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骁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日照 276800)
“舌尖上”的百家情——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的视听探究
张 骁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00)
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于2016年1月7日起在全国上映。该片由陈磊导演,陈晓卿任艺术总监。这是一部关于“重回时间”、“寻找年味儿”的人文美食类纪录电影,透过中国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串接一个个新年故事,展示东方的文化习俗,用鲜活的视听语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档案,带观众领略旧日的习俗和以家为基础的人文情感。
《舌尖上的新年》;视听语言;人文情感
有人说《舌尖上的新年》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大电影。它们有许多共同元素:美食、烹饪、中国文化、民族感情。然而电影更突出于一个“中国年”上,它横跨大江南北,数十个地区,通过过年这一文化联系起来,又表现出各地区不同的年味。过年并非饺子的专属,带着年文化特色的美食,呈现出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重庆的熏肉,平乐的十八酿,香港盆菜将各地区的饮食爱好和对新年期盼纷纷表现出来。饮食文化承载着的不仅是各民族饮食习惯,更是对情感的传承。
一部电影作品的画面是最直接刺激人情绪感受的元素。在镜头、造型、色彩光影的带领下,无论你身处何处,都会切身感受到真实细致的新鲜事物。《舌尖上的新年》在视听语言的表现上体现出独具一格的实验和探索精神,镜头追求造型感、设计感和艺术美感,注重高品质音效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审美感染力。该片极具电影感的画面,使其影像张力区别于传统的纪录片,观众获得了区别日常生活经验的陌生、新奇的视觉体验,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视性。其中,在光影的运用中,陈家楼制作糖瓜的几组镜头引人入胜,大汉依靠臂力对麦芽糖进行塑形,他们揉扯着麦芽糖,使其富有韧性。拍摄糖瓜的室内比较阴暗,门口照进来些许自然光,配合室内幽暗的灯光,将麦芽糖的丝滑质感与大汉紧实的小臂肌肉线条形成美轮美奂的映照。在后期中,整组镜头调慢速度,将同期声和配乐全部去掉,观众在无声中细细品味这一场富有美感的视觉享受,不禁让人感叹,劳动赋予食物新的形式,同样,也赋予它更深层次的意义。
《舌尖上的新年》在电影院呈现的是5.1环绕立体声,要求声音更精准细腻,富有张力。导演陈磊对电影的声音制作方案的期待是:做到夸张,有足够的震撼力,能刺激观众的味蕾,同时还应有一定的故事性。影片的大部分声音来源于日常拍摄的同期声,但剪辑过程中需要配合适当的音效和拟声,这些声音声效的叠加才构成电影最终的效果。比如,在拍摄鲢鱼冻在热米饭上化开的场景,画面中肉汤迅速渗入进米饭中,背景虚化,微距拍摄,配乐采用铃铛式清脆的电子音乐,将汤汁与米饭的结合巧妙融合。后期音效是有大量的素材支撑的,剪辑师根据需要挑选合适的音效,而拟音则是需要独立创作的,任务是为画面进行模拟仿真。在影片制作松皮扣的环节中,猪肉煮过之后,用器具给猪皮扎孔,器具一来一回,从猪皮中带出了油脂。此时,如果加以同期声或者配乐,都难以表现出这一微妙变化,这就需要拟声来辅佐,再现这一动作的声效,将肉皮的黏腻感表现出来。此刻的拟声再现出器具摩擦的声音,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遗失的细节,在镜头中展现出来,让人无限感叹。
纪录电影将点滴人间事串联起来,构成中国独有的富于浓郁情感的人文图景,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对重庆酉阳苗族自治县的老夫妻,儿女在外地打工,他们守候在人烟稀少的苗族老家。这天,他们准备将家里的猪宰掉,准备过年期间的食材熏肉。谁料,猪跑出了猪圈,老两口一路追着它绕着村落跑上石路、田耕,老爷子腿脚不方面,慢慢跑不动了,老婆子在一旁戏谑着。老爷子顾忌在镜头前“别人听了会笑的,两口子老了还吵架”,但老婆子依然指使着他,生怕猪跑掉了。这一来一往的交流,表现出独特的苗族语言风情,更透露着中国家庭独有的关系模式,让亲情融入在“做饭”这一互动活动中。陈祥连是浙东海边资历较深的一个渔夫。忙活了一年,接鲜船上的渔老大会拿出一些私藏的年货跟他们分享,这次他拿回家的是肉质肥美的星鳗,妻子熟悉敏捷地处理鳗鱼,陈祥连则在一旁点燃炉灶,准备除夕夜食材。夜色渐浓,一家老小围坐上来,海虾、海蟹、海鱼构成渔民家庭独有的年夜饭景象,这也是陈祥连最期待的团圆时刻。电话响起,对面渔夫通知他要拉货,他不得不放下筷子,嘴上招呼大家继续吃,自己却走进月色笼罩的黑夜里。除夕夜对于每个中国家庭来说,是一种团圆,情感的分享。但是对于陈祥连来说,对一个家庭的维持和坚守才是他的责任和使命,他愿意自己承担这份孤独,换来家人的安逸舒适。
[1]王可舒.诱人的食物、动人的声音——专访《舌尖上的新年》声音总监凌青[J].数码影像时代,2016(02).
[2]茅仪毅.《舌尖上的新年》:光影里细品年的味道[J].艺术纵横,2016(04).
张骁,曲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
J905
A
1007-0125(2016)12-0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