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种质资源省力化保种技术探讨

2016-12-18 09:31:57尚小芳王玉霞杜利梅王晨阳
北方蚕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省力化收蚁保种

尚小芳 王玉霞 杜利梅 王晨阳

(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山西运城 044000)



家蚕种质资源省力化保种技术探讨

尚小芳王玉霞杜利梅王晨阳

(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介绍了山西省桑蚕种质资源保护现状,指出了目前桑蚕种质资源保种面临的困境,从繁育技术的简化和机械化养蚕设施的运用上,提出了新形势下省力化的保种方式。

关键词桑蚕种质资源省力化保种技术

家蚕种质资源是培育优良蚕品种的物质基础,是蚕业生产的宝贵财富,现行推广应用的许多蚕品种都是与蚕种质资源的保护分不开,菁松×皓月、871×872、两广二号、晋蚕三号等都是利用蚕种质资源选育的优良桑蚕品种,蚕种质资源的保护对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蚕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工序繁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大量的蚕具及房屋设施。费时、费工、费空间、劳动力强度大且无经济效益。因此,在保持系统、品种纯正的前提下,改进保种技术、保种设施,简化操作程序,采用省力化保种技术,探索“省力、省工、低耗,优质、高效”的保种方式,建立省力化的蚕种质资源保种技术体系势在必行。

1传统的桑蚕保种技术

传统的桑蚕保种技术通常采用单蛾育,即把一只母蛾所产卵孵化的蚁蚕收蚁做为一个单独饲养区,各蛾区从收蚁到上簇严格分开处理不使混淆,品种、品系间更不能有丝毫混杂。同时在温湿度、用桑品质、给桑量、上簇环境等方面也应力求一致,减少人为造成的区间开差[1]。制种时,不同蛾区进行交配产卵,实行异蛾区交配保种技术。一般情况下每个品种至少要饲养3~5蛾,即3~5个区。

山西省目前保有蚕种质资源亲本材料近100份,有的桑蚕品种还分有不同的品系,按传统的单蛾育保种技术,在开始收蚁的当天最少需300~500个蚕匾。按常规的喂蚕程序,“采桑—选叶—整叶—切叶—揭塑料布—喂蚕—发育调匾”,每一道工序都很费工,这一整套程序下来,用10个临工喂一次蚕,约需4~5 h,劳动时间长、劳动环境高温多湿、劳动强度大。遇到眠期处理、除沙等,更是费时费力费工。

传统的保种技术通常每天给桑4次,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紧张,年轻人不愿意在蚕室养蚕,养蚕的人员多数是年龄偏大的、家有农田不能外出打工的,她们更愿意干时间短的包工活,因此降低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是解决保种工作的一条出路。

2省力化保种技术

山西省蚕科院从2008年开始探索省力化的保种技术,经过几年的摸索,在保证品种纯正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省力化保种技术。主要包括养蚕技术的省力化和养蚕设施省力化。它的最大优点是在保持种性纯正的前提下,简化操作程序,减少用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1养蚕技术省力化

2.1.1多蛾圈卵单蛾育

由传统的单蛾育改为多蛾圈卵单蛾育。多蛾圈卵单蛾育即在收蚁时每个品种收一个蛾圈的卵量,约450~550粒卵;但这一个蛾圈的卵量从同一个品种8~10个不同的卵圈中选取,每个品种取其1/8~1/10的卵量,组成一个收蚁区,每个品种饲养2个这样的收蚁区,采取异蛾区交配。这样每个品种的收蚁量从传统的3~5蛾区变为2蛾区,虽然收蚁量减少了一半,但遗传亲本材料增加了,实行多蛾圈卵单蛾育,因此扩大了遗传基础,提高了强健度和繁育系数,产卵数也有所增加,亲本的遗传基因能更为全面地保留下来,更好地保证了种质资源固有的品种性状[2]。

2.1.2减少给桑回数

减少给桑次数,即由传统的每日给桑4次,改为小蚕每日给桑1~2次,大蚕二回育或一回育。一般白天两次喂桑间隔时间短些,夜间适当长些。在夜间,给桑间隔时间长时,应视每个品种的食桑情况,在白天最后一次给桑时,合理加大投桑量,超前扩座,及时除沙,加强防病消毒工作。

2.1.3简化眠起处理[3]

对于蚕种质资源,即由于保种量少,一龄不除沙,二龄起除,不眠除;三龄及四龄起除、眠除各1次。

2.1.4定量养蚕,减少用工

四至五龄大蚕期是整个蚕期用工量最大的时期,此时桑田采叶及蚕室喂蚕都需要大量的临工。此时定量数蚕,淘汰多余收蚁量,减少大蚕期采叶及蚕室用工。蚕种质资源做为选育新蚕品种的亲本材料,大多数的种质资源只需要保证品种的纯正,保住现有的蚕品种,不需要繁育太多的蛾圈数。因此,山西省通过几年的实践,从三龄开始数蚕,一般情况每个蛾区留150~200头即可,这样四五龄饲养量减少了一半,整个后期的用工量相对就减少了。

