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浩,钟丽琼
(1.贵州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阳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机械原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与传统模式教学效果对比*
胡 浩1,钟丽琼2
(1.贵州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阳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本文对机械原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文中首先分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五个关键因素,再通过统计数据对两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最后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对比结果表明: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得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总之,选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提高机械原理课程以及其他课程的教学效果。
学生为中心;传统模式;对比;教学效果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在详细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再对各种典型机构的个性问题进行分别阐述。因此,研究共性问题是本课程的核心,研究个性问题是本课程的展开。在共性问题理解清楚的前提下,再对不同的机构进行个性分析,最终做到对不同机械的理解。但是这类主要探讨共性问题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都较难理解,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课堂的中心,学生仅仅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动性就被忽视或压抑,最终导致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本文进行了“机械原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与传统模式教学效果对比”研究,以期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一定的改善。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所以,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一直积极推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逻辑的传播与扩散[1]-[2]。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该方法在不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3]-[8]。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机械原理课程的特点,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中,对其教学效果进行统计研究,以期为此种教学方法的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机械原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与传统模式教学效果对比的研究,是以机械原理课程为研究的对象,选择了机械工程学院的两个本科教学班级为研究样本,为了做到对比研究结果的可比性较好,选择的两个样本班均为一个专业,每个班学生的人数刚好相同,均为40人,且平时表现与综合成绩均相差不大。
本文在对比研究中,对其中一个本科班(样本1)使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而对另一个本科班(样本2)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在两种教学模式下,分别对样本1与样本2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数据统计。在数据统计中,首先选择一个时间节点,再从此时间节点开始,同时对两个样本班进行互不干扰的连续统计,为了使最终的分析数据更符合一般规律,本文分别连续统计了两个样本班的八次课堂表现情况,以其为基础对课堂效果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这种连续长时间的统计,能有效地避免随机因素导致的结果偏差。再依据统计数据对两种教学模式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通过对比研究的结果来证明哪一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相对显著,从而为教学工作者选择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1 数据统计
课堂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中,考虑了出勤人数、迟到人数、早退人数、睡觉人数、小动作人数(玩手机等)等多个关键随机变量,在对上述随机变量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如下表1为出勤人数统计数据表。
表1 出勤人数统计数据表
从表1所示统计结果不难看出,在出勤人数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多,平均每节课多5.625名学生,平均出勤率分别为98.4%与84.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对于样本2可看出,出勤人数呈现一个递减的规律变化;在出勤人数稳定性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稳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出勤人数标准偏差为0.787,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出勤人数标准偏差为1.80,说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出勤人数与均值偏离度大,每次课出勤人数波动较大。
如下表2为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连续统计8次的课堂迟到人数统计数据。
表2 迟到人数统计数据表
从表2所示统计结果不难看出,在迟到人数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少一些,平均每节课少4名学生左右,平均迟到率分别为1.8%与11.78%,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在每节课的迟到人数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在迟到人数波动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迟到人数标准偏差为0.71,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迟到人数标准偏差为1.67,说明传统教学模式下每次课迟到人数波动较大。
如下表3为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连续统计8次的课堂早退人数统计数据。
表3 早退人数统计数据表
从表3所示统计结果不难看出,在早退人数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少,平均每节课少2.2名学生左右,且平均早退率分别为0.63%与6.1%,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同样在每节课的早退人数上也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在早退人数波动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要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迟到人数标准偏差为0.46,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迟到人数标准偏差为1.06,说明传统教学模式下每次课早退人数波动也较大。
又如下表4为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连续统计8次的课堂睡觉人数统计数据。
表4 睡觉人数统计数据表
从表4所示统计结果不难看出,在上课睡觉人数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很少,平均每节课少5.75名学生左右,且平均课堂睡觉率分别为1.88%与16.3%,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且在每节课的课堂睡觉人数上样本2呈现出了递增的变化规律;在早退人数波动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要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睡觉人数标准偏差为0.71,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人数标准偏差为2.88,说明传统教学模式下每次课睡觉人数波动也较大。
再如下表5为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连续统计8次的课堂小动作人数统计数据。
表5 小动作人数统计数据表
依据上表5所示统计结果可知,在上课小动作人数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少,平均每节课少3.63名学生左右,且平均课堂小动作率分别为0.63%与9.7%,而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同样根据上表5可看出,在每节课的课堂小动作人数上样本2呈现出了递增的变化规律;而在小动作人数波动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要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小动作人数标准偏差为0.46,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动作人数标准偏差为1.46,说明传统教学模式下每次课小动作人数波动也较大。
2.2 数据对比分析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在机械原理课程中,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课堂效果的关键指标出勤率、迟到率、早退率、睡觉率、小动作率分别为98.4%、1.8%、0.63%、1.88%、0.63%,而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其课堂效果的关键指标出勤率、迟到率、早退率、睡觉率、小动作率分别为84.4%、11.78%、6.1%、16.3%、9.7%。通过对上述课堂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得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因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积极的、自愿参与的状态。而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老师为主导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中,随着课程的逐渐展开与深入,学生慢慢地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一点在统计数据中就得到了印证,通过表1、表4、表5可知,随着上课的深入,学生就会对这种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感兴趣,从而出现出勤人数递减,课堂睡觉人数递增,课堂小动作人数递增的变化规律。因此,通过对这两种教学模式课堂效果的统计分析对比,作者认为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使各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本文通过统计方法对机械原理课程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下,达到的不同教学效果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对比分析。文章分别连续统计了八次课堂情况的数据,作为对比分析的依据,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得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对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从而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加涅·布里格斯.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杨枫林. 浅析“以学生为中心”的商务英语函电教学[J].科技信息,2010(17):190.
[4]胡明锦,宋晓丽. 实训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48.
[5]杨开城.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的理论、方法与经验浅谈[J].教学设计课程学习网,http://www.hainnu.edu.cn/licb.
[6]朱雪波. 基于“ 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理念的大学教师发展体系构建[J].民族教育研究,2014,25(5):41-44.
[7]张俊超. 推进从“教”到“学”的本科教育教学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2(8):104.
[8]陈明. 本科教育教学: 从“教”到“学”的转型—“‘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嘉应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84.
The teaching effect of learner-centred teaching mode was compared to teacher-centred teaching mode in the course of mechanical principle
HU Hao1,ZHONG Li-qiong2
(1.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China;2.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Guiyang college, Guiyang 550003,China)
In this paper, the teaching effect of learner-centred teaching mode was compared to teacher-centred teaching mode, in the course of mechanical principle. Firstly, the key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teaching effect were analyzed. Then, the key parameter of the two kinds of teaching mode was calculat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Finally, the key parameter was comparatively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learner-centred teaching mode is better than teacher-centred teaching mode visibly. In a word, the teaching effect can be improved by applying learner-centred teaching mode in the course of mechanical principle, and may be in other courses.
learner-centred;teacher-centred;compared;the teaching effect
2015-11-17
贵阳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及编号。
胡 浩(1980-),男,湖北恩施人,贵州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传感器技术。 钟丽琼(1981-),女,贵州遵义人,贵阳学院讲师、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材料性能。
G642.0
A
1673-6125(2016)01-00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