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傩舞的艺术彰显力研究

2016-12-20 08:32莉,黄
戏剧之家 2016年23期
关键词:傩舞婺源长径

曾 莉,黄 苗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江西婺源傩舞的艺术彰显力研究

曾 莉,黄 苗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在江西省婺源县傩舞艺术的传承中,被大家所熟悉的当属长径村傩舞艺术团,它是婺源县现今唯一一个生存于乡土民间并能够坚持每年举行傩仪的班社。该傩舞社团在2005年江西省举办的国际傩文化艺术节上,成功地将这一传统舞蹈艺术展示给全世界,并且在2006年被收录到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本课题关于江西婺源傩舞艺术魅力的探讨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进一步挖掘出婺源傩舞的艺术特色。

婺源傩舞;艺术;传承

一、婺源傩舞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一)传统傩文化。傩文化是一项古老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傩文化最早出现于商周时代,从我国中原地区扩展开来,最初是以驱鬼逐疫而举行的傩祭活动,大多为贵族、统治阶级来支配享有,因此,在早期也可以称为“宫廷傩”。本文需要介绍的是江西境内的婺源傩舞,它是一种娱神娱人的江西傩舞,从傩祭风俗中演变而来,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独成一系。

(二)婺源傩舞。婺源傩舞又被称为“鬼舞”,它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比较流行的一种舞蹈,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舞蹈艺术文化体系中具有鲜明的风格特色,是当前我国舞蹈艺术研究难得的“活资料”。比如舞迷比较熟悉的一些舞台节目,像《刘海戏金蟾》、《后羿射日》、《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舞蹈动作粗犷,同时也展现出了当地民众的朴实。在舞蹈表演中,使用的面具多达四五十种,面具大多为木雕,脸谱生动,将喜怒哀乐、忠奸贤愚尽情地展现出来。

二、婺源傩舞的形成及其艺术特色

(一)婺源傩舞文化现象的形成、演变

婺源傩舞在整个江西傩文化体系中,属于一条重要的支脉,无论是发展历史、文化底蕴、艺术魅力,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形成与发展受传统神鬼文化影响较重,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当然,通过了解婺源傩舞,可以帮我我们更好地认识傩文化,它寄托着当地村民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愿许。婺源傩舞在表演的过程中,不受时空的限制,表演者穿上华丽绚艳的服装,并戴上各种面相、形态的表演面具,或威严、或高雅、或滑稽。

婺源傩舞的艺术特色,可以从傩文化现象来寻求更好的答案。首先,傩文化现象的产生、形成,与原始社会人类早期巫术信仰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存有共生性的联系。我们将该文化现象定义为人类对大自然的一种崇拜,对大自然的一种精神寄托,而这种精神通过人类主观上的思考、想象,诞生了一些所谓的“神灵”,继而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求雨仪式、祭土神、超度等。最早可见于《周礼夏宫》一文中,这是最早记载我国傩文化现象的文献,其中这样说道“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

(二)婺源傩舞的艺术特色

以长径村傩舞为例,长径村有专门的傩仪活动场所,这一文化现象在传承早期中原傩文化的同时,大量融入了地域文化,因为婺源县长径村傩仪活动最大的呈现特点就是水流域文化,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域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婺源傩舞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很大程度上与地域特色有关,给外来人一种神秘感、古老感,同时又融入了现有的人文感知思想。

当地在举行傩仪活动的时候,舞蹈表演是最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婺源傩仪舞蹈的表演过程中,当地人比较看重的、游客最喜欢的就是乐舞形态结构的衔接性、优美性。以长径村傩仪表演来说,这是用来“祭神”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构成傩仪“结构”的主框架。

第一是音乐,也可以称为“仪式音乐”,仪式音乐与大众所理解认识中的音乐有很大区别,这也是让人们产生好奇的主要原因。在表演过程中,仪式音乐无论是在表演形式上,还是在艺术呈现风格上,一直都在迎合一个共同的基点,就是与仪式所处的环境、表演者的情绪、傩仪舞蹈表演的目的无缝吻合。

