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克隆人科幻小说为例看克隆人的存在困境

2016-12-19 22:02陈亚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克隆人

内容摘要:克隆人是指依靠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诞生的人,通俗而言即无性繁殖的人,克隆小说就是以这个“基因复制”的新型生命体为题材的科幻作品。科技发展已经改变了“人”的传统定义,如今,人类从自然选择的人发展为科技介入后非纯粹的生物人,而克隆人等新型人类使科学、伦理、社会与人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对于克隆人存在问题的反思也是诸多文学作品中不断讨论内容,本文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克隆人 科幻小说 存在困境

中国传统神话女娲抟土造人,西方《圣经》神话中上帝取男子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女人夏娃的故事,都表达了人类复制自身的幻想。人造人的愿望由来已久,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呈现。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人、《浮士德》玻璃器皿中的人造人,以及阿西莫夫的机器人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人类对自身改造和创造的愿望。克隆人是指依靠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诞生的人,通俗而言即无性繁殖的人,克隆小说就是以这个“基因复制”的新型生命体为题材的科幻作品。科技发展已经改变了“人”的传统定义,如今,人类从自然选择的人发展为科技介入后非纯粹的生物人,而克隆人等新型人类使科学、伦理、社会与人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对于克隆人存在问题的反思也是诸多文学作品中不断讨论内容。

一.克隆人的身份认知困境?

科学技术的进入,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便利的生活。生物科技的发展不仅帮助人们抵抗了多种疾病,更让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自己。对于克隆人,在传统观念上还不能接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打乱了人类自身的伦理规则,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的关系也有悖于传统的由血缘确定亲缘的伦理方式。所有这些,都使得克隆人无法在人类传统伦理道德里找到合适的安身之地。

小说《我是克隆人》讲述了一位天赋极高的女作曲家Iris患了绝症,为了使自己的天赋在这个世界上延续,她决定克隆一个自己做女儿。她的愿望终于实现,科学家提取她的细胞克隆出一个与她一模一样漂亮而又有才华的女儿Siri。作为母亲Iris的克隆体,Siri的生活是从她出生前就制定好了的,惟一的使命就是使母亲的才华永生,但是她也爱上了她母亲所爱的男人。她与母亲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和心理差异。小说的不断的通过Siri进行反问:我是谁?将小说的人格认知问题的内涵展露出来。

主人公Siri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克隆的,她为自己来到世界的方式感到苦恼。二年级时,她在学校登记学生情况表时没有填父亲一栏。老师说:每个人都有爸爸,你可以用一个简略记号在父亲栏里标注一下,以表明你的父亲是未知还是父母离婚。Siri说:我没有父亲,我是被克隆出来的,我母亲是无性繁殖。从此,同学们把她视作异类多加嘲笑。身份的问题给她带来了极大的苦恼,她不断的反观镜中那个和母亲一模一样的自己,一颦一笑都是母亲的“复制品”,她虽然叫Iris母亲,但心里不知道该怎么把自己和母亲的关系纳入到现有的伦理体系。特别是,在外婆听到她天才般的钢琴演奏后,没有发出任何对她技艺和天分的惊叹,取而代之的评价是“魔鬼”,这无形加剧了她对自我认知的危机。外母将她视作“魔鬼”,把她定义为非人的范畴。她到底是什么?是母亲的“复制品”?是实验室里的“试验品”?她不断的为自己寻找存在的合理身份,就像着魔似的寻找各种资料。在迷幻与现实之间痛苦的挣扎,在母亲为她定制的人生里,她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种认知上的危机使他对母亲的爱转为怀疑、讨厌、和仇恨,甚至在失去理智时试图杀死她的母亲。

《镜舞》中迈尔斯的克隆人,也被称为迈尔斯的弟弟马克冒充迈尔斯,率领一支雇佣军对巴罗普乔的克隆人教养院发动了突袭。迈尔斯在营救马克时不幸中弹,尸体不知去向。懊恼自责的马克在迈尔斯父母的安慰和支持下,踏上了寻找迈尔斯的征程。但是,当他终于找到接受了复活治疗的迈尔斯时。却再次落入巴罗普乔的陷阱之由,斗争也自此不断加剧。