2.2改进养蚕设施,采用省力化塑料蚕盒喂蚕

用塑料蚕盒替代传统的蚕匾,减轻劳动强度。小蚕期采用塑料蚕盒代替传统的蚕匾,主要方法是:在常规的蚕台上放置塑料蚕盒,一层蚕台上可以放30~40个蚕盒,一副蚕台架子可以放近80~120个蚕盒,蚕盒与蚕盒之间温度均匀,蚕儿能够发育齐一。用塑料蚕盒替代传统的蚕匾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塑料蚕盒体积小,可以相互叠放,减少了蚕室使用面积;②省力省工;③桑叶保鲜时间长,保湿效果好。但要注意通风换气,由于用塑料蚕盒喂蚕,间隔时间长,通气效果不如竹制蚕匾,喂完蚕塑料蚕盒叠放时要留有空隙,每次饲喂前半个小时揭开塑料布或更长时间,防止桑叶霉烂,并及时除沙。

2.3采用切桑机切叶,省力、省工、提效

喂小蚕时传统的给叶需选叶、整叶、切叶。特别是整叶,很费时、费工。采用切桑机切叶,不需要整叶,采回来的桑叶直接切,省力省工。机器切叶大小一致、粗细相当,能满足蚕的需要。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蚕儿食桑均匀、发育齐一、减少了蚕病的发生,保证了蚕头数、节省了用桑量,能够满足保种工作的需要。采用切桑机切叶,在一至三龄期能省工40%。

2.4采用自动化温湿度控制仪改善养蚕环境

小蚕对温湿度比较敏感,对饲育环境、技术要求较高,采用自动化温湿度控制仪,我们设定目标温湿度后由仪器自动控制室内温湿度,告别以往火盆加热,人工操控温湿度,减少了蚕儿发育调节调匾及看炉火用工,既节省了劳动力,又实现了温湿度的精细化控制,从而改善小蚕饲养环境、提高饲养质量。

3注意事项

在保持蚕品种种性不变的前提下,采取省力、省工、高效的保种技术,是解决劳动力紧张、降低劳动力强度、缓解蚕室紧张的必然选择。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多蛾圈卵单蛾育保种技术,在转青期选取的几个蛾圈要求尽量转青卵色一致,发育齐一,便于蚕期的眠起处理。后期数蚕减少了饲养量,消毒比常规要求更严格,保证繁育蚕种数量的需要。

2)小蚕期用塑料蚕盒育,喂蚕时要适当增加蚕儿透气时间,减少霉菌的发生。

3)眠起技术处理时,应加强观察,不能一成不变给叶2回或3回,从而错过了眠起处理的最佳时间。做到适时止桑、饷食,促使蚕儿发育齐一。

4)机器切叶对采叶要求较高,按蚕发育的不同龄期需要,要求老嫩均一,适熟一致。在全蚕期或小蚕期尽量使用同一品种的桑叶,促使蚕儿发育齐一。

5)采用少回育饲养技术要掌握好给桑量及间隔时间。在给桑时,一次给桑量要适当增多;白天晚上间隔时间要适当,一般情况下白天间隔时间短,夜间间隔时间长些。

6)定量养蚕要求消毒防病更严格,保证后期有足够的蚕儿繁育后代及试验用种。

山西省桑蚕种质资源省力化保种技术主要从饲养技术和养蚕设施上进行了探索,并在几年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技术,尽管如此,还有许多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参考文献

[1]浙江农业大学.《家蚕良种繁育与育种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131-132.

[2]冯家新.家蚕研究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85.

[3]张天明,汤月萍.简化眠起处理加网新方法[J].江苏蚕业,2000,22(2):33.

作者简介:尚小芳(1984-),女,大学本科,助理农艺师,从事蚕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通信作者:王玉霞(1967—),女,副研究员。E-mail:wangyuxia_yc@163.com。

猜你喜欢
省力化收蚁保种
植保无人机助力山地桑园管理更加省力化
四川蚕业(2022年2期)2022-11-25 12:10:33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四川蚕业(2022年2期)2022-11-19 02:10:24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四川蚕业(2021年1期)2021-02-12 02:03:22
樱桃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5-25 06:58:34
梨树早期丰产省力化栽培关键技术
河北果树(2020年1期)2020-02-09 12:31:20
河南一化二放秋柞蚕收蚁日期探讨
河南农业(2017年12期)2017-12-08 06:13:42
卢国伟:矢志不渝,痴心保种
罗非鱼保种越冬三个方式
200万元保种选育里岔黑猪
猪业科学(2016年4期)2016-01-31 06:55:40
省力化设施蚕房的构建
蚕桑通报(2015年2期)2015-12-15 00: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