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O实验采用迈克逊干涉仪不可能探测到引力波——引力波存在时光的波长和速度同时改变导致LIGO实验的致命错误

2016-12-19 05:24梅晓春黄志洵PolicarpoUlianov俞平
关键词:引力场干涉仪光速

梅晓春,黄志洵,Policarpo Ulianov,俞平

(1.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福州; 2.中国传媒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北京;3.Equalix Tecnologia LTDA,Brazil;4.Cognitech Calcul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USA)



LIGO实验采用迈克逊干涉仪不可能探测到引力波
——引力波存在时光的波长和速度同时改变导致LIGO实验的致命错误

梅晓春1,黄志洵2,Policarpo Ulianov3,俞平4

(1.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福州; 2.中国传媒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北京;3.Equalix Tecnologia LTDA,Brazil;4.Cognitech Calcul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USA)

本文严格证明,LIGO实验的计算忽略了两个重要因素,导致致命的错误。一是忽略了引力波对光的波长的影响,二是没有考虑到引力波存在时光速不是常数。按照广义相对论,引力波对空间距离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光的波长的影响。同时考虑着两个因素,迈克逊干涉仪上激光的相位是不变的。此外按照广义相对论,引力波存在时,时空度规的空间部分发生改变,但时间部分却是平直的。由此导致引力波存在时光速不是常数,用时间差计算干涉图像变化的方法失效。因此LIGO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错的,采用迈克逊激光干涉仪不可能观察到引力波。由于光速不是常数,LIGO实验中所有关于信号匹配的计算都将改变,就谈不上引力波的探测了。事实上,迈克逊当年也是采用迈克逊干涉仪,试图发现地球绝对运动。然而迈克逊实验得到的是零结果,由此导致狭义相对论的诞生。LIGO实验的基本原理与迈克逊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在实验过程中光波的相位都是不变的。用迈克逊干涉仪做实验只能得到零结果,由此注定LIGO实验不可能发现引力波的。

引力波;LIGO实验;广义相对论;迈克逊干涉仪

1 前言

LIGO(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采用迈克逊激光干涉仪,声称在四个月内探测到两次引力波爆发事件GW150914和GW151226[1][2],以及一次疑似引力波爆发事件LVT151012[2]。本文证明采用迈克尔逊干涉仪不可能探测到引力波,LIGO实验的基本原理存在原则性的错误,所谓发现两个黑洞合并,导致引力波爆发的实验结果是不可信的。

LIGO实验原理是,按照广义相对论,引力波会引起空间伸缩,导致迈克尔逊干涉仪两臂的长度差改变。沿两臂传播的激光汇合后就会产生相位差,引起干涉条纹变化,从而观察到引力波。实际计算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计算干涉仪上两光到达干涉屏时的位相差,另外一种是计算两光到达干涉屏时的时间差。在LIGO的实验中,两种方法计算都被使用,证明引力波会引起干涉图像改变。但这种计算方法的前提是,光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

众所周知,光波的相位不但与传播距离有关,还与波长有关。空间伸缩也会引起波长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光波的相位。本文指出,LIGO实验的计算忽略了引力波对光的波长的影响。如果同时考虑引力波对空间距离和波长的影响,迈克尔逊干涉仪上传播的激光的相位是不变的,因此LIGO实验是不可能观察到引力波的。

另一方面,LIGO实验计算中始终将光的速度视为常数。本文严格按照广义相对论证明,在引力波存在的情况下,光的运动速度不是常数。如果沿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条臂的速度小于真空光速,沿另外一条臂的速度大于真空光速。考虑到引力波存在的情况下光速不是常数,光沿迈克尔逊干涉仪两臂运动就不存在时间差。因此用第二种方法计算,采用迈克尔逊干涉仪,LIGO仍然无法探测到引力波。

本文最后简述了LIGO实验存在的其他原则问题,结论是LIGO实验并没有探测到所谓的两个黑洞合并爆发引力波的事件,发现的所谓引力波信号只可能是某种偶然原因产生的噪音。

2 LIGO实验中迈克逊干涉仪激光相位不变的证明

按照广义相对论,在弱场条件下,引力场的度规张量写为:

gμν(x)=ημν+hην(x)

(1)