从生物学角度上看,克隆人属无性繁殖,跟自己的母体并非母子/女的亲缘关系。这必然导致家庭结构和个人身份的疑虑。《镜舞》中的马克就存在这样对自我认知的困境。马克拥有的是迈尔斯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迈尔斯作为供体为马克的出生提供了体细胞核。这个过程是在一个星际斗争的阴谋中秘密发生的。当时,迈尔斯6岁,正值科玛人抵制贝拉亚帝国征服的关键时刻,科玛人为了打击征服者也就是迈尔斯的父亲,设计偷走了放在贝拉亚帝国实验室里的迈尔斯的组织样本,克隆出了马克。小说当中,马克一直被称为迈尔斯的弟弟,迈尔斯的父亲也是马克的父亲。但实际上,如果一定要为马克确定一个父亲的话,那应该是迈尔斯,因为马克身上全部的遗传基因都直接来自迈尔斯。马克自己对这一称呼也是心存疑虑。他穿上迈尔斯的衣服,模仿迈尔斯走路的方式,说话的口气,对任何都小心翼翼生怕被他们发现自己并非是迈尔斯,同时又憎恶着自己对于迈尔斯的模仿,憎恶自己没有自我,只是一个模仿者的身份。他从对自我身份的困惑发展到痛恨自己的克隆母体迈尔斯,马克最后也终于在瑞瓦尔人手中被当作迈尔斯而遭到疯狂的报复,非人的折磨使得他出现了人格分裂。

二.克隆人的存在价值困惑

2005年,日本作家石黑一熊出版了以克隆人与“正常”人之间的关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千万别丢下我》对冰冷残酷的科学论断给出了最悲惨的人性诠释。小说描绘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英格兰黑尔舍姆寄宿学校学生的生活。学校的学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得到了“全面照顾”,他们整日忙于学校的各种仪式和安排,以致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些似乎很遥远的成年期的事情。在这些鲜活的生命背后隐藏的是黑暗现实的紧张与恐怖。学校养育他们的唯一目的是为正常人捐献器官,原来他们都是克隆人。因为他们是克隆人,所以就被理所当然被认为是“实验品”而豢养起来。他们的生命并非是自由的存在,他们也没有作为“人”的尊严。他们被当作试验品随意处理,随意宰割。如果客户有需要,他们会立马被拉上手术台切除掉身体的任何部位为客户牺牲。小说中的克隆人作为无法掌握自己的弱势群体,处处弥漫着感伤,忧郁、阴暗的的特质。

在小说《镜舞》中克隆人更是沦为一种商业交易的产品,是根据顾客要求定做的奴隶。巴罗普乔王朝是从事克隆人商业活动的推手——生命延长或买卖,以克隆人年轻、强健的体魄替换原身因衰老或疾病所困的身体,而克隆人的头脑则会被作为手术垃圾处理掉。而一些被怀疑可能产生变异的孩子从一开始便会被处死。而那些为了拥有一个强健体魄的身体的雇主,则会要求把普王朝根据他们的需求对克隆人的身体进行整形、改良,遭受种种痛苦之后,他们坐享其成克隆人的身体。作为复仇工具的克隆人马克,为了在各方面都比较相像胎儿时被下毒导致后来身材矮小,身体畸形、新陈代谢紊乱的迈尔斯,组织着对各方面都很健康的马克进行非人的训练:暴饮暴食,高强度训练、电击、殴打、专门致畸的整形,甚至裁掉他健康的双腿换成塑料的腿,以达到和迈尔斯想象的目的。

