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约记者 刘晓林 本刊记者 玉茗
构建“五个平台”的特色企业文化
——访兖矿集团济宁二号煤矿党委书记王荀晏
文/特约记者 刘晓林 本刊记者 玉茗
济宁二号煤矿始终坚持以先进的文化影响人、鼓舞人、塑造人,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深入实施暖心服务工程,成立了文学、摄影、书画、户外运动等15个文体协会,搭建形成了“依法治矿、规范管理”的制度文化平台、“人本化、亲情化、精细化”的管理文化平台、“珍惜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文化平台、“标新立异、温馨宜人”的形象文化平台、“文化式娱乐、健康式生活”的阵地文化平台。
——星眼管窥
济二煤矿着力打造企业文化的制度文化平台、管理文化平台、安全文化平台、形象文化平台、阵地文化平台,在企业文化升华发展上狠下功夫,始终不渝地向着“员工高素质、管理高境界、效益高水平、文化高品位”的目标迈进,使矿井文化建设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增强了矿井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吸引力,有力地促进了矿井的改革发展,矿井被授予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和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现代企业文化》:如何搭建“依法治矿、规范管理”的制度文化平台?
王荀晏: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企业的制度与企业的经营观念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始终把完善制度作为经营管理的重心,摆在了突出位置来抓。
在领导体制上,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决策、行政日常经营管理、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职工民主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协商议事机制。在党建工作上,建立了《党建绩效考核办法》,在职工行为规范上,制定了《职工行为道德规范》。在生产经营方面,建立了《内部市场化运行办法》。
在基础管理上,制定了《济宁二号煤矿工作标准》《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程序》,做到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率先在煤炭行业同时通过质量环境体系认证,入选第六批全国企业新记录,并获得全国煤炭行业质量奖荣誉称号。通过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建立了全矿干部职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形成了矿井全体职工共同遵循的制度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在搭建“人本化、亲情化、精细化”的管理文化平台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
王荀晏:坚持用“人本化”的管理育人才。牢固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确立“人人都可成才、人人都是人才”的新人才观,提出了“三高”(高层次管理、高水平技术、高技能操作)人才培育目标,积极实施了“人才兴矿”战略。投资5000余万元建立了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的教育培训中心和教育培育实训基地,建立了5个劳模和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大力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创造了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坚持用“亲情化”的管理暖人心,实施暖心服务工程,成立了暖心志愿者服务协会,建立了党员、青年、女工、离退休职工四支暖心服务队伍,形成了以一个协会、三个工作站、四支队伍、六个工作组为主要内容的“1346”暖心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代理儿女、代理老师、井口慰问、集体募捐、矿区对外开发家庭与青年志愿者手拉手公益课堂等活动,
坚持用“精细化”的管理促效益。提出了“成本管理精确化、质量管理精品化、生产管理精准化”的管理目标,确立了“质量创造效益,质量成就生存”“工资就是成本,成本就是工资”的经营管理理念。在内部经营管控上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构建了矿、专业组、区队和班组四级内部市场核算体系,做到了一级市场“月清月结”、二级市场“旬清旬结”、三级市场“日清日结”、四级市场“班清班结”。在质量管理上,大力实施以“管理零缺陷、产品零杂物、顾客零投诉”为内容的“三零工程”,提高了工程质量和产品质量,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文化。
环太白湖骑行活动。
暖心志愿启动仪式。
《现代企业文化》:安全作为煤炭企业的“天字号”大事。如何把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作为企业安全文化追求的目标,打造出符合生产实际的安全文化平台?
王荀晏:一是强化安全文化理念教育。充分利用安全文化长廊、广播、电视等各种舆论工具,对安全文化理念的深入宣传,使其根植于全矿干部职工思想意识之中。二是强化安全警示教育。采取正面讲解、现身说法和案例图片展等方法,认真组织开展“讲好身边的安全故事”活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故案例教育职工。三是强化安全联保教育。开展青工安全大行动、零点行动、党员身边无隐患、协管结对子等活动,定期召开一线员工家属座谈会,构筑安全防线。四是强化寓教于乐教育。经常性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下区队进班组”活动,把自编自排的安全专题文艺节目及时送到一线职工群众中,进行寓教于乐安全教育,优化了安全管理的软环境。
《现代企业文化》:搭建“标新立异、温馨宜人”的形象文化平台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
王荀晏:我们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按照“环境优美、居住安宁、文体活跃、生活有序”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了矿井形象建设。
一是塑造了标识形象。在厂区塑起了“手举火炬、跨步前进”的铁人雕塑,充分展现了济二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铁人精神。在矿区种植了矿花太阳花,并创作了矿歌《太阳花》,充分展示了济二人“热爱生活、向往光明、顽强生存、百折不挠、和衷共济、团队制胜”的精神风貌。拍摄了微电影《太阳花》,在兖州煤业微信推出后,荣登煤炭百强企业微信文章(视频)热点排行TOP10榜首。
二是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形象。大力实施“亮丽工程”,分期分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矿区环境整理。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对矿区进行了绿化、美化、硬化、亮化,真正让矿区美了起来。煤场扬尘治理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成为了一个绿色、生态、环保型矿井。
三是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制定并实施了职工基本行为规范、干部形象标准、员工形象标准和文明用语,提高了全矿干部职工文明修养。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感动济二”人物(事件)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甘于奉献、热心公益的先进典型,营造了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现代企业文化》:搭建“文化式娱乐、健康式生活”的阵地文化平台展现了哪些风貌?
王荀晏:积极倡导“文化式娱乐、健康式生活”的理念,结合各种传统节日和纪念日,认真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职工的文化素养。建立了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室、棋牌室、舞蹈室、乒乓球室、羽毛球场等文化阵地,为广大职工家属文体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使矿井文化建设耕有其田、播有其土。
建立了文学、摄影、舞蹈、音乐、书画、户外运动等15个文体协会,各类文体娱乐爱好者活跃在矿井的每个角落,成了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全民健身日、户外健步走、户外骑行、春节游园、民间艺术节表演等活动日益成为矿井文化承载的主要阵地,在传播、继承和发扬矿井文化的同时,展现了广大职工群众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使广大职工群众深切感受到作为企业大家庭一员的快乐和温暖,进一步增强了矿井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