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国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林业局,辽宁 阜新 123200)
阜新市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子剖析与克服策略
张立国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林业局,辽宁 阜新 123200)
摘要阜新市是辽宁省的主要林业产业基地之一,其主要自然资源气温、土地、光照等诸多因子极有利于阜新市林业产业的开发。但是,在一个时期内,阜新市林业产业存在着许多与之不相适应的制约因子。因此,科学制定林业规划、建立健全与林业快速发展的相应政策、狠抓具有阜新特色的林业产业,是促进该地区林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阜新市;林业产业;制约因子;克服策略
阜新市所处地理位置系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延伸的中间过渡地带,属辽宁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阜新市地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在植物区划上为华北、长白、蒙古三个植物区系的交汇过渡性区域。阜新市总面积105万hm2。其中,低山面积为11.2万hm2,占总面积的12%;丘陵面积为61.1万hm2,占总面积的57.5%;平原面积为24.3万hm2,占总面积的23%;沙荒面积为8.2万hm2,占总面积的8%;林地和拟规划林业用地面积为41.5万hm2,应造林面积6.5万hm2。有林面积为35万hm2。综上所述,阜新市林业产业能否健康良性发展,林业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是否协同,与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否持续利用休戚相关。为此,依据阜新市林业生产的现状,科学剖析阜新市林业产业发展的相关制约因子,提出相应的克服策略,对促进阜新市生态建设趋向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主要制约因子剖析
1.1林业管理许可机制不适应林业产业的推进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阜新市的林权制度深化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是与之相应的配套改革进度缓慢而滞后。譬如与林业产权相匹配的森林采伐管理机制、林业投资机制、森林防护机制、低产低效林更新机制、林业产权平稳流转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多与之不相适应,拖延了林改成效的辐射发散。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林权人是合法的经营者和受益者,但是森林采伐管理、林地开发、林木经营制度的许可条件难以与之相适应,林权人难以实现自我管理和自主经营,难以实现发挥林业产业效益的最大化[1]。
1.2林业科技推广功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林业科技推广功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明显的表现是: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林业一线生产经营之间形成断层,试验示范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示范带动效应。林业新技术辐射功能不够,示范效果甚微。林业产业推进过程中,一些适用技术如集成育苗技术、生态林多方位利用技术、经济林增产增效技术、森林病虫害统防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彰显不足,林业科技的前置导向功能发挥效果较差。阜新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力发展经济林中,核桃栽培生产、榛子栽培生产、仁用杏生产都是有规模,低效益,大规模,少效益。究其原因,林业科技的贡献率明显不足。
1.3林业高投入高产出难以实现
近一个时期以来,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林业的扶持力度,但是地方政府对项目资金配套难以实现,导致上级扶持资金如蜻蜓点水,难以全面扶持。对日益快速发展的林业产业发展难以匹配。不仅如此,在资金使用与配置上,还是沿袭平均分配,难以专注主要骨干项目和产业,投资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回报率较低。加之以奖代补、财补贷款、优惠税收、产权抵押等投资与融资体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社会资金和民间投资的积极性难以实现。
2加快推进阜新市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策略
2.1科学制定阜新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依据阜新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要注意把阜新市的重点林业产业抓好。主要有樟子松高产高效林、大果沙棘集成林、山杏改接仁用杏抚育林、文冠果景观水保综合开发林、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等骨干林业资源开发,力争到2018年发展具有阜新特色的产业化特色林4万hm2,实现林业产业经营户在林业产业推进中达到人均增收3 000~5 000元的状况。积极推进仁用杏防霜冻保花保果技术,榛子、核桃、大果沙棘高产高效技术,樟子松促增蓄积抚育技术。自2016年起,每年发展大果榛子666.7 hm2,使全县榛子种植总量达3 333.3 hm2;与此同时在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的平缓地段,大力推进文冠果种植,使文冠果面积达3 333.3 hm2;结合低产林改造和混交林抚育,每年营造大果沙棘水保果实兼用林666.7 hm2,使其总面积达0.4万hm2; 坚持林间、林下多位利用,积极推进林下菌、林下药、林下禽、林下菜等林下经济,充分利用和开发有效的资源。
2.2建立健全与林业发展相适应的林业管理政策
首先,积极推进和分类放开林木采伐、产权管理政策。对于仁用杏、文冠果、大果沙棘等人工林应积极推进产权流转,放宽采伐生产指标,对于此类经济林的采伐审批和运输证,也要适度放宽。其次,进一步放宽采伐限额管理政策界限,建议对年度指标灵活积累串用,实行总额控制即可,进一步为森林经营和森林开发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建议对低效林改造条件也适当放宽[2]。第三,依据本地林业实际生产状况,制定符合本地区的低效林鉴定标准,组织相关部门编订本区域内低效林改造规划,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金积极参与阜新市的林业产业大发展。
2.3积极推进林业产业项目科技普及
积极围绕阜新市林业产业项目的开发,按步骤、按计划地筛选推出适应阜新林业特点且技术成熟度高、适应性较强、高投入高产出的科技成果。发散辐射推广应用,对现有成型的科技成果及先进技术率先进行推广、应用、示范、扩散,推进林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乡镇等林业科技示范建设工作,最终达到林业产业户出基地、村出产品、县出产业的新格局;大力推进和规范林业标准化建设,以“龙头企业+基地+标准+农户”为模式进行产业带动,以解决制约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核心内容,使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进一步提高。
2.4狠抓凸显阜新特点的特色林业产业不放松
多年的实践证明,阜新市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榛子产业开发、大果沙棘建园、樟子松集成育苗[3],在阜新市都已经成型,为阜新市的特色林业占领市场赢得了先机。为此,阜新市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突出特色,抓好产业化进程,走具有特色、具有效益、具有后劲的林业产业开发之路。不仅如此,还要加快苹果梨高产高效园、仁用杏标准园、蓝莓加工基地园的林业产业升级,积极开发林业产品的精深加工产品,增加林业产业的附加值,克服原产品倾销的非产业化模式,大幅度提升阜新市林业产业发展档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白莉.浅析陕北神木县林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25):21-24
[2] 王克冰,徐银祥,王莉冰,等.内蒙古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3):16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3.031
作者简介:张立国(1975-),男,辽宁彰武人,大学,主要从事生态林保护与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08
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3-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