与当地发展生产、旅游者活动与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关系,[11]实现“资源得保护、旅游得发展、游客得满意”的多方共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综上所述,通过对铜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笔者认为铜陵铜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远大于其所面临的困难与不足,当地应当抢抓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凭借“高铁时代”所带来的人流、物流的格局变化,大力推动铜文化旅游开发,助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1]方志远.旅游文化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86.
[2]华觉明.铜陵古矿遗址的考古价值[G]//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第7辑·中国古铜都铜陵(矿冶专辑)[M].铜陵: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1992:3.
[3]崔新健.国际市场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48.
[4]裘士京.江南铜研究:中国古代青铜铜源的探索[M].合肥:黄山书社,2004:298.
[5][6]铜陵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第10辑·铜都历代诗词集注[M].铜陵:铜陵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4:8,28.
[7]支巧利.沈阳城市旅游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2):73-74.
[8]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课题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的目标、路径和对策建议[EB/OL].[2015-07-19].http://www.dss. gov.cn/News_wenzhang.asp?ArticleID=332857,2013.
[9]宋振春,李秋.文化旅游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80.
[10]李钊,谢元鲁.四川眉山发展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4(1).
[11]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56.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pper Cultural Tourism in Tongling City——Based o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Area in Southern Anhui
Yao Xue-mei,Shu Ren-hua
(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Anhui 244061,China)
As the resource exhausted city,Tongling faces the major issu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Alo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area strategy in southern Anhui,Tongling,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mbers,develops the tourism that is an important path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Copper cultural is the gene and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of Tongling,the development of its tourist resource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ongling.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this paper will make a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copper culture tourism in Tongling,propose some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ongling City.
Tongling;copper cultural tourism;SWOT analysis method
F127
A
1672-0547(2016)01-0081-05
2015-11-15
铜陵学院科学研究项目“铜陵市铜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基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视野”(2015tlxytwh42)
姚雪梅(1987-),女,安徽肥东人,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现代化;
疏仁华(1968-),男,安徽枞阳人,铜陵学院教授、博士,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研究方向:区域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