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现代汉语中的三个意义相近、用法相似的介词“朝”、“向”和“往”。本文从语法特点对这三个介词进行描写和分析:在句法功能上,“朝/向/往”都可以作句首修饰语、定语和状语,“向/往”还可以充当补语。不管是作定语、状语还是补语,介词“朝/向/往”对宾语和其所修饰的动词都有着严格的选择性。
关键词:朝;向;往;句法;介词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83-02
一、作句首修饰语的差异
“朝/向/往”可以作句首修饰语,都是需要条件的:在介词“朝向”后加上“着”形成意义相近的双音节介词“朝向着”,“朝向着”作句首修饰语;介词“往”没有双音节“往着”的用法,它必须加上方向词才能作句首修饰语。
二、充当定语的差异
(一)“朝/向/往”作定语时,句中的谓语动词不同。
1.朝东的侧门已经关了。(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2.神灵将我举起,带到耶和华殿向东的东门。
3.往北的部队已经走远了。
例3的谓语动词“走”比例1、2的谓语动词“关”、“带”的位移性、动作性都强。所以,当“往”作定语时,句子的谓语动词一定要是位移性比较强的动词;“朝”“向”作定语时,句子的谓语动词没有这个限制。
(二)修饰的中心语不同。
“朝/往”作定语时,所修饰的中心语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向”作定语时,中心语可以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非名词性的。
三、充当状语的差异
“朝/向/往+NP”作状语形成“朝/向/往+NP+V”时,能进入该结构的“V”和“NP”的类型都不同。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总结如下表格:
根据对表2.1和表2.2的分析,介词“朝/向/往”作状语时对动词(“V”)和介词宾语(“NP”)都有一定的选择性:
(一)“朝向往”作状语时,都可以修饰具有位移意义的动词和状态动词,介词宾语都可以是表示方向处所意义的名词性词语。这意味着在这两种条件兼备的情况下,“朝向往”是可以互相替换的。
(二)介词“往”对和都有很严格的要求。
“往”只修饰具有位移意义的动词;它后面的宾语只能是表示方向处所的名词性词语,绝对不能是表示人或物的名词性词语。当谓语动词是不具有位移意义的动词时,只能选择“朝”或“向”;如果宾语不是表示方向处所意义的,也不能用“往”。
(三)当是表示人或物的名词性词语时,只能与“朝”或“向”组成介词短语。但是“朝”和“向”对所修饰的也是有选择性的。
1.“朝+NP”所修饰的V,只能是身体动作行为等具体动词,如“笑、说、鞠躬、问好、招手、骂、挥手”等,不能是抽象动词,如“汇报、负责、打听、解释、学习”等。如:
(1)他朝我笑了笑。
“笑”是表示面部表情的具体的动词。
(2)—眼看见李伟,我高兴地朝他招手:“早安”
动作“招手”是由胳膊、手发出的非常具体的动作。
2.“向+NP”所修饰的V,其动词既可以是具体动词,也可以是表示抽象意义的动词。
(1)有那么多球迷真诚地用唷,姚”来向他打招呼真是令人惊讶。
例(1)中的谓语动词“打招呼”是表示具体动作的词。
(2)老师号召同学们向班长学习。
(3)我真诚地向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谅我。
(4)有一天他终于向我许诺,会尽最大努力说服院长。
例(2)—(4)的谓语动词“学习”、“道歉”、“许诺”都是表示抽象意义的动词,只能用“向”,不能用“朝”替换。
(四)作状语时,介词“向”对“V”和“NP”的要求最少。
“向”除了可以修饰具有位移意义的动词及动作动词外,还可以修饰“朝/往”都无法修饰的动词一一交际类动词和状态心理动词,这都成为了介词“向”独有的用法。
四、充当补语的差异
首先,“朝”没有作补语的句法功能。
其次,“向/往”作补语时,能修饰的动词“V”和介词宾语“NP”的类型都不一样,具体如下表:
根据表,在“V+向/往+NP”结构中,“向/往”对“V”和“NP”依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而且差异比较大:
(一)“V+向/往+NP”中的V。
都只能是单音节的位移性动词,不能是无位移性动词,且数量都不多。“V+向+NP”、“V+往+NP”结构中的V有共同的一部分,如自移动词“飞、通、走”,此外,前者还包括身体部位发出的具有位移意义的动词,后者则包括“派遣”类具有位移意义的动词。
(二)“V+向/往+NP”中的VP。
1.VP的范围。
“V+往+NP”的介词宾语只能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性词语。“V+向+NP”中的不仅可以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性词语,它还可以是表示方向、表示人、事物或时间的名词性词语,甚至也可以是形容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很明显,“V+向+NP”中“VP”的范围比“V+往+NP”广。
2.NP及“V+向/往+NP”表示的意义。
由于“V+往+NP”中的只能是表示处所名词性词语,它表示的是具体实在的处所,介词结构“V+往+NP”表示的是动作发生的具体实在的位移。
“V+向+NP”中的范围比“V+往+NP”的广,它不仅可以表示具体实在的处所,还可以表示抽象的目标、方向。“V+向+NP”既可以表示具体实在的位移,也可以表示抽象意义上的位移一一动作努力的目标和方向。“V+往+NP”没有这一用法。如:
(1)飞向远方 *飞往远方
(2)驶向未来 *驶往未来
(3)奔向幸福 *奔往幸福
3.当表示具体实在的位移时。
“V+向+NP”和“V+往+NP”中的还是存在着细微差别:
“V+向”后面的宾语可以只表示动作的方向,不一定要表示动作的终点;“V+往”后的宾语不仅表示动作的方向,同时也是动作的终点、目的地,它必须是表示具体处所的名词性词语,不可以是方位词或方位短语。对比如下:
a.每当节日,一盏盏水莲灯发出闪烁的焚光,随着河水飘向远方。
b.春天到来时,它们就像长途旅行家,从中美洲飞向加拿大。
例a的介词宾语“远方”表示方向,一个范围非常大的方向;例b的介词宾语“加拿大”不仅是动作“飞”的方向,同时也是“飞”的目的地、终点。
c.这些水果是运往北京的。
d.李松武马上和该报联系说明情兄,《新民晚报》立即让该厂把有关材料寄往报社。
上述两个例句中的两个介词宾语“北京”、“报社”都表示具体的处所。
作者简介:杨依依(1992-),女,汉,天津,硕士在读,北京语言大学,研究方向:语言学。