其中ημν是平直时空度规,hμν(x)是一个小量。代入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可以证明引力波辐射是四极矩模式。在空间范围不大的情况下,计算可得hην(x)=hην(t)。当引力波沿x轴传播时强度为h11(t),沿y轴传播时强度为h22(t),同时可以证明二者存在关系h11(t)=-h22(t)[3]。因此引力波存在时,引力场的时空度规是:

ds2=c2dt2-[1+h11(t)]dx2-[1+h22(t)]dy2

(2)

可见引力波存在时引力场时空度规的时间部分是平直的,空间部分弯曲。

图1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原理

另一方面,按照广义相对论,光在引力场中运动时四维弧元为零,即ds2=0。设引力波在z轴方向传播,当光x分别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传播时,就有[4]:

ds2=c2dt2-[1+h11(t)]dx2=0

ds2=c2dt2-[1+h22(t)]dy2=0

(3)

(4)

(5)

LIGO实验用迈克逊激光干涉仪测量引力波,迈克逊干涉仪的其本工作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光从光源发出,经过发光镜分成两路,光线1穿过分光镜后到达反射镜,然后折回并被反射到。光线2直接被反射到后折回,与来自的光线叠加,在E处产生干涉条纹,观察者在E处观察。

我们先讨论最简单的情况。设干涉仪一条臂的长度等于L0,令h11(t)=h=常数,光沿一条臂来回运动一周的时间是t2-t1=2τ,将(4)和(5)式对这个时间区间积分,得:

x=2L0(1-h/2)

y=2L0(1+h/2)

(6)

其中L0=cτ。沿两条臂运动的光的路程差为ΔL=y-x=2L0h。设激光的振幅是:

Ex=E0cos(ωt-kx)

Ey=E0cos(ωt-ky)

(7)

其中k=2π/λ,ω=2πν,νλ=c。按照普通光学的计算,两光振幅叠加后平方,得到光强为:

(8)

相位差是:

(9)

如果没有引力波,y=x=2L0,则Δδ=0。如果有引力波通过,按照现有理论,两光在汇合后的相位差是:

(10)

因此引力波会使激光干涉仪的条纹产生变化,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就可以探测到引力波。

然而以上计算是有问题的。首先,严格按照广义相对论,公式(1)和(2)只使用于真空中两个自由粒子之间的距离。LIGO激光干涉仪固定在钢管中,钢管固定在地球表面上。激光仪的两个玻璃用纤维材料悬挂在干涉仪支架上。整个系统受电磁相互作用的支配,而电磁相互作用比引力信号作用强1040倍!因此引力波根本不可能克服电磁相互作用,使钢管的长度发生变化,或者克服纤维材料的应变力,使两个镜子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是LIGO实验的致命伤,是无可救药的。这个问题在文献[5]中有详细讨论,就不重复。

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是,以上计算没有考虑到引力波对激光波长的影响。如果引力波能使空间距离产生改变,同样也会使激光的波长产生改变,而且二者是同步的。因此引力波存在时,按照(6)式,沿x轴和y轴运动的波长就变成:

λx=λ(1-h/2),

λy=λ(1+h/2)

(11)

两光在汇合后,相位差是:

(12)

因此激光干涉条纹仍然不变,也就是说用迈克逊干涉仪是无法探测到引力波的。

如果h11(t)≠常数,可以将引力波写成以下形式:

h11(t)=h0sin(ωgt+θ0)

(13)

其中ωg是引力波的振动频率,代入(5)和(6)式积分后得:

=L0(1-A/2)

(14)

=L0(1+A/2)

(15)

其中:

(16)

结果与(6)式一样,只不过用A代替h。

在LIGO实验中,引力波的频率是ν=30~300Hz,波长λ=c/ν=106~107米。LIGO激光干涉仪的臂长L0=4×103米。因此λ>>L0,在引力波通过LIGO干涉仪的空间范围内,引力的波长是固定的,仍然可以近似地用(11)式表示(用A代替h)。因此即使用(13)式描述引力波,LIGO实验仍然无法探测到引力波。

3 引力波存在时光速不是常数

从(2)式可知,引力波存在时,时空度规的时间部分是平直的,空间部分弯曲。从(4)和(5)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引力波存在时光速不是常数,我们有:

(17)

