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2016-12-19 19:08李春颖
艺术评鉴 2016年17期
关键词:徐州戏曲传统

摘要:地方戏曲具有不同的表演形式,受各地方言的影响,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地域性的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而柳琴戏是最具徐州地方特征的地方戏曲,是灾民在乞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本文以徐州柳琴戏为例,探讨了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创新发展,以期能够促进地方戏曲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地方戏曲 徐州 柳琴戏 生存 发展

一、柳琴戏的发展及生存现状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根基,流行于徐州地区。1953年,徐州拉魂腔正式命名为柳琴戏。其形成具有三种说法:一源于山东临沂的柳子戏、花鼓以及民间小调等;二源于苏北的太平歌和猎户腔;三源于山东枣庄、藤县一代流行的锣鼓冲子、花鼓、四句腔等。柳琴戏具有清丽优雅的戏风,具有独特的唱腔,属于“拉魂腔”,与山东的柳腔、茂腔、江苏的淮海戏等是姊妹剧种,具有相同的历史渊源。由于受流传地区语言声腔等的影响,柳琴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追忆徐州柳琴戏的历史发展,柳琴戏最早流行于苏、鲁等广大地区。建国后,柳琴戏的演出范围得到了拓宽,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逐渐扩大到了上海、青岛、西安等地区。建国之初,徐州市先后成了两个柳琴戏剧团,一时称盛,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剧目。1954年9月,在华东地区戏曲观摩中,柳琴戏三个传统剧目获得了好评。1957年,在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活动中,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大戏《状元打更》和《张郎与丁香》荣获了剧本、演出等多项奖励。1976年,徐州地区县级剧团相继恢复了建制。1980年,《大燕和小燕》被拍成电影,同年,柳琴戏艺术后继有人了,徐州和睢宁县恢复和建立了戏曲学校。1995年、1997年,柳琴戏两次赴奥地利演出。2006年柳琴戏第一批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目前从全国地方戏曲发展态势来看,柳琴戏同样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遇。徐州地区剧团中唯独江苏省柳琴剧团的演出活动相对比较频繁,只有省级剧团的牌子被社会认可,而新沂柳琴剧团、睢宁柳琴剧团、邳州柳琴剧团演出活动不多。其次,在一台演出中,柳琴戏曲节目的比重少,权重比例失衡,导致戏曲演员和乐队成员自谋出路,柳琴戏现阶段发展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在传统剧目的保留和演出上,柳琴戏也相当不景气。一方面,一些创作人员改投耗费精力少、见效快的影视剧本创作,柳琴戏剧本创作人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窘况。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喜爱传统剧目的老年观众相继故去,并且戏票价格的上涨也导致观众锐减。在演出安排上,具有明显的时间段,演出活动相对偏少。

二、地方戏曲保护和创新的发展内容

1.不同主体和阶段的保护、创新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我国提出来的新命题,为了使我国传统文化不受西方文化的挤压,针对其在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经济发展浪潮中,为避免传统文化遭受到破坏,国家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并且还采取了抢救和保护第一的措施。显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文化政策。这种保护是通过政府干预的形式对传统文化给予扶持,其主要是各级行政部门。也就是说通过政策保护,重视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而对于传统戏曲工作者来说,工作目标是谋生存谋发展,不应该是被保护。因此,艺术家的任务是创新发展,政府的任务是保护。政府无力代替艺术家实现艺术上的传承和创新,艺术家不能代替政府行使保护自己的任务。两者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良性发展。

2.内容和效果的保护、创新

在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作为公权力的政府部门,是保护政策的制定者,是宏观上的领导者和掌控者,政府部分要为保护对象创造一定的生存环境,分门别类的给予保护对象以政策扶持。在物质上,对于柳琴戏这样一些濒临灭绝的保护对象,要给予最低的生存保障,在“输血”的同时,要帮助其“造血”。如:对于柳琴戏这种地方戏曲,有条件的城市在政府给予剧团一定财政补贴的同时,还要保证市一级柳琴戏剧团继续给予财政补贴,帮助其和大型企业“联姻”。同时,政府还要协助柳琴戏团体建设高素质的后备艺术人才队伍,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学开办柳琴戏专业。另外,政府还将重点艺术家纳入传承人才管理中,要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从而使徐州柳琴戏得到更好地保护。对于文艺团体和戏曲艺术家来说,政府是“活”下来的基础,但是其只是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能不能“活的好,活的久”,则要靠自身的努力。如:通过艺术人才的培养,主动开发演出市场,提高表演和演唱水平等等。当然每一位有抱负的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是一种更高层面的创新,如,探索、创新柳琴戏本身的形式和内容等,政府部门是无法完成这种创新任务的。也就是说,艺术家的创新发展才能使传统地方戏曲“活”得好,政府保护才能使传统地方戏曲“活”下来。