《追捕克隆人》进一步强化了人类对于克隆人的虐待导致克隆人奋起反抗的故事。公元2099年,西伯利亚"精英"研究院发生了不堪受虐的克隆人集体暴动事件,联合国紧急要求各国追剿。一股强悍的克隆人劫持了装备核弹的巡舰逃往大洋,并向美国发射了一枚核导弹,当他们悲壮地自爆了巡洋舰后,舰上核弹库发生大爆炸,引发了可怕的特大海啸。不久,那股克隆人又出现在南极洲,依托冰下城"反围剿"。在外星人帮助下,他们逃离南极,经殊死激战后夺取了太空机逃往火星,途中用"死光"发生仪将全球核武器与核电站变成一堆废铁,并扬言将向人类复仇!可见克隆人并非按照人类的想象按部就班的遵照人类的意愿生活,他们也都是具有人性的“生物”,遭遇到非人的压迫和虐待之后也会设法反抗人类的统治。就像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故事一样,哪怕克隆人是本性纯良的“好人”,也同样会因为人类对其的隔离而产生怨怒。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年轻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的年轻科学家为追求和利用当时的生物学知识,从停尸房等处取得不同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拼合成一个人体,并利用雷电使这个人体拥有了生命。巨人虽然天性善良,向往美好,渴望感情,但是,由于面貌丑陋,被社会视为怪物,当作巨大的威胁,处处碰壁。他要求弗兰肯斯坦为自己制造一个配偶,答应事成后与其双双远离人间。弗最初应允了怪物,但在接近成功之时,担心怪物种族从此危害社会,于是毁去了女性怪物。苦苦企盼的怪物疯狂报复,杀死弗的未婚妻等几个亲人。弗发誓毁掉自己的作品,追踪怪物一直到北极地带,受尽折磨后病逝,而怪物亦自焚而死。

三.有关克隆人的人性反思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不仅仅把脚步停留在对自我的认知上了,人类渴望通过“克隆”呈现已知的更加完美的自我,并要自我在克隆体身上得以延续。所以对于克隆人在造福人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探寻和扩展着人类的黑暗面。就克隆技术而言,它造福了人类。“治疗性克隆”将会在生产移植器官和攻克疾病等方面获得突破,给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比如,当有人需要骨髓移植而没有人能为他提供;当一个家庭失去挚爱的孩子无法摆脱痛苦;当有人想养育自己的孩子又无法生育等问题上克隆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福音。但是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和完整克隆人的实验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治疗性克隆所指向的终点就是完整克隆人的出现,如果加以正确的利用,它们都可以而且应该为人类社会带来福音。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祸害。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文本中呈现的一系列问题。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中呈现的内容虽然大多是想象,但反映和表现原始的人性和人类的伦理与情感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内容。但现在,由于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克隆人的出现,人类的生命奥秘被无情的解构,人类在自我的认同种出现了伦理和情感的双重挑战。上述所例举的一系列文学作品都呈现出的问题值得人们进一步反思。但是,正如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所言:“克隆人出现的伦理问题应该正视,但模拟克隆人没有理由因此而反对科技的进步”。科学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某项科技进步是否真正有益于人类,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对待和应用它。克隆技术确实可能和原子能技术一样,既能造福人类,也可祸害无穷。所以文学作品只是呈现给人类一个思考的维度,通过虚构的想象让人类对克隆人这一技术进行尽可能的全面的思考。

正如文学大师普鲁斯特所说: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希望文学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呈现出人类对于克隆人的真正有温情的反思,并对克隆人技术进行深刻的思考,审慎使用。

参考文献

1.邱仁宗:“克隆人的神话和悖论”,《科学》,1998(4)

2.聂真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外国文学研究》,2010

3.马向真:“自我同一性危机及道德选择多元化”,《伦理学研究》,2004

4.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5.蔡贤浩,《克隆技术的伦理学思考》,《学术论坛》,2004(7)

(作者介绍:陈亚奇,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克隆人
星际通缉令:抓捕克隆人小偷
“GPT克隆人计划”启动,平行世界要出现了?
我与克隆人的故事
论《别让我走》中的意识形态书写
月背神秘的巨型容器
回到规范分析:克隆人行为是否有罪的方法论审视
克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