文献[7]还指出,“对于高斯光束等,光的时空间隔不为零。而在激光引力波探测装置中存在的通常是高斯光束。那么这种光是否存在于弯曲时空中吗?”按照更严格的计算,引力波存在时,高斯光束的传播速度是[7]:

(18)

事实上,LIGO也承认引力波会对光的波长产生影响。但他们认为这不会改变激光的干涉图样,原因是干涉仪的臂长与光的波长之间存在差别(这个理由莫名其妙,物理意义不明确)。在LIGO官方网站(https://www.ligo.caltech.edu/page/faq)的FAQ栏目中(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文字:“A gravitational wave does stretch and squeeze the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in the arms.But the interference pattern doesn't come abou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ngth of the arm and the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按照LIGO的解释,引力波存在时光速仍然不变,但干涉仪的臂的长度发生改变,使两光的波峰和波谷到达观察屏的时间是不同的,由此引起激光干涉图样的改变。“Instead it's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arrival time of the light wave's "crests and troughs" from one arm with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light that traveled in the other arm.To get how this works,it is also important to know that gravitational waves do not change the speed of light.”在这段话中,LIGO团队强调引力波不改变光速,这是LIGO实验的基础。然而由于引力力波存在时,光的速度不是常数,因此LIGO的实验解释就不成立。

引力场中的光速是否是常数,这是一个很多人实际上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测量速度需要先定义单位尺和单位钟。按照广义相对论,引力场使时空弯曲,我们有两种方式来定义单位尺和单位钟,即所谓的坐标尺和坐标钟,以及标准尺和标准钟。坐标尺和坐标钟是固定在引力场中每一点上的尺和钟,它们随引力场的强度而变。标准尺和标准钟是引力场中某点上局域参考系中定义的尺和钟,或者是在引力场中自由降落参考系上定义的尺和钟。在这个参考系上,引力的作用被消除,因此标准尺和标准钟是不变的。

广义相对论中已证明,如果引力场的度规张量是非时轴正交的,即g0i≠0,不论尺与钟采用什么定义,引力场中的光速都不等于真空光速。如果引力场度规张量是时轴正交的,即g0i=0,采用坐标尺和坐标钟,光速就不等于真空光速。如果采用标准尺和标准钟,或者处于自由降落的基本惯性系,引力场中的光速等于真空光速[3]。

在LIGO实验中,观察者静止在引力波引起的引力场中,而不是处于引力场中自由降落的局部惯性系中,采用的是坐标尺和坐标钟。按照(2)式g0i=0,因此LIGO实验中光速就不等于真空光速。事实上按照(2)式,度规的时间部分是平直的,空间部分弯曲。按照速度的定义Vx=dx/dt,光速就不可能是常数。按照这种方式,一般引力场中的光速都是低于真空光速的,比如在施瓦西球对称引力场和宇宙学的罗伯逊-沃特度规引力场中的光速。然而引力波存在时的光速可能超真空光速,这是非常不一般的,物理学家至今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4 LIGO实验无法用时间差计算干涉图像的改变

在经典光学中,光沿两条路径传播的时间差也可以用来计算干涉条纹的改变。但这种计算有一个前提,即光的速度是一个常数。LIGO实验也用时间差来计算干涉图像的改变[7]。然而引力波存在时光的速度不是常数,用时间差来计算干涉条纹也是不可能的。虽然干涉仪的臂长发生改变,但光的传播速度也同步发生改变,以至于光波到达的时间不变。

我们还可以更严格地讨论这个问题,证明引力波存在时光的波长改变,但频率却是不变,因此相位也是不变的。设光的频率ω=2πν=2πc/λ,如果引力波存在时光速不变但波长λ改变,则ω也要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7)式就变成:

Ex=E0cos(ωxt-kxx)

Ey=E0cos(ωyt-kyy)

(19)

两光叠加后就不能写成(8)式的形式,结果变得非常复杂。

如果引力波存在时光的速度不是常数,同时考虑(6)和(11)式,可得:

(20)

因此光的频率仍然是一个不变量,两个光的叠加仍然可以写成(8)式的形式。

可见引力波存在时,把光看成在介质中运动,光的频率不变,但速度和波长都要变,才能达到逻辑的一致性。事实上,(20)式在现有物理学中是有根据的。按照经典物理学,在静止的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要改变,但频率是不变的[8]。 因此波长要改变,但光波的相位是不变的。