3.保护下的创新

在新中国前30年发展中,地方戏曲在政府的保护下,创新的成果十分显著,如:建国后,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柳琴戏的演出范围从徐州市及东海等十多县,扩展到了上海、青岛、西安等地区,演出范围大为拓宽,1947年前后,王兆兴等人的戏班进入了山东济南大观园演出,徐茂戏班定点在徐州市演出。建国之初,徐州聚集了十几个柳琴戏班,先后成了两个柳琴戏剧团,一时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地方戏曲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保护没有创新发展是不行的。徐州的柳琴戏,源于清乾隆年间,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根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并且这种演唱形式深受老百姓喜爱,且简单易学,从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可以看出,早在2000多年前,徐州就盛行歌舞、杂技等表演形式,这说明民俗活动的艺术表演形式风行。而自清代开始,柳琴戏、梆子戏等颇为流行,在大量关于柳琴戏的谚语中,都透露着人们对柳琴戏的喜爱,成了影响很广的民间戏曲品种。

4.科学保护、理性创新

目前,对于地方戏曲来说,创新和保护是政府部门和大多数戏曲艺术工作者的共识,本文认为只有科学的保护、理性的创新才能促进地方戏曲的健康发展。科学保护包含物化保护、对重点戏曲人才和重要艺术流派的保护、分门别类对地方戏曲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三种。而理性创新应该体现在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度上,注意防止不顾传统戏曲本质和灵魂的庸俗化“创新”上。如:利用现代影像技术对柳琴戏的表演进行全程录像录音,建立柳琴戏博物馆,制作完备的戏曲教学研究资料等。地方戏曲不像建筑、书法等,它的特性是动态的,现代人无法根据记载去模仿、再现。而现代音像技术的出现能够为动态的柳琴戏表演的物化提供可能,对柳琴戏的保护意义是历史性的。另外,在前些年,柳琴戏虽然培养了一批传承人,比较重视唱法的传承,在这种情况下,使柳琴戏唱法得到了保护性挖掘和传承,能够调动戏曲艺术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够促进地方戏曲的保护和发展。由此可见,经过广大戏曲人的努力,在“非遗”保护背景下的地方戏曲,必然会走出一条科学保护和理性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三、加强地方戏曲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

戏剧的衰落是世界性的现象,但是我国戏曲的现状令人费解。如:澳大利亚的人口只有300万的悉尼,其歌剧院内年演出场次多达3000场,上座率非常高。由此可见,并不是“居室文化”的冲击才导致的戏曲衰落。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音乐缺乏时代感。2.形式、内容陈旧,新剧目少,表演风格与艺术韵味一成不变,得不到青年人的认可;3.多元化娱乐文化的冲击;4.服装道具陈旧,演员队伍老化,缺少财力的支持,这些因素严重的阻碍了创作演出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为了保护、创新发展柳琴戏,使柳琴戏得到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具体措施做起:

1.提高柳琴戏的创作、表演

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柳琴戏在剧目创作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成功的创作了《喝面叶》《状元打更》《大燕和小燕》等剧目。在演员培养上,出现了相瑞先、姚秀云、王平均等优秀演员。而目前阶段中,在表演艺术上,还没有哪位演员能够超过这些优秀人才,因此,柳琴戏应该用一定的名人效应来拉动地方戏曲的发展和振兴,着力推出一代有地区影响乃至全国知名的优秀演员,人才的培养成了柳琴戏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使柳琴戏具有较好的发展方向,才能改变柳琴戏生存状况。并且在表演形式上,要对那些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形式进行改观,减少陈腐的套路;在演出内容上,要使用新手段进行创新,内容要鲜活生动,努力去追求一种灵活多变的表演形式。

2.增强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与时俱进

为了最大化地调动和发挥有成就、有影响戏曲人才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商榷和完善国家的财政投入,并使财政拨款应用到位。对于一代老艺人,应该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保护,不可机械地按照国家法定年龄退休,硬性的使其离开舞台,要延长他们的舞台艺术生命。另外,由于欣赏兴趣和水平的提高,对于新一代观众来说,不管在表演内容还是表演形式上,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大胆创新和探索,在传统戏曲艺术基本属性不变的前体下,以迎合和满足当代新观众的审美情趣为主,培养地方戏曲的人文环境。

3.贴近民众的现实生活,保护好“文化生态”

保护和创新过程中,以徐州地区“文化生态”为背景的柳琴戏,要时刻关注和注重贴近民众的现实生活,陶冶大众的文化情怀,无时无刻不与该地区的百姓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徐州老百姓喜欢大口嚼着红烧羊肉,喝着辣汤,然后再唱上一段柳琴戏,怎么能让老百姓不喜爱柳琴戏呢?地方戏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戏曲要不断革新,兼收并蓄,以适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宗旨,树立“文化整合”的理念,才能获得更好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李春颖.论柳琴戏的原声腔源 [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2).

[2]人民日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访谈[J].2011,(06).

[3]钦媛,杨梦娜.关于传统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 2016,(06).

猜你喜欢
徐州戏曲传统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传统戏曲
高申作品
于永正从教年记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少年力斗传统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