第二是舞蹈的艺术呈现形态。所谓“舞”,它起源于“巫”,这一点最早在《吕氏春秋古乐》中可以得出结论,其中这样说道“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在婺源县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傩舞节目,比较熟悉的有《饮毒酒》、《孟姜女送寒衣》、《送药酒》等。艺术风格各异,有的粗犷豪迈,比如《开天辟地》这一节目;也有显得诙谐,比如《舞小鬼》这一节目;再如婉约、细腻艺术风格的《孟姜女送寒衣》,更是以一种独特的唯美优雅姿态形象展示给观众。

第三是乐器道具的使用效果。比如傩舞表演中打击乐器所起到的效果,可以让场所环境、氛围按照节目设定、故事情节、人物情绪方向去迎合,有大鼓、钹、小锣、旺锣、苏锣。以钹来说吧,钹的手法有很多种,它是整套乐器中使用最灵活的一个,所起到的效果也是相对最丰富、最适宜的。在民间(长径村)有一种说法叫做“死锣活钹”,充分强调了钹的手法的多样性,以及产生声音效果的丰富性。

第四是婺源傩舞的表演面具。相信很多人都在仪式现场欣赏过他们的表演,笔者感触颇深,个人认为其中的表演面具起到的不仅仅是装饰的效果,而是将其他各类元素加以集合,通过表演者的魅力展现、技艺发挥,非常巧妙的传递给观众。当然,他们表演的目的并不是“取悦”欣赏者,而是对傩文化、对神灵、对人、对自己的一种最大尊重。婺源傩舞所使用的表演面具,是古代人们对已故人的崇拜,其中比较盛行的就是头颅崇拜,这一点最早可见于《春秋元命苞》,其中这样说道“头者,神所居也”。换言之,也可以看出表演者所要追求的一种意境,面具就象征着人的灵魂,这也是傩舞文化得以传承、受到人们喜爱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

三、个人眼中的江西婺源傩舞文化艺术

江西婺源傩舞是傩文化的分支,也是传承比较好、全面、系统的传统文化艺术。抛开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婺源傩舞可能只是一种纯粹的舞蹈,但若将各项元素综合在一起,婺源傩舞被赞誉为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中的瑰宝,当之无愧。前文中也提到过了,婺源傩舞又被称为“鬼舞”,它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比较流行的一种舞蹈,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舞蹈艺术文化体系中具有鲜明的风格特色。在舞台表演中的代表作品有《刘海戏金蟾》、《后羿射日》、《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这些均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通过人的想象、加工处理,使其发展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根据前两年的市场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傩舞表演时使用的面具,多达200多种,在市面上均可以见到,全是用樟木雕刻而成,神头鬼面,无一相同。发展到今天,学界关于婺源傩舞文化的研究更加广泛,研究的角度也更有针对性,不过大体方向都是一致的,重在挖掘其艺术特色。包括傩舞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对典型剧目的研究、人物形象的研究、傩舞面具的研究等。此外,对于傩舞艺术中音乐元素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总之,江西婺源傩舞从古至今都是一种纯朴的舞蹈,其以独特而又贴近人文生活的舞蹈风格,通过融入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内容,以各种类型形式的表演节目向世人来展示。

[1]方亮.江西省婺源傩舞表演场域变迁的文化思考[J].音乐天地,2009,(12):43-44.

[2]李俊怡.婺源傩舞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5):6.

[3]佚名.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中的瑰宝:婺源傩舞[J].地方文化研究,2014(2).

[4]方亮.江西省婺源傩舞表演场域变迁的文化思考[J].音乐天地,2009,(12):43-44.

J722.2

A

1007-0125(2016)12-0120-02

“舞蹈人类学视域下的江西婺源傩舞研究”YG2014061;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14.12-2016.12。

猜你喜欢
傩舞婺源长径
婺源美
基于全三维动网格技术的变长径比间隙环流的研究
玄武岩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基于随形冷却的大长径比笔套注塑优化
乡愁里的婺源
南丰傩舞传承与发展研究
在婺源,邂逅最美春色
铟掺杂调控氧化锌纳米棒长径比
画中婺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