事实上从(7)式可知,光的相位由ωt和kx两部分组成。由于距离和波长同步改变,与空间有光的相位kx=2πx/λ是不变量。由于ω=2πν=2π/T,T是光的周期,与时间t是同步发生变化的。我们总有ω′=2πν′=2πt′/T′=2πt/T=ω,由于引力波对时间t实际上不产生影响,因此LIGO实验中激光与时间有关的相位ωt也是不变的。

5 第三种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LIGO实验还有一种更复杂的计算方法,通过考虑引力场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即所谓的在弯曲时空中求电磁场方程解,来计算LIGO实验中激光的相位改变[9]。在这个计算中,干涉仪的两条臂位于x轴和y轴。引力波不存在时,沿x轴传播的光的电场在y轴方向振动(电磁波是横波):

(21)

(22)

h11=-h22=-Acos(kgz-ωgt)

(23)

当引力波存在时,电磁场张量变成:

(24)

(25)

(26)

(27)

从而确定引力波引起的光相位移动δφ=δφx-δφy。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这种计算方法存在许多问题,举例如下:

(1)该计算仍然假设引力场存在时光速不变,如前文所述,这是不可能的。本文关于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无法探测引力波的证明,就是基于光速不是常数这个结果的。

(3)按照(21)和(22)式,沿x轴和y轴传播的两束光的电磁场振动方向是正交的,因此这两束光是不相干的。如果它们产生不干涉,引力波又怎么可能使它们的干涉条纹发生移动呢?这是这种计算方法需要面对的另外一个基本问题。

(4)然而通过求解组(25)和(26)无法同时得到沿每条臂传播的光的相差δφx和δφy,因而无法求总的相差δφ=δφx-δφy。因此原文作者不得不只考虑光沿一条臂传播的情况(We solve these equations in a special orientation which does not correspond to an actual interferometer arm”)。如作者在原文中说,该计算引入一个假想的,沿y轴传播的引力波和沿z轴传播的电磁场(a fictitious system is composed of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ng along the z axis,…is perturbed by a gravitational wave moves along the y axis),不考虑沿x轴传播的电磁场。

在这种简化条件下进行计算,将结果通过一个坐标变换,变回到原来的问题。对于沿x轴运动的光,坐标变换是t′=t,x′=y,y′=z,z′=x(坐标系先顺时针绕x轴转动90度,再顺时针绕z轴转动90度)。对于y轴运动的光,坐标变换是t′=t,x′=x,y′=z,z′=-y(坐标系逆时针绕x轴转90度)。由此又产生两个问题:

(I)光沿一条臂传播与沿两条臂传播时,引力波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方程是不一样的,或者说(25)和(26)式是不一样的,因此这种计算方法不能代表真实的实验过程。

(II )坐标变换后沿x轴运动的光的电磁场为:

(28)

沿y轴运动的光的电磁场为:

(29)

引力波则变成:

h11=-h33=-Acos(kgy′-ωgt′)

(30)

可以看出两束光的电磁场的振动方向变一样,或者说它们可以产生干涉。但两个光都变成沿z′轴运动,仍然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验情况不一致性。

可见用这种方法计算的位相移动,实际上是为了拼凑出计算者想得到的结果。它在实际观察中不可实现,并与本文的计算结果相矛盾。事实上,以上三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必须一致。而本文的第一种方法是标准方法,其物理意义是非常明确的。如果用其他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它不一致,就得考虑计算是否正确。

由此看出,LIGO实验中实际上有许多基本概念问题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声称探测到引力波是没有意义的。即使将来把探测引力波实验放到太空中进行,如果仍然采用迈克逊激光干涉仪,也是不可能探测到引力波的。如果引力波确实存在,要想探测到引力波,就必须寻找新的实验方法。

6 LIGO实验与迈克逊-莫雷实验的比较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之前,迈克逊花了十几年时间做实验,试图发现地球的绝对运动,但没有成功。狭义相对论对迈克逊实验零结果的解释是,干涉仪的转动使其中一条臂的长度发生洛伦兹收缩,另外一条的长度不变。由此导致光速不变,就不可能观察到干涉条纹的移动。LIGO实验采用迈克逊干涉仪,其基本原理与迈克逊的实验完全一样。当引力波作用到干涉仪的一条臂上,使臂的长度发生收缩的同时,也使光的波长发生相同的改变。由于二者的改变是同步的,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发生。迈克逊实验不能观察到地球的绝对运动,LIGO实验也不可能成功[11]。

