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省份开启居民户口时代

2016-12-17 10:24
农村百事通 2016年22期
关键词:户籍制度户口宅基地

编者按:2016年9月19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据此,北京市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市在内已经有30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这30个省(市、区)取消农业户口后,农民主要有来自两方面的担心:一是如果成为城镇户口,怕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以及在土地上获得的各项补贴、好处;二是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以后,就必须在城里生活吗?敬请关注——

1. 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各自有哪些权益?

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陆杰华说,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体现在宅基地和责任田,特别是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通过拆迁,农户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非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是依附在户籍上的一些社会福利,包括教育、医疗、就业、保险、住房等方面。有些福利是明显可以看出差别的,比如养老金,非农业户口就要比农业户口多。还有一些隐形福利,比如教育,非农业户口可以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城市也明显更丰富、质量更优。

2. 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要交出土地吗?

我国是在2013年提出土地确权,2014年提出取消农业户口政策的。土地确权在先,这说明国家不会让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先为农民的土地、宅基地以及集体产权进行确权,明确了农民都拥有什么,然后再改变户籍制度,这就等于是给农民吃了颗定心丸。

土地还是你的土地,房子还是你的房子,只是你的户口变了而已。

2014年7月24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强调:“要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的合法权益,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现在好多人认为农民失了身份就会失地,其实不是这样。居民制度不是剥夺农民的财产,而是给予农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待遇。

陆杰华认为,户籍改革有不同路径,即使放弃土地,也不应该像过去那样简单的给予现金补偿,肯定要在社保、基本公共服务上拉小和城里居民的差距,否则仅仅给房子、给钱,福利待遇却没有跟上,农民也不会愿意。

3. 取消农业户口,就一定要进城生活吗?

大家一听到户籍农转非,首先想到的就是:哎呀,我是不是要去城里生活?城里消费那么高、房价那么高,我还没有啥技术,到城里找不到工作怎么办?钱赚不到如何生活?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不得采取强迫做法办理落户。”

可以看出,这里没有明确限制农民必须去城里生活,改完户籍之后,农民也可以继续在乡下生活,没有任何一条规定要求农民必须在城市里生活,所以大家对于这点没有必要担忧。

4. 转为居民户口将给农民带来哪些改变?

竹立家教授认为,取消城乡二元户籍,统一变成居民制度,是居住制度改革的重大进步。过去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很大,城乡户籍制度变居民制度,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对农民来说是有利的。

另外,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对于将来社会保障的统一,包括对农村贫困户的扶持,对农民退休后的保障都是基础。

竹立家说,以后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均等化的完善,农民不一定愿意固守土地,很多人会到城里生活,特别是农二代、农三代,不愿意待在农村。而城里人退休后,如果愿意到农村去,也可以去。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也要推进,农村的房地产交易也将逐步推开。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能从中获益。

不过专家也表示,从现实来看,尤其北京的农民不愿意农转非。好多人到城镇打工,包括大学生到城市里上大学,都不愿意迁户口,就是因为觉得宅基地和责任田是农民固有的优势,没有对等的权益补充,所以不愿意放弃。

户籍制度的改革,重要的是城乡的福利能否逐渐趋同。不是把农民户籍改成居民、换一个“马夹”就行了,很重要的是这个“马夹”能带来什么。

当然农民的利益诉求不可能无限制的,政府和农民要寻求一种合理路径,利益的补偿要对等。

(资料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猜你喜欢
户籍制度户口宅基地
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的影响
户籍制度
这些情况下,不得流转农村宅基地
子女不是农村户口能否继承宅基地
户口
农村地区因婚嫁被注销户口的如何申请恢复
二元户籍往事
八类“黑户”可登记户口
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
论我国户籍制度功能的异化及其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