我们来详细讨论这个问题。在迈克逊干涉实验中,光波也可写成(7)式的形式。设迈克逊干涉仪的沿y方向的臂静止,沿x方向的臂在运动。对于静止的观察者,x轴的长度收缩和时间延缓为:

(31)

(32)

因此在迈克逊干涉仪的转动过程中,光波(7)式的相位不变,就无法观察到地球的运动。其关键是光速不变,但波长和频率同时发生变化。而在引力波实验中,按照(1)和(2)式,时间是平直的。因此光的速度和波长要改变,但光的频率不变,这是LIGO实验与迈克逊实验不同的地方。而二者共同之处是,光波的相位是不变的,用迈克逊干涉仪做实验,只能得到零结果。

我们来做进一步的计算。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的速度V=3×104米/秒,迈克逊干涉仪的臂长L=10米。按照洛伦兹公式计算,干涉仪转动导致的臂长度收缩为:

(33)

LIGO引力波实验中产生的长度收缩为10-18米,是迈克逊干涉实验的长度改变的200亿分之一!假设按照经典力学,迈克逊干涉实验能够观察到干涉条纹的移动,移动的个数大约为0.2个。假定LIGO实验也能够观察到激光干涉条纹的飘移,引力波引起的干涉条纹移动个数是1000亿分之一个。在环境和温度强大的噪音背景下,LIGO实验者怎么能够将如此小的干涉条纹的漂移分离出来,并确认它就是引力波的效应呢?

我们来做一个具体计算。LIGO的两台激光干涉仪固定在两根4000米长的巨型钢管里,钢管固定在地面上,不可能处于恒温状态。由于两根钢管不是平行排列的,4000米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距离,地质条件、日光、云彩、湿度和气流条件的不同,会使两个钢管产生温差。假设在某个时刻,其中一根钢管的温度在一秒钟内改变0.001度。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估计,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我们来计算这种改变对LIGO实验的影响。

钢管热膨胀系数是1.2×10-5米/度,温度改变0.001度,钢管长度改变1.2×10-5×0.001×4000 ≈5×10-5米。假设在这个时刻恰好有一个引力波穿过LIGO实验的钢管,设引力波的作用有效时间是1秒。在1秒的时间内,引力波在1秒内引起的最大长度改变是10-18米,是温度引起的钢管长度改变的2×10-12倍,或2万亿分之一。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LIGO实验等于用一根米尺来测量原子核的半径!在环境温度有波动时,即使引力波信号进入激光干涉仪,干涉仪对它是不会有任何响应的。温度不均匀导致的长度改变完全淹没了引力波效应,在这种噪音条件下讨论引力波的测量是根本没有意义的。LIGO实验不可能将引力波对长度改变从温度变化对长度的改变中分离出来。LIGO实验文章中计算的信噪比13或24只是虚假的理论值,与实际测量毫无关系。

7 LIGO实验存在的其他问题

本文作者梅晓春和俞平在《前沿科学》和《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上发表文章,指出LIGO实验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要点如下[5][6]:

(1)LIGO实验没有找到对应的引力波爆发源,所谓探测到引力波实际上是计算机模拟的结果。

(2)广义相对论中,引力波改变距离的公式只对真空中两个自由粒子有效,对LIGO实验无效。

(3)LIGO实验的整个系统由大量带电粒子组成,受电磁相互作用的支配。引力波强度太弱,不可能使干涉仪两臂的长度发生改变。

(4)LIGO实验并没有证实广义相对论,实验者的论证方法是循环论证,逻辑有问题。

(5)LIGO实验采用数值相对论计算方法靠不住,蝴蝶效应会放大误差。

(6)比原子核小1000倍的距离变化已经进入微观范畴,是不可测量的。

(7)奇异性的黑洞至今没有被观察到,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本文作者P.Ulianov在《Global Journal of Physics》发表文章[11],指出LIGO实验所谓的引力波信号可能由电网频率的波动引起。LIGO实验只监测电网的电压,没有监测电网的频率。LIGO实验中存在60Hz和30Hz的噪音,前者是美国电网的供电频率,后者是LIGO系统本身的噪音频率。如果电网频率存在2.5Hz的波动,与30Hz的噪音叠加就会产生类似LIGO引力波的信号。

根据以上讨论,LIGO实验根本不可能探测到引力波。所谓的“引力波”发现实际上只是一场计算机模拟和图像匹配和识别的游戏,尽管是一个工程巨大、精确无比的游戏。

[1]Abbott B P,et al.Observa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 from a binary black hole merger[M],Phys Rev Lett,2016,116:061121-16.

[2]Abbott B P,etal.Observa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 from a 22-solar mass binary black hole coalescence[M].Phys Rev Lett,2016,116:241103 1-14.

[3]刘辽,赵峥.广义相对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140.

[4]方洪烈.光学谐振腔与引力波探测[M].科学出版社,2014:239,246,331.

[5]梅晓春,俞平.LIGO真的探测到引力波了吗?[J].前沿科学,2016,10(1):79-89.

[6]Mei X,Yu P.Did LIGO really detect gravitational waves?[J].Jour Mod Phys,2016,(7):1098-1104.

[7]Callen H B,Green R F.[J].Phys Rev,1952,86:702.

[8]H C 瓦尼安,R 鲁菲尼.引力与时空[M].科学出版社,2006:155.

[9]C F Cooperstock,V Faraoni.Classical and Quantum Gravity[J].1993,10:1989.

[10]Baroni L,Fortini P L,Gualdi C.[J].1985 Ann Phys,(NY),16249.

[11]Ulianov P Y.Light fields are also affected by gravitational waves,presenting strong evidence that LIGO did not detect gravitational waves in the GW150914 event[J].Global Jour Phys,2016,4(2):404-420.

(责任编辑:龙学锋,昝小娜)

LIGO Experiments Cannot Detect Gravitational Waves by Using Laser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s ——Light’s Wavelength and Speed Change Simultaneously When Gravitational Waves Exist Which Make the Detections of Gravitational Waves Impossible for LIGO Experiments

MEI Xiao-chun1,HUANG Zhi-xun2,Policarpo Yōshin Ulianov3,YU Ping4

(1.Institute of Innovative Physics in Fuzhou,Fuzhou,China;2.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China;3.Equalix Tecnologia LTDA,Brazil;4.Cognitech Calculating Technology Institute,USA)

It is proved strictly based on general relativity that two important factors are neglected in LIGO experiments by using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s so that fatal mistakes were caused.One is that the gravitational wave changes the wavelength of light.Another is that light’s speed is not a constant when gravitational waves exist.According to general relativity,gravitational wave affects spatial distance,so it also affects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synchronously.By considering this fact,the phase differences of lasers were invariable when gravitational waves passed through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s.In addition,when gravita tional waves exist,the spatial part of metric changes but the time part of metric is unchanged.In this way,light’s speed is not a constant.Whe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ime difference is used in LIGO experments,the phase shift of interference fringes is still zero.So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LIGO experiment is wrong.It was impossible for LIGO to detect gravitational wave by using Michelson interfermeters.Because light’s speed is not a constant,the signals of LIGO experiments become mismatching.It means the these signals are noises actually,caused by occasional reasons,no gravitational waves are detected really.In fact,in the history of physics,Michelson and Morley tried to find the absolute motion of the earth by using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s but failed at last.The basic principle of LIGO experiment is the same as that of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in which the phases of lights were invariable.Only zero result can be obtained,so LIGO experments are destined failed to find gravitational waves.

gravitational waves;LIGO Experiments;general relativity;Michelson Interferometers

2016-08-22

梅晓春(1953-),男,汉族,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所长,E-mail:ycwlyjs@yeah.net.

TP37

A

1673-4793(2016)05-0001-08

猜你喜欢
引力场干涉仪光速
基于改进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对热变形特性的研究
量“生”定制,打造数学课堂“引力场”
想实现光速旅行,这些方法都没戏
基于镜组准直的激光干涉仪快速对光方法研究
非对称干涉仪技术及工程实现
关于光速不变原理与参考系矛盾的证明与思考
对一道相对论习题解答的质疑
基于最优模糊的均匀圆阵干涉仪测向算法
光速生发器
光速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